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要为大家介绍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个流派——原子论者。前几期,我们为大家介绍了围绕“变化是否存在”这一课题展开争论的古希腊早期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主张万事万物永远处于流动变化之中。以巴门尼德、芝诺等为代表的埃利亚学派则持完全对立的观点,主张变化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

 

上次我们说到,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在此问题上持一种居间的调和立场,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原子论者,在这点上也与他们类似。他们都认为,世界本质上是由某些永恒不变的微粒构成的。从绝对意义上说,由于这些微粒本身不会生成或消灭,可以说变化不存在。但永恒不变的始基是“多”不是“一”,构成世界本质的微粒有不止一种,而且它们不同方式的组合和分解便导致了世界上不同事物的形成和消亡。从这种相对意义上来说,世界上又是有多样性和变化的。

 

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

 

一般认为,原子论者的代表人物是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认为留基波是原子论的创立者,但关于留基波生平和思想的确切记载都不多。他的鼎盛期似乎在公元前440年,与恩培多克勒是同时代人,他来自米利都,继承了伊奥尼亚的哲学家的科学主义传统,曾经在埃利亚的芝诺那里学习,并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创立了原子论学派。

 

 

 

德谟克利特就出生在阿布德拉,有人认为他是留基波的学生。据说他生于约公元前460年,卒于约公元前360年,大约活了100岁。他学识广博,游历极广,传说到过埃及和波斯,写了许多关于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和历史学的书,还是一个出色的数学家。德谟克利特被认为是原子论最重要的哲学家,他试图把在留基波那里还只是初步提出基本观点的原子论进行比较清晰完整的论述。而总体来说,我们可以把以留基波、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原子论者的哲学观点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由于我们无法准确判断现存的很多残篇到底出自留基波还是德谟克利特,所以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在原子论者的不同个人间做更多区分。

 

“一”与“多”的调和

 

如上所述,在本体论上,原子论者的观点和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有类似之处,都认为某种永恒不变的微粒是构成世界的最原初的物质。另一方面,他们又似乎企图调和以巴门尼德为代表的一元论和以恩培多克勒为代表的多元论。也就是说,世界的本质是同一的,还是多样的?

 

原子论者认为,构成世界本质的唯一物质是无限个物理上不再可分的微粒——他们称之为“原子”。由于太过微小,原子不可见。他们似乎认为,所有原子都是质上相同的微粒,不像恩培多克勒说的那样有火、土、水、气四种不同种类。相反,火、土、水、气这些不同事物,是由原子不同方式的组合构成的。但是,原子在量上有所不同,有不同的形状、大小、重量等。亚里士多德说,按照原子论者的说法,原子在热度上也是不同的,构成了火的球状原子是最热的。虽然原子论派的不同哲学家对原子的具体描述也有不同,但总的来说,原子似乎是本质上同一的微粒,只是在量的特征上具有多样性。

 

不变与运动的调和

 

以上“一”与“多”的调和,是原子论者对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回答。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运动和多样性呢?原子论者同样给出了一个调和的答案。

 

一方面,原子具有和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一”同样的性质——永恒不变,不可能被创造或毁灭。从这种绝对意义上说,原子论者和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一样,同意巴门尼德的观点,认为变化是不存在的。

 

然而,另一方面,对于原子论者而言,世界上显而见的运动和多样性又是不可否认的。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原子论的产生就是想找到一种方式,调和巴门尼德的理论和明显的运动、变化的事实。用亚里士多德的话说,“留基波以为他有一种感官、知觉相调和的理论”。

 

巴门尼德对存在最重要的论证即否认非存在——或者说虚空——的存在。他认为,说存在着虚空就等于说虚空是某种存在,我们不可能说存在着不存在,所以空无一物的空间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就是运动不可能存在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原子论者对巴门尼德的理论提出了重大修订,核心观点是认为虚空,即空的空间是可以存在的。留基波把空间描述成一个容器,认为它可以在某个地方是空的,在另一个地方被充满,这便为物质的移动提供了场所。原子论者认为,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原子的空间(真空),原子在空间中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相互结合或分离,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和运动。

 

