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冲突》 读书笔记

 

一、作者简介

亨廷顿,(1927418~20081224日)16岁考入耶鲁大学18岁时提前毕业,在芝加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3岁在哈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自此在哈佛执教58年。他一生的著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在军-民关系、军事政策及战略领域,美国政治和比较政治,政治发展与欠发达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国际关系领域。2004年,亨廷顿发表了最后一本书《我们是谁》。


二、核心观点

文化认同形成了冷战后世界的结合、分裂和冲突模式。具体来说,即,西方化促进现代化,现代化引发认同危机,认同危机促进非西方文化复兴,文化复兴促进新的文化认同,新文化认同促进文明集团形成并引发文明集团间冲突。


三、主要内容

20 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的两极格局轰然倒塌,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国际秩序又被重新打乱。在此背景下,1993塞缪尔·亨廷顿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夏季刊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一文,引发了海内外广泛的讨论,随后在1996年出版《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标志着“文明冲突论”的正式形成。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个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以及文明的未来。

1、为什么要以文明的视角看世界?

作者认为,人类历史是文明的历史,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 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文化集合和最广泛层次的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多元性、包容广泛性、差异性、非永久存续性等特征。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是复杂的,从纵向上看,文明间的关系历经了有限交往阶段、西方文明单方冲击阶段、所有文明强烈的、持续的、多方向上的相互作用阶段;从横向上看,冷战结束后,世界首次成为多文明的世界,各个国家和集团的区别和冲突都与文明有关,文明既是分裂的力量也是统一的力量,文明的差异能促使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分裂,而文明的相似能使因意识形态分裂的国家重归统一,比如苏联解体和两德统一。现今,世界主要存在八种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每一种文明都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试图用自己的历史塑造人类的历史,这种文明中心意识是世界不稳的最大诱因。

除了文明在国际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文明范式的提出还与现存其他范式的缺陷有关。一个世界范式认为,冷战结束意味着,全球重大冲突结束,相对和谐世界出现,但事实表明,这是该范式的错觉。两个世界范式以实力为依据将世界划分为发达的和不发达的两部分,但难以解释为何本来穷国和弱国之间难以发生冲突,而世界却冲突不断的问题。现实主义范式认为,国家间的关系处于无政府状态,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国家总是试图尽量扩大他们自己的实力,用实力理解国家行为是可行的,但却因太过普适而无法具体解释为何冷战后全球政治不同于冷战前和冷战期间的全球政治。混乱范式致力于描绘处于无政府状态情景下的世界形象,强调国家的弱化和衰败,这一范式虽接近现实,却没提供任何解释现实的线索。基于现有范式的局限性,作者从八个文明来看待世界,规避了因简化而牺牲现实的前两种范式,以及因现实而牺牲简化的后两种范式的缺陷。文明范式认为,世界中的整合力量是真实的,而且正在产生对文化伸张和文明意识的抵消力量,世界可根据文明划分为统一的西方和多成分的非西方两部分,其中,民族国家是世界事务中最重要的因素,文明冲突是世界稳定的最大危险。

1999年,在一次专题讨论会上,从经济和政治发展、全球政治发展和民族认同的角度,作者再次分析了为什么要从文明的角度分析世界[1]。从经济政治发展看,文化影响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组织形式、国家间信任程度以及民主制度的发展,比如,比起从属于西方社会的波兰,文化分裂的乌克兰社会相对落后,而乌克兰之前曾是前苏联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全球政治发展看,21世纪的全球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的界线形成,文明的相似性构筑出大的文明集团,文明的差异性使文明集团间形成竞争性共存格局,威胁世界和平,从民族认同看,文化认同能促进民族认同。

( 1是塞缪尔·亨廷顿于 1999 2 4 日在纪念克 罗拉多学院建校 125 周年文化在 21 世纪:冲突与聚合专 题讨论会上的演讲, 经作者授权, 本刊发表其中文版, 标题 为译者所加。)


2、文明视角下的世界是何格局?

