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没有说破


    这个问题,在中唐、晚唐时期,当宗正在光芒四射的时代,早已有禅师们对“知之一字,众妙之门”提出无言的反应。


最有名的如禅宗公案记载,有一位严禅师,跟沩山大师参学很久了,沩山禅师却对他说,你问一答十,问十答百,这些都是你的聪明伶俐,意解识想。对于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你试说一句看?


沩山这样一逼,弄得他茫然不知所云。他便自叹说,画饼不可充饥。


请求沩山为他说破。


沩山说,假如我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骂我,我说的是我的,始终与你无干。


    香严禅师听了,就把平常所看经书文字烧了,愤恨地说,这一生决定不学法了,只做一个到处旅游,混饭吃的和尚算了,免得自己劳役心


因此,就向沩山拜辞,哭着走了。


有一次,到了南阳,住在慧忠国师过去住过的寺院里,他很喜欢这个地方。


一天,他起来铲草,碰到一块瓦块,随手一抛,瓦块打到竹子,啪的一声响,他就忽然开悟明白了!


立刻回到住处,洗好澡,点上香,向沩山住的方向叩拜说,老和尚,你真是大慈悲,恩逾父母。如果你当时为我说破,我哪里有今天的事啊!


因此他就写了一首偈说: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知道了便说,这个小子,总算彻底明白了!


    这就说明忘其所知,才可近于入道之门了!




    “浑沌”竟不得好报!


    另外,如大家公认为道家的祖宗老子,早就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他明显否定那些自认得道的圣人,认为他们便是扰乱苍生的家伙,那些自称有知识智者愈多,人世间就愈不得太平了!


所以他又主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大道无名”等说法。


    再如道家的庄子,便用一个寓言故事说: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倏。北海有个大帝,名字叫忽。中央有个大帝,名字叫浑沌。


    有一天,南北两个大帝在浑沌那里碰头。浑沌对他们太好了。


这南北两个大帝一商量,我们怎样才能还报浑沌的恩德呢?


会议结果,认为人人面上都有七窍,所以能够看,能够听,能够吃,能够呼吸,只有浑沌没有这样的功用,太可惜了!开罢!


我们有志一同,同心协力为他开窍。于是,每天为他打一个洞,到了第七天,七窍开了,浑沌也就死了!这真变成因福得祸,报德以怨了!


    我们引用佛、道两家的一些故事,说明他们都同样认为“知”,并不是心性道体无上妙法。“知”,不是道的本体。


换言之,“知”不是“能”。“知”是由一个能知的“所”生起的一个最初作用而已。




    十四、沿流不“止”问如何


    《大学》所讲“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个修证学养的层次,我们已讨论过第一要领的“知”字。现在应该研究第二个层次的“止”字。当然,大家都明白“止”,便是停止的意思。


但是,要停止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说真正不容随随便便就可以讲得清楚。


最好的办法是,先要了解“止”字有两个内涵:


    一是内在的——“内明”之学的“止”。也就是宋儒理学家们借用庄子所说的“内圣”之学的“止”。


    二是外用的“止”。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外王”外用之学的“止”。


不论是上为领导天下的帝王,下及做一件事业(包括工、农、商、学)的领导人,或是只做一个家长,或是只做一个极普通的平凡人,怎样把自己的思想行为,做到恰如其分的止。




    “知”与“止”的互动关系


    我们了解了这个“止”字的定义,涵有内明(内圣)外用(外王)的两重作用。其次,再从内明的“止”字讲起,才能引申到外用“止”的作用。


    但不论是内明的“止”,或外用的“止”,首先又必须从“知止”这个名言辞句的逻辑次序讲起。因为“知止”这两个字联结在一起的话,便有这个问题,先“知”道了才能够“止”?


或是先“止”了才能够“知”?


