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四柱八字命理 理学

尊重版权,转引请注

三星堆新的成果出来后,又掀起了三星堆热。各种文明西来论、白人论又尘嚣日上。事实上请大家稍微仔细看一下三星堆的人像纵目,如下图1

 

1 三星堆人像纵目

1中,三星堆人像的纵目上有非常清晰的金属箍圈。这显然是在表示一个戴在眼睛上的设备,而绝非从肉身直接长出来的什么器官。再见图2

2 三星堆人像纵目

可见三星堆人像纵目上的金属箍圈十分清晰

但是这个戴在眼睛上的设备并无望远镜头,因此如果与现代科技比对的话,它只能更像VR成像的雷达望远镜。而纵目人的两只大耳,应该就是雷达天线

问题是,三星堆时代的人具有这样的科技吗?当然他们已经不具有这样的科技,他们只是在模仿一代一代留存下来的记忆。那么谁有这样的科技呢?中国史书记载的中华文明有十纪,《广雅.释天》:“天地设辟,人皇以来至鲁哀公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通纪;十曰:疏仡纪”。因此中华历史不可能仅仅有几千年。在这漫长的数百万历史中,有什么理由说都是猿人水平呢?

笔者在《山海经》视频讲座中,早已指出,三星堆纵目人就是河洛昆仑的昆仑之陆吾。见图3

图3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昆仑墟

    图3是笔者根据《山海经》定位的昆仑墟。再见图4:

图4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昆仑

  根据笔者研究,《山海经》上的各种事物,均是遵循中国传统堪舆术的习惯,以俯视地形作为图画,来描述形似的相关事物。因此这些事物均为地形图像。图4染色部分即是昆仑,其既是“昆”字形,又是饱满高光的轮子形状,是为昆仑。见未染色版昆仑图5:

图5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未染色版昆仑

图5中,昆仑的轮子立体形状呼之欲出

 图6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渲染颜色的昆路之神陆吾

图6中首先展示的是《山海经》中描述的上古大神陆吾:“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其身子如一只面朝右方的老虎在大吼,故为“虎身”。而昆仑墟的“”字,其造字本义就是“有老虎之地”,以示荒墟的意思。陆吾的虎身,与昆仑一起,正是构成古文“”字。此即“昆仑墟”之来历。此图像东西长达230多公里。现去掉渲染颜色,见本色图7:

图7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未渲染颜色的昆仑之神陆吾

图7中陆吾的人面尚不清晰,将人面放大得图8:

图8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染色版陆吾人面

图8中陆吾的人面非常清晰。其南北长为32公里。现在来看未染色版陆吾人面图9:

图9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未染色版陆吾人面

陆吾的这个人面如此熟悉,他是我们曾经见过的谁?见图10:

图10 三星堆青铜人像

他,就是中华昆仑之神,上古大神陆吾。

这是纵横32公里的一张人面。虽然在图9中已经很清晰,但仍然需要仔细一点才能看见。它正是高空俯视的视觉效果。三星堆的青铜人像,其渊源亦是来自《山海经》时代的科技硕果之一

但是,陆吾又叫肩吾。原因何在?“吾”古同“御”,本义是“抵御”。因此“陆吾”就是“陆地抵御”,“肩吾”就是“肩头抵御”。看图11:

图11 耶元2021年卫星地图,昆仑墟:上古大神陆吾

图11中,陆吾正在操作肩抗式导弹。这解释清楚了陆吾为什么又叫肩吾。因为肩抗式导弹又主要是陆军所操作。图中东西红线长176公里。图11中的黄色导弹在视觉上是突出的导弹圆筒实体,但事实上它是深陷下去的河谷。因此这个导弹是“虚”的。再看图12:

