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少阳经包括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但张仲景讲少阳病并不是按照经络讲的,而是根据伤寒传变规律,按照阴阳属性和表、里、半表半里的病位进行分类论述的。为了方便辨证,先讲了太阳表证阳明里证,最后再讲半表半里的少阳病。因其既近于表又近于里,在太阳篇和阳明篇已讲了许多少阳病。故此篇内容很少。但少阳病涉及脏腑很多,病情复杂,并非本篇所能容纳,所以必须与其他篇章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

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这条是少阳病提纲。少阳病就是病在半表半里的一种阳性证,半表半里就是胸腹腔间,包括联系各脏器的膜原。热邪在这个地方,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只能顺孔往上涌,孔窍一类的病一般都与少阳病有关。所以口苦咽干都是孔窍的地方发生热。少阳病最常见的就是口苦,临床上病人口苦多是柴胡证。内有热,咽也干,热往上亢就会目眩,也就是头眩晕。口苦、咽干、目眩少阳病的必然反应。所以它作少阳病的提纲,是比较正确的。但也有不足的地方不能全面概括少阳病证。与太阳病、阳明病一样,少阳病也不是一种具体的病,只要在临床上遇到口苦咽干目眩这一系列证候,都属少阳病证。

264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少阳中风,意思是太阳中风传入半表半里而发生的少阳病。耳聋无所闻,目赤,这与上面讲的口苦咽干的道理是一样。热甚者,不止于口苦咽干目眩,有的时候身与目也有热亢的证候,身热甚则聋,目热甚则发昏,这在少阳病里是经常遇到的。一般是口苦咽干目眩,甚者耳聋目赤,所以柴胡剂常用于五官的证候,尤其耳聋目赤,应用柴胡加石膏。

胸中满是胸胁苦满的互词,而烦,柴胡证喜烦。热往上冲,上及于耳目口咽,胸中也满,由于热往上冲烦。前面讲小柴胡证时讲了,在这里只简单的说一下。小柴胡汤证病在半表半里,不可吐下。若在里,实于上可吐,实于心下可以泻,不在里当然不可吐下。病邪没在胃里,吃泻药只能虚其胃肠。胃虚,如有寒饮的话就会心下悸而惊。惊就是躁的意思,惊躁,比一般的烦厉害,这是病陷于里的证候古人说气虚也悸,这是指心脏说的,泻下伤气,气虚则悸,吐下也亡津液,丧失血液,血液不足以养心,也惊。

总之,太阳中风而有耳聋、目赤,再有胸胁满而烦,是柴胡汤证,不可吐下,吐下虚其里,邪趁里虚而内动,则为悸而惊。

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一云躁

头痛发热,是太阳病的候,但太阳伤寒,脉不应弦细,应浮紧。病在外脉浮,病在里则脉沉,此脉弦细,不浮不沉。脉有三候浮以候表,沉以候里,弦则中以取之,不浮不沉,指力一般,不轻不重时感觉脉比较直,浮取则感觉不出来。弦就是少阳脉。但是脉弦多种多样,不是脉弦是少阳脉,浮弦与浮紧差不多,表实的证候,沉弦,为在里,肚子痛也沉弦。弦也是拘急的反应,如少阴急痛,脉沉弦。中间的,不浮不沉的弦,中取的半表半里的弦,此处比较实为少阳脉。前面37讲过,“太阳病十日已去,脉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细就是气虚血少的脉,就是津液虚。少阳病柴胡证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即表证的时候,脉浮紧为伤寒脉,血液充斥,津液充斥,所以脉非常紧。少阳病阶段,血气往里退,退到半表半,不充血了,体液不在外边了,在表的脉就细了所以脉又弦又细肯定是少阳脉,没提出少阳脉,在这里提出来了,本来是头痛发热,太阳伤寒有此证,但脉不浮紧,而弦细,所以说属少阳。

