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圣人既没,而式微,不得已而为之。故以传道自任,尽心竭力,唯恐名实不称[chèn,相称],此所以好辩也小人亦曰:“予岂好争哉?予不得已也!”恨言之不用,而身不重,逞私欲强为之。假道学自居,口舌之利,唯恐名之不显,此所以好争也

道之不传,处士横议,众人争趋异端,力之说,奉之如祖宗遗言,故君子激愤而起,捧圣人之衣钵,亲犯众矢,明其所谓,使人与知,此乃论道之辩也。小人则不然,空作大言,骇人耳目,奉伪儒之学,言巧似簧,不得其意,使人相迷,此乃意气之争也

邹子曰:“夫辩者,别殊类使不相害,序异端使不相乱。胜者不失其所守,不胜者得其所求。”君子不求人之顺我,有斥言其非者,则退而反省。辩不以辞害道,得其所求,相率而上达,此所以明理也。小人则不然,恐人之逊我,则威之以颜色,有斥言其非者,则诬为伪学,弃道而相夸,争言而竞后息,失其所守,相率而失坠,此所以害道也

《书》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二三小子论道,或同源而异流,或殊途而同归,言语之间难免相仵。君子闻之似不逊,徐而思之,则曰:“彼无求与我,直言以匡吾之不逮,诚敬我也。”辩而败之,犹有所得,此所以为辩也。小人则不然,闻之不逊,必护一时之失,辗转相掩,唯恐人知,至背道而驰亦无悔,争而胜之,不知所谓,此所以为争也。

呜呼,辩之不明久矣。道之至大,非一言能概之,亦非一人能言之。黄河水浊,长江水清,终归于海,君子之辩,有容乃大。今二三小子务言辞相高,不知君子辩而不争之论,故略述一二,作此篇以共勉之。非敢好为人师,实不忍闻辩之不明也。

 

——无名小子

丙申年七月记


感谢大家 “鸣源堂之无名小子”,小子原创,欢迎大家关注交流。

打开微信,点击“添加朋友”,输入“鸣源堂之无名小子”, ;或者长按二维码,进入自动识别, 。

QQ群:鸣源堂  


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白话文,资治通鉴在线阅读, 资治通鉴简介,续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翻译注释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古文系列四辩而不争-论发布于2021-07-13 10:2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