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播放键收听本文语音版 

 

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无处不在,万事万物、自然现象阴阳蕴含其中。“阴阳”在中医里是生杀之本,也是诊断疾病虚实的原则和总纲。如此重要又难弄懂的“阴阳”二字,我们该如何准确理解呢?


有人说,阴阳就是一件事物相关联的两个属性,比如天地,白昼黑夜,男女,冷暖。


也有人认为,阴阳是能量的一体两面。阴是能量收藏的状态,而阳就是能量释放的状态,只有阴阳能够平衡,人体才能没有问题。


或者,我们也可以将阴阳分为两种物质——真阴、真阳。先天为真阳,后天为真阴,“真阴和真阳”合起来就是元精

 


一、真阳 / 真阴



具体来说,譬如木材,有形状也有重量,属于阴质,这就是真阴,但其内部所蕴含的是经多年光合作用所积蓄的太阳之能量,就是真阳。


当木材燃烧时,就是所积蓄太阳能量的发散,也就是真阳的发散。当木材烧成灰烬,形状和重量也就消失了。就是说:真阴耗散,真阳也就会自然消失,真阳消失,真阴也就无从生起——这就是“阴阳互根”的证据。


总之,真阴就是脏腑,应该理解为是脏腑及其化生的水谷精微物质及其功能,就是所谓的“经气”。而真阳就是“先天一气”,是人体仓库的储备,也就是元精。


人体的“经气”必须得到元精的温煦才能够在运化的作用下而产生,没有元精的温煦作用,“经气”就无法产生运化的作用,这就是“真阴生于真阳”的意思。


所以元精能够不断壮大,是得到了“经气”不断补充的缘故,这就是“阴阳互根”的道理。


二、阳气 / 阴气



既然“阴阳互根”,也就是说“阴阳”是一体的,为什么还要有“阴气阳气”的分别呢?


所谓“阴气阳气”的分别,实际是古代圣贤为了便于医生的学习、诊断和治疗,依照人体内在的虚实规律而总结归纳的理论或公式。“阴阳二者,虽为道之变化,实为医道之纲领。”此语即道破天机


阳气就是元精生发生长的功能,而不应该理解为无形的能量;阴气就是元精收敛收藏的功能,而不应该理解为有形的物质。


阳气和阴气是元精本身因时间变化所产生互相“消长变化”的两种不同的功能。千万不能理解为人体内部所存在的两种不同物质。


如果真阳元气虚弱,生长的功能则必定随之减弱,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冰冷”等不能生发、运化的证候,这就是现代中医所谓的“阳气”不足的表现,实际属于阴邪过盛而真阳元气不足。


如果真阳元气虚弱,收藏的功能也必定随之减弱,就会出现“虚火上炎、心烦气躁”等不能收纳、固摄的证候,这就是现代中医所谓的“阴气”不足的表现,实际也属于阴邪过盛而真阳元气不足的情况


就是说,虽然有“阴阳”的分别,但是,养生、治病,都必须在一个“真阳元气”上下功夫才行。


三、阳生 / 阴生



对于节气来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人身也是与天地的变化相感应的。冬至和夏至,都是人的真阳元气最充足,生长和收敛藏功能最旺盛的时期。


以小麦的生长为例:冬至一阳生,好比小麦的发芽分蘖阶段;夏至一阴生,好比小麦的抽穗灌浆阶段。如果不能适时很好的保护自己真阳元气,妄行房事,在冬至就好比践踏小麦的幼苗,势必不能正常分蘖;在夏至就好比断其水源,麦粒势必成为败种。


如果一定要将“阴气”理解为有形的实物,顶多可以将其理解为各脏腑组织及其细胞。倘若真阳元气亏损,脏腑组织和细胞也就会因为没有活力而逐渐衰弱乃至坏死;脏腑组织的细胞多数坏死,其功能也就不能正常发挥,运化收藏的功能也就随之丧失。


