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 露 结 为 霜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寒露到霜降。露是润泽滋养,霜是杀伐惩戒。


俗话说:“霜降百草枯”。霜降是草木黄落、枯萎的季节。但是,之于蔬菜,打霜之后的青菜、白菜虽然会蔫,却反而更甜,更好吃。


古人认为,霜降期间降霜,往往来年会有好的收成。所以,一年四季,皆应恪守其时节规律。


虽然下霜,正显天地肃杀之气,但这个肃杀之气,便是深秋该有的“正气”。如果秋末不寒反暖,反而是“四时不正之气”的表现。



霜 降 三 候 解

初候,豺祭兽



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豺狼把捕获的野兽铺在地上,用来祭谢上天。古人认为,即便是凶残的猛兽,也懂得感报天地养育之恩。


七十二物候中,关于动物“祭祀”的还有两个:雨水初候獭祭鱼、处暑初侯鹰乃祭鸟。古人认为,它们虽为禽兽,犹心有敬畏、心存感恩,也是可贵的。


二候,草木黄落



色黄而摇落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天接近尾声了,草木枯黄而摇落。


黄为土色,草木生于土,又皆归于土。


三候,蛰虫咸伏



咸,皆也。俯,蛰伏也,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因寒气肃凛,百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阴阳的角度来看,万物逐阳而生,秋冬阳气潜藏于下,故百虫垂头向下。



霜 降 解 霜 字


霜,露凝也。

——《玉篇?雨部》

霜,丧也,成物者。

——《说文解字


白露为霜,霜是露水的凝结状态。从雨从相,“雨”说明霜源自空气中的水汽;“相”,观木也,观木以知地象,《》云:“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霜本是空气中的水汽,因温度的下降,附形于草木,可观而知天地之气也。


在《说文》中,“霜”更多的是秋天的象征。秋日霜降,万物凋零,而农事却是收成的时候。秋霜,既是万物丧亡,也是万物成就的两面一体的表征。


丧,是为了成。非杀无以收藏,“化作春泥更护花”,为了来年的生发。成,也离不开丧。农作物成熟收获的那刻,也有镰刀割谷的肃杀之象。


丧与成的关系,在人事上——诛邪,更为明显。



霜,杀伐之表,季秋霜始降,鹰隼击,王者顺天行诛,以成肃杀之威。
——《春秋感精符》


自然在秋天的表现是比较残酷无情的,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息。中国人讲“天人合一”,这其实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罢了。小到个人的言行,大至国家的政令,都要合于时令。


古代处刑往往是在秋天的;《周礼》规定天子征讨不义的诸侯也在秋天;古时征的徭役也是放在秋天的多。


但这些绝非我们所谓的苛政或专制,完全不是。就拿严刑来说,“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前提是严格审判,绝不冤枉,但也不从轻,从严是为了惩恶要斩草除根,不留祸患。正所谓“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根本目的是正人心而安国本。


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

——《孔子家语》


就说孔子诛少正卯。有些人就认为孔子怎么会杀人?即便是“君子之诛”也不能理解。其实,现在很多学传统文化、儒释的人也有这个问题,他们心目中的善可能只是“乡愿”,而缺少一颗强大的心脏。在另一种极端,则被黑传统文化,喜欢阴谋论的人有了口实,他们说孔子这是排除异己,就这样抹黑圣贤


就像治病有补有泻,有塞有通,目的是为了病人的健康;国家的政令有仁有严,有文有武,目的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乃至万物的生死,目的都是为了更长远的生息安乐。我们不要片面地执于某一点,更不要轻视和违背这些原则。



霜 作 为 本 草

秋霜

冬霜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冬)霜作为药的功效介绍,他说露是滋物的,霜是杀物的当然不是说滋物是好的,杀物是恶的,就像不能只有春生夏长,而没有秋冬的肃杀。所以,该杀的时候要杀,如攻邪;该养的时候要养,如扶正。


霜要怎么保存呢?用鸡羽毛将霜扫入瓶中,密封,在阴凉处贮藏,久亦不坏。


霜味甘性寒,无毒。可以解热,如出现酒后脸红、目赤、全身发热等症状时,就能用到霜水了。


到了夏天,可将霜水和蚌粉,用来敷夏月的痱疮,或腋下红肿,极效。



不 如 补 霜 降


俗话说:“一年补补透,不如补霜降。”


霜降是滋补的黄金期,为的是给人体迎接寒冬做准备。可以说,此时滋补的越多,冬天就收藏的越多。


霜降正值脾土旺盛之时,所以人的消化功能还不错。可以多吃肉,包括阿胶之类的补品都行。但今人脾胃普遍较弱,所以建议多煲汤,养护脾胃。


烧烤、油炸、辛辣吃太多的话,会伤阴,尤其在这个秋燥明显的节气。所以,煲汤是最好的。



另一方面,也要做到“无恣醉饱”。


虽说深秋宜贴秋膘,宜多吃肉,宜滋阴进补,但前提是不能吃太饱,以至于消化不良。不然,吃进去的东西,不会化为人体津精气血,反而成为痰湿积食,久则郁而生热,反伤阴。


还有酒,适当喝些有升阳行气,进而御寒的作用。但酒毕竟是湿热之物,喝多了会造成体质上的湿热,同时也会伤阴。


深秋本当收敛。但辛温的酒会打开毛孔,容易受寒。而出汗多,本身也是气阴两伤的,阳气随汗液而泄,反而不利于越冬御寒。


健康养生食疗节气养生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疗法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养生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养生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廿四节气霜降:霜降碧天静发布于2021-10-08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