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前,王莽干了两件事:


  1. 自律;


他的自律,是变态级的;他的造神,是史诗级的。

先看下王莽的简历:

14岁:最不被看好的边缘外戚;
38岁:众望所归的帝国一哥;
39岁:退居二线的过气外戚;
41岁:被提前退休的闲散侯爷;
45岁:咸鱼翻身的帝国一哥;
54岁:代汉自立的新朝皇帝;
68岁,国灭身死。

45岁之前的王莽,是大汉官场的一股清流,凭着超级自律赢得了超级名声(详见《王凤:舅舅治国》。更牛叉的是,他地位越高,自律越严(爵位益尊,节操愈谦),甚至达到了变态级。

比如,王莽家勤俭节约到了寒酸的地步。有一次,他老婆竟被客人误认为是端递水的老妈子,因为浑身上下全是地摊货。

(母病,公卿列侯遣夫人问疾,莽妻迎之,衣不曳地,布蔽膝,见之者以为僮使,问知其夫人,皆惊。)


比如,王莽对家人的管教非常严格。他的二儿子王获杀了家奴,竟然被他逼着自杀谢罪(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

零瑕疵的王莽,伟光正的可怕。

他为了什么?想干什么?天知

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王莽再次成为帝国一哥(大司马、领尚书事)

这一年,王莽45岁,年富力强、位高权重,还深受广大干部群众拥护、爱戴。

更重要的是,他和刘氏皇权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 汉成帝(王莽的表哥,无子)去世后,王莽和刘氏皇权再无亲情;
2. 汉哀帝去世后,刘氏皇权对王莽再无约束。

唯一能监督王莽的,是他70岁的姑姑、太皇太后王政君。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野心越大。

王莽的造神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王莽造神第一步:
大领导的绝对信任

对王莽来说,这很简单:把王政君当亲妈伺候。

1、老太太念旧。

王莽就把王政君的姐妹(也是他的姑姑)全部授予封君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食邑)

类似的事,王政君当年让亲儿子汉成帝去办,被拒了,因为不合规(非正也)

这大侄子,比亲儿子还贴心。

2、老太太喜欢清闲

王政君都70岁了,早到了退休抱孙子的年纪,可惜,无儿无女,还得天天打卡上班(太皇太后临朝)。老太太超级不开心,每天上班像上坟(太后老,厌政)

王莽主动挑担子:您老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好好享清福了。工作上的事,我来操心,您把关定向就行(太后春秋高,不宜亲省小事)

老太太很高兴:我大侄子真懂事,姑没白疼你。

从此,部级以上官员的考核、新官员的任命(州牧、二千石及茂材吏初除奏事者),王莽一个人说了算。听话的,给糖吃;不听话的,滚蛋。

3、老太太在家待不住。

从18岁开始,王政君在皇宫里生活了将近60年,感觉和坐牢没啥区别,就想出门遛遛弯散散心。

王莽很孝顺,一年四季,都要挑个好日子,请老太太外出视察,把长安郊县挨个转一遍,还特意安排了“送温暖、献爱心、给政策”系列活动,让老太太与民同乐,接受万民敬仰。把老太太乐得,身子骨都变硬朗了。

(莽又知太后妇人,厌居深宫中,莽欲虞乐以市其权,乃令太后四时车驾巡狩四郊,存见孤、寡、贞妇,所至属县,辄施恩惠,赐民钱帛、牛,岁以为常。)

4、老太太好面子。

王莽就暗示匈奴单于,让王昭君的长女须卜居次云扮演“脑残粉”,主动申请来华伺候王政君。

高,实在是高。

首先,这是太皇太后治国成就和领导魅力的生动体现,开创了万邦来朝工作的新局面(异于前)。以前,大汉朝都是拿刀动枪逼人家送儿子到长安当人质;现在,太皇太后凭个人魅力吸引人家主动上门提供服务。这就是境界,这就是差距。