只有(因食物的补充或回阳药物的作用使得)真阳发动,脏腑组织的功能逐渐得以恢复,脏腑组织的细胞才会经过新陈代谢而逐渐复原,这也是“真阴生于真阳”的道理。


脏腑组织的功能得以恢复,才能够将饮食中的水谷精微转化成为精微,有余者转化为元精,这也可以作为对“阴阳互根”理论得注脚。


倘若真阳元气已经衰竭,任何治疗方都将无济于事。西医所谓具有杀菌作用的巨噬细胞和白细胞,都是属于“阴阳”不同作用下的产物。


四、阴阳一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意思是:阴阳一气的要领,正在于真阳充足才能闭密而不妄泄。密不妄泄,才能使元气强固而能长久,这就是圣人之道!


其中的“密”字,与《四气通大论》中所说“使之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的意思是相同的。


真阳就好比工业使用的电磁铁的电一样,电量越充足,电磁铁的吸力就越大,电磁铁才能对铁器吸放自如。对于人体“阴阳”来说,生发、生长、运化、收敛、收藏的功能就越强。


所以说,元精充足则“六经”可得其长养,元精衰竭则百脉由此而空虚。而且,元精就像木材一样,燃烧容易而生长很难;耗散容易而补养极慢。这就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的道理。


内经·素问》的开篇就明确指出:“今时之人不然也,以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性)欲竭其精,以(嗜)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所以,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必须非常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言一形,千万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


华佗说:“人者,上禀天,下委地,阳以辅之,阴以佐之。天地顺则人气泰,天地逆则人气否。”这里所说的“天地”就是指(人体的)自然规律,就是圣人依照自然规律所制定的能够真正顺应自然规律的道德标准和规矩。总之,“阴阳”是诊断疾病“虚实”的原则和总纲。




道教ID:daoismcn
福生無量天尊

农历三月十五财神圣诞,三官庙增补财库、还受生债、祈福消灾、度亡解冤大法会启告!

玄学课堂,道家内丹养生术网络授课班招生启告!

结缘《道德真经》繁楷抄经本,道教至上宝典、修行必学典籍!

心静不下来?试试这个方法!许多豁达之士,修身静心都选择了这一方式!

中国预言奇书,《推背图》第四十四象,将在不久后应验!

我们真的可以续命吗?!

道家丹功,先天炁的修炼方法!能使病者早愈,弱者健壮,青春永驻!

庄子笔下三大人生定律,看完什么都看开了!

春季补阳气,强身体,两碗补阳,三个守阳法,阳气十足!


青陽道人

修行交流,请加道长,长按左侧二维码添加。


文章整理 | 青玄 编辑排版 | 青素 


道教是天尊对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回复以下数字查看更多内容

查看以下内容需先关注道教微信,点本文标题下方四柱八字命理"道 教"一键关注,或微信搜索八字理学奇门遁甲六爻: daoismcn


回复"1"查看:道教入门知识一百八十问

回复"2"查看:道教规矩和礼仪

回复"3"查看:道教戒律

回复"4"查看:道教上礼仪禁忌

回复"5"查看:道教经文典籍

回复"6"查看:道教科仪

回复"7"查看:道教道袍法器

回复"8"查看:道教法术

回复"9"查看:道教阴阳术数

回复"10"查看:道教宫观流派

回复"11"查看:如何加入道

回复"12"查看:道教拜师注意事项

回复"13"查看:道教诵经常识

回复"14"查看:道教请诸供品须知

回复"15"查看:道教宫观庙宇参香禁忌

回复"16"查看:在家之人如何修道

修行交流


八字命理学奇门遁甲六爻:daoismz(青陽道人)


腾讯QQ号:10916989

点右下方"写留言"发表评论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道教


延伸资源下载(道藏、道家经典古籍、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八字、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家阴阳学说!发布于2021-05-07 20:02: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