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 于 此 揫 敛

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揫(揪)也,聚敛也。


秋天是万物成熟、结实、收获的季节,对于农民而言,秋就是揪,农谚曰——


  • 立了秋,一起揪。

  • 立了秋,一把半把往家揪。

  • 立了秋,小粮小食往回收。


更深层地,古代圣人,在天地自然的变化中,感悟人之


秋天在对应五常之“义”,又配乾四德之“利”。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故曰“利”。而“利”的利刀旁,又说明了秋天的肃杀之气,即便是采收农作物、果实,也需要用刀来割的。


收获与肃杀,是秋天的一体两面。但“肃杀”并不是说是不好的。


从乾来说,君子应当“元亨利贞”四德具备。而利于君子而言,就是义。君子以义为利,则无不利也。包括这肃杀之气,于大人君子而言,就是除暴安良,斩妖除魔。因为君子求利,为的是天下,是为义也。所以,义往往有牺牲,如“大义灭亲”、“情义两难”。



立 秋 三 候 解


初候,凉风至



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周语》曰火见而清风戒寒是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温极而变,凉风西来。俗话说“凉风有信”,又如诗云“秋期如约不须催”,再如《清嘉录》云——


立秋前数日,罗云复叠,细雨帘织,金风欲来,炎景将褪,谚云:预先十日作秋天……自是以后,或有时仍酷热不可耐者,谓之秋老虎。


以前多有立秋前十日,凉风西来,褪散暑热。如果遇到立秋像二暑一样热的,就叫“秋老虎”。但如今,秋天常常爽约,立秋和二暑的气温并没有什么区别,可以说年年都有“秋老虎”。


唯一不变的只有天象,此时最典型的形象是大火星(心宿二)自中天而逐渐西降,古人以此作为夏去秋来,天气转凉的标志。


二候,白露降



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立秋二候的“白露”并非指凝结的露水,而是“天气下降茫茫而白”的薄雾。


雾的产生有两个条件:冷却和湿。立秋雨后凉风带来降温,然而暑湿未去,故雾气生于天地间。


三候,寒蝉鸣



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蝉有两种,一种是鸣于夏的,又叫蜩(夏至二候“蜩始鸣”);一种是鸣于秋的,即寒蝉。二者都是感阴而鸣的,但蜩感微阴即鸣,寒蝉迟钝些,到立秋阴气更明显了,才鸣叫。


秋天,蝉的叫声比夏天沙哑,声音显得凄切。而到了深秋时节,当气温低于20℃时,蝉就不叫了。成语“噤若寒蝉”,就是形容肃杀之气下的沉默。


立 秋 说 秋 字


秋,禾谷孰也。

——《说文解字


籒文


小篆的“秋”,从禾从(音秋)省(不是单一的“火”字)。


就意象而言,“禾”字即能代表秋天这个季节了,因为大多数谷物都成熟于秋天。禾是谷物结实垂穗的象——下有其根,中有其茎叶,上垂其穗。



籀文的“秋”,从禾从从火从龜(龟),即通过烧灼龟甲,使其裂纹(兆象),从而预测凶祸福。这个占卜用的龟甲(主要是腹甲)是有讲究的。郑玄说:“秋取龟,乃万物成也。”即这个龟甲得是秋天捕的龟的龟甲,因为秋气成也,是结果收获的季节。古人取秋龟甲占卜,为的也是一个准确度,一个结果。


禾的成熟和火烧龟甲,古人用这两个意象,构成了这个“秋(龝)”字。


秋 养 收 之 道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黄帝内经·素问


春夏天地的气机是往上升的,而从秋天开始,气机开始肃降。肃降之势就是一股压力。从夏日的绚烂蕃秀,到秋天的从容平静,就如烂漫无忧的少女成长为一位母亲,因为有了责任,才更需要那份从容冷静,方合时宜。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秋季不能像夏季那样晚睡了,而应该早睡早起了。有些人夏天睡眠质量比较差,到了秋天睡眠质量则会改善些,因为人体合于大自然的气机,都是收敛的。


要“使志安宁”,就得把心神往里收了,不要和大自然的肃杀之气对着干,要收心养神,调节心态,这样才能安宁。不然就容产生悲秋情绪,多愁善感,皆因心神当归未归,随境生愁。


萧肃的秋风,凄冷的秋雨,秋燥与秋寒是“秋刑”,哀愁、苦闷、不安,也是“秋刑”所致。自然界的风刀霜剑,我们知道避开,而情绪上的风刀霜剑,我们也要懂得如何避免。而能不使情志太过,心宁神安,则正气自充,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抵御外邪。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人收敛心神而不外逐,收敛气机而不外泄,顺应大自然的秋气,那就达成一种平衡,而非冲突。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自然之理,不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秋气肃杀,我们就要急流勇退,不要逆势而为,敛其志,平其气,对于外界的变化,更多的是观,减少思虑奔波。


秋季养肺,呼吸是免费高效的清肺气的方法,将肺里的浊气排出。同时,深呼吸也是帮助收敛心神的。在身心不舒服时,及时通过深呼吸来调整,并在平时逐渐养成这种调息的习惯,不仅会使身体变得健康,也会让心态和性格变得更好。


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秋天违背了养收之道,就会伤肺。肺金生肾水,如今肺受了伤,自然也会影响到肾。五行相生和四季的顺序是相对应的,在任何一季违反了当季的养生之道,都会影响到下一季。


“冬为飧泄”,就是冬天容易拉肚子,而且里面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这就是因为秋天耗得多而敛得少,那么冬天的封藏之力也就不足,就会泄漏。


秋 膘 与 秋 瓜 



秋天到了,似乎要“贴秋膘”了,也就是每天吃一顿大肉,把自己养胖,因为秋天人阳气渐渐回缩到体内,食欲亦会逐渐恢复。但其实立秋贴秋膘尚早,因为初秋肠胃仍易受湿热影响较大,故仍不宜甘厚肥腻。


“立秋贴秋膘”的习俗,是告诉人们,从现在起进入“秋冬养阴”的阶段了。


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

——《法天生意》


话说“秋瓜坏肚”。虽然初秋还是比较热的,但像西瓜这类寒凉之物,要渐渐退出舞台了。夏天食瓜已经让很多人的脾胃处于比较虚弱的状态了,加之天气转凉,吃多了生冷的瓜果,脾胃可能会受不了。


虽然像西瓜、甜瓜、哈密瓜要少吃了。但是像丝瓜、冬瓜这类蔬菜可以常吃,但需要熟食,生食会引起滑肠泄泻。



健康养生食疗节气养生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疗法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养生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养生学、麻衣神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廿四节气立秋:一宿秋风未觉凉发布于2021-10-08 12: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