其次,王昭君的女儿来伺候老太太,非常合适。一,级别够高(匈奴公主),很给老太太长脸;二,交流没障碍(汉匈混血,而且,妈妈王昭君当过汉朝的宫女),会用筷子、爱吃饺子,还懂规矩。

把老太太乐得,直接拨给匈奴一大笔钱(赏赐之甚厚)

5、老太太讨厌的人,全部干掉。

比如:

傅太后:汉哀帝的奶奶,忘恩负义,欺负王家人;
丁太后:汉哀帝的妈妈,忘恩负义,欺负王家人;
傅皇后:汉哀帝的皇后,傅太后的娘家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不仅害得汉成帝无子,还帮助白眼狼汉哀帝当太子、霸占家产。


对于老太太的敌人,王莽的原则是:活着的,往死里整;死了的,挖出来整。

先剥夺她们的一切政治待遇;然后,活着的,逼她们自杀;死了的,刨坟开棺,按照降级后的规格,重新埋葬。

王政君都有点不好意思了:都过去了,算了吧(既已之事,不须复发)

王莽大义凛然:违背原则的事,不管过去多久,必须依法追究!而且,这不是我个人的意见,而是全世界忠义之士的共识。

王政君:好。

于是,在王莽的运作下,包括长安高官及其家属、儒家知识分子和外国友人在内的十几万名志愿者,出钱又出力,一起完成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刨人祖坟运动。

(公卿在位皆阿莽指,入钱帛,遣子弟及诸生、四夷凡十馀万人,操持作具,助将作掘平共王母、丁姬故冢。)

6、老太太身边的人,全部巴结。

只要是老太太身边的工作人员,上到官员,下到临时工,王莽一律当亲人待。

老太太身边的人,王莽前前后后送了几千万的财物。就连陪老太太聊天解闷的小童病了,王莽都亲自登门看望(太后旁弄儿病,在外舍,莽自亲候之)

所以,提起王莽,老太太身边,没一句坏话,全是夸,天天夸月月夸年年夸,往死里夸(以故左右日夜共誉莽)

所以,王政君对王莽完全信任、彻底放权:好好干,放手干!

没了王政君这道紧箍,放眼天下,王莽再无敌手。



王莽造神第二步:
一把德高望重的刀

这把刀叫孔光:

孔子十四世孙;
四朝元老、三朝丞相
儒学大师
德高望重胆子小。

王莽爱死了孔丞相的德高望重胆子小,所以,上台后第一个刻意拉拢的就是他。

  • 先提拔孔光的女婿甄邯为大内交通局局长(奉车都尉,副部)
  • 然后,想搞谁,就让甄邯转告老丈人:太后想让你如何如何。
  • 然后,孔光乖乖地按照“太后的意思”写奏折,提建议。
  • 然后,太后爽快地批准。

这一招万试万灵,因为太后和全国人民都尊敬、信任孔光(太后所敬,天下信之)

王莽自己呢,专门负责当影帝,永远那么地讲原则、顾大局,大公无私。

  1. 凡是有利于自己的,宁死不从;
  2. 凡是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誓死捍卫。

上到王政君,下到平民百姓,都由衷赞叹:大汉有王莽,真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呀。

(莽色厉而言方,欲有所为,微见风采,党与承其指意而显奏之。莽稽首涕泣,固推让,上以惑太后,下用示信于众庶焉。)

有了孔光这把刀,王莽不仅杀人不见血,而且越杀越正义。



王莽造神第三步:
绝对权威

要做到绝对权威,必须消灭一切反动派和潜在威胁。

先是自己家的。

红阳侯王立,王政君的六弟、王莽的六叔,虽没担任实职,但毕竟是王家长辈,是王莽之外、唯一能影响王政君的人。

万一他看自己不顺眼,向王政君打小报告,怎么办(畏立从容言太后,令己不得肆意)

凉拌。

又是孔光出面,上奏折,揪住王立的黑历史不放,逼着王政君将他赶出长安,回封地养老(太后不得已,遣立就国)

