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法讯

1.清明节 | 虎山嗣汉天师济炼超度、还受生债法会

2.嗣汉天师府二月初三文昌法事报名通知

3.天师府初一、十五早课上表祈福活动通知 

4.天师府书籍募捐倡议书 

5.龙虎山嗣汉天师府皈依办理须知

6.龙虎山道教协会常住道众(在职)名单

...



本篇《观植》选自《岘泉集》,为明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撰。这张宇初天师天资颖敏,器识卓迈,学行渊邃,贯综三氏,融为一途,旁及诸子百家之言,无不畅晓,所以他写的文章,论议雄迈伟杰,读之令人击节不已。
《岘泉集》是一部阐论道教义理与叙怀诗文相合编的文集,共十二卷。每论皆有其精辟独到之见解。
该文集在明代所出之道教典籍中是熠熠生辉的名著。《观植》是张宇初天师在山林中漫步,观赏着层峦叠翠的大自然风景有感而发,讲述了植物中蕴含的道性。此文文彩四溢,深入浅出,非常值得学道之士细细品味。
今试译《观植》一篇,重温天师垂训。后学德薄才疏,难免出现错误,盼读者不吝赐教,以便修改完善。


观植

 

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著
玄门后学妙离译


芒芴子行山泽间,见木之乔者偃蹇,低者蕃茂,曲者拳操,直者森郁,大者数尺围,而小者不盈一指。丰畅荟郁乎山崖涧谷间,云烟与之上下,禽鸟托之和鸣。

在山泽之间漫步,看到秀丽的乔木恣意的伸展着枝梢;低矮的灌木愉悦的招展着新叶;弯曲的藤蔓委婉的缠绕着触须;笔挺的古木骄傲的笼罩着浓荫。高大的巨树,要几个人才能合围,而刚萌发的小苗比手指还要细。不同的植物有各自不同的风度采,聚集在山崖涧谷之间。云彩烟霞在山巅山谷之间升降,飞鸟鸣禽在树枝密叶上下唱和。


子顾而笑曰:吾尝爱物之蔼然,生意津津者,莫植物若也。彼翼而飞,鳞而潜,足而走者,非不皆赋物之性,而植之理最可见而可喜也乎。

看着这一片郁郁葱葱的生机,不禁失笑:我最爱的就是万物并茂的自然,其中最有生趣的,都比不过植物。那些有翼而飞的禽鸟,有鳞而潜水的鱼虾,有足而奔跑的野兽,并不是没有道性。而植物的道性是最显而见,也是最让人欣喜的。


若四时之代谢,一华一草,或红或紫,或白或黄,不违其时,不夺其色,而寒暑应节,萌孽兆焉。若其眩彩竞妍,绮绣粉黛所不能状,而春者不得而使其华於冬,夏者不得而使其茂於秋,节之逾者不可促其急,时之未者不可强其缓。
一花一木,或红或紫,或白或黄,他们依照四时的交替盛开凋谢,开花的时节和颜色都不会变化。萌芽分蘖的时机,也和天道的寒暑节气是相呼应的。他们的天生丽质,姹紫嫣红,绸缎和脂粉也形容不了这种美丽。在春天开花的,人不能使它在冬天开放;夏天生长的,人不能使他在秋天茂盛。花期短的,朝开夕谢,人不能使他急促的性格改变;花期未到的,厚积薄发,人不能催促她的缓慢。


虽居之堂室,培之盆瓮,曲其枝体以取容,和其性质以就养;虽若不能顺其天,害其性,亦莫知其伤於曲且隘,而不能遂其自然之质。卒死矣,亦伺时循节,而华且茂焉。是果孰使之然哉?此其宰造化者之工也。
就算把他移植到高堂屋舍,种植在瓦盆缸瓮里,扭曲他的枝条以欣赏他优美的身姿,顺从他的喜好给予养护。但是,如果不能顺着他天生的习性,有违他生长的需要。也不知道是不是太狭隘的环境使他无法生长,还是伤害到他的根系。没有让他生长在他在自然中喜爱的生长环境。他就一死了之。
如果能按照他需要的时节,给他提供合适的温度,日照,水肥,那他就生长的华美且茂盛。是你给他这些条件,他才这样的吗?不,这是造化者的神奇功劳。


