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同源,药食同用。纵览食材千种,“山药”算是为人们所熟知的经典了。

食用山药,古来有之,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其益人无穷,损人绝少。色白而润,入肺;味甘,得土之冲气,入脾;土旺生金、金盛生水,又入肾。

千万别以为山药只补脾,它可是肺脾肾一起补的,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且不寒不燥,补而不滞,养阴不腻,有循循调养之功。

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的《饮膳正要》中有个药膳方——山药鸡子面配方虽简单,却青出于蓝的彰显了山药之益,尤其适宜小孩、老人日常食用以平补脾胃、培固正气,特别是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



制作步骤



食材准备




山药1500 g、面粉3000 g

鸡子白(去黄取白)10个

生姜汁40ml、黄豆粉120 g




和面醒发




先将山药煮熟,碾压成泥状

与面粉、蛋清、生姜汁、黄豆粉和匀

加适量水,揉成面团,醒发30分钟




切条定型




用擀面杖制成面饼

叠好后根据需要切成面条状,备用




熬汤煮面




滚水下面,煮熟后盛出即可享用

汤底清淡一些,如羊肉汤、排骨汤

或是简单清汤加点姜、葱、盐亦可



《饮膳正要》这本书源自元代,在食材选择上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羊肉是最常用的肉食。这里的山药面,也是以羊肉汤作底。早春时节时有寒潮,所以羊肉仍是合适的,能温阳御寒、益气生机。

再看看其他食材:山药制面,在健脾气滋脾阴的基础上,越发容被消化吸收,不添脾胃之负;加入黄豆粉更具补益肾精之力;以鸡子白调和则偏重于润肺阴;再借生姜汁以散寒温中,亦可解方中偏性。

凡肺肾两虚引起的久咳虚喘、腰部酸痛或脾虚食欲欠佳、大便溏软的;亦或大病初愈的,尤当重用山药。

平时可多做一些,冷藏保存,进餐时取面2~3两,煮熟食用。需要注意的是,纵使山药千般好,惟贵在坚持。



大家厨房




平补脾胃,培固正气的食疗

健康养生食疗节气养生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疗法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养生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养生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大家厨房一汤羹一碗面,补脾胃培正气发布于2021-10-08 12:33: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