和王立一起被赶出长安的,还有王莽的堂弟王仁。这哥们出了名的认死理儿,爱唱反调。留着他,只会给王莽添堵。

然后是小皇帝家的。

汉平帝虽然只有9岁,但也有外戚。为了杜绝汉哀帝外戚抢班夺权的历史重演(详见《汉哀帝:我有两个强势的女领导》),王莽和王政君商量后,直接实施强监管:小皇帝的妈妈、舅舅、妹妹等亲属一律不得来长安(不得至京师)

剩下的就好办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附顺莽者拔擢,忤恨者诛灭)

哪怕是王莽的亲儿子。

王莽强力打压汉平帝的外戚卫家,他的长子王宇却有自己的小算盘:将来汉平帝亲政了,一定会秋后算账,我肯定受牵连呀。

于是,王宇和自己的老师、名儒吴章,大舅哥吕宽一起,暗中谋划废除针对卫家的强监管政策。

王莽发现后,暴怒,亲自下令,逮捕王宇一家。王宇被迫服毒自杀;王宇的老婆有孕在身,没关系,生完孩子再杀。

敢跟我作对,亲儿子都没得商量!


然后,王莽大开杀戒:

  • 卫家,除汉平帝的生母卫太后外,全部处死;
  • 吴章,被腰斩于长安大街;
  • 吴章的1000多名弟子,终生不得为官;
  • 吕宽,被灭族。

然后,借题发挥,将那些向来不听话的全部处死(连引素所恶者悉诛之)

  • 汉元帝的妹妹、汉平帝的姑奶奶——敬武长公主,被逼自杀;
  • 王莽的叔叔王立、王莽的堂弟王仁,被逼自杀;
  • 前副丞相何武等数百名高官、名流,被杀。

天下震动。

王莽为什么敢这么干?不怕人设崩塌吗?

当然不怕。因为他有双保险:

  1. 孔光这把德高望重的利刃;
  2. “大义灭亲”的旗帜(王莽先杀了长子王宇一家)

所以,王莽这次大清洗具有很高的迷惑性。王政君就非常感动,称赞王莽不因私害公,朕心甚慰(不以亲亲害尊尊,朕甚嘉之)

这就是王莽,心狠手辣段位高。谁会不服?谁敢不服?

好了,上上下下都是自己人了。王莽的造神运动进入关键阶段。

一颗空前绝后、光芒万丈的“大汉救星”,冉冉升起。



王莽造神第四步: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先是大搞金钱外交,我出钱你办事,让周边国家今天献祥瑞、明天求归顺,一派大国气象。

王莽真的很会玩,比如,他掏钱让匈奴单于改名字。

王莽是个复古派,他掌权后出台了一个新规定:中国人的名字必须是单字(莽令中国不得有二名)

因为单字符合周礼,古人的名字几乎都是单字,如:姬发、姜尚、孔丘。

当然,随着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也有人是两个字的,如:蔺相如、吕不韦、董仲舒。

但在王莽这样的复古派看来,这简直是很不礼貌。

为了让全国人民都拥护单字政策,王莽暗示匈奴单于:你主动改名并向大汉朝中央政府报备,我绝不会亏待你的。

匈奴单于当然同意。你只要敢出钱,他能让全匈奴人都改名。

于是,时任匈奴单于栾提(姓)囊知牙斯(名)上书汉朝:臣万分仰慕天朝文化,尤其拥护单字政策,即日起,臣改名叫栾提知

大汉帝国的民族自豪感、王莽同志的领导魅力,蹭蹭往上涨呀。

于是,百官上奏:王莽治国有大功,致使万邦来朝、祥瑞再现,建议晋封其为安汉公,并上调工资(宜赐号曰安汉公,益户畴爵邑)

公爵,是汉朝大臣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因为刘邦晚年出台规定:异姓不得封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王以下的爵位,公侯伯子男,公排第一。

王莽很会玩,坚决推辞:

