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播放列表

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

 

教材: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种性。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自然法师于二○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宣讲

 

134堂课

大众先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

 

弥陀佛!(阿弥陀佛!)请放掌。

 

只要明白,婬怒痴当下,其实就是戒定慧,不是要大家只是死在文字上,不断的解释。那就是训练行者,已经念念之间,在大觉体上看一切感受之中那种势力跟沉闷,就类似于你感觉站在镜体上,看到一切镜色的变化处,那种势力,那种沉闷。你能够看到那个势力跟沉闷时,因为现在我们心太粗,还分别不出来,将来你要是真正心中微细时,你是可以明白一切感受之中的势力跟沉闷的。可是你正在那个明白时,你是什么你心中是安静、安宁,看着心中变化的。这叫菩提树下,当下观心,念念可以看得到他的。那不是只是在这文字上,只是教我们怎么去解释,追到那个道理,不是,那是真正训练一个行者,念念可以看得到,在婬怒痴最深厚的种种势力现前处,你可以看到就是觉体中的所有的一切对应的戒定慧要现前而已。我说的对应,不是要治断婬怒痴,你是要明白,婬怒痴最初,就是忘记他就是根本觉体的戒定慧。觉体一定会如如是律故,如什么律,他能够随种种缘,显出种种律动。你只要在觉体上随缘律动时,每一个律动,都符合行仪,所以那叫律。你站在镜体看到一切镜色的律动时,每一个镜色的律动,都一定符合清净镜体的行仪。不管他现黑,不管他现白,不管他现浓,不管他现淡,都符合行仪。

 

但你要忘记这个行仪咧就是婬。但真正现出这样的婬时,就是他的行仪,你知道吗你在那个感受里面,这样子从此以后被感受迷闷、捉持,被他系缚处,其实都是什么都是镜体之中,随缘能够入深一切感受的根本的大定,从来不变的大定,所以他只是随缘而已。所以你在这个上面的感受,那种深闷系缚处,你再立种种知解,在这边狂解,那是什么那是大觉心体必定能随缘,在黑能知黑、在白能知白的,在浓能知浓、在淡能知淡的清明。所以那个变成痴,但事实上就是你的慧,你可以在任何感受里面,行者会坐在那里,清清净净看着所有的一切觉体中,随缘的势力,凡夫的三毒。可在凡夫体上的三毒,他马上可以看到,就是什么觉体的清明的戒定慧。他心里面根本不随他动的,那是心中的清明,那不是只是在文字上的解释。

 

因为是这样的清明故,所以才会有一句,叫「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在一切时就是种种缘起当下,居一切时,你不起妄念,怎么不起念是什么当下,你不随他流转。你有随他流转吗所以你根本不会起成任何动念,你不会随他起,或念者,今心,不随他现在波动。但你要去息灭他吗息出那个妄心吗不必。你为什么能够有这样的定力那是已经念念之间,符合如来修心路。

 

你念念之间,已经站在如来藏中,如来的觉体中,在你本来的觉体中,看一切变化,这样的一切变化才能够什么永远保证你不再受任何流转。世间上就是因为你背离心故,在感受之中,你被自己的感受所虚狂故,然后你自己的感觉,好像你受到世间物欲的这种牵扯,然后流转在世间的感受里。但你心中都明白,那个心中的感受,其实都是觉时,那世间上没有一人,一个人、事、物,他能够什么令你堕落,没有一个人事物能令你堕落。因为,你觉得能够令你堕落,那还是觉,你能够看到令你堕落的那个势力,那种、这一句话中的力量多强,你在这么强中,你都还能看到觉心的清明作用,戒定慧的作用。

 

那你说,既然在觉中,为什么要讲戒定慧呢觉就是觉,干嘛说戒定慧呢大觉,不是死寂,觉既然能够知道他随缘现出种种众生相,众生相就是随缘,随缘当下所起的种种势力,他同时就在势力之中就明白,根本清明之中的作用。

 

他为什么能明白觉心如是故。他为什么能够对待因为觉心从来非种种法故。因为他非种种法,所以你给他黑,他就能对待出白;你给他白,他就能对待出黑,为什么因为他遍一切觉故,一切,不但能遍一切觉,还令一切觉故,能令一切觉。

 

什么叫能令一切觉在黑你就能觉白,在白你就能觉黑。他本来非一切,所以他就在一切感受之中,都能够起成什么都能够起成反观。反观是在哪里反观的反观,不要讲到体相用,就在体用中反观,在用中反观于体,在体中能够反观于用,所以你将来才能够真正免于流转。

 

你这样的思惟,没有一个人不相信,原来这一念心,人人本具,你都在用,不是吗你还会怀疑吗你不会怀疑,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凡夫,但你不会怀疑,你不会像过去一样,刚开始不懂佛法时,还在那边不知道要找到哪一天能够成佛还在妄想,我哪一天能成佛光这一句话,你就成不了了。所以那就不是怀疑,那就知道人人本具,那才知道真正不失,那种心中的信心,那叫做出世贤首,那心中的谛性,那是明明白白,最初认识贤首,你已经种下贤首的因,将来必定能够见文殊

