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二十一

【宋纪三】  

太祖文皇帝上之中元嘉五年(公元428年)

荆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性聪察,在州职事修治。左大夫范泰谓司徒王弘曰:“天下事重,权重难居。卿兄弟盛满,当深存降挹。彭城王,帝之次弟,宜征还入朝,共参朝政。”弘纳其言。时大旱,疾疫,弘上表引咎逊位,帝不许。

魏平北将军尉眷攻夏主于上邽,夏主退屯平凉。奚斤进军安定,与丘堆、娥清军合。斤马多疫死,士卒乏粮,乃深垒自固。遣丘堆督租于民间,士卒暴掠,不设儆备。夏主袭之,堆兵败,以数百骑还城。夏主乘胜,日来城下钞掠,不得刍牧,诸将患之。监军侍御史安颉曰:“受诏灭贼,今更为贼所困,退守穷城,若不为贼杀,当坐法诛,进退皆无生理。而诸王公晏然曾不为计乎?”斤曰:“今军士无马,以步击骑,必无胜理,当须京师救骑至,合击之。”颉曰:“今猛寇游逸于外,吾兵疲食尽,不一决战,则殆在旦夕,救骑何可待乎!等于就死,死战,不亦可乎!”斤又以马少为辞。颉曰:“今敛诸将所乘马,可得二百匹,颉请募敢死之士出击之,就不能破敌,亦可以折其锐。且赫连昌狷而无谋,好勇而轻,每自出挑战,众皆识之。若伏兵掩击,昌可擒也。”斤犹难之。颉乃阴与尉眷等谋,选骑待之。既而夏主来攻城,颉出应之。夏主自出陈前搏战,军士识其貌,争赴之。会天大风,扬尘,昼昏,夏主败走,颉追之,夏主马蹶而坠,遂擒之。

夏大将军、领司徒、平原王定收其馀众数万,奔还平凉,即皇帝位,大赦,改元胜光。

三月,辛巳,赫连昌至平城,魏主馆之于西宫,门内器用皆给乘舆之副,又以妹始平公主妻之;假常忠将军,赐爵会稽公。以安颉为建节将军,赐爵西平公;尉眷为宁北将军,进爵渔阳公。

魏主常使赫连昌侍从左右,与之单骑共逐鹿,深入山涧。昌素有勇名,诸将咸以为不可。魏主曰:“天命有在,亦何所惧!”亲遇如初。

奚斤自以为元帅,而昌为偏裨所擒,深耻之。乃舍辎重,赍三日粮,追夏主于平凉。娥清欲循水而往,斤不从,自北邀其走路。至马髦岭,夏军将遁,会魏小将有罪亡归于夏,告以魏军食少无水。夏主乃分兵邀斤,前后夹击之,魏兵大溃,斤及娥清、刘拔皆为夏所擒,士卒死者六七千人。

丘堆守辎重在安定,闻斤败,弃辎重奔长安,与高凉王礼偕奔蒲薄阪,夏人复取长安。魏主大怒,命安颉斩丘堆,代将其众,镇蒲阪以拒之。

夏,四月,夏主遣使请和于魏,魏主以诏谕之使降。

柏杨白话版:428南宋·元嘉五年)

南宋帝国(首都建康【江苏省南京市】)荆州(湖北省)州长(刺史)、彭城王刘义康,聪明敏锐,荆州大为治理。

  左最高资政官(左光禄大夫)范泰警告宰相(司徒)王弘说:“天下大事,责任沉重,权要位置,很难在上面久坐。你们弟兄(王弘老弟王昙首)的官位和权力,已达到巅峰,应该有一旦受到贬降时的心理准备。彭城王(刘义康)是皇上(刘义隆)的第二个弟弟,最好是征召他回到中央,共同参与决策。”王弘接受,这时正在大旱,瘟疫疾病流行,王弘上疏承认是自己过失,请求辞职。南宋帝(三任文帝)刘义隆(本年二十二岁)不准。

