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章皇帝 元和二年 公元85年
冬,南单于遣兵与北虏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斩获而还。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虏以前既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塞,谓宜还南所掠生口以慰安其意。” 
【译文】这年冬,南单于与北匈奴温禺犊王战于涿邪山,南匈奴胜,斩杀并俘获北匈奴的人民和牲畜后返回。武威太守孟云上书说:“北匈奴先前已和朝廷和解,而南匈奴又去掠夺,北匈奴单于会觉得汉朝欺弄他,因而会有进犯边塞的可能。我建议,应当让南匈奴归还掠夺来的人口和牲畜,以安抚北匈奴。”
解析孟云的这个建议是合理的。从根本上说,当时的生产力,不足以支撑汉朝把蒙古高原内化为疆域,因此野火烧不尽,大草原必有游牧政权。
朝廷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哪个游牧政权,而是采取分化瓦解的羁縻政策,组织蒙古高远统一,保持各个势力之间的碎片化。因为一旦蒙古高原统一,必会产生如冒顿般控弦30万的强大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造成严重威胁。
【原文】诏百官议于朝堂。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以为不可许,司徒桓虞及太仆袁安以为当与之。弘因大言激厉虞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虞延叱之,伦及大鸿胪韦彪各作色变容。
【译文】章帝诏令群臣就此事展开廷议。太尉郑弘、司空第五伦认为不应归还,司徒桓虞和太仆袁安则认为应当归还。双方一时争执不下,郑弘于是大声激怒桓虞说:“凡是主张归还人口和牲畜的,都是奸臣!”桓虞争锋相对的呵叱郑弘,第五伦和大鸿胪韦彪全都气得变了脸色。
【解析】议论归议论,当领导的应该有决断的能力,哪些下属的意见应该听取,哪些下属的意见不该听取,应该心里有数。
比如说材料中的郑弘,这个人的意见就不该听取,为什么?因为此人有严重的利益相关。
1.太尉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汉朝之前长期和北匈奴作战,作为军事长官,他即使想归还也不便主张,怕寒了下属们的心。
2.作为一个武将,必须态度强硬的主战,否则不是显得自己很怕死?这岂不是很没面子?
3.太尉、司徒、司空贵为三公,地位尊贵,如果主张归还北匈奴人口和牲畜,有通敌之嫌疑,因此为了表忠心,郑弘和第五伦纷纷主张不予归还,这是政治正确,郑弘讲理讲不过,骂的那句:“谁主张归还就是奸臣!”这就是他不小心暴露的真实担忧。
真理越辩越明,人心也是这样。相比于太尉和司空,司徒桓虞显然就没那没惜身,更愿意谋国,这种人极心无二虑,是关键时候值得倚重的社稷之臣。
【原文】司隶校尉举奏弘等,弘等皆上印绶谢。诏报曰:“久议沉滞,各有所志,盖事以议从,策由众定,訚訚衎衎,得礼之容,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君何尤而深谢!其各冠覆!”
于是司隶校尉上书弹劾郑弘等人,郑弘等人全都上交印信印绶谢罪。皇帝发书答复说:“事情久议不决,群臣意见各不相同,大事需要集思广益,政策需由众人商定,忠诚、正直而和睦谦,这才符合朝廷的礼仪;而缄默不语压抑情志,更不是朝廷之福。你们有什么过失要谢罪?请各自穿好官服!”
