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满 与 大 满


小满,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小满的意思是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即未大满,故名小满。这是“小满”二字的原意。


那什么时候大满呢?就是小满之后的芒种。芒种是收麦子的时候,也就是麦子“大满”的时候,但为什么名“芒种”,而不名“大满”呢?


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有一段很好的解读——


以芒种大满者,因时物兼人事以立义也。盖有芒之种谷,至此长大,人当效勤矣。节物至此时,小得盈满,故以芒种易大满耳。


芒种是麦子成熟的时候,却也是农事最繁忙的时候,既忙着夏收收麦子,还要忙着夏种,如北方的夏大豆、夏玉米,南方则忙着晚稻插秧。所以“芒种”二字,正是提醒人们要勤于农事,不可因“大满”而慵懒,或者只收不种,要勤奋远谋,才能可持续发展。



而“小满”,则是在麦子未满未熟的时候,提醒人们要做好收麦子的准备了。为什么要提前准备呢?农谚云:“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麦子九成熟就可以收了,若等到十成熟再收,就有10%的浪费。


节气有一个很关键的作用,就是指导农时,因为粮食是人们生存的基本资料。



小 满 三 候 解


初候,苦菜



《埤雅》以荼为苦菜,《毛诗》曰谁谓荼苦是也。鲍氏曰,感火之气而苦味成。《尔雅》曰不荣而实谓之秀,荣而不实谓之英,此苦菜宜言英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苦菜是菊科苦苣菜的嫩叶,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诗经》有句:“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我们知,小满期间的小麦等谷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恰是青黄不接(新谷未登、陈粮已乏)的时候。这时候,苦菜等野菜长得正盛,人们就通过采食野菜来调剂或填补伙食。


不仅是充饥,苦菜本身也是夏季的应季养生食材。《洞天保生录》云:“夏三月宜食苦荬,能益心和血通气也。”苦菜是清热解毒的,心火旺导致的烦热、咽喉肿痛等,食之有益。脾胃虚寒者不宜食。


严格来说,这个节气应该叫“苦菜英”。为什么?《尔雅》云:“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木本植物开花名“华”,草本植物开花名“荣”,草本植物结实不开花的状态名“秀”,草本植物开花不结实的状态名“英”,苦菜在小满期间陆续开花,故名“英”更准确,而此时小麦的状态可以用“秀”来形容。


二候,靡草死



郑康成、鲍景翔皆云靡草葶苈之属。《礼记》注曰草之枝叶而靡细者。方氏曰凡物感阳而生者则强而立,感阴而生者则柔而靡,谓之靡草,则至阴之所生也,故不胜至阳而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有人认为,靡草是葶苈。有人认为,靡草不是某一种草,而是形容柔而细的草。


元稹《廿四节诗》中写道:“小满气全时,如何靡草衰?”小满所在的四月是所谓“正阳之月”,天地阳气旺盛,所以万物感阳而能繁盛壮大。但是,并不是所有生物都能hold住这份阳气。


有的生物是感阳气而生,此多强健;有的生物是感阴气而生,此多柔弱。靡草属于后者,得至阴之气而生,所以不能承受夏日至阳之气而枯死。


三候,麦秋至



秋者百谷成熟之期,于时虽夏,于麦则秋,故云麦秋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一般来说,秋天是万物收获的季节。但也有很多例外,如小麦收获于夏季,那对于小麦而言,时令的夏季正是小麦的收获之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多数生物遵守规律,但因为不同生物的秉性不同,所以不乏夏藏冬长的景象。比如,对于梅花而言,冬天才是它的夏天。再比如,对于靡草而言,夏天却是它的冬天。


小满最后一个物候“麦秋至”之后,就是芒种了,收割小麦的最佳时节。



五 味 的 原 则


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

——《千金方


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礼记》


《千金》告诉我们,夏天要减苦。《礼记》告诉我们,夏天要增苦。到底听谁的呢?


