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资治通鉴白话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一起沐浴历史,成长智慧


全文一共1500字,约2分钟读完。 

如果一直假装好人,孟子会怎么看呢?假仁假义是好是坏?

1

论语》中孔子提到学习的境界

孔子曰:「
生而知之者,上也。
学而知之者,次也,
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人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如何分层次的?

这方面孔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论语》里面,他老人家把人类的求知分为四个层次:

一、天才型:天生就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和才能、品性。这是第一等的。

二、主动学习型:通过学习知并掌握:这类人能够主动去学习,并通过学习、修炼让自己具备了这样的知识和才能、品性。孔子认为这样的人其次一点。

三、挫折改进型:第三类人没有天才,也不知道主动去学习、修炼,不过在生活中遇到的困境以后,终于知道要学习了。这类人排在第三等。

四、死猪不怕开水烫型:第四等的人就算是遇到了困境,也不知道总结和学习提升,整天混混沌沌,这类人天生是怎么样的,最后还是怎么样的,在学识、才能、品性上几乎没有进步。


天才可不容找,在儒家眼里,只有尧舜这样的远古圣人,才配具备这样的秉性,因此,孔子他老人家最为推崇的,是第二类人,能够主动学习!

2

《孟子》中孟子修行的境界!


孟子曰:“

尧、舜,性之也。

汤、武,身之也。

五霸,假之也。

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上面的理论,为了让大众更加能够学习并接受儒家的思想,养成好的品性,孟子把功成名就、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分为了三类:

第一类,天性型:尧舜这样的伟人,他们的品性是天生的。(性之也

第二类,主动型:汤武这样开创朝代的王者,他们的品性不是天生,但是他们一直从内心到身体,努力践行着优秀的品质。(身之也

第三类,假装型:就是战国时代五霸这样的霸主,他们本身不具备这样的品性,也没有办法从内心开始去践行,但是他们向往尧舜汤武的高贵品质,于是,他们就假装自己也具备了这样的品性,每天都按照这样的品性要求自己,就像借用了尧舜汤武的壳一样。(假之也


身处战国乱世,作为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很清楚,礼崩乐坏时代对大家不能要求太高,要有务实精,如果能够做到像春秋五霸这样,即使天生不具备良好的品性,只要能够不断借用古人良好的品性标准来要求自己,也能够让自己具备和古人一样的品性。(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孟子认为,虽然一开始不具备,可是你借()了这个良好的品质,却一直没有还,谁知道你是不是原来就有这个品质呢?


用现在的话说,其实就是装啊装的,你就成为你装的那个人了。


孟子的这种观点,后世命名为“假仁假义”,可见假仁假义在以前,其实褒义词!

3

宗的境界!


一千多年以后,到了宋朝教在中华大地的传播,到了禅宗时代。


禅宗对于人的悟性,分派出了两个分支,后来成为了禅宗六祖的慧能,秉承的是天才型的领悟观点:顿宗,即通过一下子就明白的顿悟,达到佛性的提升。


慧能有一首代表性的著名佛诗:

慧能:

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这充分说明了,在慧能的眼里,佛性是每个人天生具备的,这就是天才观;人只需要突然领悟到这一点,那么就能够跃迁到“见性成佛”的层次。这些在《六祖坛经》中有着很明确的阐述。


然而,在慧能写下上面的诗句之前,慧能的师兄,神秀,也即是渐宗(逐渐领悟)的创始人,也写下了一首诗,来阐明自己的成佛思路:


神秀:

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不使惹尘埃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神秀的思路,是更加面向普通人的思路:一个人通过“时时勤拂拭”,不断地学习、修炼,让自己的心灵不再被世间的尘埃所蒙蔽,从而保持了“明了”的状态,经由这样的状态,长期积累下来,到成佛的境界。


从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心理学观点,我们知道,一个人是可以通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学习,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从一个平庸的人,成长为一个厉害的天才,这就是刻意练习,请详见:落魄毕业生苏秦如何人生逆袭?《道德经》:道真的无可道吗?人生逆袭的方法!


本文涉及《论语》《孟子》,如需免费电子书参考,请加微信14795625295。


欢迎推荐这篇文章给您的朋友。

一起沐浴历史,成长智慧,长按图片或搜“资治通鉴白话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往期文章:

176: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啊?

175:孟尝君的绿帽!每个成功背后,都有想象不到的艰辛!

174:中国人为何能迅速战胜疫情?而美国印度不行?

173:盖茨离婚:婚姻将会越来越没有存在意义!

172:丞相田单和齐王都有自己的狗!

171:权谋:如何夺取下属的功劳?

170:诸葛亮为何以他为偶像?一封名垂千古的信!

169:自由恋爱如此被鄙视?

168:如何全方位达成一场战斗?一场运动?

167:一颗怀疑的种子足以分裂原本关系不好的上下级!

166:中国VS美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合纵连横!

165:美国已成为中华崛起的共同敌人!

164:从《将相和》看《史记》和《资治通鉴》异同

163:实力为0的周朝靠什么活下来了?

162:马云阿里被罚182亿释放什么信号?

161:雍正王朝:要如何对待别人的隐私?

160:汉武帝与大鼎:一个历史悬案?

159:落魄毕业生苏秦如何人生逆袭?

158:天下第一宝贝的奇异命运

157:中国第一部妇女列传

156:人做事的底线在哪里?(提醒:正吃东西或承受力差的别打开!)

155:金庸最另类的小说:为了曾经放弃的女人

154:诸葛亮的偶像是如何处理仇家齐国的?

153: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司马荀子咆哮了!

152:一只麻雀灭掉一个国家

151:互相算计的老司机!

150:两千年前的搞笑地域歧视!司马迁告诉你财务自由之路!

149:孔子他老人家会怎么骂人?

148:孔子在陷入绝境时会怎么做?

147:一封恐吓信!

146:马云阿里十八罗汉一开始就牛逼吗?

145:如何避免做事犹犹豫豫?

144:买房,最需要考虑什么?

143:互联网上90%的争吵都毫无意义!

往期142篇文章汇总!

感谢你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版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孔子孟子禅宗怎么理解学习修行境界?假仁假义就不好吗?发布于2021-06-28 14: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