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写了《邵老师79/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酒文化》后,大概是因为邵老师是文化名人的缘故吧,关注度很高,第二天一大早,邵老师来电话了,说他刚起来一会就接到了10个电话,都是说这篇文章的,说影响不好还是删了吧?

? ?邵老师没有说来电都说了什么?邵老师可能不用智能手机,没有微信也当然看不到原文,只是听人大概的说了说,可能有人对文章里的内容有所发挥吧?我又仔细看了看文章,倒也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不妥之处,也许老师年龄大了不愿被人打扰,也许老师不愿回忆往事吧!遵从老师的意见就删除了文章,其实自我检讨一下,的确在写文章和发出前都没有征得老师的同意,这是我考虑不到的地方,再此向老师致歉!由此给我一个教训,写关于人物的文章,尤其是身边的人一定要征得本人同意。

? 文章删了以后,不断有读者问为什么看不到了?我解释以后、有人觉得遗憾,于是我就重新整理了一下,把眼界放的再大一点,就说说隆德那些年的“酒文化”吧!

? 隆德是文化大县、书法之乡,隆德人字写的好是对外的一张名片,这个大家都知,但隆德人那些年还有一个特点也是很有名的,那就是隆德人酒喝得好,所谓的文化大县,其中也包括了“酒文化”。

? 当然酒文化博大精深,要上升到了文化的角度了,自称酒文化确实有点妄自菲薄,我们自称的“酒文化”至多是当别人说你喝酒不好时,拿来对付别人的托词而已,其实叫“酒场文化”更为合适些。

?说隆德人有酒文化,其它地方的人有点不服气了,但前些年隆德人确实有好喝酒的名声,这并不是因为隆德人酒就比其它地方人喝的多好,大概是这下面三点原因造成的吧:

? 一是宁夏是回族自治区,其他县区回族较多,而回族一般是不喝酒的,那些年也的确讲究,回族的饭馆一般都是不提供烟酒,甚至明确禁止喝酒,所以那些地方的汉族也受影响就不怎么太喝酒,也不敢买大肉,而隆德是宁夏不多的汉族占绝大部分的县区,喝酒吃大肉自然就不受限制,就像为什么隆德暖锅那么出名一样,别的地方是吃不到大肉的,只有隆德可以大口的吃大肉,大肉解馋但油腻,吃完后喝点白酒解腻这是规定动作,于是这两者自然就联系在一起了,那些年银川的一些领导下乡总要到隆德来吃个大肉暖锅,同学朋友在银川呆久了回到隆德才可以放肆吃暖锅喝酒解馋。

?二是隆德是阴湿地区,一年四季大部分时间气候阴冷,于是这喝白酒大概有取湿保暖的作用,天冷了喝点酒,下雨了喝点,下雪了也喝点,干活乏了,喝点打个“乏气”,农闲了,也喝点,打发个无聊,久而久之隆德人就有了“好酒”之名。

?三是隆德人好客,待人实在,酒是表达感情的最好代表,假如你去隆德人家做客,隆德人如果把你没有喝醉就觉得没有把你招待好,相反,如果你做客不喝酒就表示你生分,用隆德人的话说就是“假”的很,只有你喝好了,喝醉了,主人才觉得你实在,把你招待好了,要不然就不“一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隆德人的“酒文化”背景。

近几年随着民族政策的变化,喝酒和吃肉已经从宗教的意思中走出来了,成为了一种民族风俗,所以禁忌也就没有原来那么严重了,于是宁夏各地喝酒都放开了,隆德的“酒文化”就成为遥远的历史了。

?当然隆德人喝酒比起川区还是有很多讲究的,因为隆德受关陇文化的影响多一点,就像我们隆德人说静宁庄浪人讲究多,细数一样。

?隆德人喝酒前一般都要“泼散”,也就是端起第一杯酒自己不能喝,要在地上撒一点,这讲究何来,意思就是“敬天、敬地、敬先人”,因为酒文化在古代祭祀礼仪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银川一个酒局上看见有人喝酒前“破撒”,这人八成就是隆德人。

隆德人喝酒礼数多,不管是官场上的酒局,还是亲朋好友在一起的酒局,坐席的礼数都很讲究,隆德人讲究的是“长者为大”,我们喝酒开坐时一般都相互推让,说你是“大德望”你坐上席,就连官场上的酒局都是以年龄而不是官位来决定位次,我在其它地方的酒局见到年轻的领导坐在上席就很不习惯。

后来宁夏来了一位山东的领导,于是宁夏很多地方酒席大多按照山东的规矩来了,就是所谓的“一陪、二陪、三陪,一宾、二宾、三宾的讲究,其实还是按照官位排列,但隆德一直还是老样子,当然现在的风气也变了,酒局之上年轻的领导也大多堂而皇之的坐到了上席了。 ?