作者认为,世界文明呈现出西方文明逐渐衰落,非西方文明逐渐复兴的格局。西方文明衰落是缓慢的而不规则的,带有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征,作者预估,21世纪前几十年,西方文明仍将是最强大的文明,之后,可能继续在科技人才、科研研究开发、民用和军用技术革新方面处于世纪领先地位,但其他实力资源的控制正日益分散到其他分西方国家。对于非西方文明来说,早期,随着西方文明扩张,西方化促进非西方现代化,表现为,社会层面上,现代化促进各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增长,进而促使文化自信增强,比如,亚洲的自我肯定,亚洲的过度自信根植于经济发展,表现为超越西方经济的自信、对亚洲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自信、对亚洲文化存在共性(儒教文化)的自信、以及非西方和西方文化都应仿效亚洲文化的自信。在作者看来,这种日益增长的自信将导致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个人层面上,现代化造成社会异化和反常,导致传统社会关系纽带断裂,产生认同危机,为获得新的认同根源,社会开始从宗教中寻求答案,促进了宗教复兴。比如,伊斯兰教复兴,顺应认同危机下社会的文化心理需求,通过伊斯兰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伊斯兰教团体对现存组织的控制,穆斯林政府按照伊斯兰化的法律行事,提倡提倡伊斯兰制度和习俗,伊斯兰教重新成为穆斯林生活的准则。


3、文明视角下的世界正在形成何种秩序?

文化认同一个国家结盟或对抗的主要因素,文化认同中重要的是血缘、信仰、忠诚和家庭,人们倾向于靠近那些拥有相似的祖先、宗教、语言、价值观、体制的人,而疏远这些方面的不同者;同样的,国家倾向于追随文化相似的国家,抵制缺乏文化共性的国家。文化认同演化出多个文明集团,世界文明的整体结构(表1)包括核心国家、成员国、孤独国家、分裂国家和无所适从国家,其中,核心国家、成员国、毗邻国家中文化上相似的少数民族人口、较有争议的核心国家因安全考虑而希望控制的邻国中其他文化的民族是文明集团的基本构成。

在现今世界体系中,形成了西方文明集团、东正教文明集团、中华文明集团和伊斯兰文明集团。不同于前三个文明集团,伊斯兰文明没有主导的核心国家,这既与伊斯兰世界小集团、大信仰的特征有关,即穆斯林忠诚和义务的中心是部落和伊斯兰信仰,而不是民族国家;又与没有一个国家拥有成为核心国家的实力难脱关系。

文化共性促进国家间的合作和凝聚力,形成文明集团,由核心国家主导集团内部秩序,文化差异加剧分裂和冲突,形成文明集团间的竞争性共存局面,由各个核心国家共同构建集团间的秩序。文明集团内部和文明集团之间的关系塑造着国际关系新秩序(图1),而核心国家是维持秩序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缺少核心国家的伊斯兰文明会频繁的产生内部和外部的冲突。

 

文明的结构

结构名称

结构特征

核心国

文明的源泉,文明集团秩序的主导者

成员国

一个在文化上完全认同一个文明的国家

孤独国家

在文化上与其他社会缺乏共性的国家。

比如日本,它没有可以输入到其他社会并与其他社会人民建立联系的潜在的普世宗教(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或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或共产主义)。

分裂国家

存在多个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集团间的排斥力促使国家分裂。

无所适从的国家

国家领导人企图摒弃本国文化遗产,使国家认同从一种文明转向另一种文明,随着尝试的失败,国家患上文化的精分裂症。

(表1


 

(图1

 

4、文明间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发生冲突?

西方的扩张促进非西方的现代化,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便希望能摆脱西方对其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控制,因此,存在文化差异的文明集团之间表现出对抗性,在对抗中,各个核心国家会团结本集团的伙伴,争取第三方文明的支持,以构筑足以促使对立文明集团分裂的力量。国际关系的现实主义理论预测非西方文明的核心国家将携起手来抵制西方的支配权,形成主要的西方和非西方之间的冲突。在世界格局中,具体表现为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冲突、亚洲和美国的冲突、儒教—伊斯兰联盟与西方的冲突(表2)。

 