我们可以看到,与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戈拉相比,原子论者不只是提出存在相对的运动,而且更加直接地挑战巴门尼德的逻辑。但如罗素所说,他们仍然没有能够从逻辑上针对巴门尼德关于虚空不存在的论证进行有效反驳。然而,原子论者提出的“空间”、“位置”的概念十分重要,可以说是牛顿绝对空间概念的基础,对后世的哲学和科学影响深远。原子论者的世界观当然在当时缺少经验基础,但却与当代科学的观点惊人相似,可以说,爱因斯坦之前的全部自然科学的世界观某种意义上都以此为基础。

 

唯物主义的机械论

 

德谟克利特详细描述了他所认为的由原子构成的世界。原子在空间中始终处于运动中。不同形状的原子互相冲撞,当它们的形状恰好能结合在一起时,便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物质。世界的演化被解释如下:原子沉重而向下坠落,但是较重的原子下降更快,使得较轻者上升,这种作用引起了旋转运动,旋转运动不断向远处延伸,因此具有相同大小和重量的原子汇集在一起,较重者位于中心,形成了空气,其次是水,再次是固体的土;较轻者位于天空之火和以太的外围。这样就产生了许多世界,每个系统都有其中心并形成了球体。有的系统既没有太阳也没有月亮,而其他的系统则比我们的系统有更大更多的行星。地球就是这样产生的星体之一。

 

这些具体描述当然还比较幼稚,而值得指出的是,原子论者对世上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给出的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机械论的解释。他们是决定论者,认为万物运动是有规律的,均遵照自然律。留基波说过:“没有什么是可以无端发生的,万物都是有理由的,而且都是必然的。”但是,他们的理论没有为创世主之类的万物存在的目的性留下空间。亚里士多德和其他一些后来的哲学家都批评德谟克利特没能说明原子的原始运动。而原子论者恰恰认为,没有必要解释原子的来源,及原子最初是如何运动起来的。或者说,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这样的问题是永远不可能有答案的,因为任何起源的问题总可以无限问下去。哪怕我们承认一个造物主,那么造物主又从何而来呢?这深刻指出了所有目的论的世界起源学说的内在问题。

 

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生命、思想、灵魂也都一样可以用原子的运动来解释,本质上都是物质的物理过程。他说,生命从湿润的泥土或者黏泥中产生。热原子遍布整个有机体,这解释了生命体内的热量;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热原子在人的灵魂中特别丰富。人的知觉、感觉也都是物理过程。比如,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物体,其实是这个物体的原子的流射形成了一个“影像”,这个“影像”进入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对灵魂产生了影响。

 

小结——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至此,我们便基本完成了对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介绍。作为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他们的关注对象是世界和它的运转方式,故这一时期被称为“宇宙论时期”。最早的哲学家们试图摆脱话式的理解,以理性论证世界的本质和运行方式。西方哲学的开端可谓直指哲学的核心和根本问题——“本体论” (ontology)(即“是论”[theory of being];希腊语:onto,意为“是”,logos,意为“理论”),让我们看到了超越功利追求和神话描述的理性光辉。

 

然而,最早的哲学家们对世界的理解各不相同,有的甚至针锋相对。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他们最基本的观点: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说是不确定的无限的东西,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是气。毕达哥拉斯主张,“数”是世界的本质,“数”的和谐为万物提供了基础结构。在赫拉克利特看来,“火”统一了不断变化、对立统一的世界。而以巴门尼德、芝诺为代表的埃利亚学派认为宇宙是单一、不变、不可分的“一”。接下来,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和原子论者都持调和观点,认为构成世界本质的微粒永恒不变,但微粒的不同组成形成了多样和变化。

(感谢资治通鉴同学协助整理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导图)

 

虽然在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的思想中也有认识论不同派别的萌芽,但本质上,他们尚未将人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而到了公元前450年左右,当人们无法在彼此不可调和的对外部世界的不同解释中作出取舍,哲学家们开始将自身作为反思的对象。哲学开始思考:人类理性究竟有没有能力,或者说怎样才能认识真理?基于对真理的认识,人类又是否有能力判断怎样才能过上一种善的生活?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看到哲学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和伦理学,而智者派和苏格拉底是这场新争论的主角。

 


欢迎关注小猫哲学课堂

哲学:离生活最近的猫头鹰

山与海的拥抱——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一):米利都学派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二):毕达哥拉斯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三):赫拉克利特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四):巴门尼德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五):芝诺

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六):恩培多克勒 & 阿那克萨戈拉


引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最早的古希腊哲学家(七):原子论者发布于2021-06-29 08: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