? ?有人给我讲了一个段子,说一次一个单位宴请某个实权单位的一把手,这单位的陪客中有一人是这一把手的表舅,于是这一把手入席时不敢坐上席,但本单位一把手坚持要他坐上席,搬当了一番后就坐了,但表舅心里却不怎么太舒服,酒到后场,一把手喝多了,说了一句“舅舅是舅舅,不是老子的亲舅舅”,气得表舅摔门而去,回家之后给表姐说了此事,表姐大怒,回去把儿子狠狠的骂了一顿,由此这位年轻的领导有了一个不好的名声“不认舅舅”,据说有一次提拔时,有人说了一句“此人不认舅舅”官就黄了,大概因为喝酒座次的原因而影响仕途的,只有隆德这地方才有吧!

我一直不胜酒力,也不怎么太喜欢喝酒,但我一直十分佩服那些酒量好的人,刚刚工作时,总会被年龄大的同事拉上喝酒,美名其曰“练我的酒量”,说酒量练好了当官起就快了,你学历高,工作能力好,就缺酒量好了,在这样的宏大的愿镜下,于是那些年我的工资大多被这些“老家伙”哄着喝酒了,但我的酒量一直不好,不知道我现在没有当官是不是和这有关系,但我现在碰见了那些已经退休了的“老家伙”们,总是开玩笑要我的“酒钱”。

我那些年喝的酒记忆最深的是是十块钱的“尖莊”,一种55度的四川高度酒,每逢块下班时,那些老家伙们总是给我说:“我给你介绍个对象,那女子长得乖很,你去提一瓶酒去”,于是我就提一瓶“尖莊”,喝完后,别人又提一瓶,不一会四五瓶酒喝完了,也就到下班时间了,于是又“撇兰草”(凑钱)到“牛耳朵”那里吃一碗烩牛肉,提几瓶酒又“连阴”了,一直喝到深夜,后来喝过很多酒,也包括五粮液、茅台,但一直没有“尖莊”到味道。

我喝酒不行,也没有当上官,但我一直不相信是因为喝酒的原因,直到一天一位当领导的同学因为喝酒而去的事发生。

? 那些年,的确酒场和官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酒量和官位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年我喝酒最害怕去陪领导的酒场,那些规矩让我一直对官场敬而远之,领导越多,陪酒的人越难陪,就不说那些你搞不清的官场规矩,一不下心就得罪人,就说那代酒就够你呛,一桌人就你一个是个一般干部,谁给的酒你都得喝,而且代酒还不能越级抢,最大的官的酒你不能抢,只有一级一级传下来你才能喝,这官场酒你既要一个好酒量,还得一个好智商啊!要喝多少酒你才能混到那个让别人代酒的位置啊!我这酒量估计到不了那位置就被喝死了。

? 我一同学在政府办干了多年,那一年下乡干了个副乡长,原因就是给领导酒没有代好,那一次还是一桌领导只有他一个跑腿的,所有领导的酒都给他喝,他最后喝糊涂了,一领导给他酒,他说了一句“谁的酒谁自己喝去”,于是就换来了个“副乡长”,还有一同学干了个小领导,天天喝酒,最后肝硬化,英年早逝,于是我这靠喝酒当官的梦就碎了。

? 但那些年能当领导的都是能喝之人,尤其是乡镇干部,一周至少有三天是醉的,也不知道那时的工作是怎么干的?我有一年年被抽调参加年终乡镇考核,到一乡镇,还没有开始考核呢,刘乡长就偷偷的叫考核组长叫到他的房间里,刚好我也在组长旁边,于是我也沾了个光,两位都是好酒之人,乡长从床底下拿出一瓶好酒,组长说没有酒杯么,拿纸杯子喝好酒浪费了,乡长一笑,从西装兜兜里拿出来了三个一两多一点的玻璃酒杯,倒满三杯喝起来了,我笑着说你这家当还随身携带呢,一看是“职业酒家”,我以为这只是一个特例,后来走了几个乡镇这样随身携带酒杯的乡长要好几个呢!