文明间的博弈格局

冲突双方

冲突原因

伊斯兰与基督教

1)文化差异:政教合一(伊斯兰)与政教分离(基督教)的差异

2)文化相似:一神教、非此即彼的二元视角、普世主义、以传播宗教信仰为使命

3)人口增长加剧失业,向西方移民

4)伊斯兰复兴运动重建伊斯兰文化自信

5)西方价值扩张引发伊斯兰不满

6)共产主义崩溃消除共同敌人

7)穆斯林和西方接触增加,强化了双方差异的感知

亚洲和美国

1)亚洲是多种文明(日本、中华、东正教、佛教、穆斯林、西方文明)、多种力量、多种政治制度、多种经济体制的大杂烩,国际关系高度复杂

2)冷战结束后失去共同敌人

3)儒教精神和美国信仰的差异

4)全球化强化联系,增加冲突可能性

5)亚洲经济发展改变与美国的均势

儒教—伊斯兰联盟与西方

1)增强军事能力与抑制增强军事能力间的博弈

2)强迫非西方遵循西方的人权和民主制度

3)西方对非西方移民的限制

(表2

 

文明冲突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地区层面,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以及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的冲突;一种是全球层面,不同文明集团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这种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彼此之间的社会群体冲突被作者称为断层线战争,断层线战争由过渡战争转化而来,以外交、政治、经济、秘密行动、宣传诱导和强制等手段来达到目的,较少使用武力,具有严重性、持久性、起伏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可能给世界带来灾难性后果,一般难以通过谈判或妥协彻底解决而存续时间较长,在时起时伏中,可能演变成大规模的暴力冲突,也可能减弱为低强度的战争,然后再度爆发。

断层线战争的形成有其历史根源以及人口和政治因素,历史上曾存续的断层线暴力冲突的记忆可能引发双方持续的恐惧和不安,一方人口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军事压力再次加剧双方的敌对性,正在形成的政治实体推行民主的需要成为触发战争的导火索。断层线战争通常存在三个层次的参与者,第一层次是实际上彼此战斗和残杀的各方,在外散居者是其最忠诚和最全心全意的支持者;第二层次是与主要参战方直接相关的国家;第三层次远离实际战斗,但与参与者有文明上的联系,往往是该文明的核心国家。在战争过程中,二三层次通常给第一层次提供支持,即使不提供,对立集团也会因怀疑他们提供了而使自己的支持变得合情合理;同时,为了防止区域战争升级为卷入核心国家的广泛战争,二三层次会试图与处于断层线另一方的同级参与者进行谈判。三个层次之间的互动博弈关系形成了断层线战争过程模型(图2)。


(图2


战争强化了文明意识,促使从属同一文明的国家和集团集合,文明认同和亲缘国综合征促使更多参与者卷入,战争不断升级。与一般战争不同,断层线战争可能在一个时期内停止,但很少永久终结,不断的休战、停火、停战是其主要特征。当主要参与者精力耗尽、具有相关利益的非第一层次参与者介入调停时,断层线战争才具有停止可能,具体来说,要停止一场完整模式的断层线战争,需要二三层次的积极介入,第三层次就停战条件进行谈判,用胡萝卜加大棒政策促使第二层次接受,同时给第一层次施加压力;第二层次在压力下撤销对第一层次的支持;第一层次接受条件,但存抵制情绪,当认为破坏有利时还会破坏这些条件。

 

过渡战争


第一场文明之战

第二场文明之战

名称

苏联—阿富汗战争

海湾战争

时间

1979

1990

起因

阿明政权不能实现苏联在阿富汗的利益

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的谈判宣告破裂

过程

美国做出了积极反应,帮助阿富汗抵抗苏联军队而变成一场冷战式战争,同时世界各地的穆斯林都为了反对苏联而团结起来

西方干预穆斯林的冲突,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结果

苏联失败,接受日内瓦协议

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

影响

极大的促进了苏联帝国的瓦解,增强了伊斯兰的信心和权力

波斯湾成为美国的内湖,这场战争被伊斯兰视为西方对伊斯兰的战争,从而减弱和缓解了穆斯林世界内部的矛盾

共性

1)以一个国家直接入侵另外一个国家为开端

2)转变为文明之间的战争

3)走向断层线战争

(表3


5、世界文明的可能未来是什么?

