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搜索


一、单选题


1. 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

A. 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 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 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 明清时期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答案】B

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儒家思想中的“孝悌”,西周礼乐制度中强调的是世袭制和等级制,没有孝的内容,故A排除; 
材料明显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在政治上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故B符合; 
历代王朝并不是全以孝廉为选官标准,科举制以考试为标准,故C排除; 
材料中没有体现道德与法律融为一体,强调孝悌早在汉代察举制就有了,故D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的主流思想中的宋明理学,要求了解宋明理学的主要内容及明清时期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宋明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2.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思想(  )

A. 是对君主专制集权的批判 B. 具有鲜明近代代议制度的特征
C. 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 D. 提出了学校议政的方式

【答案】A

【解析】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黄宗羲的观点主要是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地方自治,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 
B项不符合题意,黄宗羲并未提出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只是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不具有近代西方代议制度的特征; 
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奠定了近代地方自治制度的基础; 
D项不合题意,材料只是提出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并未提出学校议政的方式; 
故选A.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有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认为学校是决定是非的唯一机构、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本题考查了黄宗羲的思想,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材料“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分析.


3.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 否定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B. 完全否定了程朱理学思想的是非观
C. 反对以孟子的是非为是非的思想
D. 主张是非标准应以时代变化而变化

【答案】D

【解析】原文的意思就是不要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没有孔子之前,人们照样过日子.反对迷信孔子,主张人们应该理性的独立思考问题.故D符合. 
A项错误,个人的思想无法撼动儒学的正统地位; 
B项错误,李贽并未提出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体制; 
C项说的是材料的表面现象.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明末清初反封建民主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李贽的主要思想主张. 
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宋明理学的僵化腐朽,出现了以李贽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代表的批判思想家.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4. 顾炎武说:“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在传习和引用时,把后一句概括为(  )

A. “三人行,必有我师”
B. “天下健,君子自强不息”
C.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答案】C

【解析】顾炎武认为“亡国”就是改朝换代,“亡天下”是指整个民族国家沦亡.维护一个王朝的政权是统治者的事情,而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故C正确. 
A是孔子的思想,故排除. 
B出自《周易》,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D是屈原的名言,故排除. 
故选C. 
顾炎武在《命理历史人文》卷十三《正始》篇中载:“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信息的能力.

5. 吴晗《历史的镜子》中提及“他晚年游历北方时,有和或许知道不符合的,就立刻检书查对,力求记载的真实。他这种从实际出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材料中的“他”(  )

A. 认为探究“理”,只需内心反省即可得到天理
B. 主张限制君权,学校成为决策是非的最高机构
C. 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
D. 提出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答案】C

【解析】“从实际山发,研究当前现实的学风,一反那个时代空谈性命,不务实际的学风”表明他关注实地的调查和国计民生,富有时代责任感,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6.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工夫之则猛烈押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 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 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 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 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A

【解析】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的思想,使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所以A符合题意; 
B说法错误,新文化运动结束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不符合史实,此时的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D是宋明理学; 
故选A.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天下为主,君为客”“私天下”“孤秦”、“陋宋”切入,结合明清之际是儒家思想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该题相关的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原因,代表人物及其主张都要注意掌握.


7. 宋明理学家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的精传承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将之延续,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后者(  )

A. 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 B. 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C. 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 D.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

【答案】B

【解析】儒学不是宗教思想,并且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批判,没有对儒学进行彻底抨击,故A项错误;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末清初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并且黄宗羲还对君主专制进行抨击,宣称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故B项正确; 
“儒家学者掌握‘道’”是二者的相似之处,故C项错误; 
“民主革命”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故D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8. 《启祯野乘?徐文定传》中载,“(徐光启)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这表明徐光启(  )

A. 强调精耕细作 B. 主张发展水利事业
C. 重视经世致用 D. 致力于西学东渐

【答案】C

【解析】“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表明徐光启重视经世致用,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以及王夫之的唯物思想,都与程朱理学专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和封建伦理道德有很大不同,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发扬了先秦儒学的积极因素,使宋以来沉闷的儒学日益活跃,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是民主思想产生的政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原因.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9. 顾炎武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刻,亦何益哉!“黄宗羲也说:“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这说明他们都(  )

