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备用号,提前关注不迷路: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四年 公元199年
初,操在兖州举魏种孝廉。兖州叛,操曰:“唯魏种且不弃孤。”
及闻种走,操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即下射犬,生禽种,操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译文】当初,曹操当兖州刺史时推荐魏种为孝廉。后来陈宫、吕布等造反,兖州一夜变色,曹操说:“只有魏种不会辜负我。”
后来曹操听说魏种也逃走了,曹操大怒说:“你魏种不逃到天涯海角,我就绝不放过你!”
攻下射犬城后,活捉了魏种,曹操又说:“他太有才能了,算了!”于是为魏种松绑,任命他为河内太守,让他负责黄河以北的事务。
解析】一、材料背景
这一年,袁绍公孙瓒,曹操则趁着张杨被下属所杀,袁绍无暇南顾之时,在平定了吕布以后,又拿下了被张杨残余势力控制的河内郡。
文中射犬这个地方,根据我的考证,应是今焦作市东南,武陟县以北,这属于黄河北岸了。
曹操派曹仁渡黄河作战,于射犬城击杀张杨的残部眭[guì]固,抓住了之前兖州叛乱时出逃的魏种。

二、曹操并不想用魏种
操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以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材料中曹操说,因为觉得魏种有才,所以才不计前嫌放了他,并且任命他为河内太守,委任黄河以北的事务,如果因此觉得曹操多欣赏魏种,那就错了。
其实曹操并不欣赏魏种,像魏种、陈登、包括之前臧霸为他们求情的徐翕、毛晖等人,曹操也就是嘴上说点甜言蜜语,在委任上也是各有原因。
比如说委任徐翕、毛晖为太守,这是为了稳住臧霸,避免他投袁绍;委任陈登为广陵太守,也不是因为欣赏陈登,而是为了倚仗陈登稳定地方。
等到曹操真的统一北方,就再也没有听过这些名字了,为何?形势已经不需要他们了罢了。
所以说,尽管曹操嘴上说着魏种有才,暗示要加以重用,可是曹操统一北方以后,可曾再听过魏种的名字?
如果曹操真的想重用,这个时候就是太守,那未来的前途不可限量。比如说钟繇,这个时候镇关中,统一北方以后直接封侯拜相。所以我说,曹操并不想用魏种。
三、曹操为什么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
既然曹操并不想重用魏种,那为什么又要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魏种不能杀
兖州叛,操曰:“唯魏种且不弃孤。”
及闻种,操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
走的意思,在古代行文里,是逃跑的意思,当初陈宫、吕布在兖州叛乱,魏种并没有参与,而是选择了跑路。
换句话说,魏种并不是主动背叛曹操,如果他主动背叛曹操,那他应该和陈宫、吕布一起干,而不是跑路。
如果跑路就该杀,那叛变又该怎么处理呢?
这时曹袁即将巅峰对决。如果跑路是死,叛变也是死,那以后面对袁绍的强压,一旦形势有变,就会连想跑路的人都没有了,因为想跑路的人,都会直接选择叛变。
跑路成功了在外面像一条流浪狗,叛变成功了会所嫩模。反正失败都是死,跑路成功不过是条流浪狗,叛变成功了结果却大不同。
理想主义者总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站在利弊的角度做取舍,站在利弊的角度考虑,魏种并不是真心想逃跑,只是迫于形势,不想做无畏的牺牲。
正值乱世,跑路是常态,当初兖州一夜变色,为什么会一夜变色?其实就是兖州一夜换了旗帜,换句话说就是兖州的地方官一夜摇身一变全成了吕布、陈宫了。。。
这就好比你是老板,带着业务团队出了个差,回来发现公司被副总给霸占了,大多数人都以为你彻底败了,所以选择顺从,唯独魏种选择离职跑路。
然后你赶回来抢回了公司的控制权,由于法不责众,你也没法把公司的人全清算了,只能清算一些配合吕布、陈宫作乱的帮凶。
相比于这些直接顺从吕布、陈宫的人,魏种选择跑路简直算是优秀员工了,如果这也杀,那兖州那些家伙,心里岂不是七上八下的,时刻担心曹操秋后算账?
臣疑君则反,所以我说,魏种不能杀,魏种不过是跑路,杀了魏种,人心不安。

