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七证的修养功夫


    十三、千古难明唯自“知”


    至于《大学》一书中,有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所谓这是“大学之”的“七证”(七个修证的层次),看来平平淡淡,


其实,这不但是曾子特别提出孔门心法求证实验的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化学养的特色。


    如果我们对中国、道两家的发展史略有了解,就知道这个“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七证”说法,从秦、汉以后,就被道家修炼仙之道所引用。


东汉以后,佛学传入中国,讲究修习小乘定的罗汉果位和修证大乘菩萨地位的止观方法,也借用了“止、定、静、虑”的说法。


直到现在两千多年,仍然犹如擎天一柱,屹立万古而不毁。


曾子著《大学》时,希腊哲学苏格拉底还刚出生。佛学开始传入中国,约在西元开始六十五年以后。


距离曾子时期,约有五百年的差距。


    我们先要了解这个文化历史的差距,然后再反过来借用佛、道两家的学术来加以说明,就比较自然,以免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容发生碍难接受的反感!


    但《大学》所列举这七个修证层次,第一个便是“知”字。


我们是中国人,当然明白这个“知”字是“知道”的“知”。


由知觉到知识,知己到知心,乃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他知,都是假借这个“知”字而来。“知”就是“知”,还有什么问题呢?


    如果你仔细研究,问题可多着咧!


我们的生命,为什么会有一个作用,能自然知道一切事和一切物(东西)呢?


自古以来,大家也都认为天生而知,或者说,因为我们有灵性、有心,所以便能知一切事物。


依照现代人来讲,因为生物有脑的作用,所以便能知一切。


但是无论你说是灵性也好、心也好、脑也好,这还只是人类文化文明所产生的,人们自己认定的学说。


究竟“能知之性”的第一因,从何而来,如何产生,仍然还是科学、哲学上一个大问题。


    这和宋儒理学家所主张“性理”或“理性”之知,以及明代著名理学家阳明先生,特别从孟子学理中提出的“良知”、“良能”之说等,实在也还存在人类文化史上从来也未解决的基本问题。


    如果我们从中国哲学史来看,尤其是佛家的哲学传入中国以后,往往把“知”和“觉”字随便解释为同一义语。


但从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来讲,这两个字义又不能随随便便含糊同用。


所以在心理学和医学上,知觉与感觉,必须清楚地分别。


    例如在唐初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弟子,荷泽神会禅师,就直接提出“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这是肯定地说,知,就是入德之门。知,便是明道悟道的最基本的作用。


无知的,就如木头石块,与道无关了!


    以现代人来说,一个人,如果变成了植物人,他的些许反应,算是有知无知呢,或只是生理的反射而已呢?可以说,这还是一个存有争辩问题。


人如死了,这灵知之性,究竟还存在不存在?


这也还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即便不谈这些问题,这一知,就是人性生命的第一因吗?


荷泽所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以及王阳明的良知、良能之说的“知性”,完全对吗?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

南怀瑾简介南怀瑾南禅七日南怀瑾全集南怀瑾视频儒释道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原本大学微言】千古难明唯自“知”发布于2021-07-07 21:53: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