A. 反对君主专制 B. 以天下为己任 C. 提倡公平法治 D. 反对宋明理学

【答案】B

【解析】顾炎武是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他认为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义理与治世无益,“扶危定倾之心,吾身一日可以未死,吾力一丝有所未尽”表明黄宗羲以天下为己任,故B正确; 
A、C、D均与材料中顾炎武的主张不符,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主张走出家门,重视实践,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后来引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0. 有学者认为:“被满洲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发生.”下列各项,“类似于西欧人民主权思想的”是(  )

A. “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B. “出而为帝王师,处而为天下万世师”
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 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可知,此题涉及的是的政治民主思想范畴.A项是李贽的观点,即反“三纲五常”,强调人应该有的合理欲求,与题意不太相符,故排除. 
B项意思是出仕则当帝王的老师,不出仕则(潜心研究学问)为天下人做万世师表.与题干意思不符,应排除. 
C项为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意为要了解宇宙的奥秘,达到对事物真相的认识,只须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D项是黄宗羲的主张,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体现了民主思想,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1、反对君主专制.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


11.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指出:“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对材料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制度应适应时代发展 B. 不能随意地因革制度
C. 重视古制的内在价值 D. 每代制度都自成系统

【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夫为政之患,闻古人之效而悦之,不察其精意,不揆其时会,欲姑试之”可知A解读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A。 
依据材料“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可知BC解读正确,不合题意。故排除BC。 
题干强调“古道”的重要性。故D解读错误,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实际考查儒家思想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欲姑试之,而不合,则又为之法以制之,于是法乱弊滋,而古道遂终绝于天下。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属于否定式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12. 自程朱理学以来,儒家形成了以个人人性修养为主的思想路线。明末东林党精神领袖顾宪成说:“官辇毂(在朝廷做官),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东林党人强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据此可以推知,东林党人的志向(  )

A. 继承发展程朱理学注重个人人性修养的文化传统
B. 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
C. 反映了明末官场腐败导致民不聊生和士人隐居
D. 取决于精神领袖顾宪成等人的日常讲座和熏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可以看出东林党人的志向开辟了明末淸初社会批判和经世致用的思想之路,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都不能反映题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关键句子“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13. 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

A.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C. 李贽的《焚书》 D.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答案】B

【解析】作为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梁启超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黄宗羲对专制制度也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反对专制制度这点上,两人思想有共同之处,故B正确; 
ACD均不符合题意,故ACD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其中最突出的是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有着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的类似经历.
黄宗羲主张: 
a.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b.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认为工商皆本.


14. 黄宗羲认为,上古君王“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后世君主则“以君为主,以天下为客”;古之君王,受到人们爱戴:“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据此可知,黄宗羲(  )

A. 反对中国古代的封建君主制度 B. 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
C.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 D. 认为保卫国家是天下人的责任

【答案】B

【解析】“今之帝王。则人民“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大”表明黄宗羲认识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危害,故B正确;
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并不反对君主制度,故A错误;
反对脱离物质生活而空谈义理材料未体现,排除;
D是顾炎武的思想,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倡“法治”,改革君主专制。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黄宗羲的思想,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一家之法”。


15. 王夫之曾指出,“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如‘明明德’(注: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者,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这集中体现了王夫之

A. 重视实践的知行观 B. 以知统行的方法论
C. 本善习远的道德观 D. 格物致知的修养论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王夫之的思想,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凡知者,或未能行,而行者,则无不知”“行之极也,而其功以格物、致知为先焉”可知王夫之重视实践的知行观,故A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排除。故选A。


二、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 
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 
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乃至带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17. (2018?广东肇庆二模题?47)
材料:陈献章(1428年-1500年),字公甫,号石,广东新会县白沙里人。由于科举屡次落第,毅然放弃科举,潜心于学问。焦竑这样描述他:“杜门不出,日对书籍忘寝食者累年,卒未有得。于是,惟静坐久之,然后见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于是隐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是乎?”陈献章说:“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强调怀疑的重要性,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种精神在万马齐喑的思想界无疑是一声惊雷。白沙先生的思想学说,很长一段时间为政界学界主流人士所不屑。后继者王守仁高举陈献章的大旗,把他的心学发展到极致。万历年间,朝廷批准他从祀孔庙。
--据樊树志《明史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献章的思想主张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献章思想的影响。