2.魏种还能用
兖州叛乱的形势多么严峻,之前有写过,当时曹操就仅剩三个县了,有一个还是因为成了夹心饼干,逼不得已被夏侯惇和程昱裹挟的。
在这种时候,就算魏种真的忠于曹操,如果说他所管辖的范围成为孤岛,陷入了陈宫、吕布的包围,他选择了跑路,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改弦更张跟着吕布混,这已经是算好的了。
虽然不说是什么忠臣烈士,但好歹还有点坚持,坚持没有服从吕布,只是不想做无谓的牺牲,所以就跑路了。
如果加上这个人确实有能力,在兖州叛乱这种极端考验下,最多也只能说明这个干部经不起严峻考验,有点软弱。
但这算不上忠诚出问题,相反,这恰恰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魏种的忠诚,用还是能用的,只是不能再用来当中流砥柱。
3.曹操得用魏种
注意一个情况,当初兖州叛乱,魏种跑到了哪里?他跑到了河内郡,河内当时是张杨的地盘,张杨只不过是个小诸侯,肉眼可见没啥大出息。
那问题来了,魏种为啥不跑去投奔袁绍?毕竟当时袁绍才是肉眼可见最强,如果他是想有更大发展,往袁绍那里跑,我想袁绍不会不欢迎的。
这里面的原因就只能猜测了,也许魏种在河内郡的根基大过投奔袁绍;也许魏种跟袁绍有仇。
不管是什么原因,曹操都是得用魏种的。
一方面,如果魏种在河内郡根基很强,那么河内新定,曹操如果杀了魏种,那河内一时半会就安稳不下来了。
极可能像公孙瓒杀了刘虞那样,得了治权,失了直接可用的地方支持,如果旧的支持已经失去,新的盘面又没有建设起来,那曹操在河内就站不稳。
所以情势紧急,为了尽快恢复生产,曹操就要靠魏种这类人来当这个维持会长。
另一方面,如果魏种是因为跟袁绍有仇,那就更简单了,一方面当初兖州叛乱他没有参与,而是选择逃跑;另一方面他因为跟袁绍有仇而不投袁绍。
那这岂不是恰恰证明魏种在最危险的时候都不会投袁绍?
随着袁绍消灭公孙瓒,官渡之战在有识之士眼里一触即发,而河内郡又在黄河以北,没有大河屏障,用一个已经验证过,不会投降袁绍的人当河内太守,才能确保河内的归属权。
曹操需要的就是这种和袁绍对着干的人,所以,曹操把河内的事委任给了魏种。
4.宣传需要
第四点就很简单了,这是曹操惯用的伎俩,当前天下大乱,君择臣,良臣也在寻找明君,曹操之所以放过魏种,并且委以重任,其实也有千金买马骨的意图。
之前曹操杀边让,把自己在士族之间的名声搞得不太好,曹操意识到汉末豪强士族太强,失去士族的支持难以成事,这也是试着把脱掉的衣服一件一件穿回来。

为的就是通过魏种的事,在士人之间做个宣传,天下的人才看曹操如此宽宏大量,自然认为是个善待员工的好老板,进而趋之若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嘛,这也符合曹操一贯的主张,魏种不重要,但善待人才,广纳天下人才、重用人才的政治态度很重要。

综上所述,曹操任命了魏种为河内太守,但因魏种在政治上不够过硬,有忠但无烈,虽有才,但德行方面还差些火候。

所以就不能像太傅钟繇一样封侯拜相,执宰天下了,这是关键时刻的考验题没有得满分的缘故。所以魏种的仕途也就止步太守了。

当然了,满分不是那么好得的,好多人都是躺着领奖,如果魏种不跑,八成当初就交代在兖州了,然而领导要的就是这股不计个人得失,敢于躺着领奖的执拗。

点击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发布于2021-06-28 11:10: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