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禅宗讲见地、修证、行愿时,多半用的是隐语,所以不要被美妙的辞句瞒过去了。

云门的宗法非常难,所以云门宗出来的人才,都很了不起,但是很难教出几个人来。云门的眼界高,教育法也严。云门的教育法是顾、鉴、咦,而不直接谈见、修、行。

什么叫顾、鉴、咦比如学人来见他,他眼睛一瞪,说:你看清楚了吗学人不懂他是什么意思,他便慨叹一声:咦!

现代人研究禅学,有把顾、鉴 、咦当话头来参的,参它就会悟道吗不一定!

云门的气宇如王,教育方法非常严肃,尤其因为他是律宗出身,对弟子戒律的要求非常森严,他随时都在提醒学生们用功。也许学生们正在路上走着,碰到云门,他叫:“你看!”学生一回头,看着他,不懂,云门曰:“咦!”叹一声。咦,可不是《小止观》中的六个字,别把它当气功看,如果当气功看,那就糟了。

现在来谈法眼宗。法眼宗在南宋时代就衰落了,此宗与云门的教育法不同,比较注重文字。这一宗的人才,文字修养都很高,比如永明寿禅师(《宗镜录》的作者),即属法眼宗这一系。法眼宗注重文字、教理,才产生了永明寿的教理与修持并美。法眼禅师悟道的因缘,大家可以自己研究。

法眼禅师有名的诗:

理极忘情谓,如何有喻齐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豀。
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
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

诗作得不算特别好,但却是禅的境界。他主张见地、修证、行愿并重。要穷理,理明到了极点,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一切妄念都没有了,就是“忘情”。用功的第一个道理是要理透,然后功夫才到。

到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时,怎么样的比喻都讲不出来了,怎么比喻都是错误的,因为无法相比。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豀”,这是现前的境界,住在山上的人,经常看到这景象,尤其冬天月亮最好看,大雪封山,人影没有半个,然后月亮圆圆地挂在天上,下面一片琉璃世界,这个时候,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妙不可言。“到头霜夜月”就是这个境界,一片清明,忘身、忘念;人我世界都空了。第二句话要注意,“任运落前豀”,我们有时瞎猫撞到死老鼠,大境界没有,只有一点点空,偶然有一点禅了,但等一下就掉了,这类人很多,就是不懂“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豀”,明极则暗生,这是当然的道理。什么叫掉了暗极又会生明嘛!这是理没有透。

下面两句“果熟兼猿重,山长似路迷”,好诗,实实在在的境界。果子熟了,猴子来摘水果,抱也抱不动。猴子偷水果很有意思,右手摘了一个,挾在左臂下,再用左手去摘,挾在右臂下,双手不断地摘,水果不断地从臂下掉到地上,看到人来了,赶紧跑,这就是人生。这个钱抓来放银行,那个钱抓来买股票,然后走时,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同猴子抓水果一模一样。有些猴子心平一点,抓一个两手捧着就把它吃掉了;如果要偷的话,一定一个都没有。

这一段完全讲功夫,阴极阳生,阴极阳生的境界,随时在变动,不要认为清明境界一念不生能一直保持住,如果一念不变去,你就是妖怪了,妖怪就叫外道。我们守住一念,久了以后就落在枯禅,没有生趣。事实上它一定会变的,中国道家称为“九转还丹”,一层层地变化,真到后来得了果位,“果熟兼猿重”,猿代表心意。但这一段功夫是“山长似路迷”,果熟要慢慢修得。我们打坐三天就想证果,没有这回事。要慢慢地,有时连自己都怀疑,好像没有希望了,就是山长似路迷,这些都是讲功夫。

最后两句:“举头残照在,元是住居西”,现成的境界,抬头一看,好像在黑暗境界中,光明掉了,不过还有一点残照在,原来那个灵灵明明的还在,就在那个房子西面。“住居西”是双关语,也可说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极乐世界不一定代表西方净土国,而是代表自性清净

法眼宗非常平实,但偏重于文学方面,比较着重文字。《指月录》记载了这一首,《五灯会元》卷十,则录了另外一首。法眼禅师与李王赏牡丹花谈天,五代的李王,就是唐太宗的后代末路王孙。李王很尊重法眼禅师,是法眼禅师的皈依弟子。有一天,这位小王请法眼禅师同赏牡丹,一方面问佛法。牡丹代表富贵,赏完花后,李王请他作首偈子,他当场就写了一首诗: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天气凉了,他们披着披风对着牡丹花丛。“由来趣不同”的趣字同趋,走的路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这两句真好,但是袭自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不过偷得很高明。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描写花,好诗。

(未完待续)

敬请扫码下方二维码关注竹林经舍!
并祝各位润身以德、福慧双修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术数中医:竹林经舍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高僧大德讲禅修】如何修证佛法(47)发布于2021-05-08 06:2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