这一段很有用意,一个是要辨别少阳病与太阳病,就相似点进行鉴别。头痛有热,一看就是感冒,感冒在表可发汗,在半表半里不可。所以如果病在疑似之间,要取之于脉。

不是太阳伤寒,而属于少阳。开头说“伤寒”,是指太阳伤寒转属少阳,转属少阳了就不可发汗。所以一样的状,头痛发热,有可发汗,有不可发汗。这就是中医辨证的精。少阳病不在表,攻表丧失津液就传里,胃中干说胡话。此属胃,就是属于阳明胃了。此时得治胃,胃和则愈,我们用药使胃和,如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等,谵语就可以好。如果不这样,胃不和,就不只是谵语,更要悸而微烦烦就是烦躁,不但谵语而且烦躁不宁,心有悸动,里热盛血不足也可让心脏悸。

这两是讲少阳病的治则,少阳病,不可吐下,也不可发汗。另外在此条又提出少阳脉,脉是弦细,有时候病已传少阳了,可是与太阳证候相似,前面讲过,柴胡证但见一证既是,不必悉俱。虽然提出头痛发热,可是临床上还会有恶心,胸胁满这些问题,这里就头痛发热区别太阳伤寒与少阳病的不同。从这里可以看出,柴胡剂也治头痛,这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常用这个方剂,如一般的病毒性感冒就有这个情形,就乙脑那样的痛,如果现柴胡证,用小柴胡汤有效。如果舌苔黄了,现大柴胡汤证,就用大柴胡加石膏。

266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柴胡八两人参三两黄芩三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本来就是太阳病,而在太阳病的阶段不解,转入少阳之后,首先会有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这都是小柴胡汤证。胁下硬满,就是胸胁苦满,苦满即以满为苦。干呕不能食,心烦喜呕,同时往来寒热,很明显,柴胡证俱。这时也没经过吐下等误治,脉沉紧者,沉紧是里实的证候,虽然有里实的脉也不能吐下,仍可用小柴胡汤。

这里对少阳病的治法,只提到小柴胡汤,其实柴胡剂前面讲的很多,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姜汤等。如果在半表半里的地方,靠近外则偏于有表证,既有小柴胡汤证又有桂枝汤证,就是太阳与少阳并病,可用柴胡桂枝汤。近于表,即表证未罢,也即太阳少阳并病。如果已经传里,但柴胡证还存在,即少阳阳明并病。少阳证不可吐不可下,但是要兼有表里证,可在一个方剂里面同时解表通里的药。如果不用柴胡剂,而单独用解表剂或泻下剂不行。所以说柴胡桂枝汤是表里双解的方。可不可以用麻黄剂?当然可以,葛根汤证与小柴胡汤证常并发。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冒,表证很轻,同时有半表半里证,胸胁满,呕吐,有时甚至有下利,如果有这种情况,就把表和半表半里的方剂一起用,不会错。既有柴胡桂枝的合方,也可以用柴胡麻杏石甘汤合方,或小柴胡与葛根汤合方。

这几只举个小柴胡汤的例子,在前面都讲过了,在这里提一提就够了。但通过小柴胡汤,就可以联想到小柴胡加芒硝汤、大柴胡汤、柴胡桂姜汤、柴胡桂枝汤、柴胡骨牡蛎汤等。

267条: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如果发汗和吐下,柴胡证不罢者,还可以用柴胡汤。但在这里说的是已变成坏病的情况。若已经误吐,误下,误发汗,误用温针,已经谵语了,柴胡证已罢,此为坏病,再用柴胡汤不行。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所以中医的辨证就是要从现实着眼,昨天的病情可作为病证的参考,但不足以为凭,今天有什么证就用什么方剂治疗。这是治坏的病,要看所犯何逆,是调胃承气汤证?白虎汤证?还是小承气汤证?是什么证就用什么方治疗。

268条: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三阳合病就是既有太阳病,又有阳明病,还有少阳病,同时发作,不是有前有后,这就为合病。有太阳病则发热怕冷,有阳明病则大便干,再有少阳病口苦咽干等情况合在一起,叫三阳合病,同时发作,这是就证候上说的。就脉上来说,脉浮是太阳脉,脉大为阳明脉,上关上,靠关上一点,叫上关上。上关上以候心下之疾,金匮要略里有积聚一篇,说“上关上以候心下之积”我们讲少阳病在胸胁,主要在胁下,胁下与心下在部位上是相当的,因此上关上以候少阳之邪。三部九候三部:是上以候上,下以候下,中以候中,细说就是“夫诊脉大法,当须太过不及”,癥瘕积聚篇讲的非常好,浮大之脉,显现于上关上,上关上候少阳之邪,这个地方脉浮大是少阳有热,所以就脉上说是三阳合病。

