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

与广东萧永华孝廉书(代康泽师作)

3800.[原文:] 五灯会元,各经房仿单俱无,无从购请。但不知阁下求此书之意,故不禁覙缕云。

为真参实悟,洞明自心,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耶。

抑欲学其一棒一喝,喝骂祖,但取口舌辩给,以邀誉于流俗耶。

或欲记其言句,以雄笔札,使挥毫染翰时,机活泼,文词幽邃,如苏子瞻辈出词吐气,殆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也。

若欲得第一者,须先研究佛经,使教眼明了。又须亲近具眼高人,得闻一言一句,穷参力究。至力极功纯,自然冷灰豆爆,彻悟自心,如伸手见掌,了无自他之疑。又须高人印证,恐或错认消息。若能如此,再看此书及一切禅书,犹家里人共家里人说家里话,但有所益,毫无所损。若未能如上用功,及开悟印证。先观禅书,欲得开悟者。如蒙尘古镜,欲顿发光明,不去磨垢,但涂白粉,涂至经劫,亦无光发。所谓依他作解,塞自悟门,说食数宝,何济饥贫。

若欲得第二者,则虽是善因,反招恶果。此现世僧俗同陷之万丈深坑也。良以禅宗举扬,皆归向上一著。悟者便能神会,迷人尽随语转。不知古人棒喝喝骂之意,便以此为行持。其失岂止王莽学周公曹操文王醍醐上味,为世所珍,遇斯人等,翻成毒药。裴公美谓得其意则疾成佛,失其旨则永入泥犁。可不惧哉。祈阁下勿萌此念也。

至于欲文类古人作词料用者。不知古人皆于自心大有发明,故出言吐词,妙合禅机。譬如庖丁解牛,由基射猿,非学而能者也。

[白话:] 《五灯会元》这部禅书,各个经房都没有出售,没办法购请。但是不知道阁下求这部书的目的,所以不禁啰嗦一番:

1.是为了真参实悟,洞明自心,彻见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吗?

2.还是为了学人家一棒一喝,呵佛骂祖,只是取口舌辩聪,得到流俗之辈的赞誉吗?

3.还是想要记住其中的言句,用来提高自己的文笔,等自己写作的时候,神机活泼,文词幽邃,如同苏东坡这样出词吐气,都不是食人间烟火者所能做到的吗?

如果是第一种目的,那就必须先研究佛经,让自己的教眼明了,然后必须亲近真正的具眼高人,得闻一言一句,然后穷参力究,等到力极功纯的时候,自然如同冷灰豆爆,彻悟自心。如同伸手见到手掌,完全没有自他的疑惑。同时又须高人印证,恐怕错认消息。如果能够到这个层次,你再来看这部书以及一切禅书,就如同家里人和家里人说家里话,有所利益,毫无损害。如果还没有如上面这样用功,以及开悟印证,先去看禅书,想要得开悟,那就如同蒙尘的古镜,想要重现光明,他不去用功磨砺去除污垢,只是涂白粉,那么他涂一个大劫,也不会发光啊。这就是所谓的:依他作解,塞自悟门,说食数宝,何济饥贫。

如果是第二种目的,那么虽然是善因,却反而会招感恶果。这是现代僧俗共同陷入的万丈深坑啊。

禅宗举扬,都归向上一著,如果是悟者就能神会,如果是迷人全都随语而转。如果不知道古人棒喝喝骂的本意,也去学这样的行持,那么这种过失岂止是王莽学周公,曹操学文王呢?醍醐上味,被世间所珍视,遇到这样的人,就反过来变成了毒药。唐代裴休说了一句名言:得其意则疾成佛道,失其旨则永入泥犁。

怎么能不恐惧呢?请阁下不要萌生这个念头。

至于第三种目的,想要学古人把禅语当做自己写作的词料,你不知道古人都是对于自心大有发明之处,所以出言吐词,妙合禅机。如同庖丁解牛,养由基射箭,这不是表面学习所能学到的。

往期精彩回顾:

印光大师为什么写这篇《一函遍复》

为什么世间出世间都以孝道为本?

佛家的孝道不可衡量

儒家的孝道侧重于哪些方面?

为什么说世间孝道治标佛家孝道治本?

辞亲出家是不守孝道吗?


欢迎有缘人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


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净土法门,净土,净土法门早课,极乐净土,净土五经一论,净土宗祖师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3800.有人想读《五灯会元》等禅书,印光大师如是开示发布于2023-06-27 18: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