  北魏帝国平北将军尉眷围攻胡夏帝国皇帝(二任)赫连昌所在的上邽(甘肃省天水市),赫连昌退守平凉(甘肃省华亭县)。北魏最高监察长(司空)奚斤进抵安定(甘肃省镇原县东南曙光乡),跟皇族事务部长(宗正)娥清、交通部长(太仆)丘堆会师。而奚斤军中瘟疫流行,战马大批死亡,士卒又缺乏粮食,无法攻击,只得兴筑营垒固守。派丘堆到乡村征粮逼租,北魏士卒凶暴成性,奸淫烧杀,无所不为,没有戒备。赫连昌出军袭击,丘堆大败,士卒很多被杀,丘堆只剩下数百名骑兵,逃回安定。赫连昌乘胜追击,每天到城下抢掠。北魏军得不到粮秣,将领们开始不安。监军官兼执法监察官(监军侍御史)安颉(音jié)说:“我们奉到的命令是消灭盗贼(指胡夏帝国),现在反而被盗贼围住,困守孤城。即令不被盗贼屠杀,也会受军法审判,斩首处死,进退都无法活命,可是各位王爷爵爷(奚斤封宜城王),却舒舒服服坐在那里,没有一点方略?”奚斤说:“我们军队没有马匹,用步兵攻击骑兵,无法取胜,只有等中央救兵来到,前后夹击!”安颉说:“凶猛的盗贼(指赫连昌)就在城外,我们的士卒已筋疲力尽,粮食又快吃完,如果不决一死战,灭亡就在早晚,哪有时间等到救兵?反正是死,不如战死,难道不行?”奚斤又以战马太少作为理由,推辞不肯。安颉说:“把将领们所有的战马集中起来,可凑到二百匹。我自愿招募敢死队出击,即令不能击破敌人,也可以摧挫他们的锐气。而且,赫连昌自大骄傲,有勇无谋,喜爱斗狠,行动轻率,每每亲自出马挑战,大家都认识他的模样,如果用伏兵偷袭,赫连昌可能被我们活捉。”奚斤仍然面有难色。安颉遂暗中跟尉眷秘密进行,遴选战马骑士,严阵以待。不久,胡夏帝(二任)赫连昌亲自攻城,安颉出军。赫连昌到阵前交锋,北魏敢死队认出他的面貌,全力围攻。正巧,狂风突起,尘沙飞扬,白天如同黑夜,昏暗不清。赫连昌败退,安颉追击,而赫连昌的坐骑突然栽倒,从鞍上摔下来,遂被安颉生擒。安颉是安同的儿子(安同,参考三八六年八月)

  胡夏帝国最高统帅(大将军)兼宰相(领司徒)、平原王赫连定招集残兵败将,还有数万人,逃回平凉,继任皇帝(三任)。大赦,改年号胜光(之前是承光四年,之后是胜光元年)

  三月十三日,赫连昌被押解到平城。北魏帝(三任太武帝)拓跋焘(本年二十一岁)招待他住进西宫,房间里的日常用具,都跟供应皇帝使用的一样。拓跋焘又把妹妹始平公主嫁给他,命他当荣誉常忠将军,封会稽郡公人生有幸有不幸,同是大分裂时代,同是亡国之君,慕容超【南燕帝国末任帝】、姚泓【后秦帝国末任帝】,被绑赴刑场,斩首示众。李势【成汉帝国末任帝】、赫连昌,却仍继续保持荣华富贵

  擢升安颉当建节将军,封西平公;尉眷当宁北将军,晋封渔阳公。

  拓跋焘常命赫连昌侍从在自己身边,打猎时,还单独跟他两马相并,追逐麋鹿,深入高山危谷。赫连昌的勇猛,一向有名,北魏各将领都认为不可对赫连昌如此信任。拓跋焘说:“有天命在,什么事值得担心!”对赫连昌的亲切,跟开始时一样。

  奚斤是大军总司令,平凉之战,自己束手无策,而手下小将(指安、尉眷)却生擒敌国皇帝,建立盖世奇功,深感羞耻。于是,下令全军放弃辎重,只带三日粮秣,进攻胡夏帝国新任皇帝(三任)赫连据守的平凉。娥清建议沿泾水(渭水支流)前进,奚斤不同意,遂从北方上道,打算切断赫连定的退路。大军抵达马髦岭(即马毛山,前秦帝国五任帝苻登战死处,参考三九四年七月。宁夏固原县西南二十千米),胡夏兵团就要逃走,正巧,北魏军一个初级军官有罪逃亡,投奔胡夏兵团,泄露北魏军窘困情形——既无粮,又无水。赫连定遂派出别动部队,前后夹攻,北魏军瓦解,奚斤、娥清、刘拔等,全被赫连定生擒,士卒也被杀六七千人。

  丘堆留守安定,看管军用物资,听到奚斤失败消息,立刻放弃辎重城池,逃奔长安(陕西省西安市)。到长安后,惊魂不定,又跟镇守长安的高凉王拓跋礼放弃长安,逃往蒲坂(山西省永济县)。胡夏帝国军遂收复长安。拓跋焘怒不可遏,命安颉斩丘堆,代替丘堆职务,镇守蒲坂拒敌。

  夏季,四月,赫连定派使节到北魏帝国请求和解;拓跋焘下诏,命赫连定投降。

读书笔记:奚斤是北魏的旧臣、重臣,也曾屡立功劳,当初更是坚持要求留下来剿灭赫连昌,可是他只会领导优势对劣势的战争,一旦自己处于劣势,便惶恐不安,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坐以待毙。幸好有安颉明于形势,善于谋划,勇于斗争,一战而擒敌国皇帝,扭转战局。可是奚斤接下来的表现则更让人大跌眼镜,之前事关国家利益,将士生死,始终胆怯不敢出战,现在因为面子问题,又轻敌冒进,结果被擒,也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

用人当以实际能力论,岂可以名位论?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资治通鉴》1760——用人当论能力,而不是论资历发布于2021-07-07 22: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