成绩是大家的,荣誉是集体的,不能奖励我个人!要奖,先奖励孔光、王舜、甄邯等同志。

然后,连续推辞四次,还请病假不上班,以表决心。

然后,百官向王政君请示:还是按王莽同志的建议执行吧。

然后,王政君下诏,重奖孔光等有功人员。

然后,王莽继续请病假。

然后,百官向王政君请示:王莽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要重奖呀,否则全国干部群众会失望的(无使百僚元元失望)

然后,王政君下诏:重奖王莽并晋封他为安汉公(号曰安汉公,益封二万八千户)

然后,王莽“诚惶诚恐、愧不敢当”地销假上班了(莽为惶恐,不得已而起)

你以为这事就翻篇了?早着呢。

王莽接受了安汉公的爵位,但同时提出:2.8万户食邑的奖励,我受之有愧,因为老百姓还没有脱贫致富(愿须百姓家给,然后加赏)

百官开始捧哏:我们不同意,人民也不答应,您必须接受。

唯一的现场观众王政君烦了:好好好,听你的,等全国人民都富裕了,再奖励你!

王莽继续加戏:我还有最后一个请求,这大好局面是全国干部群众一起努力拼搏的结果,必须让他们都能分享到大汉腾飞的红利。

王政君:好好好,都听你的。

于是,全国干部群众领红包。

  • 100多名皇家子弟、高级干部,封侯;

  • 全国部级(含)以上退休官员,发放退休工资;

  • 100多名汉朝开国元勋的后代,被重新封侯;

  • N项惠民政策出台,只是出台(但崇空语,无施行者


王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媚说吏民)

万一有不好的事发生,怎么办?

按正能量办。

王莽是个高手,他常常以身作则,转移舆论焦点,大搞正面宣传。

每次有灾害发生,比如地震、旱灾啥的,王莽带头吃素并捐款捐物,赈济安置灾民。

然后,各级干部在他的感召下纷纷效仿。

然后,全国上下感动得稀里哗啦的,为大汉朝有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好领导而激动、自豪。

王政君甚至亲自下令,让王莽吃肉:每次发生灾情,你都吃素,这怎么行?你的身体是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坚强保障,赶紧吃肉(公以时食肉,爱身为国)

这个国家已经离不开王莽了。



王莽造神第五步:
全面吹风,层层加码,逐级造势

公元4年,王莽先放了个试探性的热气球。

以正国级领导(太保)王舜为首的8000多名干部群众上书,请求加封王莽为宰衡,级别在其他正国级领导之上;王莽的妈妈、儿子一律封爵。

当年,秦始皇为了体现自己的牛叉,把三皇五帝的称号兼并重组,搞了一个新称号:皇帝。

现在,王莽为了体现自己的牛叉,把史上最牛叉的辅政大臣伊周公的称号“阿衡”“太宰”兼并重组,搞了个新称号:宰衡。

老规矩,面对这一荣誉和奖励,王莽坚决推辞。
 
老规矩,正国级捧哏孔光再次登场。

孔光:这么点赏赐本来就配不上您的大功,而且,您过分谦虚的老毛病又犯了。这一次,我们绝对不能听您的。因为奖优罚劣的用人制度不容破坏!
 
(太师光等皆曰:赏未足以直功。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伸主上之义。)
 
王莽:得嘞,听您的。
 
没多久,造神运动继续加码。

这一次出场的,是另一位正国级捧哏:王舜。

他向中央上书:全国人民听说了安汉公的事迹,都特别感动、特别受教育。各地涌现出无数学习安汉公的先进典型。就算是周文王那样的圣贤,也没有安汉公做得好!臣建议,在全国掀起新一轮宣讲、学习安汉公光辉事迹的高潮
 
(太保舜奏言:天下闻公不受千乘之土,辞万金之币,莫不乡化。蜀郡男子路建等辍讼,惭怍而退,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
 