 

所以,那个时候你要是在念佛,在修行一切善法,不像过去的一般的凡夫知见,念佛就是那种嘴巴说念佛,嘴巴说三不退,几不退,骨子里念念都是找一个明,外面找一个神明,不是我说的,某人说的,我现在证实了,日本的什么、什么大师也证实了,所有的法界宇宙,就只有一个神明,所以这个神明到中国来,就叫孔子,到西方就叫基督,到印度就叫释迦牟尼,到我这里就昏倒!哼哈~神明!你怎么念这个佛,你怎么念的这个佛念,就表示你因地心中就是不真,你念念之间,用众生的因缘在说念佛的事,那永远背觉,你知道吗就不发菩提心。那阿弥陀经中就告诉你发菩提心,那你说阿弥陀经也告诉不懂发菩提心的人,但要叫他念一句阿弥陀佛,他就能够、也将来能够见佛。这里面是佛中讲到法中的因缘的微妙,你要是不懂发心的人,你面对大山,只要没有人帮你做障,自心不做障,你面对大山,大山就应该活在你心中,对不对你要不懂发心,你老实念佛,你虽然不懂菩提心,你常常念圣人的名字,你就能够发起跟圣人同样的发心,就是菩提心。圣人发什么心菩提心。那,谁在做障就是后面那种、一种神明那些人在做障。

 

自己念佛,根本不相信,因为他不相信自己心中那个觉心,念念不能观察、观照,所以要用假藉种种方法,不断来欺骗自己,欺骗自己就是好像、好像的目的好像要来、种种方法来鼓励我,鼓励人,用种种方法,甚至用到神都来附体了,连李世民都来附体了,鬼都来附体了,鬼都告诉你要来念阿弥陀佛、要听某某法师的法,鬼,鬼话你都信!鬼都念了,人不念鬼是比人间、什么叫鬼所以这就是什么这就是知见上面的知解的这种、这种卑劣,鬼就是人、失去人间的福德故下、下去为鬼,根本没有那个福德,没有福德,你就想说他没有那个智慧

 

什么人为鬼过去生中,不肯念、你不要说念佛,念善都没有,将来就是鬼。他到鬼中懂得念佛了,他到鬼中懂得念佛,那我们现在为什么不念佛那我们不现在、不是根本还不如鬼。而且鬼还比畜牲还低位,鬼道业报消尽,他才能够还到畜牲道中,再来酬偿种种债务。你看鬼道都还能够念,你要听过哪一个畜牲念阿弥陀佛要有一只畜牲念的话,你会变成全世界轰动。但是,是不是念清不清楚不知道!有啦!好像有,网络上有,真正有猫啊、狗会念:阿~~~~,那,到底是不是不知道。他怎么念的不知道。但是,鬼道要能念,畜牲就能念;鬼道畜牲都能念,你人不能念,还要鬼来跟你讲要念鬼话连篇。为什么说这是鬼话这就是你假藉种种那些手段,不过只是逼迫自己想要自己什么想要自己老实相信而已。你越是要这样子让自己老实相信,我就知道,你根本因地心中从来扭曲,你根本不需要那种手段去让人相信,佛门中就用正确的手段告诉大家,你本具如是根本的本来的面目。

 

那,你这样子念佛时,你才能够真正知道,念佛,为什么念佛因为觉心之中,就能从觉印觉。既然都是觉故,所以我在觉体上,立一个圣人的觉照、圣人的名字,那个名字在古德都还跟你讲出种种道理,那个名字,他不同于凡夫的名,那个名字是圣人的名字,因为他是圣人的名字,他的出处就是圣人的功德,圣人的智慧,所以你但念此名,他本来就是你现前的觉照,还照于觉,所以你将来就能够发生圣人的作用,阿弥陀的根本智慧,所以你也能成佛。

 

这是在觉心上说的。你不认这个觉,你再说那些鬼叫你念佛,那都是鬼话连篇。什么不退、不退,讲了半天,你就用这一些法去告诉你,退,你已经退了。退是什么退,失你根本行者,应该有的认知;退,失你根本行者,在根本菩提心中的根本的大信,诚信。

 

所以阿弥陀经就告诉你,「不可以少功德,得生彼国」。什么是少功德在觉心之中就跟那根器一样的,根无定器,也无定根,但是你真正用到这个觉时,这个觉他就会为你起发一切觉,他就会为你渐次登进,虽然法中有顿渐,但是他就会在渐中,帮你渐次登进。

 