至微至妙者於是可见焉,而物各赋物而各一其性,所谓物物各具一太极者乎。然而资於培养者,或时之所至而使然也。故不耗其实,不抑其长,理有不足怪焉。
至微至妙的道,在这里就显而易见。每个生命都与别的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秉性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每一个生命里都蕴含着一个太极。道很大,他充塞在整个宇宙之间,他也在细微之处,我们也可以从单独的一个生命里领悟到“道”的玄妙。那些借助培植者而长的好的植物,可以按照时节的变化而生长繁衍凋零。培养者不摘取他的果实消耗他,不抑制他的生长,哪里有长的不好的理由呢。


今夫山泽间也,粪壤之所不及,灌溉之所不至。
雨露之所濡,霜雪之所凌,燥湿不时,寒暑不均,无美恶薰茜之异,一资於风雨之润,土石之固而已耳。而其高者低者、曲者直者、大者小者,各遂其自然之生,而蕃衍硕茂,无所不至也。其得乎赋物之性之全者,虽山葩野卉,争芬并秀,亦不让盆瓮间者,又非一花一草之比也。
但是在山泽之间,并没有培植者给植物施肥灌溉。
雨露滋润着他们,霜雪则欺凌着他们。植物需要干燥时,偏偏下雨;需要浇灌时偏偏干旱,该寒冷的时候炎热,该温暖时寒冷。大自然没有对美好的花或丑恶的草区别对待,一视同仁的刮风下雨。他们活的这样好,也只是靠深深的扎根于土石之间而已。其中,高的矮的,曲的直的,大的小的,都按照自然的样子生长。而得到了自然的全面照顾的,虽然只是山野里的杂花野草,也各自吐露芬芳,招摇颜色,并不比种在花盆里悉心照顾的差。再说,万木争荣的自然景色,又怎么是花盆间一朵花,一株草所能比拟的呢?


故松柏楩楠足以为栋梁,柟樟桧梓足以为榱角。其明者可以为膏为漆,其槁者可以为器为薪。实之甘者可食,本之佳者可药,炁之瑞者可纪,且各适其材,而未始以其无所可用,而产於深山穹林以全其本也。
松柏楩楠足可以做为栋梁,柟樟桧梓足可以做屋椽。割开漆树的树皮,可以获得明亮的漆;采摘树的果实,可以获得燃灯的油膏。木质坚硬花纹美丽的木材可以做器具,木质疏松枯槁的可以做柴火。果实甘甜的可以悦人口腹,根茎肥美的可以治疗人的疾病,气味芬芳的可以延长人的寿命。每种植物都有他独特的价值啊。那些人们始终不知道他有什么作用的植物,则像明白了道教中的“无为”一样,在深山密林之中,保全自己的天年。


其各一其性,得天者全,皆诚之不可掉也,如斯之广且神哉。道之在天下,犹水行乎地中,无所往而不至焉。岂草木可谓之无情无知,而能若然哉。余乃今知夫万殊一本之理,古今之所同然。
值得赞叹啊,每种植物都秉承自己的天性,得到上天的庇护而蓬勃的生长繁衍。这是谁都不可以否认的啊。道是如此的博大且神奇。道在天下,就像水流淌在地面上,没有固定的方向,又没有他到不了的地方。谁又能说草木是无情无知的呢?他们也是富有“道性”的呀。从这里我也明白了,不同的事物当中都蕴含着同一个道理,古今一样。


塞乎宇宙而不可易也,不知其乐之极矣。有笑於后者曰:子何乐乎是观也?曰:非尔所知也。吾观乎植物之性,足以尽吾之性,故不知其乐欤。

“道”充满在整个宇宙之中,而不会改变。领悟到这些,我不禁喜不自胜。同行的人问我:“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快乐?”我回答说:“这不是你能知道的。我看到植物的天性,就是我的天性,所以不知不觉的感到欢欣。”



