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侯慧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           
摘  要:荀子先秦儒学大师德教化是其教化思想的核心,在教化过程中他提出并遵循了道德教化的原则与方法,诸如理性判断原则、因材施教原则、身体力行原则,以及师法之化、自省自克、积微见著等方法,在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荀子    道德教化    原则与方法


重视道德教化是我国古代教化的优良传统。荀子作为先秦儒学大师,其德育思想既有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又有所扬弃、并根据“性恶论”,对儒家思想加以发展创新。
荀子道德教化的核心是“隆礼重法”,礼法结合。他把“礼”看成是道德生活的最高准则,修身治国的根本。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1)但另一方面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虽可通过教化达到“化性起伪”的作用,但还必须以“法”来辅助“礼”的教化。即“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2)荀子在礼法并用,柔刚并济的施教过程中,运用各种方法,坚持教化原则,取得了良好效果,颇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一、 荀子道德教化的原则
道德教化原则指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荀子的道德教化以“礼”为根本,统率敬、孝、悌、慈、惠诸德,同时他又强调,仁、义、礼、乐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道德教化体系。探寻仁义之根本,把握道德教化的核心,首先必须分析道德教化的基本原则。
(一)理性判断原则
荀子是一位儒学大师,他提倡的道德思想源于儒家,例如他大力宣扬的礼仪、忠孝、义利等思想,都为儒家各派所共同遵循。荀子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对这些概念的内含或限定范围或引申发挥,赋予其理性判断精,使这些思想耳目一新、活力倍增,更加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荀子在论证“礼仪”的源起时,将“礼仪”作为人们利益分配的尺度,对于人的欲望则予以理性的判断。他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仪之所起也。”(3)可见,荀子对待欲望的态度不同于主张“去欲”的道家,而是把“欲”和“求”区分开来。人生而有欲望,这无可厚非,关键在于人们为满足欲望而进行的“求”。人们追求欲望的满足有是非之分,其衡量标准即是“礼仪”。他说:“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何伤于治?”、“心之所可失理,则欲虽穷,奚止于乱?”(4)所以,他认为对待欲望的理性态度应是积极地导欲,使合理的欲望尽可能得到满足,不合理的欲望则严加节制。
荀子对忠孝的理解也融入了理性判断,他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乎“忠孝”,不应以简单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相互之间的道德义务来衡量,而应该以“道”、“义”来衡量,他举例说:“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以不从命为“忠”;“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以不从命为“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5),以不从命为“敬”。从父母之命固然是孝子应有之态度,但其行为不符合“道义”,且会导致父母受辱,所以不顺从,才为之“大孝”。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
“礼”是荀子对个人修身提出的最高标准,所谓:“礼者,所以正身也。”同时他又根据各人的不同秉性及思想状况,提出进行道德教化的具体要求。他举例说:“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廊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傈弃,则炤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遍之以思索。”(6)荀子将学生按其性格,资质细致归类,即使是细微的性格差异都加以区分对待,“血气刚强”和“勇毅猛戾”虽都含有刚劲的特质,但后者更加缺乏理智,强调“戾”,因而荀子对前者则以柔和思想加以调和;后者则需用“礼义”之道来开导训诫,使其归于正道。这也说明荀子在教化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从细致入微的观察中,从耳濡目染的实际接触中,了解学生的性格、资质、才能、志趣、掌握其思想状况,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化。这样,通过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把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解决了道德教化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避免了一刀切,因此,荀子培养的学生能各展其才,不拘一格,既有象毛亨一类的儒者,也有象韩非一类的法士。
(三)身体力行的原则
梁漱溟先生曾讲“从本质上说,它(儒家)不是宗教,而是实践之学,正如他们所说:‘践形尽性’就是了。”(7)他所说的实践指的是道德实践,荀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亦主张在道德教化上“身体力行”。
荀子要求人们以“忠”立身行事,提出“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槊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8)“忠”是儒家立身处事的一项基本要求。荀子主要强调在道德实践的言、说、事、谋、誉、槊中都应该“忠”。贯彻身体力行的原则是把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实践,使其在协调社会秩序中发挥作用,是道德教化的关键。