为什么能渐次登进因为觉心之中,你根本没有闇昧他任何作用故,假如你闇昧,觉心就叫少功德;你不闇昧故,所以这叫做「不可以少功德,得生彼国」。因为你在这个功德之中,在种种变化里面,你才能够体会到那个大觉心体的觉无量故。因为他不是一法一相,他也不是说少,我后面就没有讲大,经文也没有讲多,他只讲:「不可以少功德,得生彼国」,他也没跟你讲要多功德。不能讲多,你知道吗你只要知道不能少,那个心中就是无量;觉心之中,你只要不要限量他,限量就叫少,限制的限,觉心就是为他,就会为你起发,已经从凡,渐次登圣,就是多,那叫无量光。

 

所以,现在人说净土,败坏净土,真是败坏净土。我是净土中人,所以心如三百矛刺心。当然我、我可能还是凡夫,他三百矛刺我,我刺他五百矛!哈~但是刺没有用,他只会刺痛我,我刺不痛他!一堆人还在帮他讲话,他可能怎样、可能怎样,一堆人讲话。一堆人帮他讲话,就是闇昧正法,你知道吗都是闇昧正法。我,这个话就是:我学印光大师,我不收徒弟,所以我的徒弟都是韩瑛馆长收的。这叫颠倒啊!这个居然下面还鼓掌的!我不盖道场,所以我住韩瑛馆长家。下面鼓掌的!

 

假如我说:我这一生学善人法,所以我偷东西的时候,都会帮别人留下一点钱。我这一生都学圣贤法,所以我抢人家钱财的时候,我都尽量不伤人。你说:你神经病!讲这个话,有毛病!你讲那个话:我学印光大师,所以,这,印光大师有跟你讲,可以这样子吗你打着大师的名字,你在败坏、戏弄大师,戏论大师、亵渎大师。那后面有拍手的。

 

回来!不是要讲这个!怎么老是会扯到这个来已经好久没扯进来了。但是一讲到「根无大小皆成佛果」,就突然想到这个。

 

就是障断众生根,本来那根中的清明时,那个根本就是什么你只要真正正法中灌溉,那个根中就能够如是长养。你要清清楚楚,念念之间,懂得发菩提心时,那一念心就是什么就是现前所有一切凡夫向道时、向圣之时、舍凡入圣时,唯一的正确方便。你却把这唯一的正确方便,在上面布满了迷云黯雾。所以,真正叫做:佛门浩劫!真正是佛门浩劫。

 

所以这里面要讲,上面的经文要讲的,是讲到以上都讲不定性,都讲不定性,「根无大小皆成佛果」,那个不定性。同样,还没讲到外道性时,先跟大家再回头讲一遍。

 

这个不定性,讲到凡夫性、声闻性、菩萨性、不定性,当然下面还有外道性,不是要我们只是在文字中去解释的,你要看到体,是体会众生相,就是在众生相中有五性差别。觉心现前处的众生相中,有五性差别。为什么有这五性差别因为都是觉故,现出众生相时,方便有五性差别。现出众生相时,还有方便现出深浅不同,还要方便现出顿渐不同、不一。

 

为什么在众生相中有种种不同因为觉,必定觉圆满故。觉只是一种觉,就只知道一,不知道二,那还叫觉吗觉知必渐次,觉知大小,觉知顿渐,都是觉。为什么知因为,都是觉故。绝对没有一法能够离于觉,而能够立种种知,他要是不是觉,你在怎么知道大怎么知道小大不是觉,你怎么知大所以,任你所觉,任你所谓大小,都是觉,大觉、小觉,同体是觉,所以你才能够明白,知道大小。因为能够对应万法故,所以你才会觉得,觉性是什么生动、活泼。所以他才能够分出大小、长短、青黄赤白,假如没有这个,都是一相,哪有觉性呢

 

所以,觉性你千万不要像过去一样,以为那个一,就是恒守住那个一,从来其他什么都不知道。你不知道遍知当下,本来是一,根本不需、不劳行者,念念做观,假藉意念,想他是一,你要认他本来是一,不劳你,大家去。那最辛苦的就是,你如何在本来作用当下,根本过去叫众生流转处,你看到原来都是根本不变的清明的一性,那才叫难行,那是真难行。所以在众生相中就有这种五性,所以在念念、你看到凡夫相中,你在追逐凡夫情感时,念念背觉处,叫未成佛,就是凡夫性。

 

为什么叫未成佛刚刚前面我故意不讲,是因为到这边讲,这边讲、前面讲未成佛,你体会不出来;现在讲未成佛,你知道。

 

本来觉在现出众生,众生相中,其实就是什么大圆满觉。所以为什么讲到弥勒菩萨要站在大门口你看到识心流出处,你以为是向外,其实识心流出处,外面的感觉清清楚楚时,那才叫做识心圆满处。你不清楚什么叫识心圆满啊可你一味逐外,忘记了根本、本来的清明,那叫做逐外,这个逐外中,才妄分内外。

 