图13 三星堆立像

图13中,三星堆立像抱着一个硕大的圆柱。现在有人拼命将其与蛇扯在一起,认为其抱的是一条蛇。请问,抱着如此硕大的一条蛇,以此青铜像细长的身体和小小的底台,重心能稳吗?又有丝毫美感吗?并且,如果抱着蛇,则蛇身必然弯曲,而此人像的手并未被破坏,请问一个弯曲的蛇身,如何能从此人像的手中滑落出去而人手不受破坏?人像完整的双手环形,恰恰证明了其环抱的东西是笔直光滑的,容从人像手中滑落出来,这正是导弹的特征。因此三星立像手里抱的正是肩扛式导弹。其姿势正是今天的阅兵姿势。由于年代久远,其手构成的环形因为地下压力等原因已经不是完全笔直相对而略有偏移。再看此人像的身体,其也正是图6、图7中陆吾的细长身子。

杨雄著《蜀王本纪》中,蜀王有一个特点,从上古历代君王乃至到秦朝,都喜欢以“开明”为号。《山海经.海内西经》说:“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仭。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面有九井,以玉为栏。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镇之......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皇、鸾鸟,皆戴蛇践蛇,膺有赤蛇。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玗琪树、不死树。凤皇、鸾鸟皆戴瞂。又有离朱、木禾、柏树、甘水、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蜼、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鶽、视肉。”可见“开明”正是从昆仑而来。而关于昆仑“开明”的阐述见笔者《山海经》系列视频。本文不赘述。

《山海经》的山系已经直接在渤海、黄海和东海之中,当时这些地方并非是海而是山脉。因此其年代应至少在1万5千年前。《山海经》当时的中心在四川,河洛昆仑应是副中心。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三星堆时中华文明的中心也在四川。因为这涉及到巨大的地理变迁。见笔者考证的《山海经》地理图14:

图14 《山海经》时代的东亚部分山脉定位图

图14为笔者考证的《山海经》的各个地点定位图。可见当时渤海、黄海,以及东海的部分区域均为陆地,这就是上古的三海平原。而定位最为密集的地方为两个区域,一是今天的四川。二是今天的河洛,也就是《山海经》中的昆仑所在。四川的各地点有一个显著特点:密密麻麻的坐标中,有一个像品字形的巨大空白,里面没有任何坐标。这就应该是当时四川盆地的大湖。此大湖规模宏大,远远超过今天中国的任何湖泊。并且此大湖的水源来源充沛,长江、嘉陵江等河流汹涌而注入,因此其应该是巨大的淡水湖,也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当时人们围绕这巨大的淡水湖居住,是地球上最富庶、水上交通最为便利、气候最为适宜的地区。成为《山海经》时代的文明中心,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三海平原也无法与当时的四川相比,因为沿海的淡水没有如此充沛,且土地盐碱化相对严重。这就是为什么《山海经》时代四川成为人类文明中心的原因。之前很多人以为远古时代四川是海,所以没有文明,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也是因为笔者考证出《山海经》中各地点的位置坐标,才发现四川大湖对四川上古文明的巨大作用。但是后来随着四川湖泊的逐渐消失,这种优势逐渐消退,人类文明中心逐渐从四川朝河洛迁移。

  上古文明的消失是一个谜。但是中国史书也有记载,这就是“绝地天通”。《国语·楚语下》,其原文说:“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这可能是现在很难找到上古文明的解释。三星堆的年代相比《山海经》来说,已经是非常迟的文明,其保留部分上古记忆是可能的,但其科技水平已经远远不能相提并论。而从遗迹考证来看,越是繁华地带,遗迹越难保存,因为繁华地段富庶,会不断有后来人耕种或重修建筑。相反,偏僻地区的遗迹保留下来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在荒蛮地带,可能出现一个建筑修好后,再无后来人发现此建筑或毁损此建筑,遗迹才容易保留下来。因此,完全依赖于考古实物而不是文献印证来断定文明中心,就会出现逆向淘汰的结论越荒蛮的地方,遗迹保留可能性愈大,因此越易被认定为古代中心;越繁华富庶的地方,遗迹保留的可能性越小,因此越易被认定为后发之地。今天如果要真正考古看遗迹说话,可能最好的途径,是直接到黄海、渤海和部分东海里面去挖掘,因为这些地方被大海淹没,可能保留被淹没时的状态,没有被后来人破坏。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世界伪史研究


延伸阅读(儒释古本民间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三星堆的青铜像是《山海经》中河洛昆仑陆吾,纵目是VR雷达望远镜的远古记忆发布于2021-04-19 14:21: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