作者认为,一个多元文化的美国不可能,但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却不可避免,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该国际秩序应遵循避免原则和共同调解原则,即,核心国家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通过谈判遏制断层线战争。但,对于西方和试图取代西方主导作用的文明来说,接受这些原则并非事。


四、贡献和不足

在我看来,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

1)文明范式的提出,从文明视角重新看待国际秩序,是一种视角上的创新。通过否定一个世界范式错觉,阐释以实力为基础的两个世界范式难以解释世界冲突问题,将实力作为理解国家行为的出发点的现实主义范式难以有针对性的回答冷战前后世界格局差异的原因,致力于描绘处于无政府状态下世界形象的混乱范式,虽具现实性却增加复杂性。基于上述四种范式的不足,作者提出以八个文明视角看世界的兼具现实性和简化性的文明范式。

2)传统国际理论假设前提的超越[4]文明冲突论挖掘了人性第三层面的需求—对自身文化归属和身份定位的需求,这种需求往往掩藏在经济、政治因素背后,被国际政治研究学者所忽视。文明冲突论充分展现了人性复杂的一面,并试图摆脱唯物质论、唯意识形态论的束缚。

3面对大国崛起的策略。面对新的大国崛起,其他国家可能的策略有两种,即,均势和搭车,均势是指与其他国家形成联盟来平衡和遏制崛起的大国,搭车是适应该国崛起,在与该国的关系中处于从属或次要地位,以期他们的核心利益得到保护,搭车取决于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又与文化认同有关。均势和搭车很好的回答了文明集团内部核心国家的形成以及核心国家与其他国家的可能关系。

4文明结构和文明集团的提出。在文明结构中,各个国家以成员国、核心国、孤独国家、分裂国家或无所适从国家的身份与各文明联系,其中,核心国家、成员国、毗邻国家中文化上相似的少数民族人口、以及较有争议的核心国家因安全考虑而希望控制的邻国中其他文化的民族,是文明集团的主要组成部分。

5新的国际行为主体的提出。虽然作者同样认为,民族国家在世界秩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一种新的国际行为主体,即,文明集团已经成为影响国际社会格局的重要主体。

6断层线战争模型的提出。断层线战争是属于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彼此之间的社会群体冲突,战争各方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实际上彼此战斗和残杀的各方,第二层次是与主要参战方直接相关的国家,第三层次远离实际战斗,往往是该文明的核心国家。三个层次间相互作用,共同引致断层线战争升级或停止。

 

本书还有待探讨的地方在于:

1)文明的偏见。作者在描写西方文明和非西方文明时,带有强烈的立场色彩。作者认为,西方文明扩张促使非西方实现现代化,现代化引发的认同危机促使非西方文明复兴,本土文化复兴增强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引致中西方文明冲突。上述思维模式基于西方视角,非西方被描述为利用西方擢取现代化,随后,抵制西方并试图主导西方的背叛者。将非西方文化的复兴归功于西方文化的扩张,为文化扩张找到辩驳的借口,也为非西方文化贴上恩将仇报的标签。基于此,如果文明集团行为的出发点本身就是错误的,那无论该文明如何行动,都会被视为错误的延续。除了非西方文明的背叛,作者认为,非西方文明,比如儒家文明,本身也是不民主的,因此,作为儒教文明集团核心国家的中国也非民主国家,非民主国家的扩张是危及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中国威胁论由此产生,这样的观点在作者第三波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中也有所体现。

2)狭义的文明冲突论。作者所定义的文明是广泛的文化身份认同,强调是精神层面上的价值观和信仰。根据马克思文化观,作者所界定的文明只在意识层面而未触及存在层面,文明根植于社会的基本物质基础,抛开物质范畴谈论精神文明是不够全面的。

3)悲观的文明冲突论。如果将冲突和统一是文明间关系的两级,文明冲突论就位于一个极端。即使国际秩序中冲突的发生是由文明差异引发的,文明差异也不一定以冲突为终点,所以,冲突是过程还是结果,是手段还是目的,这些都还有待商榷。


五、思考

1、不同文明之间只能是冲突吗?