答案是,先“知”道了才能够“止”。


这是理性的智知作主观,是主导。


那这一“知”便是主;“止”便是宾,是客观的,是被领导的作用。


譬如看到前面有火,便自行停止前进。这便是“知”是主;停止的作用是宾。


又如肚子吃饱了,再不想吃了,脾胃满足了,反应到意识或脑,必须停止不吃了。


这便是“知”为主;“知”道饱了应该不吃,这“知”就是宾了。


朱子注释《大学》,在这个要领上,只从“止”字着眼,对这“知”并未特别注意,或是有意、无意地忽略过去,不得而知。


但这是关键所在,不能含糊放过。


    了解了这个关键以后,再来研究“知止”或“知止而后有定”,就有理路可循了。


换言之,就合于推理的程序,比较容易明白“内明”的性理之路了。


这样的结论,当然是“知”为主,“知”为先导;“止”为宾,“止”是主导所造作的一种境界。


    讲了半天,大家可以问我,你这样自说自话,东拉西扯说些什么呢?是的,我要说了!


所谓“知止”的“内明”之学,是要每一个人,先来明白知道自己的心理心态,或更明白地说,自己的心思和情绪



无论是上为天子(帝王),下为平民(遮人),人们的心思和情绪,从睡醒起来,再到进入睡眠的时候,在这一天的生命历程中,能够数得清、记得完全经过多少思想、乱想、幻想吗?


至于其中所起浮生灭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情绪,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这些复杂万分的思绪,在我们进入睡眠时,还会如多面镜子般地互相曲折反映,幻化出各种奇怪难解的梦哪!


谁能把此心思绪,清清静静、平平安安地时常摆在一个清明、清静、安祥的境界中呢?


恐怕是绝对不能做到的吧?答案是能够做到的。问题是人们不知道自己怎么来“知止”。


所以我常说,英雄可以征服天下,而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之道,首先要征服自己,不想征服天下。征服天下易,征服自己难。


降伏自己的心思而反归平静,初步能做到如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才能渐渐达到“知止”而进入“明德”的境地。


    在这里,我们再借用禅宗一首偈语来说个明白。一生严格教化子弟的临济大师,在他临终前,还写了一首偈语,特别垂示弟子们要严谨修行,不可懈怠。他说:


    沿流不止问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吹毛用了急需磨


    这首偈子的文字意思是怎样说呢?第一句,“沿流不止问如何”?


是说:我们人的思想、欲望、情绪、意识等等,由生到死,每一天,每时、每秒,所有这些心思,犹如一股流滚滚洪流,滔滔不绝,对境动心,或起心造境,绵延不断地流动,永远无法使其停止,自问、问你,怎么办才能得止啊?


    第二句,“真照无边说似他”。


但你要自己反省,认识自己天生自性本来就有一个“能知”之性的作用存在。


你要自己提起那个“知性”,如无边际的照妖镜一样,自己来看住、管住那些妄想和妄情。犹如自己注定视线,对镜照面,一直照,不动摇地照,渐渐就看不见镜子里的面上幻影了。


镜子清静了!空灵了!如果这样用功反省反照,那便可以说很像接近“他”了!“他”是谁?


勉强说,“他”是道啊!便是即使是这样,还只能说好像“似他”,但并非是究竟的大道。


    第三句,“离相离名人不禀”。


这是说,人的生命自性究竟的道体,是离一切现象的名和相的。


但是人们始终自己不明白,自己不理解,也就不清楚。它也不是永远禀赋在你身上。因为些身长短是虚空啊!


    第四句,“吹毛用了急须磨”。


吹毛,是古代形容锋利的宝剑,只要把毛发对着剑峰,一吹就断,它太锋利了。


这是形容人们的聪明智虑,不管你有多么锋利,多么敏捷能干,如果不能随时回转反省自修而还归平静,包你很快完蛋,而且此心被习气所污染,就如滚滚旋转的车轮,不停不回,堕落不堪了。所以说,就算你聪明伶俐得像一把吹毛宝剑一样,也必须再磨砺干净啊!


    临济大师到底是禅宗五宗的开山之祖,他这一首偈子,我是欣赏佩服之极,它把性理修养和文字,轻轻易易地联结在一起,决非一般诗人所及。


现在,我们借用他来说明“知止”的学问修养境界,应该是比较明白了!


好了!这一节,讲到这里,我们也应该是“吹毛用了急须磨”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原本大学微言】吹毛用了急需磨发布于2021-07-07 21:53: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