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武皇帝 元朔二年 前127年

是岁,中大夫张汤为廷尉。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时上方乡文学,汤阳浮慕,事董仲舒、公孙弘等。

以千乘儿宽为奏谳掾,以古法义决疑狱。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与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轻平者;上由是悦之。

汤于故人子弟调护之尤厚;其造请诸公,不避寒暑。是以汤虽文深、意忌、不专平,然得此声誉。

汲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曰:“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国富民,使囹圄空虚,何空取高皇帝约束纷更之为!而公以此无种矣。

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曰:“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译文】这一年,中大夫张汤出任廷尉。张汤为人狡诈, 靠玩弄巧智驾御他人。当时,武帝正倾心儒学张汤就假装敬慕儒家大师的样子,专心侍奉董仲舒公孙弘等人。

他任用千乘人(今山东高苑县)郳宽担任廷尉掾(副手),用古代的法令和经义为惯例判决疑难案件。被治罪的人,倘若皇上想从严处理,张汤就把他交给那些心狠手辣的廷尉监、狱史审判;如果皇上想从宽处理,张汤就把嫌疑人交给系的下属审判;武帝对张汤很满意。

对于老朋友的子弟,张汤照顾得特别周到;他去诸公重臣家问候请安,不避严寒酷暑。所以,张汤虽然歪曲法律、爱猜疑妒忌,判决不公平,却博得了好名声。

汲黯多次在武帝面质问、责备张汤说:“你身为廷尉,上不能褒扬先帝的功业,下不能抑制天下百姓的邪心,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裕、监狱空虚,为什么只知胡乱变更高皇帝定下的法律!迟早有一天你将会因此而断子绝孙的。

汲黯经常与张汤争辩,张汤的言论紧扣法律条文,观点立足于细节;汲黯严厉高亢,说不过张汤,愤极发怒,大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能担任公卿,果然如此!如果什么都听张汤的,将会使天下人极度害怕朝廷!

解析】一、为什么皇帝喜欢用酷吏

酷吏其实就是孤臣,俗称精家人。所谓酷吏,其实就是文人对他们的贬称。商鞅、晁错、郅都、主父堰都是酷吏。其核心思想,就是一切只对皇帝负责,为皇帝扫除一切障碍,只是酷烈的程度不一样。

酷吏是皇权的产物,只要有独裁,就会有酷吏生存的土壤。同时酷吏也是牺牲品,皇帝用酷吏是为了维护权威;杀酷吏也是为了释放怨气,酷吏大多下场很惨,比如说商鞅,五马分尸;晁错,灭族;主父堰,灭族;张汤,自杀。

皇帝用酷吏,看上的就是他们的魄力,就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酷吏做事往往不怕事大,什么盘都敢接,这样的人好使,谁不喜欢用?酷吏大多都是破局的利剑,能力相当出色,逻辑很强,做事非常缜密,不怕得罪人。

比如说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开两千年政治制度;晁错,削藩,搞出了七国之乱;主父堰,建朔方、迁豪强、推恩令。这些人做事,专挑得罪人的事干,因为皇帝用这些人,就是想去实现一些常规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出手就像哪吒闹海,风雷激荡,没有魄力,是不敢干这些事的。


二、为什么这些人不怕死?

武帝一朝,司马迁在《史记》中写了《酷吏列传》,写了很多酷吏,分别是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杨仆减宣杜周等人。这些人下场大多都不好,前面的刚死透,后面的就摩拳擦掌想要续上。面对权力,这些人如飞蛾扑火,前仆后继,拉都拉不住。他们傻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这些酷吏,有些是为了实现政治理念,比如说商鞅、晁错;有些是为了爽一把,比如说主父堰,主父堰曾经说过:“生不食五鼎,死便五鼎烹!”主父堰饱学之士,却常年郁郁不得志,在山东诸侯国常年居于人下,受尽屈辱,于是一怒之下上书汉武帝,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后就开始对山东豪强和各诸侯国展开了疾风暴雨的报复,这是由于压抑造成的疯狂。

因为替皇帝出头卖命,酷吏的官运基本都相当的好,经常越级升迁,一年几次提拔,深得皇帝喜爱。这其实就是政治投机。没背景,爬的快,平步青云,必然就是用了非常规手段,这些人虽然爬得快,但付出的代价是空前的,靠到处得罪人来取悦皇帝,获得皇帝的授权,往往等到皇帝死了,就会立刻被下一任皇帝清算。

比如说商鞅,又比如说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的李林甫,剧中李林甫为什么要玩命扳倒太子?一是他本身就是皇帝用来制衡太子的棋子,二是他得罪人太多了,一旦太子上位,必定会拿他开刀立威,收拢人心,看似李林甫身边熙熙攘攘,其实关键时刻,没有一个是靠得住的,打到李林甫得官心民心,所以,李林甫害怕,所以他要换一个没根基,需要依靠他的太子,将来登基了好继续把持朝政,以求自保。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这些人不可为不聪明,也不是不知道后果,之所以他们明知道当孤臣酷吏容翻船,还要上,其实就是看中了酷吏升官快,权力就好像春药,他们看中的就是权力大,为所欲为。至于之前的酷吏下场不好,已经被他们主动忽视了,这些酷吏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力强,能力强就自信,总是认为自己比前任强,所以抱有侥幸心理。


三、倒在晋升路上的张汤

汉书》说张汤是张良的后代,但是司马迁却提都没有提。司马迁是相当看不上这些人的,不然也不会称他们为酷吏。他们真的有那么不堪吗?恐怕没有,比如说张汤,丞相庄青翟告他趁机利用政策内幕取利,失去了汉武帝的信任,最后被逼自杀明志,死后抄家,家里不过500金。还都是武帝赏赐的,全部可以追溯到财产来源,没有其他任何产业。

武帝知道后勃然大怒,把丞相庄青翟和他的三个丞相长史全部处死了,庄青翟是被勒令自杀。张汤自杀的事,武帝为何如此震怒?他伤心啊,多好用的小弟,还没用够就被逼死了,如果不严肃处理始作俑者,那什么安慰孤臣之心,张汤得不到翻案,以后就没人愿意替汉武帝扛事卖命了。

张汤是做到了御史大夫的,他想方设法的攻击丞相庄青翟,其实就是想自己当丞相,执宰天下。之前有说过,御史大夫是可以递补丞相缺的,只有把庄青翟扳倒了,他才能补缺,不然他也不会如此清廉,如此卖命。张汤这个官迷,倒下的地方离丞相交椅只有一步之遥。

他的倒台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的倒台说起来很复杂,这其中关系到诸侯王的利益之争,关系到朱买臣之间关于严助的恩怨,关系到倚势凌人的性格特点,关系到汉武帝猜忌他把朝廷的政策内幕透露给商人,导致商人往往先行一步,大发横财。一句话概括,张汤的失败,败在他得罪人太多了。而张汤的成功,又在于他敢于替汉武帝疯狂的撕咬人。

在古代,当孤臣酷吏,失败了是要付出生命为代价的,因为政治过于残酷。而现代社会,职场政治斗争没有那么残酷,只要自身行的端做得正,在一把手权威无限的组织中,当孤臣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失去职位,而失去职位,却得到了资历,现在不比古代,古代皇帝垄断一切,现在好单位到处都是,只要有资历,就会有更多选择,所以我认为,现代企业,当孤臣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PS:张汤像不像李达康?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资治通鉴翻译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现代社会是当孤臣的好时侯发布于2021-06-28 12: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