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教程

八字命理学中涉及到的夜子时、早子时概念,常常困扰着命理初学者民间有「仙难断夜子时」的说法,其实就是因为子时处在两天的交界,排八字的时候不好判断干支的排列,容造成错误。

古代使用刻漏计时器的时间划分方式,即古历的百刻划分法。根据这一系统,一昼夜被划分为100刻,每刻60分,总计6000分。每天包含12个时辰,每个时辰分配到500分,相当于8个大刻20分。上半时和下半时均分到4个完整的大刻,称为初和正,各自统辖四个大刻。

在每个时辰内,8个大刻分配完毕后,剩余的20分被均分到上下半时,形成10分的小刻。上半时的小刻被置于初1刻之前,称为初初刻;下半时的小刻被置于正1刻之前,称为正初刻。因此,每个时辰包含2个小刻和8个大刻,合计96个大刻和24个小刻。

这种古代的百刻划分法在历史上曾有过一些变化,包括96刻、108刻、120刻等。然而,随着西洋机械钟表的传入,为了更好地整除12时辰和24小时,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即每个时辰分8刻。

这一时间刻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传统的百刻制进行了细致而巧妙的调整,以更贴近现代时制,并通过引入小刻和大刻的概念,使时间划分更为精细。首先,以小时为基本单位,将其划分为100个小刻,每个小刻相当于2.4分钟,形成了细致的时间粒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匹配现代时制,将每5个小刻合并为一个大刻,使得大刻的时间长度为14.4分钟。

在子时的刻法中,子初和子正分别代表了上半时和下半时。以23点至0点为例,子初初刻从23:00:00至23:02:24,接着子初一刻从23:02:25至23:16:48,依此类推,形成了一系列刻的细致分割。

  • 子初(上半时)从晚上23点至凌晨0点,子初分为上半时。这段时间被称为子初。

  • 子初初刻(小刻)从23点0分0秒至2分24秒,子初的上半时划分为四个小刻,第一个小刻称为初初刻。

  • 子初一刻从23点2分25秒至16分48秒,子初的上半时的第二个小刻,即初一刻。

  • 子初二刻从23点16分49秒至31分12秒,子初的上半时的第三个小刻,即初二刻。

  • 子初三刻从23点31分13秒至45分36秒,子初的上半时的第四个小刻,即初三刻。

  • 子初四刻从23点45分37秒至60分0秒,子初的上半时的第五个小刻,即初四刻。



  • 子正(下半时)从凌晨0点至凌晨1点,子正分为下半时。这段时间被称为子正。

  • 子正初刻(小刻)从0点0分0秒至2分24秒,子正的下半时划分为四个小刻,第一个小刻称为正初刻。

  • 正一从0点2分25秒至16分48秒,子正的下半时的第二个小刻,即正一刻。

  • 子正二刻从0点16分49秒至31分12秒,子正的下半时的第三个小刻,即正二刻。

  • 子正三刻从0点31分13秒至45分36秒,子正的下半时的第四个小刻,即正三刻。

  • 子正四刻从0点45分37秒至60分0秒,子正的下半时的第五个小刻,即正四刻。

注:传说中用来斩首的午时三刻,指的是午初三刻,即113113秒至4536秒之间。因为一旦进入午初四刻就会与午正相接,从午初交入午正,达到阳气上升的顶点,则阳极阴生呈现衰势,因此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是午初三刻而不是午正。

无论是100刻制,还是清代确定的96刻制,都将一个时辰分为分为上半时和下半时两部分,这样的话,一个时辰就会在上下半时之间有一个「中间界线」,别的时辰倒没什么,但是子时比较特殊,因为它处在两天的交界处,所以就产生夜子时、早子时的概念。

参考文献(50+/持续更新)
经典古籍(30+/持续更新)
思路:只讲逻辑,不讲玄学鸡汤
内容:只讲事实,不谈神悬虚
费用:只收一次,免费持续更新


教材获取方式及费用

  1. 扫码下载“命理百科”应用

  2. 进入“”--知识

  3. 费用:上元版(入门):¥199;

  4. 注:中元版(进阶¥399)/下元版(精进¥699),会在甲辰年:立春/清明两节后,分别推出。对在“立春”节气前缴费的缘主,只需¥199即可享受进阶/精进两版教程的免费升级。

扫码咨询学习

丨课程介绍入口丨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神仙难断夜子时」:早子时、夜子时的概念起源发布于2024-04-05 10: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