所以,讲到弥勒内院,不是妄分内外院,你还有、真有内外可分,就是误解了弥勒内院。内中无外,但是你背于内故,就幻起于外。内者,中也,就讲中啊,他根本不分外的。可是你忘记了觉心的,说,就是向外。所以向外时,本来觉心是照到一切众生相处,是觉心最圆满处,所以上次也讲,佛一定在哪里成人间成道。什么意思大觉心体一定是在什么人间,情感最丰富处,那叫做成佛时,那也就是佛性最圆满处。你再向下,到了修罗,都叫堕,那就少一分情感的面目,那是堕在后面的势力里面了。

 

你站在情感中,一定能够知道势力,可是,你站在势力就不见得知道情感,所以站在人间才是最圆满处。再往下堕,都不叫做圆满了。所以用到人间,觉心最圆满处是人间这个圆满的,人间那个清明处,清清楚楚处,那是人间最圆满处,所以你要在众生相处,你要念念之间,已经忘记了根本佛性,那叫做未成佛。为什么未成就佛道,未成就大觉的之道,叫未成佛。所以这个未成佛,你要在这边解释。所以你现在直接念念起心动念,其实你都知道是觉了,可是,你看到念头是当下还是背于觉的,那就叫,这一念心未成佛。

 

未成佛什么你这一念心,不是这一念心没有回头成佛,而是这一念心你没有圆满成就佛法。这样讲,听得清楚吗这一念心中,你没有担当,他就是当下,就是佛的最圆满处,叫做未成佛。只要这一念心你未成佛,不在佛的作用上看他,就是凡。为什么就凡明明是觉,你在里面,却没事你就用到世间老子、这个道家讲的,这灵明虚空,一点,卡,就是太极,这一点中,就分两仪。凡是怎么来的几乎多一点,就那一点嘛,你就分两仪了。那凡,入凡了,没事多那一点,没事多那一点干什么你就入凡了。这是开玩笑,你看那字相,有时候觉得很好玩,不是吗就是凡。从此以后,本来是一大,你没事强出头,变成夫了。凡夫,你没事冒个头干什么你应该要学那电动玩具,卡!打下去!打下去!那电玩。这,就是凡夫。所以未成佛,那就是流转相,那完全都是流转相。

 

所以,那个在性中,你会看到众生相中就有一分作用,他感觉到念念之间,就追逐情感,凡夫性,凡夫性。但是,正在凡夫性上,他根本不失本体的觉明的性真,声闻性;而且在这个性真上面,他还能够了解凡夫的种种十二因缘,圆觉性;就在这么凡夫作用上,这么强烈的圆觉性上,这叫做二乘性,在二乘性中,你还能够看到,这个大觉心体,菩萨道中的根本觉性之中,入世的有情中的清明,菩萨性。

 

你看到这一些性中,你就知道,在众生性中,因为立到众生性中,所以性中就有什么种种差别不定、不等,但是都是什么将来必定成佛,你看到那个不定性,你明白那个不定,因为觉心你还要担当那个不定,觉心现前处,你还知道那个不定,你还知道种种差别,还有知道那个不定。你明白那个差别,明白那个不定,就不是文字解释,是你真正念念之间,在这一念心中,观了,做观了。你不但站在文字上面,能够体会那种凡夫性、二乘性、菩萨性、不定性、外道性,你甚至于还在现前去看到这一念,你到底现在你流转在什么性中现前这一念,都是你现前坐观时。

 

所以刚好法师在问,因为法师问了两个问题,我想要刚好找到因缘所讲,做成教材,所以有法师问,所以这个菩萨的寂照普蕴,与圆觉的性用交立,何同何异(何同何异)解释,五蕴即空即色,寂照普蕴,十二因缘,全收归一,所以,何同何异

 

在大觉体上,无同无异;站在作用之中,方便现有差别。你要是从圆觉讲到菩萨,可能很难讲,因为不是我能讲的,毕竟是凡夫,但你要在从觉心上面去说咧你可能会比较容明白。

 

觉心现觉的时候,觉一定能够入一切感受,觉心现觉那个觉中,你不能说他是感受,可他一定能入一切感受。本来是觉,根本都还不必说这种相,因为觉心必定能现觉;可是,本来是觉咧他本来不用说觉心现觉处,可是他处处都能现觉。所以,这里面就感觉到,你从觉体上,向下移位,移位,位置的位,向下,往下移位。所以那个位置,位置的位,在佛经中,大乘法中,也是很深的一个名相。在这个位相当中,位置当中,你就感觉就起什么能够大觉有情的作用,大化。但这个大化,其实就是什么就是觉体,本来的觉体。觉体本非种种觉,但必定能现觉故,所以你好像举体就变成往前一步,做成了种种大化,这就是菩萨。

 

所以菩萨在这个大化之中,他当然明白一切缘起,可是他是站在大化之中,他不是站在缘起的作用上面说用的,他是站在觉体的大化说的。可是就在这个大化的、觉体的大化说时,你能看到用吧你能看到用,感受能看到用吧所以你感觉到,就从菩萨的觉、这个清明当下,又入到用中的作用,这样感觉到性用交立,十二因缘的性用交立。

