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常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如果没有方便,一切众生就无法恢复自性,也就是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因此方便就包括了佛教导我们所有一切的法门,法门都叫做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利、便宜,是这个意思。

度生方便,正是诸佛大愿之所结,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果觉之究竟处也。

这几句话说得非常的圆满。佛修行成佛之后,做什么呢?或者我们要问,到底什么个样子,就叫做成佛呢?这几句话都把它显示出来了。任何一尊佛菩萨,在因地之中都曾经发过很重的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都发过这个愿,要度众生。那么他修行证果了,这个时候有智慧,有能力,有慈悲,有方便,那么他从前发的愿,当然要兑现。要不兑现,不就打妄语了!一定要兑现。所以这个普度众生,是果地上“大愿之所结”,这个结就是结果。没有不度众生的。佛有无量的智慧,智慧实在讲,也是在度众生,他的智慧才能显示得出来。如果不度众生,佛的智慧没有办法看出来。佛一天到晚在那里打坐,他那个智慧从哪里显示出来?在教化众生方面,我们就晓得,佛的智慧无量无边。

众生根性不相同,爱好不相同,佛为众生讲经说法,能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能令一切众生得利益,这就是“大智之所显,万德之所庄严”,这个地方的庄严,是指十法界。十法界当中,唯有佛的德能,才能叫一切众生得到真实的利益。这个庄严就是真实的利益,也就是我们一般人所讲的真善美慧,惟有佛法里面才有。

“果觉之究竟处也”,如来证到极果,极果之究竟处的表现,就是这个样子。所以佛度众生,没有理由,所谓的是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没有条件的,没有理由的。一定是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佛的愿力,即使诸佛如来,也赞叹不尽。可是我们自己要努力,要争气,不要使佛菩萨失望。为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明白,如果不能脱离轮回,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落空。所以你无论修学哪一个法门,你要记住,能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如果这一个法门决定可以帮助我永脱轮回,这个法门对我来讲,就是真实法。如果没有把握了生死、脱轮回,这个法门对我讲就是不究竟。修的再好,再精进,再庄严,也不过是来生一点福报而已。那个福报享的很快,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就看得很清楚。这个社会上做大官的、发大财的,他为什么做大官发大财?前生在佛门里面修的一点福报。我们冷静去观察,他那个福报很快就消掉了。如果享福不知修福,往往那个福报几年、二三十年就没有了,一生都保不住。即使修的再好的,能够保持到这一生富贵善终,来生怎么样呢?就靠不住了。

尤其享福是一桩很危险的事情,我们中国古话说的好,叫“利令智昏”,丰富的物质享受会把我们享昏了头啊,智慧没有了,于是做事情就颠倒了,邪正颠倒了,是非颠倒了,善恶颠倒了,利害颠倒了,这个叫愚痴。所以有地位、有身份、有财富的人,好象他也在修福,做很多好事,那些好事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大家详细念念《了凡四训》,我相信你也有能力看得出来,他那个好事是真的好事,还是假的好事。这个就是说,利益冲昏了头,这个事情麻烦。福报享尽了,大多数的人都堕三恶道。堕三恶道的时间就长了。

我们想到这一些苦处,就不能不认真把握净宗法门。我们明了,只有这一个法门,只有依靠这个法门,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能够永脱轮回。我们的问题,无量劫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一生能够彻底解决。这是大事,没有比这个事情更大了。不但这是我们一生当中的大事,是我们无量劫来唯一的一桩大事情,怎么能够疏忽呢!说到这样大的利益,

是故继体性、宗趣后,而论本经方便胜妙之大力大用。

这个接着前面讲本经的体性、宗趣,接着要讲方便力用。


极乐净土&净土宗&净土法门&净土五经一论&一方净土&梵天净土&佛教净土宗&净土宗祖师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无量寿经》讲记之【方便力用(1)】之37发布于2023-12-05 20:53: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