因为打算谈一下风水的内容,必然就要涉及到这些概念,所以这里需要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整个印度哲学中,因果的概念建立,主要来源于瑜珈六派的思想,而教实际上是在六派的思想上进行的汇总。


《百论》是古印度树的弟子提婆所著,主要思想内容是提婆当时与印度其它各派互相辩论时的双方辩论结果的记录,所以这里对于佛教涉及的因果理论是以百论为基础的。


通常大家认知的因果,实际上是来源于六派中的胜论派或数论派。


数论派的因果理论,认为因果只是一种变化过程,举的例子,比如泥球要做成一个瓶子,那么得先做瓶底,再做瓶身,再做瓶咽,再做瓶口,这个转变是一步一步来的,同时每产生一个变化的结果的时候,变化之前的仍然存在,所以数论认为,因与果其实是一回事,而果只是因的一种呈现或打开。


为什么建立这样的认识?因为数论派强调自性我,因为这一派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因,那么不断的追寻,最后会得到一个“第一因”,而这个第一因就是一个根本,这个根本称之为“自性”。


而这个根本的自性它是永恒的,也是物质的,物质的自己不能变化,所以要通过一个叫“神我”的精神性的才会产生一种“生”的变化。


然而"神我“怎么影响到“自性”,是通过叫“三德”的东西,三德分别是“喜、忧、暗”是平衡的,所以只是“自性”,而“神我”去干预到了它们,结果它们就不平衡了,于是就开始产生了万物。


换个说法,这就是认为,一个泥球本身就可以作为瓶子,而泥球是因,瓶子是果,瓶子只是泥球的一种转变,所以果本来就在因之中,这叫因中有果论。


佛教批评这个说法时,是用胜论派的说法,是这样说的:““外曰:诸法非不住,有不失故,无不生故(修妒路)。有相诸法如泥团。从团底,从底腹,从腹咽,从咽口,前后为因果。种种果生时,种种因不失。若因中无果,果则不生。但因变为果,是故有诸法。内曰:若果生故有不失,因失故有失(修妒路)。汝言瓶果生时泥团不失,瓶即是泥团。若瓶果生,是时失泥团因故,是则无因。若泥团不失,不应分别泥团瓶有异。今实见形、时、力、知、名等有异故,有应失。”(注:《百论》破因中有果品第七。)”


意思是泥球与瓶子显然有不同的属性,是两个东西,泥球的特性必然有一些失去了,不然的话,为什么要叫瓶子而不继续叫泥球?所以既然是这样,因果就不是一回事。


胜论派认为事物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果在产生之前并不在因之中,因为泥球与瓶子是完全两个东西,所以因中是没有果的。


也就是说,胜论派认为,世界万物均由各要素聚合而成,不同的要素聚合在一起,便产生不同的事物。要素(原因)与事物(结果)性质迥然不同,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些要素在聚合之前,内部均不蕴含将由它们产生的新事物的成分,新事物是聚合以后才产生的,因此称为“因果无果论”。


即结果不能没有原因而存在,但原因可以没有结果而独立,比如如没有麦种、阳光、水分就不会有麦苗,但没有麦苗照样可以有麦种、阳光与水分。


同时胜论派还认为,世界的最终的物质基础是一种极微的小东西,它是永恒不灭的最小微粒,原子各有其特征,互不相同,是独立于人们主观认识的一种客观存在,这种微粒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


同时这种微粒的基本形式是地、水、火、风,各微粒之间的关系式一种机械的并列,并且它们可以相互以各种方式结合。


一种比较贴近的翻译,是将它翻译成“原子”,同时,这派还认为,“原子”就包含在"空”中,这里的“空”,梵音类似“阿卡沙”(“ākāsa”),也被称为以太。


大体来说,这个说法现今看起来挺符合近代人观念的,注意是近代。


然而佛教也反对这个说法,反对的时候,用的是数论派说法:““若因中无果者,何以但泥中有瓶,缕中有布?若其俱无,泥应有布,缕应有瓶。”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因中没有果的话,那么为什么泥做成瓶子,线能做成布,而不是其它的?


