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世祖武皇帝上之上泰始二年(公元266年)

春,正月,丁亥,即用魏庙祭征西府君以下并景帝凡七室。

二月,除汉宗室禁锢。

文帝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既葬,帝亦除之,然犹素冠疏食,哀毁如居丧者。

秋,八月,帝将谒崇阳陵,群臣奏言,秋暑未平,恐帝悲感摧伤。帝曰:“朕得奉瞻山陵,体气自佳耳。”又诏曰:“汉文不使天下尽哀,亦帝王至谦之志。当见山陵,何心无服!其议以衰绖从行。群臣自依旧制。”尚书令裴秀奏曰:“陛下既除而复服,义无所依;若君服而臣不服,亦未之敢安也。”诏曰:“患情不能跂及耳,衣服何在!诸君勤勤之至,岂苟相违。”遂止。  

中军将军羊祜谓傅玄曰:“三年之丧,虽贵遂服,礼也,而汉文除之,毁礼伤义。今主上至孝,虽夺其服,实行丧礼。若因此复先王之法,不亦善乎!”玄曰:“以日月,已数百年,一旦复古,难行也。”祜曰:“不能使天下如礼,且使主上遂服,不犹愈乎!”玄曰:“主上不除而天下除之,此为但有父子,无复君臣也。”乃止。

    戊辰,群臣奏请易服复膳,诏曰:“每感念幽冥,而不得终苴绖之礼,以为沉痛。况当食稻衣锦乎!适足激切其心,非所以相解也。朕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至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相从已多,可试省孔子答宰我之言,无事纷纭也!”遂以疏素终三年。

臣光曰:三年之丧,自天子达于庶人,此先王礼经,百世不易者也。汉文师心不学,变古坏礼,绝父子之恩,亏君臣之义;后世帝王不能笃于哀戚之情,而群臣谄谀,莫肯厘正。至于晋武独以天性矫而行之,可谓不世之贤君;而裴、傅之徒,固陋庸臣,习常玩故,不能将顺其美,惜哉!

    柏杨白话版:266年(东吴·甘露二年 宝鼎元年 晋·泰始二年)

  春季,正月八日,晋王朝政府(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把曹魏帝国的皇家祭庙改为晋王朝皇家祭庙(曹姓皇族皇帝的牌位,包括曹操的牌位在内,都迁往邺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邺镇】,当初曹叡辛辛苦苦盖的祭庙和宫殿【参考二三七年六月】,现在全由司马家享受)。祭祀司马钧以下历代祖先,加上司马师,共七个祭室(司马钧、司马量、司马隽、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

  二月,晋王朝政府撤销东汉王朝刘姓皇族的禁锢(曹魏帝国篡夺东汉王朝政权后,对刘姓皇族,严加看管,限制离境)。

三月,东吴帝国(首都武昌【湖北省鄂州市】)派藩属事务部长(大鸿胪)张俨、高级警卫指挥官(五官中郎将)丁忠,前往晋王朝(首都洛阳)政府吊丧。

晋王朝司马昭之死,全国官民都依照变通办法,三天便脱下丧服。身为儿子司马炎,也于安葬老爹三天后,脱下丧服;但是仍戴白色孝帽,不吃肉类,只吃蔬菜,悲哀痛苦,骨瘦如柴,跟守丧的情形一样。

  秋季,八月,司马炎打算去老爹墓园(崇阳陵)祭悼,文武官员启奏说:秋老虎气候,仍然炎热,恐怕皇帝太过悲伤,损害身体。司马炎说:“我能看到老爹陵墓,健康自会恢复。”于是下诏:“从前,刘恒(西汉王朝五任帝)不使天下人民为自己穿三年丧服,是帝王的一种谦虚心意(刘恒缩短守丧时间诏书,参考前一五七年)。现在我要拜见陵墓,不穿丧服,于心不安!但也仅我一人穿着,文武百官则仍保持原状。”国务院总理(尚书令)裴秀启奏说:“陛下既已脱下丧服,而又再穿,在礼法上没有依据。而且,君王穿丧服,臣属不穿丧服,群臣怎敢安心!”司马炎下诏说:“应忧虑的是心里有没有真正怀念哀悼,不应忧虑穿不穿丧服!各位如此关心,我不忍违背。”遂不穿丧服。