作者将冲突看做文明间最重要的关系,即使不同文明间存在联盟,也只是基于对抗第三方而形成的临时联盟,比如亚洲—伊斯兰教联盟,只是为了共同对抗西方而联结的短暂联盟。与作者观点相异,我国多数学者认为,文明在交流中相互适应、相互容忍,冲突只是在实现文明共存过程中短暂的摩擦,较之冲突,共存才是主要方面。

《一个自由人的崇拜》一书中,关于中西文明比较,罗素认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2],文明之间是相互交流借鉴的。学者刘靖华提出了文化适应观点,认为一种文化或文明在与异质文化或文明发生交汇和碰撞时既可能是冲突的同时又在冲突中相互适应冲突可以是一种表现形式但文明间的建设性对话和相互创造才是更有意义的[5]李格琴提出文化容忍观点[4],认为自我文化意识的加剧并非一定会把各种文明拖到彼此的争斗与冲突中去亨廷顿的判断低估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彼此文化差异的容忍程度汤一介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新轴心时代各民族文化将在矛盾、冲突和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中发展[3],多种文明即使即使会在某一时间引发冲突,但相互交流和融合下的共存在是主要的。


【轴心时代】

含义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忆或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动力

来源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目标[M].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 1989 .


可见,由于文化信仰差异,文明冲突难以避免,但通过交流相互适应,相互容忍,文明可以实现和平共存。所以,文明冲突是过程,文明共存是结果,但过程与结果之间并非线性关系,而是动态的、复杂的交互关系。

2、引致世界冲突的是文明吗?

冷战结束后形成的新世界格局仍冲突不断,是何种因素引致冲突,是意识层面的文明和观念,还是存在层面的利益分配,抑或是意识存在的交互,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文明冲突和观念冲突引致世界冲突。亨廷顿认为,冷战结束后,世界首次成为多文明的世界,各个国家和集团的区别和冲突都与文明有关,文明既是分裂的力量也是统一的力量,文明间的冲突成为世界稳定的最大威胁。与亨廷顿的观点相似,亚历山大 ·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中认为[6]国际政治中权力分配由利益分配建构利益内容由观念建构的权力与利益背后是观念的支撑。

利益冲突引致世界冲突。刘靖华认为[5]冲突的形式可以表现为意识形态冲突,但相同的意识形态间亦常常发生冲突,可见,意识形态冲突只是利益冲突的一种表象,文明冲突亦是如此。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将长达一个世纪的阿以冲突仅仅理解为犹太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的冲突。苏浩认为[8]目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仍将以民族国家为主国家利益的差异特别是经济利益的盈亏和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是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根源之一[8]

意识和存在的交互引致世界冲突。亨廷顿认为,文明是一个文化实体, 是人类最高形式的文化集合和最广泛层次的文化身份认同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文化是为人所特有的东西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具体说是以人的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的发展实践的创造,是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可见,亨廷顿的文明界定只是包含意识层面的狭义文明。基于此,我国学邱耕田哲学解读的角度认为,不是文明的冲突,而是发展模式的博弈[7]现实的社会发展是发展存在和发展意识交互作用的过程,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可以涵盖在具有高度综合性和概括性的发展模式之中

在论述国际冲突根源时,当文明和观念指导利益,意识被认为是冲突根源;当探寻意识根基,观念是利益的一种表现;综合上述两种观点,意识和存在的交互被认为是国际冲突的根源,但是却无法具体解释交互的方式和表现形式。


六、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亨廷顿,李俊清. 再论文明的冲突[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3.

[2]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胡品清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3]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4(06):7-15.

[4]李格琴. 国际政治中的“文明冲突”范式新解——重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J]. 世界民族, 2008(01):1-9.

[5]刘靖华.冷战后世界冲突问题——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4(02):48-54.

[6]〔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 秦亚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7]邱耕田. “文明冲突论”的发展哲学解读[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4,18(06):50-55.

[8]苏浩,文明在国际关系中的冲突与合作———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谈起[J].世界历史, 1998.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我就是想好好学习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文明的冲突》读书笔记发布于2021-05-07 16:18:4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