?官场的酒场我适应不了被淘汰后,后来也去过民间酒场,与官场的酒场不同的是,这民间的酒场不比官大小,而比酒量和拳好,其实就是“斗酒”,好酒之人在一起,谁也不服谁,直到喝爬下一个,我被喝得吐出苦胆几次之后,终于也和这酒场告别了,看来现在幸亏告别的早,要不然以我这酒量身体早跨了。

那些年的酒场上的“斗酒”之风的确很盛行,形成了所谓隆德的“酒场文化”,无论是官场的迎来送往,各种应酬,还是街坊市井百姓婚宴嫁娶,无酒不欢,无酒不醉,那些年的晚上街上每每都能碰见走的斜斜歪歪的的醉汉,四处呕吐的痕迹,早上起来街上总会躺下好几条吃了醉汉呕吐物的醉狗,酒场考验干部、酒场论英雄成了当时的风气,坊间就流传酒场“十大杰出青年”“五虎上将”各单位涌现出“十大金刚”,相互不服、经常切磋。

?不管是官场酒场还是民间酒局,所谓的酒场文化其实说到底都是“圈子文化”,你在一起喝酒的人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而“圈子”最能代表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学和文化特征,而酒就是这圈子的润滑剂。

?但实际上我很不喜欢这样的“喝酒文化”,和我理想中喝酒差距太远,我更喜欢那种知己二三,随意而来,酒到兴处,推心置腹,但实际上这样的“酒文化”的确破坏了官场生态,朋友情谊,家庭关系,那些退下来的小领导没有酒场时才知道那时的酒场光环都是浮云,酒肉朋友到关键时刻总是认不得你,家庭关系也因为喝酒破裂实在是得不偿失,酒场上喝死了人巨额赔偿也让所谓的“酒场文化”有了收敛。

当然对于那些好酒之人,酒场文化是他们永远的追求,那些年隆德酒场上就有一些是公认的喝酒好的人,那么当时酒场文化上喝酒好的标准是什么呢?概况之就是“拳高、量大、脾气好”,我就已这样的标准来总结一下当时的“酒文化”吧。

? ?“拳高”之拳指的是“猜拳行令”,在古代酒文化来说就是所谓的“酒令”,酒令是筵宴上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古人一般投壶的饮酒习俗,酒宴上设一壶,宾客依次将箭向壶内投去,以投入壶内多者为胜,负者受罚饮酒。酒令的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文人雅士与平民百姓行酒令的方式自然大不相同。文人雅士常用对诗或对对联、猜字或猜谜等,一般百姓则用"猜拳",我们隆德叫“划拳”。

? 划拳其实技术含量不高,十个指头子的变化组合,关键是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看似简单,其实不好掌握,但据我观察,其实划拳就是心理素质和观察对手,后发制人,还有一个就是“赖”,著名的“林拳”就是这样的代表,当然这些我们都学不来,不知道后来为什么慢慢的不划拳了,改摇色子了,那些曾经的酒场上划拳高手就显得落寞了大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觉。

? “量大”当然就是酒量大了,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人的酒量有高有低,是天生的还是后天锻炼的?我一直对那些酒量好的人很佩服,有时候酒量好和身体也无关系,一个壮汉喝了两杯酒醉,而一个瘦小的人却能和两瓶,在我酒量锻炼失败后,我一直认为酒量是天生的。

? “脾气好”指的是“酒风”,所谓酒风就是指喝酒后的状态,最重要的是“不失态、不乱性”,酒能能乱性这是酒的本性决定的,饮酒误事,因酒闯祸的事太多太多,所以酒总是一把双刃剑,我对那些能喝酒而不乱性的人总是很佩服,邵老师就是典型的“脾气好”,“能拿住酒”的人。

? 隆德“酒场文化”把“拳高、量大、脾气好”的人称之为“酒家”,按酒场的话说就是“你要把酒拿住呢,而不是酒把你拿住”,酒场上要有一个能镇住场子的人,要不然这酒场就会容出事,酒后砸场子的,打架的出事的,这个能镇住场子的人必须是“酒家”,有的人赴酒场就会问;都有谁?只要有能镇场子的人在场的酒场一般都去,无论酒场的人之间有多么大的矛盾,就到后场,一般都能完美收场。