 

所以你这从觉入世之时,这是一步一步的向下铺舒,性用交立。这时候觉,还是菩萨当然是菩萨,可是你完全都已经看到,就是性用交立上。性用交立上,于是,好似彷彿立了相、立了名字叫性,叫用。事实上,你要站在菩萨这一点上,这个位置上,你是根本连性用都不必说,他就是大化,就是入一切有情处,可是却在这个上面,就能立出性用来了,立出性用来了。

 

这样讲可能还是迷糊,讲镜子。镜体本来就是一,可是讲到一,他一定能照色时,镜色就是镜体处,所以他一定能照色,一定能够现出照色当下。所以镜子正在照色时,照色时其实就是镜体,可是却在照色当下,你好像分别了有一个能照跟性用,所以本来有一个镜照现前,就是菩萨道。那,镜照在哪里咧镜照用灭,就完全变成了什么镜性的感受,作用的感受,你在上面立性了,立作用了。在这个作用上面,你好像就能作用这种、起成种种色,种种色性。这里面是一步一步这样登进,因为镜子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这样子向下,这样去流演示现,所以你感觉到,就从镜体现镜色,本来是一时,这中间就有什么渐次差别。

 

这是从觉体上这样去看的,所以根本的寂照普蕴,跟本来的性用交立,本来是不二的。可是你要是从凡夫位上回头时咧你用在性用交立上面,你不见得还当下能圆明什么叫做寂照普蕴既然是寂照普蕴,连性用二字都不立。现在虽然已经知道是觉了,可是还是堕在现前的,多分还是堕在现前的名相上面,所以他只能叫圆觉,只能叫二乘。为什么叫二因为还没融于一故,还没有在大觉体中融会于一故。所以从上向下铺舒,你会明白觉心的作用。所以站在觉体的菩萨行上面,他能现觉了,当然知道性用,可是他知道性用时,他不是住在性用上说性用的,他完全是在根本清明上明白一切的。可是清明上既然明白性用,未显出这种性用时,所以这个位置就好像再往下移,你就看到性用交立,性用的名相特别清晰了。回头时,从凡夫位回头时,这里叫圆觉。那是你还没有跳出这个性用,这种感受时,还没有真正融合在这一体的这种觉明当下,还不能成菩萨,还不能叫做真证菩萨道。这你能体会吗

 

所以在寂照普蕴跟性用交立,根本就是一体,他就是一体的。但你站在寂照普蕴时,既然讲到寂照,所以性用二字,你明白吗明白。但是,事实上,你是捉著名字说名字吗不是。那,你用到性用交立时咧那,还有性用的名字。你清楚是觉吗清楚。但,你的觉心在哪里还抓着性用交立,还没有融会于一。什么叫融会于一那是心中的大通,那个将来真正在心里面,看到根本,在凡夫体上来讲,不要说你真正就是证到你本来面目,就是你薰习时,那就是心性的纯和、纯熟。你根本不在性用上说性用,他本来的交立,本来的性用,不必再更立性用。

 

我们要回头时,你会方便,一步一步脱去过去的妄执,然后慢慢、慢慢,显出性中的作用,所以刚开始看到真性,声闻也;感受之中,成相当下,就有一个真性现前,声闻也。于是在真性之中,明白他能够显尽一切世界庄严处,最初知道,那叫性用交立,圆觉。可是,圆觉当下,你连这个作用都无,回归本来面目,最初登到本来面目时,菩萨。

 

所以,这一章刚好圆觉经中讲的,菩萨是什么理、事二障,都已经断灭,都断灭,在理。事障,声闻人当然都断,圆觉当然都断,在理中性用,你还没有圆会,性用中,你还没圆会,就好像你念念之中,在觉心中的体会,还不是大明,还不是大明。

 

所以,讲到圆觉尚且是如此,你不要以为我们现在是凡夫,一讲到觉心,好像嘴巴上讲得出来,我就有知道是觉,你想要回头去认,就这样子,一生了办,就这样子,就清清楚楚了。那不过就是一个初相而已,当你真正这样子深入时,你才真正知道,那觉心里面的很多更深的道理,不可思议处,那都还不是我们现在真正刚开始的初机行者,你能够体会的。

 

从你最初开始,已经懂得那个方向正确时,虽然都叫正修行路,但那都是最初的初机而已。那时候你都会能发现,那一念觉心,都不是能够现量的。那个不是用现在你的意识之中,每天在那边不断的用假想、思惟,以为有所什么登进的,那是念念在那边守着一,纯然,那心中感受之中,你念念之间,脱离感受,过去的那种妄想追逐,你慢慢、慢慢,你在那边纯然、就像磨那个镜子,常常讲那个譬喻叫磨镜一样,慢慢磨莹体会的。

 

