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修养方法中,有一种广为人知,却不一定为人所深知的重要方法,即养“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就是人间一种至大至刚的正气,是一种无往不克的气魄,充塞于天地之间,至高至上,宏大无量。这样一种正气,并非是秘的、不可知的,而是社会德在个人身上的融会升华,是为之必有理,行之必有道的人间境界,是忘我的、无私的、至为公道的,也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贤气象。

孟子对如何养浩然之气作了纲领性的论述,他讲:“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他在此着重提了两点:“以直养而无害”和“配义与道”。

以直养而无害

浩然之气的修养必然是直的,正道直行,绝不是教人在扭曲中得一个小安宁,而是在人间大熔炉中得一个大平静。《传》中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真心认为对的就去做,反之就不做,决不能自欺欺人、委屈扭捏,明知不对还以身试法,这样无论如何只能成为一个小人,与正道无关。

自古以来的为政理念都以直为上,以曲为下,认为“直”是一个好官应有的德行。北宋名臣包拯曾作诗道:“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他一生清廉,为人不苟,成为后世传颂的对象,他“直道”“不作钩”的尚“直”思想,是为官者、知识分子风骨气节的集中体现,是百姓对以“直”为官的强烈诉求的集中反映,也是他本人作为文化符号的内容。

配义与道

养浩然之气的根本原则是“配义与道”。“以直养而无害”并不是讲没有变通的莽直,而是以“义与道”为内容的直。义就是适宜,就是行为的合理合宜。道就是公道、大道,是最平淡自然的思想原则、行为原则。如果并不能以道为原则,以义处事,那么所谓的“直”只能是一种莽直,是狭隘的,并且一定不可能在广阔天地间始终保持的“直”。孟子认为,如果不以“义与道”来修养,就会养成一种软弱坏败的气,因为脱离“义与道”的行为是并不能够

被自己认可的(“不慊于心”)。而以“义与道”来修养,其方式必然是“集义”,就是不断地做适宜的,道德认可的事情,而不是偶然做一两件(“非义袭而取之也”)。普通人凭借“集义”的量的积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质的飞越,生成浩然之气,进入圣贤境界。

历代官德中所讲的直,都是有“义与道”的内容的。包拯的直,体现在对正义的维护中,对奸邪小人的厌恶和对盛世治理的向往,就是他的直。文天祥的直,体现在民族气节中,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愤恨,就是他的直。其实,“直”的德行,无一例外地存在于百姓称颂的历代名吏身上,只是或大或小,内容有所不同。他们的事迹,无论何时读来,都是荡气回肠,而浩然之气就借之存在于数千年历史中,鼓舞万千百姓,造就代代英雄。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此言一出,便为百世千年立下路标,英雄豪杰,望之嗟叹,志士仁人,体之深思。养浩然之气,应当是许多人的修养目标,对领导干部却有特殊的意义。干部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普通百姓的素质;干部队伍的风气,直接影响社会各阶层的风气。如果广大领导干部能以为人民服务之心,走在“集义”的道路上,循序渐进,也就必能引领恢宏正气。

感恩的句子经典语录张爱玲语录经典语录村上春树经典语录小王子经典语录学习时报)


百年国学,沧海桑田;沉浮升降,几盛几衰。国学之知识,不可不知;国学之魅力,不可不悟;国学之精髓,不可不察。学国学,可明得失、鉴是非、知兴替、辨善恶,提高人文修养和德性素养。为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学国学,特建此公共平台,旨在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对国学的温情、敬意、尊重和认同,知古鉴今,温故知新,彰往察来,见微知著,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尽绵薄之力。



八字命理六爻奇门遁甲六壬太乙神数术数中医:领导干部学国学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儒家思想】如何养浩然之气发布于2021-05-09 23:24:5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