笑者曰:子之所观者,特子之所游息而目历者也。尚孰知乎木之丰畅荟蔚者,阅历盛衰,与时消息,岂一日而然哉。使非居乎山陵之险僻,一旦争取群盗之罹,斧斤之祸,无老弱、曲直、坚脆、大小之择,摧风霜,殒冰雪,不舍昼夜而之,剡而为舟,揉而为耨,琢而为庐,斫而为车,摧而为薪,不可胜纪。皆明之为害,质之为仇也。则木之性毁矣,尚何生意之足观也。直不过庄子所谓:山木之支离拥肿,足以全其天年者或存焉;若所谓樗与椿之久且大也,则吾未之见矣。
笑我的人说:“你所看到的只是你游玩漫步时在眼前的呀。你还不知道植物的繁茂,他们的阅历和盛衰,他们长到你现在所看到的模样,不是一天之功啊。如果不是生长在险要的山陵之上,一旦被伐木的人看到,就会用斧头锯子来伤害他们。伐木者哪里还分老弱,曲直,也不论质地是坚硬还是脆弱,身量是大还是小。更不会怜惜他们是如何在风霜冰雪之中幸存,如何不分昼夜努力生长。把他们刻成舟,揉成犁具,雕琢为精美的庐舍,砍斫为车子的部件,劈摧为烧火的柴火。这样的事,不可尽数。都是人对植物显而易见的伤害,简直就像对待自己的仇人一样。如果植物的本性遭到了这样的摧残,你觉得又有什么道在其中呢?就像庄子所说的,山木之中长的丑陋不能为人所用的,才可以全其天年罢了。至于他说的几千年才开花一次的樗与椿,我也没有见过。


子不怿而去,乃顾之曰孟子之谓:牛山之木常美矣。柰何旦旦而伐之,木之性伤犹已之性伐,而不知存者也。岂特木之谓欤。矧邵子常达夫数也,虽木石瓦砾,各有一定之理存焉。
他不高兴的走了。我又望着郁郁葱葱的山陵说:“孟子说,牛山的树木多秀美,为何每天丁丁当当的砍伐他们呢?伤害大自然,就是伤害我们自己的本性呀。为什么不知道保存爱惜他们呢?这道理也不仅仅存在于植物之中。况且就连对术数领悟的非常透彻的邵子,他也认为就算是木石瓦砾,其中也蕴含着“道性”呀。”


余复何悲,抑亦赋物之性,固不得而伤也。其所适於用则有幸,不幸者系焉。是则其有定在者也。若才之美者,宜为琴瑟簠簋,则荐之清庙;质之劲者,宜为盘盂凡席,则处之堂室,下者置之卑陋,朽者弃之埃壤。各信所遭者何如耳,於其本之全乎天者,孰得而毁绝之也哉。此之谓尽性。笑者日然。
我又有什么可悲伤的呢?或者物的本性是并不能被损害的。他能够被使用是他的幸运,他不能被使用是他的不幸而已。这也是一定的事情呀。美丽又坚实的木材,适合制作琴瑟之类的乐器,簠簋一样的礼器。可以跻身在清高的庙堂之上。身姿矫健优美的可以放置在堂屋,再下者可以放置在低矮简陋的地方,已经腐朽的呢,则被丢弃在土壤之中。我相信,不管他们遭到了怎么样的待遇,固然有全其天年的,但就算是毁坏他们,也没有能使他们完全的消失。这才是他们用尽了他们的天性了。确实是这样。

 


嗣汉天师府 | 道教祖庭
福生無量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


小编提示



⊙部分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发分享至朋友圈,劝善戒恶,功德无量


- The End -

修行人的公众号

自然|无为|玄德|清静


 “嗣汉天师府”

致力于传统国学道学文化的复兴、阐释、传播

修行人心灵净土,炼道者的法海梯开悟|增慧|止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嗣汉天师府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想象一下,你与天师一起在山林中漫步……发布于2021-11-14 22: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