佛教它既不赞同胜论派,也不赞同数论派,在对于胜论派的说法时,用数论派的方法去反驳,对于数论派的说法用胜论派的方法对反驳。


显然佛教首先肯定因果存在,然后并且认为虽然因与果中有一部分是相同的,这部分因中包含着果,然而因在转化为果的时候会产生变化,所以因并不是完全包括果的。



相信有很多人看到这里会无语迷茫不知所措因为压根不知扯这玩意干什么。


简单而言之,数论派的三德,喜对应于天道,忧对应于人道,暗对应于畜生道,而痛苦的根源是因为“神我”与“自性”的紧密联系,所以要得到解脱,只有“神我”能够脱离物质现象而独存时,始能获得解脱。


有些人认为道教修炼成就阳神,然后最后成就与数论派的这个理论非常相像,于是就说道教的修炼思想就是这类思想。


在印度的思想中,对现实世界总是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奈,尤其对于物质有极大的恐慌,所以会试图逃离,并且这种逃离是不计代价的。


这是因为印度早早处于殖民制度之下,在雅利安人入侵后就被建立了强硬的种姓制度,贵族阶层永远是贵族,而低层种姓要提升,至少要七代连续通婚高种姓,才能得到种姓提升,这意味着,低种姓从一出生开始就是绝望的---因为这辈子不可能改变了。


所以在婆罗门教的思想中,一方面要牢牢巩固不同种姓的定位,一方面还要有足够强大的安抚低种姓人士的能力。


即使是后来的沙门思想,提倡平等的佛教,在那种历史条件下或者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然而有些影响仍然是是摆脱不了的,从印度女性地位低下就可见一般,在早年佛教中,沿袭婆罗门的思想,要求女性必须转生为男性,然后才有资格得到解脱。即使是一些后来造作的经典中,造了个龙女的概念说女性能即身成就,然而这种即身成就同样是女转男然后再成就。


而道教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中国古代贵族与平民,虽然区别巨大,然而平民是可以建功立业,然后翻身的。所以道教的思想中表现是“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更多是一种自我掌握,而不是逃离。


换而言之,如果与道教比起来,印度的思想流派无疑是消极的,而积极的修行,也是从极端的消极中而衍生而来,这叫物极必反


在道中的这种掌握,并不是一种霸道或是侵占,从道德经中显然可以看出这样的说法:“道质朴,而天下莫能臣之"。


胜论派看起来理论似乎非常科学,放到19世纪初,大家也许会惊叹,几千年前的古印度人竟然有这样的认识,不过到了现代新的科学认识下,显然会认为胜论派过于机械了,因为原子是可分的,所以他们的微粒概念显然不应该对应于原子,而更像对应基本粒子。


胜论派在描述时是这样说的:“其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各处。体无生灭。性为常住。有众多法。体非是一。后成劫时。两两极微。合生一子微。子微之量。等于父母,体惟是一从他生故。性是无常。如是散极微。皆两两合生一子微。子微并本。合有三微。如是复与余三微合生一子微。第七其子,等于六本微量,如是七微。复与余合。生一子微,第十五子。其量等于本生父母十四微量。如是辗转成三千界,其三千界既从父母二法所生,其量合等于父母量。”


当两个极微产生一个子微后,产生的子微,是新的,而原来的两个极微也是不会消失的,即:A+B = A+B+C。所以就有了三个,而这三个再与其它的三个结合,又会产生一个,于是就产生了七个,七个与其它七个再结合,又会产生一个,加起来就是十五个。


这里与前面说的理论是一样的,因为因中无果,所以产生的果就是新的,不是原来的因转化的,所以每次两个极微在一起,都会产生一个新的微,这样不断产生下去,就产生了三千界的万物。


然而,在物理学现代认识中,我们知道微观世界的粒子具有双重属性粒子性和波动性,描述粒子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双重属性,以及粒子的产生和消灭过程的基本理论是量子场论。