【答案】(1)第一小问主张,据材料“杜门不出,日对书籍忘寝食者累年,卒未有得。于是,惟静坐久之,然后见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于是隐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是乎?”得出提倡静坐;据材料“‘身居万物中,心在万物上’,强调怀疑的重要性,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得出提倡怀疑精神;第二小问背景,根据陈献章(1428年-1500年)的出生年月可知陈献章是明朝人,据材料“这种精神在万马齐喑的思想界无疑是一声惊雷”可知明朝八股取士,束缚士人思想;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读书人因循守旧;陈献章科举落榜;专制统治高度强化。
(2)可以从提倡怀疑精神,促进思想解放;成为阳明心学的先声;促进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等角度回答。
故答案为:
(1)主张:提倡静坐;提倡怀疑精神。
背景:明朝八股取士,束缚士人思想;程朱理学占据主导地位,读书人因循守旧;陈献章科举落榜;专制统治高度强化。
(2)影响:提倡怀疑精神,促进思想解放;成为阳明心学的先声;促进儒家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提倡静坐,忽视实践;其思想“心在万物上”是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解析】(1)本题考查陈献章的思想主张及其背景。依据材料“杜门不出,日对书籍忘寝食者累年,卒未有得。于是,惟静坐久之,然后见此心之体隐然呈露,常若有物。于是隐然自信曰:作圣之功其在是乎?”等可以得出结论。
(2)本题陈献章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强调怀疑的重要性”等可以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总体难度偏高。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李贽深刻揭露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项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他指出:“六经、《语》《孟》”,“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
--摘编自孙开泰《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材料二:陈独秀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的先进分子、广大青年和群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曾乐山《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李贽、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贽、陈独秀二人思想的影响。


【答案】(1)第一小问,“他打破了对封建时代最高的思想权威孔子的迷信,认为道学的一切祸害均源于孔子,因此决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他辛辣地嘲笑道学家对孔子的项礼膜拜,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李贽又对儒家经典进行批判”李贽,不迷信孔子,认为道学祸害源于孔子;批判儒家经典不能成为万世至论。“陈独秀认为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从来没有民主与科学,所以应当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倡以民主科学代替传统道德。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明末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工商业者实力增强;官方理学的僵化。陈独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贽,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对明清思想界有深远影响。陈独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故答案为:
(1)观点:李贽,不迷信孔子,认为道学祸害源于孔子;批判儒家经典不能成为万世至论。陈独秀,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倡以民主科学代替传统道德。
背景:李贽,明末吏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工商业者实力增强;官方理学的僵化。陈独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政府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2)影响:李贽,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对明清思想界有深远影响。陈独秀,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民主科学思想传播,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解析】(1)本题考查李贽、陈独秀有关儒家学说的观点,李贽,不迷信孔子,认为道学祸害源于孔子;批判儒家经典不能成为万世至论。陈独秀,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思想;提倡以民主科学代替传统道德。
(2)本题考查李贽、陈独秀二人思想的影响,李贽,冲击了儒家道统,使中国思想界呈现生机;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民主启蒙价值;对明清思想界有深远影响。
任何思想的产生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是民主思想产生的政治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原因。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反对封建专制,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这些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作用。

往期精彩回顾

一线到底,高中历史超全时间轴高清版,知识点没串起来的还等什么,速收!

文综250+的答题攻略,文科生趁寒假速练起来!

高考历史神助攻!超全的高中历史阶段特征总结!(古/近/现代史)附历史记口诀

2018高考大纲文综试卷示例及备考建议!附吃透课本的三大关键方法!

怎么背书才可以过目不忘?学霸都在用这个方法!

|标签:考纲考点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 平台:高考历史 ID:gkls100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高考历史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考点专练】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21)发布于2021-05-09 23:46: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