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转换器

#甲骨文

在新著《甲骨文50讲》的第49篇《工程师》里,我论证了甲骨文应释读为空,相应的“方”也就成了“空方”。现将相关内容摘录如下。

的甲骨文初为,后为;西周早中期大都写作,但中期开始逐渐完全变回了

前贤们对的解释我感觉都不准确,直到1994年何金松说是“筑墙杵”才接近真相,大概是1996年刘恒进一步指出是“夯”才算完全诠释清楚。

商代筑墙要先挖基槽再在基槽里打夯,那个石头带个木把的就叫夯。版筑墙时也需要把墙土捣实,而捣实的工具除了两人抬的石头夯外,还有单人手持的小棍夯——两头粗中间细的木头杠子,这个杠子被写成了,后来叫杵。杵一直用于筑墙,有唐代张籍的《筑城词》为证:

筑城处,千人万人齐把杵。

重重土坚试行锥,军吏执鞭催作迟。

来时一年深碛里,尽著短衣渴无水。

力尽不得抛杵声,杵声未尽人皆死。

家家养男当门户,今日作君城下土。

卜辞中有“工方”“在工”证明工是个方国名,但更多的工可能同音假借为,意思是献东西给上级,如“戉其?工”“今春众?工”。战国时“工”变成了声符,就再加“贝”造出了(传抄古文字),说文小写作

工又成了工匠的称呼,因此有“百工”,管理百工的官僚称多工,周改称司工,不知什么原因战国时都给改成司空了。

然而西周早期的金文却不像夯,我看着像方便铲或称锹;西周中期以后又变回来的我也不认为是夯杵而是感觉像矩——我大学时制图用丁字尺,因此认为西周的工匠可能会用“工字尺”。用于画方,“矩”的西周早期金文为,是人(大或夫)单手持工字尺形;西周中期的、晚期的把人与工字尺分开但却错误地把手留在了工字尺上;到春秋晚期,他们又把“人”一脚踢开只留下了,后来演变成了

殷商卜辞中有大量的,明显是“口”上加夯。由于这些夯都是大头朝上的,因此造字义不会是夯地基,而极可能是一个描摹夯的特征的形容词。

在卜辞中是个被称作“方”的方国名,前辈学者们为解释这个字绞尽了脑汁但在解说时都说是“工方”。由于殷人经常去征方所以我认为可释读为

具体来说:首先“空”是个象声词和形容词,打夯的声音尽管很沉闷但却传播得很远,这很符合“空”的词义尤其是“大”。其次“空”是个古地名,如《左传·哀公二十年》里有“宋公游于空泽”,《史记·殷本纪注》里说“伊生于空桑”,唐代《括地志》里说“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窦,在曲阜县南二十里女陵山”,总起来看,“空”很可能在泗水流域,且我推测商的都城从郑州北迁至安阳可能就是受“空方”所逼,因此武丁中兴后就经常去攻打他们。其三,空的战国晚期金文为,旋转180°后为,跟甲骨文比起来亦有相似之处。

是“空”,则殷商的“多工”、西周的“司工”到战国后变成“司空”也就不难理解了,并可反证是“空”。


购书途径:

目前,出版社的淘宝网店有售,喜欢的可自行搜索选购。

为了照顾作者签名的需要,我在《孔夫子旧书网》开了个书摊,大家可在孔网搜索店名甲骨王或书名甲骨文50讲,若要本人签名请附注要求。因我是左撇子所以字写得很那个,您若要签名可得有个思想准备

甲骨文转换器、甲骨文图片,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传播中华文化,泽济苍生,功德无量!!!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我为什么说卜辞里的“工方”其实是“空方”?发布于2023-03-05 10:28: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