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图)


全文约1800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作理念,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文 | 司马迁

译 | 佩韦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第一

学者们涉猎的书籍虽然很多,但还是要从六经(六经:《诗》《书》《礼》《》《乐》《春秋》的合称)里考察真实可信的记载。《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但还是可以从记载虞、夏两代的文字中考察清楚。唐尧将要退位时,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把帝位让给夏禹之际,四方诸侯和州牧都来推荐,这才把他放在帝王位置上加以考察试用。主持国政几十年,功绩卓著以后,才把政权交给他。这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极重要的统绪,所以传授政权是如此地郑重审慎啊!

可是诸子杂记里说:“唐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仅不接受,反以为耻,于是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朝,又出现了不接受商汤让位的卞随、务光。这又如何颂扬他们呢?”太史公说:“我登上箕山,听说山上可能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非常详细。我认为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德行是最高尚的,但是经书里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也见不到,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以往的仇恨,因而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就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深表同情,看到他们未被经书载录的轶诗,又感到很诧异。他们的传记上说: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父亲死后,叔齐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我怎能违背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随之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中子。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何不去投奔他呢!”等他们赶到那里时,西伯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追尊西伯侯昌为文王,并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向东方进兵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葬,还发动战争,这难是孝顺吗?臣子将弑君主,这难道是仁义吗?”武王的随从人员准备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仁义之人啊。”于是扶起他俩让其离去。等到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的暴乱,天下以周为宗,但伯夷、叔齐却以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上,采摘野菜充饥。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辞是:“登上那西山啊,采薇而食。以暴臣易暴君啊,不知其非。农、虞夏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的归宿?等待我的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饿死在首阳山。

如此看来,他们是怨恨还是不怨恨呢?

有人说:“天道无偏私,常帮助善人。”像伯夷、叔齐这样是善人呢,还是不是呢?他们如此地积累仁德,保持高洁品行,却最终饿死!再说,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里,只有颜渊被推重为好学,然而颜渊总是穷困缠身,连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了。天道报偿善人,就是这种结果吗?盗跖成天杀无辜的人,吃人心肝,凶残暴纵,聚集党徒几千人,横行天下,竟然长寿而终,他又遵循了什么道德呢?这是极大而又显著的对比啊。至于说到近代,那些不守操行,时常犯禁的人,却终生安逸享乐,富裕优厚累世不断绝。而有的人慎言慎行,不走邪道,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去做,他们遭遇祸灾的不可胜数。我深感困惑,倘若这就是天道,是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孔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只能是各自尊崇己愿而行。所以他又说:“假如富贵可通过寻求而获得,即使作个卑微的赶马人,我也愿意。假如寻求不到,从吾所好。”“到了严寒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整个社会混乱污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会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而把富贵看得太轻吗?

孔子说:“君子害怕死后名不副实。”贾谊说:“贪财之人为财而送命,重义之人为名而献身,恋权之人为权而丧生,平民百姓则贪生而恶死。”《易经·乾》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 云从,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然贤德,只有得到孔子的称赞,名声才愈加显赫;颜渊虽然好学,也只是因为追随孔子,他的德行才越发显露。岩居穴处的隐士,命运不一,有的死后名随之堙灭,实在可悲啊!一般人要想通过磨砺德行,树名声于后世,如果不依附德高望重之人,又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读书笔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常见的却是事事强求,不择手段的强求。好人就有好报吗?这是一个伪命题。

—完—

感谢大家关注“ ”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 啦!

公众号ID:myt-1604; QQ群:

往期回顾:

1、宰相肚里能撑船之唾面自干

2、名篇《说难》 教你说话的艺术

3、三百年前的监狱纪实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翻译注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好人一定就有好报吗?听听司马迁怎么说发布于2021-07-13 10:12: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