所以那种体会里面,那个觉心里面,还能为你起发一切道理,慢慢为你深入一切道理。不但能够深入,而且能够破你过去在一切知见上的障碍。为什么能破因为你不是抓着知见解释知见的,你只要不是抓着知见解释知见,你就会在任何知见上面,你突然感觉到,你有各种不同角度,理解知见。

 

这个不是佛法了吧心理学都是这样。你抓着黑解释黑,你就只知道黑,你就只知道你那种黑,你所谓、所认为的黑;假如你根本不是住在黑中的执着之中,你在心中的清明解释黑,你不但能够解释,你现在能力所及,知道的黑,你同时又能够融会,可能别人心中所体会的黑,同时都能融会。

 

觉心就是这样子,觉心就是旁观者清,你要念念之间,追随于他、追逐于他,你就是当局者迷。追逐就是当局者迷,这也就是昨天儒家讲到儒家,礼记讲的,你念念把当成物中的知,在物相之中说种种知,立种种知,那你就自然就起成种种好(ㄏㄠˇ)(ㄜˋ)、好(ㄏㄠˋ)(ㄨˋ),种种差别。好(ㄏㄠˇ)(ㄜˋ)、好(ㄏㄠˋ)(ㄨˋ),表示什么你跟他亲,或者是跟他疏。亲的,你当然感受的是非常浓;疏的,你就不知道。亲疏憎爱,都在这里。你就是追逐那个知中,就能够起成这种差别。但你一念知道,原来都他都是天之心也,根本就是你本来的面目,一大知性,你不过只是感物而动而已,那一些所有的一切障碍都回头,全都回头。所以这个叫做「正修行路,根无大小,皆成佛果」,所以这个叫做不定性,这个叫做、以上都是不定性。不定性是告诉你,他一定能成佛,叫不定。因为这个性中,绝对不做障故,所以叫不定,所以不定,都能成佛。这边的、我说的这边的不定,是告诉你,他能成佛,叫不定,不可以限量,所以叫不定。

 

再下面,「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虽求善友,一天到晚在外边找那些善知识、善友,却不小心碰到邪见的。你自己糊涂,你没事到外面找什么这个善友又不是叫你去外面追逐的,你心中都不知道以何为友,你也找不到善友,你也找不到善友。所以,孔子讲益友者,这还是儒家讲的,良师益友。益友者是什么友于直、友于谅,只是我多加个于,友于多闻。你念念懂得什么叫做友,你懂得什么叫友,你才有真正世间上的一切有德行的,我与你为友。我天天要以那种恶业为友,我旁边的朋友都是什么都是那一些三教九流。所以你要看到友,不是在外面等着,你等着善友来交你,等于若遇邪见者,那你自己一点心中做主的能力都没有。所以,要是善友,叫友于直,友于直什么意真为直,你念念之间要在行者心中要了解那个意真,你念念以如是意真为友,叫善友。前面为什么叫做善你念念如是什么心中念念如是建立、如是念念,如是起扬,是善。

 

那,友于谅,谅者是从言、从京。京者,叫做大。大者,就是能够遍一切。所以,谅者就叫信,信实,信心的信,实在的实,信实也,就信实也,友于信实。那个意真之中,他就能够起成信,为什么起成信他能够遍一切法,故信。所以他能够形成一切大故,因为大就是含融一切。大,他言者叫做思惟,或者叫言谅,言谅思惟能含尽一切。所以含尽一切时,他是不堕在种种感受之中的,他是能够起成一切感受的,他是能够运载一切感受,所以他叫做实,所以谅中有运载相,也有运载相,叫信实也。

 

那,友于多闻,多闻者,叫做用遍也。事实上,直,就是体;谅,就是相;多闻,就是用,用遍也。为什么叫做用遍也我们常常讲多,多字又在佛门中,常常讲那个唱多字时。有时候,《华严》、宗人,唱多字时。那,你怎么法师一天到晚,你又净土宗、又《华严》宗,就是佛教,讲《华严》宗就净土宗,没错啊!是你自己这样妄分。《华严》就净土,净土就《华严》,你说你这叫强词夺理!不是我强词夺理,是仁者强词夺理。《华严》的目的,念念之间就看到自己自性的净土,所以《华严》倒归净土不是吗大家都讲倒归净土,倒归在哪里倒归就看到心性中的庄严,心性庄严才叫净土。心性庄严在哪里《华严》。《华严》既然是讲到心性,就是净土,净土庄严,就是《华严》。所以那叫「不可以少功德,得生彼国」。所以叫做林木池沼,皆言法音,林木池沼皆言法音,当然就能够演出一本大《华严》。那,林木池沼演的法音,就是大《华严》中所演的一切法音。他就是告诉你,看到那一念、那一句佛名。他就让你证得将来那一句佛号,圣性,那个佛号,佛号不是阿弥陀佛佛号,不是他人的佛号,就你心中,能够立如是号,能够建立如是名,建立如是实时。所以,在《华严》经中唱多字时,唱多字时,是入无边差别般若波罗蜜,入无边差别。所以叫多闻者,就是用遍。