荀子反对只作口头文章。不付诸于实践。他提出“君子之学也,入手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9)人们学习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由聆听,进而思考,然后见之于行动的过程。荀子强调造就大儒,不仅要深刻领悟儒家安身立命之人生信条,而且要践履躬行。他又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10)可见,荀子主张通过多闻、多见、广泛接触社会,学习知识,提高道修养,从而能够明白四达,身体力行。知是行的前提,是行的准备,行是知的外化,是知的实现,儒家教化的目的在于“入世”,行是其“入世”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正所谓:“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11)
二、道德教化的方法
荀子肯定人性的发展变化受环境的深刻影响,渊博的知识,高洁的德操来源于外部世界。他认为欲造就德才兼备的大儒,需向外界探求。他反对思孟一派“修心养性”的修养方法,认为首先应注重环境的选择。荀子打比方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自沙在涅,与之俱黑”。(12)可见,选择良好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荀子在强调客观环境的同时,也从主观努力方面提出许多道德教化的有效方法。
(一) 师法之化
按照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一个人要将“恶”的本性改造为善,关键在于师法之化。因此,荀子将教师提到与“天”、“地”、“君”、“亲”并列的地位。称“天”、“地”乃生物之本,“先祖”乃族类之本,“君”、“师”乃治人之本。他强调:“有师法,人之大宝也;797/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天师法,人之大殃也。”(13)说明教师在学生成才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荀子极力抬高教师地位,推重教师的作用,目的在于树立教师的权威和榜样作用,以此来教化学生,也有利于社会形成良好的尊师尚学之风,通过创设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这一点颇值得我们现代社会借鉴。
(二)自省自克
如何培养人的德行,形成理想的完美人格,荀子在《劝学》篇的最后结论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操德,德操然后能完、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14)荀子希望人们培养高洁的德操,即权力威胁不能使之倾动,人多势众不能使之改变,终生坚持,这才是完美人格。培养德操需要不断学习、思索、修身,需要“除其害以持养之”,即消除妨害美好德操形成的不利因素,耳、目、口、心俱能向善物看齐,拒绝不善之物。他又说:“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15)可见,在“德操”修养的过程中要求“除害持养”,实质上是一种自省自克的修养方法。荀子指出人们都认为“不全不粹”是不足为美的,因而需学习认识完美德操的全部内涵,并需要不断反思、“自省”,并能在“为人”的践行中“自克”,从而达到“心利之有天下”的完美德操境界。
(三)积微见著
荀子认为善德必须向外探求,不断积累,坚持不懈。他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16)荀子辩证地论述了善德的形成,积累是一个量变的过程,但最终结果必然导向质变。积累是前提,成功是结果,主观努力,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则是内在的趋动力。荀子不仅鼓励人们锲而不舍,积善成德,而且辩证看待才性高低之人,他以骐骥与驽马相比,暗喻一些人才性虽高,弃而不学,也将一事无成;一些人才性虽低,锲而不舍,积微见著,也可成就卓著。
(四)解蔽就中
荀子主张在提高认识,培养正确道德观念的基础上,针对人们品格上的缺点,补偏救弊,兼陈中衡。
荀子认为人们在认识上的通病是“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17)即被事物的某一方面局限,不能通观全局。他举例说:“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18)这些相互矛盾的事物如果夸大或只注意到他们的一个方面,都能造成认识上的片面性。因此必须消除这些偏蔽,才能使认识归复于正确。荀子提出解蔽的方法是“就中”即“兼陈万物而中悬衡焉”。(19)即把事物矛盾的所有方面都陈列出来,加以比较权衡,并作出评论或判断。这是对孔子的“叩两端”思想的发展,含有辩证的因素。荀子权衡事物的标准是“道”或“礼仪”。兼陈中衡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践行“礼义”之大儒。因此,无论荀子如何调和权衡,礼义之道是不变的根本。
(五)虚壹而静
虚壹而静是“解蔽”的心理条件,也是学习“礼仪”的态度。
“虚”指虚心,即“不以已藏害所将受”,也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知识阻碍认识新事物,接受新知识、新观点。“壹”指专一,即“不以夫一害此一”,也就是不以一种知识或认识排除另一种知识或认识,研究问题专心一致,不一心二用。“静”指镇静,即“不以梦剧乱知”(20)。“梦”是不清楚,不明白、无根据的梦想,“剧”是感情冲动,也就是不以无根据,不清晰的认识扰乱正常的思维活动。虚怀若谷、精神专一,头脑冷静,这样才不失为德才兼备之大儒。
荀子的教化思想博大精深,道德教化是其中的核心内容,而道德教化的原则和方法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工欲善其事,必失利其器”(21)荀子不仅注重德育内容的完美化,而且注重从方法上寻求培养大儒之利器,颇值得我们今天研究、学习。


[注释
(1)《荀子?修身》[M].
(2)《荀子?非相》[M].
(3)《荀子?礼论》[M].
(4)《荀子?礼论》[M].
(5)《荀子?子道》[M].
(6)《荀子?修身》[M].
(7)梁漱溟:《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C],《孔子研究论文集》,教化科学出版社会实践987年版,第14页。
(8)《荀子?致士》[M].
(9)《荀子?儒效》[M].
(10)《荀子?教化》[M].
(11)《荀子?修身》[M].
(12)《荀子?劝学》[M].
(13)《荀子?儒效》[M].
(14)《荀子?劝学》[M].
(15)《荀子?劝学》[M].
(16)《荀子?劝学》[M].
(17)《荀子?解蔽》[M].
(18)《荀子?解蔽》[M].
(19)《荀子?解蔽》[M].
(20)《荀子?解蔽》[M].
(21)《论语?卫灵公》[M].


荀子劝学, 荀子, 荀子简介,荀子修身,劝学荀子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论荀子道德教化的原则与方法发布于2023-03-19 22:07: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