其实结论不重要。通达之士不会认死理,不会匡死在文字上,重要的是理解其原理。


我们知道,夏天心火会偏旺,《礼记》说多苦是为了乘旺,就是克制过旺的心火,用苦味来降火。


《千金》说省苦是为了扶衰,“苦多伤肺”(《抱朴子》),故减苦。而增辛一方面以辛能宣肺,防止心火过旺而乘肺金,另一方面辛味多能促气血流通。



夏日不宜大醉。清晨吃炒葱头一二杯,令人血气通畅。

——《养生论》


炒葱头酒是夏日增辛的典型。


初夏之时,有些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稍许喝一点葱头酒,可促气血流通,使心脉不易有瘀阻,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所以,辛味不仅用以宣肺护肺,它本身就有益于心。


当然其实也未必一定要喝葱头酒,也可以单独吃点葱头,喝点黄酒,或者饮食多佐以洋葱、生姜等味辛的食材。只要知道其原理,可不必太拘泥于某物。


关于辛味,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个是酒。养生如需饮酒活血,亦只宜温酒小酌,不可醉酒,且不宜饮啤酒,冰啤酒尤其伤身。第二个是辣椒。辣椒是从明末才传入中国的,它的辛味的偏性是比较大的,刺激性和发散性都非常厉害,故不可言及辛味就用辣椒,葱姜蒜要传统而靠谱得多。



增辛不等于重口味。夏季饮食清淡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脾胃比较弱的夏天,饮食清淡可以减少脾胃的负担。


另一方面,夏季热重湿多,味淡的食物,如冬瓜、芹菜、赤小豆、白扁豆等,具有淡渗利湿的作用,可以将湿热从小便排出,更不会助湿助热。


简言之,无论增辛以行气活血,还是清淡以利湿养胃,都是旨在夏季人要清透一些。但这也要有度,以防行气太过而伤气,以防利湿太过而伤阴。


就平人而言,五味摄入均衡,不可偏废是关键。然后,根据季节和个人实际情况,通过五味的适当增减来平衡我们的身体。



小 满 动 三 车


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缥丝,昼夜操作。郊外菜花至是亦皆结实,取其籽至车坊磨油,以侯估客贩卖。

——《清嘉录》


小满是农家上半年最繁忙的时节,俗语说“小满动三车”,指的分别是水车、油车、丝车


踏水车是古时农民灌溉农田的一种农作方式。通过脚踏水车,旱则可将低水位的水输送到田地,涝则能将积水抽排掉。


水车


油车


丝车


油车发明自明代的闽南地区,后来成为非常盛行的榨油方式。小满时节,田野中的油菜花也都结籽了,农人采集之后,统一运到工坊,用油车榨油后售卖。


此时家蚕也已上簇结茧。养蚕为江南农家传统副业,蚕妇煮茧,然后通过缫丝车进行缫丝。



小 满 麦 秀 寒



初夏,天气清和,人衣单袷。忽阴雨经旬,重御棉衣。

——《清嘉录》


春天有倒春寒,夏天有小满寒,“小满寒”又名“麦秀寒”,即麦子结实时候的降温。


小满期间的理想风向是南风,将南海和太平洋的暖湿之气运来,所谓“熏风阜物”。但有时也会有非时之风,尤其是带来寒冷的北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北方有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那就会带来明显的降温。即便在南方,也可能会出现气温只有十几度的天气。


而且,随着降雨量的增长,这种冷可能是比较潮湿的阴冷。



健康养生食疗节气养生中医养生中医食疗中医疗法


延伸资源下载(中医养生理论,中医文献古籍、中医经方养生学、麻衣相、太乙神数、七政四余、大六壬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皇极经世四柱六爻风水、铁板神数、、六壬史上最全版古今秘籍汇总|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廿四节气小满:邻家蚕熟麦秋天发布于2021-10-08 12: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