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朝皇帝,王莽的开局简直完美。


完美的个人形象:德完人、爱民如子、英明武;

完美的群众基础:100%的支持率;

完美的改朝换代:让,中国大一统王朝独一份;

完美的干部队伍:全是自己人,没有敌人;

完美的国内外局势:万邦来朝、国泰民安。


(详见《王莽造神记》。)


上下五千年,放眼全地球,还有比王莽起点更高的开国皇帝吗?


没有。


所以,王莽雄心勃勃地制定战略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


  1. 土地国有化:全国的土地一律收归国有,不得买卖;
  2. 田地均等化:没田地的,给你分;田地超标的(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给别人。
  3. 禁止奴隶买卖;
  4. 大力发展国有经济:类、盐铁专卖;山川河流收归国有;
  5. 对民生物资实行价格管制+阶段性统购统销,杜绝“谷贱伤农”“蒜你狠”等现象;
  6. 打击高利贷,政府发放低息惠民贷款;
  7. 改革币制,发行大面额货币,增强中央财政实力;
  8. 实行固定工资+绩效考核,激发官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

总而言之一句话:缩小贫富差距,调和阶级矛盾,达到国富民强(齐众庶,抑并兼)

新莽货币:大布黄千(供图/大江)

但是,这些好政策带来的,只有坏结果:

  • 民不聊生;
  • 官不聊生;
  • 王莽身死国灭。

这是为什么呢?王莽到死也没搞明白。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原因也简单:王莽改制,没有受益人。

王莽改制的初衷是打击豪强、抑制兼并(土地、劳动力向少数人集中)

豪强是谁?大地主、大奴隶主。

大地主、大奴隶主又是谁?官员(现任的、退休的、落马的)

比如,汉哀帝曾一次性赏赐男宠董贤(正国级官员)20多万亩土地(详见《董贤:有一种上下级关系叫恩爱》

当然,你可以说,董贤是奸臣,属于个别腐败官员,不具代表性。

好,那就找两个好官。

汉成帝的两位老师:匡衡、张禹。他俩的共同特征:

  1. 帝师;
  2. 丞相
  3. 德高望重;
  4. 大儒;
  5. 大地主。

张禹退休后,做生意赚了大钱,把关中平原近1/10的良田买回家,总面积达4万亩(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皆泾渭灌溉,极膏腴上贾)。此外,他还有封地,食邑1000户。

匡衡就更牛叉了。他的封地有31万亩田地。后来,地方官发现,之前统计错误,多给了他4万亩,就打报告申请收回。匡衡当时还在丞相位置上,直接以权谋私,把这事给摆平了。到我碗里的,就是我的,还敢往回要?你还想不想混了(详见《丞相匡衡:我为啥甩锅失败》

汉武帝时期的正部级落马官员宁成有句名言:当官到不了正部,做生意赚不了几千万,你丢人不?

(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乎!)

宁成落马后回到老家,借钱买了10万亩田地,租给几千户穷人,当上了大地主,几年时间,几千万到手。然后,成为当地一霸,横行乡里,每次出门,几十名保镖骑马护卫,比当地领导还牛叉。

(乃贳shì貣dài陂田千余顷,假贫民,役使数千家。数年......致产数千万,为任侠......出从数十骑。其使民,威重于郡守。)

所以,大汉朝,不管好官坏官、大官小官,好像都是豪强。


问题来了:你王莽想用豪强打击豪强,怎么可能成功?

所以,王莽出台的好政策,要么迟迟不能落实(图簿未定),要么各级官员阳奉阴违(吏缘为奸),常常是老政策废了,新政策悬着,百姓无所适从,官吏浑水摸鱼,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严重受损。

当然,王莽是皇帝,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强势推行改制,可以用新豪强打击老豪强(退休官员、失势权贵)、小豪强(基层官员、商人),完成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王莽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这一目标

他改制期间,甚至出现了个别诸侯没钱吃饭,要外出打工赚钱(诸侯皆困乏,至有佣作者)

但这样的结果只会更糟糕。

1. 再分配的财富几乎全进了王莽的腰包。

公元23年,王莽政权灭亡时,皇宫里储藏的黄金有60多万斤,其他财物的价值也差不多。

也就是说,王莽改制这么多年,最大的赢家是他自己,赚了价值120多万斤黄金的家当(时省中黄金尚六十馀万斤,它财物称是)。而西汉时期,每年的国防日常开支约20万斤黄金。

当时,起义军都快打到长安了,王莽派驻守京师的精锐部队做最后的抵抗。但他也舍不得花钱,只给官兵们每人发了4000钱(折合4两黄金)的红包。搞得大家很不爽,全无斗志(众重怨,无斗意)

这叫国家富裕吗?这叫统治者富裕(莽愈爱之)

2. 王莽富裕了,老豪强、小豪强就穷了吗?

基本不会。

因为他们把损失转嫁给了老百姓(吏用苛暴立威,旁缘莽禁,侵刻小民)

所以,王莽一系列好政策出台后的最终结果是:老百姓更穷了,活不下去了,只能造反(富者不自保,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

所以,王莽当了十几年皇帝,搞了十几年改制,推出了无数的好政策,得到的只有坏结果。

公元23年,王莽守着他改制的唯一成果:价值120万斤黄金的财物,被攻入皇宫的起义军杀掉,身死国灭。

王莽改制的唯一受益人王莽,最终也成了改制的受害者。


学者提出,中国的封建王朝一直无法走出“贫富悬殊”的怪圈。

不消除“贫富悬殊”吧,国家穷、权贵富、老百姓穷,有可能亡国。比如东汉唐朝

消除“贫富悬殊”吧,国家富、权贵富、老百姓更穷,也可能亡国。比如新莽、明朝

李自成打到北京时,崇祯皇帝的皇宫里,储藏的白银高达7000万两。而当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不到400万两白银。

为什么会这样?

用秦老师的话说:因为这种富不是经济行为,而是权力行为。


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莽:害人的好政策 扯资治通鉴121发布于2021-06-28 13:4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