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学习了《满江红.抒怀》,不妨再学习几首岳飞的词。充分领略一下豪放派词人岳飞所带给我们的壮志凌云和忧国忧民。

黄鹤楼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宋]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岳飞

我的翻译和理解

(站在黄鹤楼上),远望着中原大地,弥漫着烟尘的荒野之外,能看到许多城池。

想当年,(站在黄鹤楼上)看的时候,那些城池周围,

尽是鲜花和柳树环绕而遮住了视线。城中的亭台楼阁都是雕着龙凤。

万岁山前尽是带着珠翠的宫女,蓬壶殿里,尽是歌舞升平景象。

到如今,铁骑包围了城郊,风吹着尘土带来的信息都是不好的,(战势不妙)!

士兵在哪里?(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兵刃,百姓在哪里?

(他们在战乱中丧生)被填进了沟壑。

感叹江山依旧,而成百上千的村落荒芜。

什么时候才能请战杀敌,带领一帮精锐部队?

挥鞭就可直接进入中原地区,(扫清铁骑)。

归来时,再来汉阳游,站在黄鹤楼上登高望远。

黄鹤楼

翻译这首诗的时候,让我想到了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长沙》。颇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样的居高临下,一样的大气磅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还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两位都是令人钦佩的文武双全之人,虽然,居高临下的时候,他们想的不一样。但都是一样的忧国忧民,又满怀壮志。

岳飞

一般人站在黄鹤楼上,是举目四望,看的是风景,是热闹。而岳飞登上黄鹤楼,心里装的是黎民百姓,是将士和失地。这也正是民族英雄和普通人的区别所在。

登高望远,他看到了眼前战乱和生灵涂炭的景象,想到了昔日的京城里,是何等的繁华。于是,他想,什么时候才能请缨出站,收复失地,光复中原?那时候,再来登高望远,看到的定是一片繁华景象。

这首词,再次体现了岳飞的爱国之情。他在践行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值得被历史记载,值得被千秋万代的歌颂!


声明:本文系作者文澜珊原创文章(除去引用的部分),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学名著,世界文学名著, 中国文学名著, 古典文学名著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岳飞是怎样一个人—《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词赏发布于2021-07-26 22: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