阳性是亢奋的、热性的,三阳都是热,就是表里内外热。黄帝内经上有一句话,“壮火食气”。火一点没有不行,少火则人的气能生,但火大了,伤人的气,故壮火食气。三阳同时有热,就是壮火,伤人气,使人昏昏欲睡,而盗汗出目合则汗为盗汗。

269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六七日是由表传里即传阳明的时间。无大热,热结于里,外无大热。前面讲的陷胸汤证,也有这种情况,外无大热,热结于了。其人烦躁者,表热不解,人就烦,热在里更烦,所以躁烦。躁是惊躁,即躁扰不宁,烦即热,这个热不在外,外无大热,而且六七天的时候有这情形,肯定传里了。此为阳去入阴故也,古人说阳主外,外没有了,入里了,这是指表里说的。

这段按理说不应当放在这里。讲的是病的传变,太阳病,一般由表传入半表半里,再传入里,也有一种情况是太阳病直接传里。这段说的就是伤寒直接传里,与少阳病无关。

270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这段可能是王叔和加的。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应该传太阴,伤寒已经三日了,三阳已传遍了,四天应传太阴。传太阴是什么情形?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这里其人反能食而不呕,说明没传太阴。这是根据《黄帝内经》说的。与张仲景的行文不相符。

271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伤寒三日,理应转属少阳,脉只小而不弦是邪已微,是病要好了。这也是根据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说的。当参考第37条:“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从寅时至辰,即4点到7点,阳气上升阴阳调和,与少阳病同气相应,故说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关于少阳病,该书只是在原则上讲了少阳病的特征。少阳病是由中风伤寒传来的,少阳病多热,不止于口苦咽干目眩,甚至于耳聋目赤,胸胁苦满而烦。有这种情况,属柴胡证,不可吐下。同时给太阳伤寒与少阳病一个鉴别的方法,就是要辨脉,脉弦细是少阳脉。治法上提出一个小柴胡汤,其他的柴胡剂都在前面讲了。至于合病也是略略一提。无论是合病并病,依法应主治少阳,偏于表的,可以柴胡剂与解表剂合方,只是发汗不行。偏于里的用柴胡剂兼攻里可以,只攻里不行。所以要前后互参才能明白。

三阳篇小结

前面讲了太阳篇、阳明篇、少阳篇,讲的都是阳,其证以热和实为主。

中医辨证首辨阴阳,证有阴阳,脉也有阴阳。阴阳就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积极的方面叫阳,消极方面叫阴。表现在证候上,兴奋的、发散的、热的积极的,就是阳证。抑制的、陈衰的、冷的消极的,就是阴证。人有病生理机能就改变,首先改变就是代谢机能,亢进的方面发生阳性,如痛、呼叫,脉大、浮、实等太过的情形,这叫阳。有的病发作呈消沉的样子,如昏睡不醒,身凉,脉沉涩为不及,叫阴。阳是太过,阴是不及。

病有万变,但不外二类,不是阳就是阴,不阴不阳就是没病。病反应在表,身痛、头痛、关节痛,就是表阳证,即太阳病。这种阳性证反应到里,胃家实就是阳明病叫里证。既不在体表,也不在消化里面,叫半表半里证,就是少阳病。胸腹联系一切脏器的膜都属于半表半里。总之,太阳就是表阳证,阳明病就是里阳证,少阳就是半表半里的阳证。

人体遭受外邪的侵蚀,就要抵抗,就是正邪交争,这是中医的大发现疾病的反应,是人体机能与之斗争的反应。在表的时候,即外邪与人的精气正气在体表打仗,交争于骨肉。而后汗出者,就是精即正气胜。机体胜,所以出汗了。正气打胜了,胃很亢奋,能吃而不复发热。若不能吃,热也来了,就说明打败了,就是津却邪胜了。