【解析】寝嘿抑心,更非朝廷之福
寝嘿指的是韦彪等人,抑心则是指的郑弘、第五伦。章帝放出北匈奴的话题来讨论,并不光是讨论,也有借机体察人心的意思。
能够感受到章帝的不满,章帝不是个笨人,他能感受到人心,只是我觉得他虽知而不能用,相比于父亲明帝,手段过于温和,对于涉型人员的处罚不够严格,没有威严,因此章帝朝被官员指责鼻子骂的时候不少。
可笑的是,文人以此贬明帝严苛而章帝宽厚,实是从屁股出发的忽悠之辞,如果领导听信了属下的吹吹捧捧,手段软了下来,该贬斥的不贬斥,该处罚的不处罚,怎么能够管理好组织。
依我看,像郑弘、第五伦、韦彪这种人,不可委以重任,担任三公是不可能了,应寻找罪责予以贬斥。
【原文】帝乃下诏曰:“江海所以能长百川者,以其下之也。少加屈下,尚何足病!况今与匈奴君臣分定,辞顺约明,贡献累至,岂宜违信,自受其曲!其敕度辽及领中郎将庞奋,倍雇南部所得生口以还北虏;其南部斩首获生,计功受赏,如常科。”
皇帝于是下诏:“地低为海,人低为王。汉朝稍微吃点亏,又有什么危害!何况现在与北匈奴的君臣名分已定,北匈奴言辞恭顺而守约,不断进贡,咱们怎能违背信义,自陷于理亏的境地!现命令度辽将军兼中郎将庞奋,用双倍的价格赎买南匈奴所抢的俘虏和牲畜,归还给北匈奴;南匈奴曾经杀敌擒虏,亦根据功劳给予奖赏,一如惯例。”
【解析】章帝这么处理不合适。归还北匈奴的牲畜固然可以,但不该从南匈奴手上赎买,更不该以战功奖赏南匈奴。为何?
汉朝之前和北匈奴和解,现在又将牲畜和人口还给北匈奴。其实就是不想北匈奴彻底衰弱,而是要北匈奴和南匈奴之间能够长期对抗,所以扶了北匈奴一把。这么做是符合羁縻而治政策的。
但不该从南匈奴手上赎买战利品,更不该以战功奖励南匈奴。在当时的情况下,南北匈奴名义上都是汉朝的附属国,南匈奴在没有报备的情况下,擅自向北匈奴开战,这足以说明汉朝对南匈奴的控制力已经锐减,南匈奴已经快失控了。
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做法是以强硬的态度勒令南匈奴交出违法所得,并根据罪行予以制裁,否则就要发兵攻打。
能不能发出兵暂且不说,其实此时汉朝看似繁荣,但中央财政早已经入不敷出,国家被既得利益者蛀空了。
十一月,己丑,车驾还宫。尚书张林上言:“县官经用不足,宜自煮盐,及复修武帝均输之法。”朱晖固执以为不可,曰:“均输之法,与贾贩无异,盐利归官,则下民穷怨,诚非明主所宜行。”帝因发怒切责诸尚书,晖等皆自系狱。
武帝时期是什么情况?动不动就十几万起兵逐战漠北,苦战连年。此时的帝国,外无大战,内无叛乱,竟然经用不足,以至于想要恢复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政策,可见已经穷到一定地步了。
既然没有支出,那就是收入少了,这些钱哪里去了?用脚指头想也能猜出个大概。章帝修养生息,就修养成这个样子。
这个时候,如果不集权,恐怕是没有国力支持经略漠北,长期征战。但这样更不应该讨好南匈奴,王者不以虚弱世人,一旦示弱,则疲相尽露,南匈奴尽获汉朝疲软的情报,不仅不会收敛,反而会变本加厉。
同时北匈奴见汉朝向南匈奴妥协,也更不敢相信汉朝了,可以说汉朝越是软弱,在异族之间的公信力越弱。
与其这样没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大病,不如成败一决于今日,做好战斗准备,强行和南匈奴开战,利用战争将所有自私的既得利益者拧成一股绳,利用战争集权。
一旦像汉武帝一样干成了,那就是内忧外患一并解决,皇权回归,大汉的荣耀再次走上巅峰
一个皇帝当得如此屈辱,对外舔着脸安抚匈奴,对内运用阿Q精自我安慰,自始至终也没见雄起过,皇帝当成这样还叫皇帝吗?
与其像老鼠一样守着四面漏风的危房混吃等死,不如下定决心放手一搏,周密计划,大胆实施,将帝国进行深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再次雄起。
就算失败了,也比混吃等死强。这才是真男人、雄才大略的帝王该干的事。
点击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听取建议应慎重,这类人的建议应仔细斟酌,不可随意采纳。发布于2021-06-28 11:5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