 

那,闻者咧性通为闻。性,性通为闻。他能够通彻一切故,叫性通为闻。讲到圆通章时,耳根要圆通。耳根圆通就是什么建立在闻性上。所以,性中最圆通者,闻也,那也可以方便说性通就是闻。你能够入一切无边差别,然后性通为闻,叫做多闻,你要友于这个多闻。这个多闻刚好就是什么在友直、友谅、友多闻,就是根本大觉心体的体、相、用。念念之间,要以如是体、相、用为友,才叫善友,你要不断能够建立。你要是念念之间,不在你自心之中,建立如是这样一真的心中,心中的念念、心中好乐,友还有结交义,就是你在心中,不是在这种意识上,念念结交,你在世间也结交不到任何善友。你结交得来都是世间的,世间言论,世间名字,世间行为,世间的气氛,都是如此。

 

所以,真正善友是在你自己自家心头之中,所以那要明白那个善友。明明那个善友,就是在你大觉心体上面的,可是你要是什么你要妄认攀缘咧你要妄认还在外面,还有什么样的追逐呢还有根本背于觉心,以为是善友咧叫做「遇邪见者」。明明你心中就能够如是友,那个友字在心中,就是什么就是本来大觉心体之中的,本来的相学义,本来的结交义,觉心必定能入一切觉故,所以在觉心入觉,就有结交义。觉心一定能够显一切觉故,在觉心显一切觉,就有(就有结交不是绝交,绝交就是断友,不是朋友了)结交义。

 

所以这个友字,你看到那个觉心之中,他有很多的字相,很多的作用,你都用那个友字。可是你在这个友字,明明是觉心中的作用,你要看到觉体上的作用,可是,你却把这个友字,你向在外相的攀缘,念念之间,背于觉体,背于觉体之中的直、谅、多闻,那都叫邪见,那都叫邪见。所以,古人也有讲,修行人常讲说一句话,说什么我眼本正,本来的众生眼目上,本来是正,因师故邪,下面就讲到邪师,这边又讲到友,因师故邪。因师故邪,不是说哪个人师我,故邪。因为你心中想要有师心,错了,所以能师你的,就不可能是正因。假如你过去,虽然现在想要师的心中还是邪见,可能过去有这个善根,你还碰到名师来教育你。现在是一时的邪见,假如你是根本的那种恶见,世间上根本找不到,能够教育你的人。不但找不到,就算相逢,你都不识,不认识,教育不了你。

 

是,觉心就是如此。所以,这要「遇邪见者」,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什么叫未得正悟迷心、迷性者也,叫做未。未者,是什么未者就是,背于阳、符于阴,就是未。符合的符,符于阴,就是未。为什么就是未午是中间,日中大照,下一个时辰就是未时,未时就开始转暗。未时者,昧也,日走未时,就是闇昧的昧,昧也。但是,你却在这个日走未时,叫做昧时,才是根本觉心的大定,叫三昧。看到觉心,佛门中的文字,就跟你来反的。你是闇昧处,你觉得闇昧处,就是众生,就是大觉心体的正定处,大智处。你在感受你都觉得在闇昧处,但,哪个感受不是大觉心体的正定、正慧所现处叫三昧。但,事实上,那昧就是什么随于种种昏蒙,随逐昏蒙。逐于种种昏蒙就表示,你根本背离觉体,叫做迷心、迷性。你以为是善友,「若求善友,遇邪见者」,就在你心中,虽然念念之间,想要向善,你已经念念之间在心里面,要在善法之中,如是结交,但是念念背离觉体,你念念不依于觉,你才会听到那些糊涂话,你还会鼓掌。糊涂话就是上一节讲的,不必重复,不然你就说释自然一天到晚在重复。跟他的因缘太深,将来生中,两个纠缠不清。我是为法在说发声的,绝对不是跟谁纠缠不清。

 

所以,「未得正悟」就迷心、迷性时,虽然以为是善友,但是迷心、迷性,这个就叫你在心性中看,众生相中,就有这种性。你以为在、因为众生相中是觉心所现的,所以你以为在结交种种向善,你以为种种、在建立种种相道,可是你站在以为之中,就是叫因师故邪,你在以为之中,还以为在为你建立种种以为,那都叫邪见,全属邪见,背于大觉体。

 

再,「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你念念之间,都不是真正的心中的结交。所以真正的大觉心体的结交,是在哪里结交大觉心体的结交,是念念不在觉心之中,再立种种结交之中的攀缘的幻想,那是真结交,那个结交,都要交在、都要结在根本寂灭处,觉心本来就如是故。谁在如是做种种结交还有任何的结交,这个友中,就是流转。因为你念念知道本来如是故,根本没有结交,所以我常常就是什么心中就在如是念头上,友安一切。友安,就是朋友的友,友安一切。那才叫做不请之友,那是根本不是你心中众生的妄结,攀缘。所以那叫「外道种性」。既然叫「外道种性」,什么叫外道就是背于正觉,就是完全背于正觉,背于觉故。

