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孙权与鲁肃“合榻对饮”的场景吗?不记得还可以回看《304.孙策死后,江东局势瞬息万变,孙权是如何应对的?》,当时公元200年,孙权18岁,跟鲁肃说想建立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绩,鲁肃就说不可能了,大汉已经回不去了,你应该建立一统天下的霸业,然后孙权当时回答的是“今尽力一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意思是我现在只想尽力匡扶汉室,你说的帝王之业我还没想呢。

那你说,年仅18岁的孙权,是深谙官场之跟鲁肃打官腔呢,还是真不想称帝?我们不得而知,但到了八年之后,孙权遇到了甘宁,他的霸气终于侧漏了。

甘宁是巴郡人,也就是今天的重庆人,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长大后竟然改邪归正开始熟读诸子了。起初,甘宁率八百人投奔刘表。刘表是个儒者,不懂军事,甘宁看出刘表终究难以成就大业,恐怕一朝众叛亲离,自己也要受牵连,就打算东入吴郡。但刘表的部将黄祖在夏口,甘宁过不去,只得跟着黄祖待了三年,黄祖一直把他当作凡人来对待。孙权攻击黄祖,黄祖军队大败而逃,孙权部下凌操领兵急速追赶,甘宁善于射箭,就射死凌操,算是救了黄祖一命。然而黄祖收军回营后,对待甘宁还像过去一样。黄祖部下的都督苏飞屡次推荐甘宁,黄祖仍不加以重用。甘宁打算离开,但又怕边防戒备森严,难于脱身。苏飞就向黄祖推荐甘宁担任邾县县长,甘宁于是逃亡,投奔孙权。周瑜、吕蒙共同向孙权推荐甘宁,孙权对甘宁礼遇特别优厚,与跟随自己多年的旧臣一样。

甘宁也向孙权提出了一个比较伟大的战略构想:
今汉祚日微,曹操终为篡盗。南荆之地,山川形便,诚国之西势也。宁观刘表,虑既不远,儿子又劣,非能承业传基者也。至尊当早图之,不可后操。图之之计,宜先取黄祖。祖今昏耄已甚,财谷并乏,左右贪纵,吏士心怨,舟船战具,顿废不修,怠于耕农,军无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军,鼓行而西,据楚关,大势弥广,即可渐规巴、蜀矣。

如今,汉朝王室日渐衰弱,曹操终究会篡夺江山。荆州南部,山川险要,在我们的西边,控制着长江上游。据我观察,刘表既没有深谋远虑,他的儿子又更加拙劣,不是能继承基业的人。您应当尽早采取行动,不能落在曹操后面。夺取荆州的策略,是应该先进攻黄祖。黄祖现在已经十分老迈昏愦,钱财与粮草都很缺乏,左右亲信都贪赃枉法,官吏与兵士都心怀怨恨,战船武器废坏,无人修整,农业荒废,军无法纪。如果您现在出兵征讨,一定可攻破黄祖。攻破黄祖后,大张旗鼓地向西占据楚关,则势力大增,就可以逐步规划夺取巴、蜀地区了。

之所以说它比较伟大,因为相比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和鲁肃的榻上策而言,甘宁提出来的这个属于中长期战略规划。

对甘宁提出的这个规划,孙权很以为然,张昭当时也在场,提出质疑,说当下吴郡民心不稳,如果大军出征,恐怕会发生变乱。他俩就开始争。

要知道张昭的地位,他可是托孤重臣啊。但年仅26岁的孙权却给出了这样一个表态:
兴霸,今年行讨,如此矣,决以付卿。卿但当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则卿之功,何嫌张长史之言乎!


他对甘宁说,今年就出兵讨伐,就像这杯酒,交付给你。你只管努力去制定策略,务必攻破黄祖,就是你的大功,何必在乎张昭的话呢!

经不起细品,孙权是不是霸气侧漏了?八年前,他听了鲁肃的“榻上策”,如今甘宁提出的策略,与当年跟鲁肃的密谈,不谋而合。

当年,东吴西征并斩杀黄祖,俘虏数万人,算是完成了江东基业的第一步,下一步目标,便是荆州了。而此时,曹操在邺城建了个玄武池,用来训练水军,干嘛用自是不用细说。
 
猜你喜欢:
308.如何看待三顾茅庐与“隆中对”?
307.曹操为何不惧刘表来袭而举兵远征乌桓?
306.他幸遇伯乐荀彧,艰难赴任河东太守,为政“常为天下最”
305.袁绍三个儿子,为何没能守住家业?
304.孙策死后,江东局势瞬息万变,孙权是如何应对的?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309.孙权重用黄祖旧臣巩固江东基业霸气侧漏发布于2021-07-09 15: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