中央批示:速办。

没多久,造神运动继续加码。

百官上书:当年周公辅政,七年才见成效。如今安汉公辅政,4年就大功告成。应该晋升安汉公的级别在诸侯王之上
 
(群臣奏言:昔周公摄政七年,制度乃定。今安汉公辅政四年,营作二旬,大功毕成,宜升宰衡位在诸侯王上。)
 
中央批示:速办。
 
没多久,造神运动继续加码。

包括诸侯王在内的48万人上书,建议进一步褒奖王莽。

西汉时期全国人口6000万左右,按照当时的教育普及程度和识字率,估计受过教育的都来了。
 
王莽继续谦虚:绝对不行!只要能把国家治理好,我就申请退休,把岗位和机会让给年轻人
 
(诸臣民所上章下议者,愿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成,愿赐骸骨归家,避贤者路。)
中央表示:您就不要推辞了,国家离不开您!人民离不开您!
 
然后,赐予王莽九锡。
 
九锡,古代天子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级别待遇。
 
被授予九锡的都是哪些人?
 
王莽、曹操司马昭......



王莽造神第六步:
新时期需要新领导

公元5年,王莽造神运动进入收官阶段。

先是,八个以部级官员任团长的全国建设发展成就考察团胜利返京,并提交了长达3万字的报告:全国形势一片大好,不是小好是大好!百姓们纷纷自发创作歌谣,歌颂王莽的功德无量。

(王恽等八人使行风俗还,言天下风俗齐同,诈为郡国造歌谣颂功德,凡三万言。)

注:当时写字用竹简,很不方便。《论语》,1万多字;《史记》,50多万字。3万字的报告,有学者表示,约等于现在的300万字。


当然,总有几个不识时务、不知死活的。

比如,有两个正部级地方大员,一个拒绝献祥瑞、唱赞歌,一个如实上报灾情;结果,被中央定性为“破坏富强大局,严重违法违纪”(嫉害圣政,皆不道),一个被判处死刑,一个被降为科级(上面有人)

谁还敢唱反调?

然后,王莽亲自作报告,一锤定音:大汉朝百业兴旺、百姓富裕、社会秩序良好,即日起,正式进入盛世。
 
【莽又奏为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之制;犯者象刑(象征性处罚)。】

新时期,当然需要新领导。

问题来了:老领导怎么办?

按“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办。

进入新时期几个月后,王莽向14岁的汉平帝进献毒酒,几天后,汉平帝去世。

十二月,莽因腊日上椒酒,置毒酒中。帝有疾......丙午,帝崩于未央宫。)

76岁的大汉好媳妇王政君,还在傻乎乎地思考:该立谁为新皇帝呢?

有地方官员奏报:

一块石头跳了出来并宣布,王莽当皇帝(有丹书著石,文曰:告安汉公莽为皇帝)

王政君再老糊涂,也回过味来了,大怒:这纯属扯淡,绝对不行(此诬罔天下,不可施行)
 
她再喜欢王莽,再照顾娘家人,但骨子里还是刘家的媳妇,绝不允许婆家变娘家。
 
晚了。
 
正国级捧哏、王政君的堂侄王舜劝她:
 
事已至此,有啥办法?您又管不了王莽。而且,王莽不是想当皇帝,只是因为责任太大,才需要更大的权力。他的出发点,还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呀。
 
(太保舜谓太后曰:事已如此,无可奈何。沮之,力不能止。又莽非敢有它,但欲称摄以重其权,填服天下耳。)
 
王政君知道,这孙子也在扯淡,但没办法,只好默许。
 
于是下诏,任命王莽为“假皇帝”,尊称“摄皇帝”,暂时代理皇帝一职,待选出新皇帝后,再好好辅佐。
 
(赞曰“假皇帝”,民臣谓之“摄皇帝”。)

王莽:没问题。
 
然后,选了一个两岁的孩子、汉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

小娃娃,我一定好好辅佐你。
 
刘家那座椅,距离王莽,一步之遥。


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王莽造神记 扯资治通鉴120发布于2021-06-28 1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