在表的时候,人用水谷之气与外来的邪气抗,所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是太阳病的证脉浮是血管充血了,不是血多了,而是体液尽量向体表输,打算出汗把病邪驱出体外。血管充血往上涌越往上边越有压迫性的疼痛,所以头疼。这就是要出汗不得汗出的情况。由于液体充斥于体表,体温与外边空气度有差距了,就感觉恶风恶寒。就是太阳病。

少阳病阳明病也一样,是正邪纷争。柴胡证就是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气在体表支持不了,退到胸腹间,借用胸腹中的一切脏器的功能,共同把病邪由呼吸泌尿系驱逐出去。阳明病则是把病邪包裹在胃肠里面,通过吐下把它驱除

这种正邪交争就把疾病的反应定到一定的病位上,不是在表就是在里,要么就是在半表半里。古时候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来还是这样。太阳病是机体想以汗解不能,就因势利导,用药发汗。治病就要因势利导,顺着人体机能驱病的趋势的把病驱出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的治法,发病的机制,都是这样。

伤寒论按照阴阳将疾病分为阳证和阴证两大类,并按照由表及里,由表及半表半里,或从半表半里再及里疾病传变规律论述。这是张仲景揭示的规律。为了便于掌握,张仲景将阳证、阴证各分为三篇,三阳篇先讲表阳证即太阳病,再讲里阳证即阳明病,最后讲半表半里的阳证即少阳病。在具体论述中,运用了排除法,先看是不是表证、是不是里证,表证里证比效好分,除了表证里证,剩下的就是半表半里证。可见,张仲景的辨证方法并非所谓六经辨证。关于三阳病的治法,太阳病可发汗,禁吐禁下禁温针。阳明病,不热而且实,要用承气汤攻下,只是热用白虎汤清热。少阳病只能用柴胡剂和解,既不能吐不能下也不能发汗

张仲景认为,表为阳、里为阴,腑为阳、脏为阴。三阳篇就是讲表证、腑证,其证以热为主。后面的三阴篇则都是讲里证、阴证,其证以阴寒为主。少阴病虽然也有表证,其证也多以外热里寒、真寒假热为主,故都放在三阴篇。由此可见,张仲景的辨证方法是先辨阴阳,后辨表里,然后结合具体病例辨卫气营血,最后落到方证上,是八纲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的综合用运。

《伤寒论》这本书,皇甫谧说是论广汤液来的,汤液经以方剂为主。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整理,有所发挥中医发展经历很长的时间,是前人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最可靠的方式方法。也有人说,《伤寒论》来自《黄帝内经》,序言上就说撰用素问九卷,其实不对。《黄帝内经》对六经的论述与张仲景的不一样,《黄帝内经》说疾病的六经传变,是由太阳传阳明,由阳明传少阳。但在《伤寒论》和临床上没看到过阳明传少阳更没有六经传完了回头再传太阳的。《黄帝内经》上说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皆主表,可汗而已,但张仲景说阳明不可发汗,少阳不可发汗,这与《黄帝内经》都不一样。可见《伤寒论》并不是来自《黄帝内经》,那个序言也是后人托名之作

王叔和对中医有功,不收集张仲景的遗论,恐怕没有现在的《伤寒论》了。但把自己的主见加在里面了,像桂林古本《伤寒论》中的伤寒例、平脉辨证,都是加的,与脉经差不多。伤寒例的几章,与后面不一样,那是王叔和的,头一句话就是阴阳大论曰。据此,大家都认为《伤寒论》是在内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王叔和就是这么看的,所以写了伤寒例。由于有伤寒例,后来又出来一个伤寒论序,这个序言说“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说的都是王叔和的伤寒例,可见这个序言在王叔和那时还没有。那时的书前是伤寒,后是杂病,第三部分就是方。大概在宋就分开了,林亿等发现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后发现的。所以那时书是分开的,在王叔和并没分开,也没那个序。序言恐怕是在南北朝五代时,看了王叔和的伤寒例才写的。皇甫谧很赞美王叔和,说王叔和选论仲景遗论甚精,而且说仲景是从论广汤液而来的,论广汤液为数十卷。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翰林国医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理论中药词典、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第五篇辨少阳病脉证并治(263-269条)发布于2021-05-10 12:59: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