 

「邪师过谬,非众生咎」,邪师,因为你自己妄认善友,所以念念之间,你就会堕在哪里不正授受,就叫邪师,不正授受,就是邪。不是外面人害你的,是你自己害了自己,然后你又嫁祸于外面的人来交你,你要是自己不害自己,外面人也不会来害你,自心不迷,魔不得便。魔都不得便,人还能得便都是你自己害自己,然后你结交一大堆那一些怪力乱神的种种气氛,一些种种、李世民都下来了,种种气氛,都是自己害自己,完全自己害自己,那叫「邪师过谬」。什么叫过过者,就是偏,偏就叫过。你根本念念之间,已经偏离觉体。

 

谬者,伪诈也,就是你心中,你念念在众生相中说来倒归时,你都抓着众生相中,以为的回头,你站在众生的念头以为回头,那根本不是之前所讲的,众生性中本来的清净,你根本不符和众生性中的本来清净。什么叫众生性中的本来清净众生性中的本来清净,是因为他是大觉性中所现的众生,所以你要在众生性中的本来清净,就在众生性中看到他的根本佛性,是要看到他根本的佛性。所以,你将来要成佛,就是要证得你根本众生性中,本来具足的佛性,那是清净。可你却抓着众生性,以为在那边结交善相,结交形相,结交种种相,那都叫什么外道,那全都是外道。

 

所以你连将来要度众生你都知道你度的是什么度的是根本佛性中的众生。众生将来成佛,你都要知道成什么成众生性中本来的佛性。你不是在佛性上参的,要是在佛性上参,我说他众生性中就有回头性;你要不是在根本本来面目上参,你在众生相中,以为乱立种种善友,乱立种种结交,乱立以为有师,所以才、古人才讲,因师故邪。再立种种师,心中都是邪,那叫做「邪师过谬」,就是你心中,念念之间,不断向外攀缘,想要有所得故学,才会造成种种、你感觉到任何的有所得故的种种、错谬的种种道理,不断的在旁边灌输于你。

 

「非众生咎」,为什么这里面讲到非众生咎有一些文字很难去解释。他就是「邪师过谬,非众生咎」,不是告诉你不是你的错,都是别人害你的,不是你的错。这句话要这样解释的话,我们就汗颜,那没有办法。不是我错,他害我的,无量劫都他害我的。没想到你为什么被害呢你为什么没事害他害你呢到底是你是害他害你,就害了他还是他害了你呢你害他成就他害你!业力纠缠!纠缠业力,讲不清楚了。

 

这「非众生咎」是告诉你,非这个众生相中,因为觉性就是众生相,不是众生的有种种过咎,是在众生性中就有这种什么起成这种偏见,在众生性中,起成偏见。众生幻相之中,缘起的幻相之中,就有这种偏差、偏见,就是会起成这种偏差、偏见,但不是因为众生就在他具足如是的过失,就在上面不断、就有这种过失,叫流转。众生能够起成种种幻中的偏见,但是众生心中不是真有如是过失。

 

为什么你能明白,不是真有如是过失因为众生你知道即佛故。众生既然是即佛,在大觉体上,根本无所谓过失,根本不是真有如是过失或不过失,何况大觉所现的众生,其实众生就是大觉所现处,还真有如是过失。但是却在没有如是过失上面,你却起成种种幻想偏见,你,永沦外道。

 

这个就是、这个有的时候,在这种解释里面,也是拔济人的。拔济谁拔济自己。为什么能够拔济自己这样子你才能够在每一个心念起处,看到那个心念,念念之间向外攀缘处。你不要恐怖嘛,我怎么老是堕在众生业力,念念攀缘,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头你要知道,众生的气氛中,就有念念向外攀缘那种气氛,但他不是真正众生一定有的过失,众生因为根本就是大觉,所以你看尽他的气氛,你都不认为是众生故,就回来了。假如你还在认为是众生过,那一定你还堕在什么邪师、邪友,你还在抓着感受再去解读,那叫邪师、邪友。因为你在那个气氛里面,都知道不是众生过,但是在幻相之中,就有这种偏见,这种偏差,所以你才能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自然法师讲经视频下面讲经的文字,是由发心的护法根据师父讲经视频整理成的,因人力,水平,等各方面不足的原因难免错解和错漏,个别地方与视频有出入,请以师父讲经视频讲解为准。

 

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圆觉经,度众生,佛性,众生,外道,种性,无量劫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圆觉经》第134讲:你连将来要度众生你都知道你度的是根本佛性中的众生。众生将来成佛,你都要知道成众生性中本来的佛性发布于2021-05-08 2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