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中元2年 前148年

梁王恐,使邹阳入长安,见皇后兄王信说曰:“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理者。今袁盎事即究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长君曰:“为之奈何?”阳曰:“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夫仁人之于兄弟,无藏怒,无宿怨,厚亲爱而已。是以后世称之。以是说天子,徼幸梁事不奏。”长君曰:“诺。”乘间入言之。帝怒稍解。 


【译文】梁王大恐,派邹阳到长安斡旋,邹阳拜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说:“您的妹妹深得皇上宠爱,后宫无人能及;而您平时行事又不太规矩。现在袁盎的事即将水落石出,梁王将会被诛杀,到时候太后的怒火无处发泄,则会愤恨皇上身边的贵幸之臣,我为您感到担心。” 王信说:“如何是好?”邹阳说:“您如果能诚心尽力的向皇上进言,能让皇上停止深究梁王的事;您一定会牢牢的攀上太后的关系,太后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您,而您的妹妹宠冠两宫,地位必将固若金汤。从前舜的弟弟象,每天都把谋杀舜当做事业来运作,等到舜为天子,把弟弟封在了有卑。仁义的人对于兄弟,不把愤怒怨恨藏在心里,而是优待、亲近、宠爱。因此后世人们都称赞舜帝。这样劝说皇上,如果运气好,梁王的事将不会被奏上来。“王信说:“好吧。”王信找了个机会入宫劝说了皇帝。皇帝的怒气稍微得到缓解。


解析】一、背景故事

材料的记载的故事,发生在临江王被杀后。当初太子刘荣被废为临江王,太子之位空缺,景帝的弟弟刘武也想当继承人,并且得到了太后的支持,但袁盎等十多位大臣联合反对。


因此,梁王怀恨在心,怨恨之下,派出刺客刺杀了以袁盎为首的大臣十多位,景帝怀疑是梁王所为,震怒之下下令彻查,最终证据指向梁国官员公孙诡、羊胜。


高压之下,刘武弃车保帅,公孙诡、羊胜自杀身亡,案件追查断了线索,但景帝的怨恨却没有因为弃车保帅事件而断绝,反而愈加浓厚,刘武左思右想,心下难安,于是派出了邹阳来长安斡旋关系。


二、关于梁王

梁王刘武这个人,七国之乱时,曾经把吴楚联军拖在坚城之下,长时间的对峙,成功的为周亚夫各个击破平定北方争取了时间,刘武战功赫赫,但给我的感觉就是勇武有余,谋略不足,手下的谋臣也是一言难尽。


袁盎等人跟刘武唱反调,于是就派刺客刺杀,这是什么行为?胆大包天的流氓行径。手段不重要,关键是目的,刘武胆大包天的刺杀朝廷大臣,能有什么好处?根本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这件事最起码暴露了三个问题:

1.刘武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2.刘武不把朝廷大臣放在眼里

3.刘武已经失控了


权力角逐下,连太子都会因为侵占宗庙这种小事而被废杀,刘启连亲儿子都下得了手,更何况弟弟,出了这种事,如果不是窦太后强势,恐怕刘武难逃一死,刘武是幸运的,死在了刘启前面,这样的人混了个善终,真是奇迹。


三、关于景帝

面对弟弟刘武的侵逼,刘启是动了杀心的。刘武让负责策划刺杀行动的官员自杀,只能在物理上阻绝中央的调查,但刘启已经认定了刘武才是始作俑者,反抗调查只会让暴风雨来的更加强烈,皇帝真的想杀人,哪里需要理由?没有理由也能制造出大量的真实理由,实在制造不出理由,还能搞莫须有。


刘启最终没有杀刘武,兄弟情分的影响基本没有,主要还是处于权力格局的考虑,其中王信站出来为梁王发声起到了关键作用,王信说什么劝景帝不重要,关键是,站出来说的话的人是王信。


王信是王皇后的哥哥,王皇后是汉武帝刘彻的吗,也就是说,王信站出来说话,就等于皇后和太子在为梁王说话,刘启此时同意王信的请求,就可以送给皇后和太子一个大礼包,让他们施恩于窦家,缓和紧张的外戚关系,让刘彻的太子之位更加巩固,而推动王信站出来为梁王说话的就是邹阳。


四、关于邹阳

邹阳是如何游说王信的

1、威逼

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今袁盎事即究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 

本来,梁王伏诛,跟王信能有什么关系?梁王和刘彻争太子,竞争对手死了,王信应该庆祝才是。


邹阳通过推演梁王死后,事情的发展情况,顺利的使王信相信会危及自身。真的会危及王信吗?


真的会,本来没王信什么事,可是邹阳是刘武的人,被派到长安斡旋关系,很难说没有先拜见太后,邹阳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窦太后的意思,虽然刘武的事跟王信没有关系,但王信得宠于景帝,现在刘武派人求王信为自己发声,如果王信袖手旁观,就真的跟自己有关系了。


就得罪了窦太后,王信本身又不太干净,以窦太后的权势,要找个借口收拾王信,岂不是如反掌,没准窦太后此时已经掌握了王信的犯罪事实,只是史书没有记录,毕竟堂堂太后,怎么能干这种下三路的事。


多掌握别人的要害,但不要急于使用,把别人的辫子捏在手上,就是把柄,关键时候,往往可以操纵他人实现自己的意志。


2、利诱

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 

威逼利诱,胡萝卜加大棒,永远是驾驭人的基本原则。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人生来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的,威可以让人痛苦,利则让人快乐,用痛苦和快乐施加在他人身上,往往可以让人做出预期的动作,实现自己的意志,百试百灵。


阅读阅文】访问【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资治通鉴:威逼利诱永远是驭人的基本原则发布于2021-06-28 12:4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