  中央禁军总监(中军将军)羊祜对傅玄说:“三年之丧,地位再尊贵的人,也要遵守,因为这是古代礼仪。主上(司马炎)至为孝顺,虽然没有穿丧服,但实质上却是守三年之丧,如果能从此恢复先王(古代圣明君王)所制定的礼法,岂不很好!”傅玄说:“缩短守丧时间,用一天代替一月的制度,已实行了好几百年(自前一五七年起,迄本年,整四百二十三年)。一旦复古,恐怕行不通。”羊祜说:“即令不能使天下人都遵守古礼,只要能使主上穿三年丧服,也就够了。”傅玄说:“君王不脱丧服,人民却脱丧服,是只有父子之亲,没有君臣之义。”司马炎遂不坚持。

  八月二十二日,文武百官奏请晋帝司马炎,脱下白色孝帽,恢复正常进餐。司马炎下诏说:“每每思念九泉之下的幽冥世界,而自己却不能穿三年丧服,心情至为沉痛,何况又要吃鱼吃肉,身披锦绣丝绸?那只有使我更加悲伤,不能使我宽心解怀。我生在儒家家庭,礼仪相传,为时已久,怎么可能突然改变对父亲的孝思?接纳你们的建议,已经够多,试看一下孔丘回答宰我的话(《论语》:宰我问说:“守三年之丧,时间太久。正人君子三年不行礼,礼必消灭。三年不听乐,乐也必消灭。旧的米谷既死,新的米谷已生,尽情就可以了。”孔丘说:“吃米穿绸,你心里是不是平安?”宰我说:“平安。”孔丘说:“你心里如果平安,你就去做。”宰我告辞后,孔丘说:“宰我是何等的不仁不义,儿子生下三年,然后才能离开爹娘怀抱。守三年之丧,是天下人共同遵守的原则。”),就不必再为此事争论。”司马炎遂继续头戴白色孝帽,不吃鱼肉,只吃蔬菜,整整三年。

司马光曰:

  三年之丧,上自天子,下到小民,都要遵守,这是先王(古代圣明君王)制定的礼教,百世不变。刘恒(西汉王朝五任帝)独出心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守成规,变更古人制度,破坏古人礼仪,断绝父子之间的恩德,伤害君臣之间的大义,后世君王遂不能有深刻的悲痛之情。而文武官员,谄媚拍马,又不肯匡正。直到司马炎,挺身而出,天性流露,矫正错误,仍行古礼,应是世间难得出现的贤明君王(不世之贤君)。可是,裴秀、傅玄之辈,却是浅陋的庸才,只知沿用旧例,玩弄典故。不能顺从君王的美德,可惜。

读书笔记:“孝”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核心,但是过尤不及,“三年之丧”只能是逼着人们作假。司马炎此举,害了全中国人几千年。

    柏杨曰:三年之丧,在公元前五世纪时,人们就已经不能忍受,所以才有宰我的强烈反击。事实上,孔丘并没有回答宰我的问题。宰我的问题是:三年之丧的结果,将使“礼坏乐崩”,孔丘应该解释或证明礼不会坏,乐不会崩。可是他却抛开这个严肃的主题,绕过来问宰我吃米穿绸心里是不是平安?而又在背后骂他不仁不义!这种答非所问的论断,只是下流的人身攻击,使人们的注意力远离焦点。几千年来,中国人就用这种方法思考,被这种方法牵着鼻子乱走。

  仅只因为司马炎在三年之丧一件事上,恢复了公元前五世纪人们已不能忍受的痛苦,司马光便无限感动,赞扬他是“不世之贤君”。司马炎是不是“不世之贤君”,《资治通鉴》俱在,字字可考,只不过一个荒淫的地痞流氓而已。《资治通鉴》可是司马光自己编的,为什么这么轻视读者的智慧,把史实一笔抹杀,只因为这项行为符合司马光自己的利益。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读《资治通鉴》1189——司马炎守三年之丧发布于2021-07-08 09:56: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