? 当然酒的主要作用就是让人兴奋,助兴是酒文化的主要作用,所以酒和文人艺术一直是分不开的,从‘酒场文化’走出来到酒文化,最根本就是;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尼采认为,酒神精神喻示着情绪的发泄,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人类在消失个体与世界合一的绝望痛苦的哀号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

? 因醉酒而获得艺术的自由状态,这是古老中国的艺术家解脱束缚获得艺术创造力的重要途径。和商人、匠人、农人相比,文人似乎和酒更有缘分。一是文人多嗜酒。酒能激发灵感,活跃形象思维;酒后吟诗作文,每有佳句华章。饮酒本身,也往往成为创作素材。一部中国文学史,几乎页页都散发出酒李白和杜甫,中国文人的杰出代表,都终生嗜酒。李白自称"酒仙",杜甫因有一句"性豪业嗜酒",被郭沫若先生谥之为"酒豪"。"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苏轼《和陶渊明〈饮酒〉》)"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俯拾皆是,王羲之醉酒写《兰亭》就是写字人最好的例子。

? 那个年代的隆德“酒场文化”已经慢慢离我们远去了,和那个年代相比现在的人已经很少喝酒了,“八项规定”让官场酒风戛然而止,喝酒不再是混官场的必备,让那些有能力,有水平,不会拉关系的好同志有了升迁的希望,亲朋好友相聚不再以斗酒为主,喝酒多少不再是表达感情的标准了,喝酒终于回归到了它本来的样子,一杯红酒,两瓶啤酒,三盏白酒叙叙旧,聊聊天,酒到酣处尽兴而归。

?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是不喝白酒的,大都是在烧烤店和红酒或者啤酒,过年时儿子和已经工作的同学聚会,回来时提了一瓶五粮液回来,我看了看还剩多半瓶,就问;“档次挺高啊!比你大混的好,几个人喝,”他说:“四个人”,我说“四个人一瓶酒都喝不完啊?”他说:“他们都嫌白酒不好喝,喝啤酒了”,我笑了笑说,“你大我像你这么大年龄虽说不能喝,但八两还是不醉”。

? 除夕夜我爷俩也只喝红酒不喝白酒,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还愿意和父亲喝一杯白酒?没有人永远年轻。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多多少少都有在小时候被骗着喝白酒的经历。父亲或者中年男性长辈用塑料杯装了一杯底的不明液体,哄着你说,来喝一口雪碧,甜的。当你被呛的眼泪鼻涕一起流,周围的大人一起露出快活的笑容。

? 其实现在的90后、00后而言,白酒是非常难喝的,儿子说:“为什么我觉得白酒那么难喝,你们这些老男人还会喝上瘾?”我说我们喝的是故事,等你们有了故事后也会喝白酒的。

其实我一直无法忍受带着油腻气息的酒桌文化,所谓的酒桌文化,无非是一种有浓烈“爹味”的权力文化。从座位到拿酒杯的高度,从敬酒的顺序到喝酒的辞令,无不有其尊卑秩序。而在这场权力的游戏里,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无疑只能扮演低眉顺眼的下位者角色。

? 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那个时代不一样,我们习惯了被领导被父母逼着被迫的干事,从工作到结婚,就连喝酒也是如此,而现在的年轻人最讲究个性和自我,最不喜欢的酒,是被迫喝酒。

? 乐观的人觉得一代人终将老去,没有人永远年轻,今天对于白酒拒之千里的年轻人,总有一天也会中年油腻起来,就像季克良所说的,被生活教育的“懂事”了。那时候他们也会在推杯换盏间抿一口白酒,真香。

?人到中年,年过半百,喝酒从最初的挣扎到最后的放弃,才明白有些东西属于你的不管你如何不屑他最终还是你的,不是你的,不管怎么折腾他终究后离你而去,喝酒没有喝出结果,人生倒悟出了一点醉意。

? 所谓少年,就是出走半生,归来仍然不会喝酒。

?

?

?

?

?

?

?

?

?

?

?

?

?

?

?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南凤居士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那些年隆德的“酒文化”发布于2021-04-18 14:54: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