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献皇帝 建安三年 公元198年

尚书令陈纪、纪子群在布军中,操皆礼而用之。张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

臧霸自亡匿,操募索得之,使霸招吴敦、礼、孔观等,皆诣操降。操乃分琅邪、东海为城阳、利城、昌虑郡,悉以霸等为守、相。

【译文】(下邳城破)曹操发现前尚书令陈纪与儿子陈群在吕布军中,曹操对他们全都皆以礼相待。

张辽率部归降,被任命为中郎将。臧霸潜逃民间,曹操悬赏将他捉拿,派他去招降吴敦、尹礼、孔观等人,一干人等全都到曹营请降。

曹操于是分割琅邪、东海两郡,改为城阳、利城、昌虑三郡,将臧霸等人全都任命为徐州郡太守和封国国相。

解析】一、关于吕布

吕布军中不是没有人才,相反更是人才济济,陈宫、高顺、张辽、陈群,包括陈登。

如果说,这个阵营简直可以说是天团了,论文官,陈宫是兖州系、陈群是颍川系、陈登是徐州系,这些那个不是大佬。

论武将,高顺的陷阵营所向披靡,张辽有逍遥津的高光时刻,吕布自己更是善战无前。

小沛争夺战,光是高顺、张辽出战,刘关张兄弟加夏侯惇就已经抵挡不住了。

这样的阵容,要啥有啥,如果说吕布是个善于驾驭人才的雄主,何愁大事不成?

如果说吕布能够处理好和这些手下的关系,

在政治上取得陈登徐州系的支持,再在政治层面依靠陈宫向兖州辐射,依靠陈群向颍川辐射。

在军事上,则以高顺张辽为主将,文武配合,何至于白门被俘?

事实却是

在文官层面,吕布既没有赢得陈登的支持,反而陈登还要投靠曹操来反咬他;

陈群父子在吕布军中沉默不语,出工不出力,也不支持吕布;陈宫愿意出谋划策,而吕布却满腹狐疑。

在武将层面,吕布并非不信任高顺,当初部将郝萌夜反,吕布不明就里,不知道是谁在搞事,第一反应就是跑进高顺的军营避难,所以我说吕布也不是不信任高顺。

但吕布更愿意信任自己的亲戚魏续,于是剥夺高顺陷阵营的统兵权,交予魏续,只在需要作战时候才临时让高顺带兵冲阵。

对于张辽,吕布和张辽同为并州系,当初吕布、张辽、张杨三人在并州刺史丁原帐下效力,吕布为主簿,张辽、张杨为从事。

这三个人在并州系中资历是差不多的,张杨在河内为一方诸侯,吕布在徐州搅动风云,而张辽最后却率众投降曹操。

这说明什么?

第一说明张辽与吕布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自己单独领军在外;

第二说明吕布的张辽的关系并不融洽,吕布被曹操围在下邳数月,连张杨都出兵野王声援,张辽却没有任何表示,你说他们的关系能好到哪里去?

吕布坐拥豪华阵容,却不能很好地处理各个派系之间的关系,组织内部人心浮动,劲不往一处使,这是吕布失败的原因之一。

如果不能理顺领导与下属的利益关系,又不能协调下属与下属之间的利益纠纷,那就算手下的人才再多,也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吕布放着这些人不去维护关系,反而亲信宋宪、侯成、魏续这些无名之辈,无非就是怕陈宫、陈群、陈登、张辽、高顺这些人太厉害了,会夺了他的权。

这种思想,如果说天下统一,倒不失为固权之策,可是吕布面临的情况是天下大乱啊。

大争之世,当以才为先,如果组织中关键位置都是忠心耿耿的无能之辈,那么虽然吕布在组织内部的权力得到了保证,同时必然也导致了组织的孱弱。

有能力的人都被排除在核心圈子以外,当面对外来威胁的时候,就会离心离德,甚至像陈登一样成为带路党。

吕布的政治格局,其实也就比山大王王伦强一点,大争之世,每天都面临竞争,这样小家子气,是难成大事的,这个吕奉先,搞统战的能力基本为负。

对于统帅级领导来说,善于搞人的工作,比善于搞事的工作更加重要,吕布就是典型的打仗业务专精,统战业务稀烂的代表。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要是团结不到人,这部分力量就会被对手所吸收,成为吕布具体业务层面的巨大阻力。

业务能力再强,如果成了孤家寡人,大部分人都不帮你,甚至是反对你,那强悍的业务能力,换句话说也不过是多蹦跶几天的能力而已。

吕布、项羽都是这种情况,像刘邦刘备曹操这种人,他们可以一败再败,而吕布、项羽这种人,却一败不起,这是为什么?其实就是由于统战工作做得不好,基本盘太窄,一败丢得干干净净,拿什么东山再起?

二、关于臧霸

材料中,曹操新定吕布,臧霸作为吕布的附庸,树倒猢狲散,潜逃民间,这个时候曹操又将臧霸捉拿了来,让他招降旧部,管理青徐,这是什么道理?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第一是曹操暂时无力经略青徐

曹操刚打完吕布,自己已经是奄奄一息,甚至是一度断粮,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是无力再转战青徐,将青徐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第二是曹操急需从青徐汲取力量

袁绍这个时候即将平定公孙瓒,平定北方以后南渡黄河已经是迫在眉睫,在这个时候,曹操征战四方,搞的是精疲力尽,如果袁绍突然南下,曹操这个时候是非常难受的。

所以曹操不光要养精蓄锐,更要尽可能的汲取统治区内的力量,如果这个时候亲自插手青州徐州事务,就算控制了青州徐州,短期内也是没有产出的。

不仅如此,亲自插手就意味着去中间商,青州和冀州接壤,还极有可能导致臧霸势力倒向袁绍。

所以权衡利弊之下,这个时候与其自己经略青徐,就不如暂时保留中间商,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的不破坏青徐地区的生产力,让臧霸等人代为管理,只要出人出力就行了。

这样收益最大,损害最小,受益最快,所以曹操没有选择自己直接经略青徐,而是重新重用青徐的本土势力臧霸这些人。

第三是利用臧霸制衡青徐本土势力

这个臧霸虽然是泰山本土势力,但出身并不高,并不是当地土豪,而是寒门出身,臧霸的父亲是县里的看守所长,后来因为抗命不遵被当地太守收押,臧霸半路劫囚,因而亡命江湖

臧霸字宣高,泰山华人也。父戒,为县狱掾,据法不听太守欲所私杀。太守大怒,令收戒诣府,时送者百馀人。

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

臧霸这出身,并非世家大族,而是像孙坚一样的寒门,凭自己打出来的天下,曹操之所以重用臧霸,我认为是有利用臧霸制衡青徐豪强的意思的。

比如说青州和徐州北部的豪强,又比如说南部的陈登,曹操平吕布,受益最大的除了曹操,就是臧霸势力了。

陈登以功加伏波将军。

臧霸作为吕布的附庸,平吕布之战不仅没有寸功,反而曾经出兵攻打曹操,曹操不仅不计前嫌,反而将青徐北部的地盘交给臧霸管控,反而将臧霸由反贼洗白为一方父母官。

而陈登作为曹操平吕布的功臣,曾经带着广陵郡的部队为曹操打先锋,结果却什么实际好处都没捞到,还是广陵太守,只不过加封了个伏波将军的虚名。

从这方面考虑,曹操重用臧霸压制青徐北部本土豪强,同时制衡南部以陈登为首的势力,这种目的就非常明确了。

点击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理事先管人,人不顺则事不达发布于2021-06-28 11:1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