换而言之,在胜论派中认定的微观粒子是产生了就不再消失,这个认识显然是有问题的。


而在道教的认识显然更进一步,万物由气构成,而“聚则成形,散则成气”,这里的聚并非是指众多的气紧密聚集在一起,因为一个系统中的量是稳定的,所以这里的聚是一种概率密度变大的意思,而散则是概率变密度变小的意思,与量子力学中的认识更加贴合。


而佛教中的认识,否定了数论派与胜论派,无疑是进步的,然而佛教却强调无常,这个却又有问题了。因为如果万事万物皆是无常,这种无常本身又成了一种有常,将一切看成是无常,实际上是在系统观上出现了问题。


比如说,很多微粒无规则运动,这个是确定的,然而整体上可以构成比如说一双筷子,这个筷子一定条件与时空范围内却是稳定的,此时它相对于构成它的微粒却是处于常的状态,然而筷子本身是有寿命会坏掉的,那么在筷子层面它又是无常,同样可以推导,到了更高层面又可以相对它是常的,如此可以迭代下去。


因为印度思想的传沿对物质的天然逃避性,所以更会关注,一个即成的系统或物质会不断地毁灭,因为有了这种偏重性,结果就会认定有生必有死。


可以概括为:一个事物存在的理由,只在于它会被毁灭,所以最好逃离这种生生灭灭,做到不生不灭


道教则完全不这样看,在根本上,讲究的是“仙道贵生”的概念,虽然有生必有死,但是这个生死过程是可以修改的,在未到死之间可以打破原有的既定规律,实现生生不息,这是道教最强调的方面,在印度思想里这个是没有的。


关于这个,在以后的文章里细说。


好了,来说点轻松的。


大体来说,印度无论是佛教还是婆罗门教的认识就是,世界只有无尽的痛苦,世界的客观规律就是变着法玩着花样折磨大家,随时一切都有可能瞬间灰飞烟灭,然而光是寻死是没用的,因为直接死了还是离不开这个世界,所以要修行,修得好就最终能够解脱,不然也能来世托生个好阶层。


而道教的认识,有显然华夏文化传统,这个天道它有自己的意志在运作,然而如果德能合天,那么自然风调雨顺万事大,然而这个是比较难的,所以还可以通过一些变相的祭祀等来试图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更好办,如果还不行,那么就干脆自己来接手代替天道的一部分来搞定想搞定的事情。换句话说,印度对于现实的无奈会选择逃避,而道教对于现实的无奈通常会试图把它转换成可奈的。


在实际的仪式中可以看到这种表达,如祈雨仪式,常见的是印度人们通常是大人小孩坐到水盆里,祭司供奉大量的祭祀用品,然后很诚心的祈求,不灵就加大祭祀再求,求到下了为止。然而如果道教祈雨,一般开始是祈求神明,如果不管用,那么就勅令神将,还不管用,直接鞭龙起电,遇到有彩虹,认为可能干扰了祈雨,那么就斩了,遇到有庙,觉得有庙干扰了,那么就封了,表现在最积极的一面就是,法师会用内炼进入天人合一的状态带动外界的变化,而不仅仅如其它宗教或是巫术一样,只是做一些仪式性的象征举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终还是得看效果。


2012年的时候,印度闹旱灾,印度地方政府花费1.7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940万元,请三万多家寺庙进行祈雨,2013年,大旱,2014年,大旱,2015年,大旱,于是有地方村民难以忍受,于是将人砍头祈雨,自然结果是徒劳无功的,现在到了今年,印度还在旱着。


相比之下,如果要翻开隋唐宋史的正式记载,可以发现道教祈雨成功率极高,即使是到了清朝雍正,本想找祈雨灭道教的时候,仍然成功,近代到了袁世凯时期请道教祈雨,还是获得成功。因国情原因,近年来祈雨则是地方宫观的自发活动居多,无法进行统计效果,所以就未尝可知了。

道家文化,道家祖师,道家思想,道家功法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从道教角度来看印度因果关系理论发布于2021-06-30 21: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