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

“家家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慈悲即观音,在中国妇孺皆知,深入人心。今天恭逢观世音菩萨诞辰纪念日,让我们一起重温观音信仰、观音经典、观音形象、观音场,聆听印光大师普劝念观音菩萨的开示祈愿观世音菩萨慈悲护佑,众生永离苦痛,长得安乐

 

 壹 | 观音菩萨随缘示现

在中国,很多老百姓在遭遇困境时,会下意识地呼唤“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你一定也不陌生。但关于观世音菩萨,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一起来看下吧!

01

 观世音的含义 

观世音菩萨,云何名为“观世音”,在世间观众生的音声,寻声救苦,故名“观世音”;修持耳根圆通法门悟道,故名“观世音”;而在民间则普遍称为观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名号全称比较长,“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大慈”给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拨除一切众生苦。
玄奘法师所译的经文中,又被译作“观自在菩萨”,例如《心经》中开篇即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修行耳根圆通法门而成就,观世音菩萨也被称为“圆通大士”或“观音大士”。
佛门中有三个观世音菩萨的纪念日: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吉日、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吉日,佛教寺院都会举行隆重的祝圣法会。 

02

 接引净土,倒驾慈航 

其实观音菩萨在久远劫前早已成佛,但是他不忍众生之苦重返三界,发悲愿心再次示现菩萨身,就像已经到达彼岸的船只,调转头来重回此岸救渡众生,所以叫做“倒驾慈航”。
除了寻声救苦,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以其弘大愿力,建立了庄严的西方极乐世界,具足信愿行、如法持念佛号者能得到接引,往生极乐净土继续修行。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再加上大势至菩萨,被合称为“西方三圣”,共同接引发愿往生净土的众生。
《悲华经》记载,未来当阿弥陀佛入灭后,将由观世音菩萨补其位,再后由大势至菩萨补处成佛。

03

 随缘示现,形象多变 

三圣殿里,阿弥陀佛手持莲花居中。观世音菩萨持柳枝与净瓶,顶上宝冠中有一尊阿弥陀佛,这顶宝冠被称为“化佛冠”,净瓶、柳枝、化佛冠,是辨识观世音菩萨的重要特点。
大部分人见过的观音菩萨圣像,都是衣袂飘飘、慈悲庄严的女性形象,但是在敦煌莫高窟的部分壁画中,为什么是有着两撇小胡子的男子形象,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
唐朝以前观世音菩萨圣像,都是以男子的相貌呈现,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记载:“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度化众生乃是随缘示现,菩萨本身没有所谓男女性别,观音菩萨更是随因缘示现不同形象。
观世音菩萨度化一切众生,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甚至地狱、恶、畜生三恶道中,只要虔诚持念菩萨名号就寻声而至,以最便于他们接受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心目中这种大慈大悲逐渐与母亲的影子重叠。
在唐宋之后,其秀美的女性形象便深入人心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三十二化身相,杨枝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施药观音等,都普遍为人们所熟悉。

04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与观世音菩萨有关的经典有很多,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以及《大悲》最为著名。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是《妙法莲华经》中的一品,讲的是观音菩萨以三十二种身份,游化娑婆世间救度众生之事,很多人将此作为每日必诵功课,因诵持此段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感应,在历史上也留下过很多这样的事迹。
虚云老和尚也嘱咐普通佛弟子,应多多诵读《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帮助我们树立修学的信心,还能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祈福消灾等方面的实际利益。

05

 《大悲咒》观世音菩萨 

《大悲咒》全称是《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佛经中记载,在过去无量亿劫前,古佛千光王静住如来传授给观世音菩萨这个咒,观世音菩萨听闻后,他的修证即从初地到达第八地“不动地菩萨”果位
观世音菩萨心生欢喜,当即发誓“设我当来之世能利乐一切众生者,令我即时身生千手千眼具足。”发下这个大愿之后,果真顿时身上千手千眼应时具足。
此咒对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有极大帮助,同时也具有极为殊胜的加持力,也是寺院僧众每日早晚课的内容之一。

06

 观音道场,海天佛国 

据《华严经》记载“于此地方有山名补怛洛迦,彼有菩萨,名观自在。”其中“普陀洛迦”是梵语的译音,意为“美丽的小白花”
而在中国的舟山群岛中,有一座岛屿形似苍卧海。唐大中年间有梵僧来华,在此岛的洞中目睹观音示现。

唐咸通四年,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圣像回国,途经此处受阻,遂留下佛像,被称为“不肯去观音”。民国时期孙中山也在此有过一番奇遇,这里正是观音道场——普陀山。

当我们礼拜观世音菩萨的时候,不妨观想一下,为何观世音菩萨要发如此大愿,诵持观世音菩萨圣号时,也要生起发愿学习他的信心

念观音、求观音、学观音、做观音,每个人都能成为菩萨的一手一眼,都能成为别人生命中的观音菩萨,成就他人的同时就是成就自身

 

 贰 | 印祖劝念观音开示

 所谓护身符子,亦只至诚礼念阿弥陀佛而已。而观音大士,悲愿洪深。寻声救苦,随感即应。宜于朝暮礼念佛外,加以礼念大士。则冥冥之中,必蒙加被,自可转祸为福,遇难成祥,而不自知也。印光法师文钞》复张云雷居士书二

 须志诚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就依此念),愈多愈好。早晚礼拜念若干,此外行住坐卧都好念。睡倒虽好念,也要心存恭敬。宜穿衫裤,不可赤体。宜默念,不宜出声。默念若字多难念,可去南无二字,但念观世音菩萨五字。(《印光法师文钞》复张德田居士书
 念观音名号,大则大应,小则小应,绝无不应之理。只管放开大胆对人说,彼不见感应者,亦未尝无感应也。(《印光法师文钞》复蔡锡鼎居士书二
 茫茫大苦海,观音为救苦之人。倘人各志诚持诵,若或疫死,天地亦当位,日月亦当倒行。若泛泛默念一句二句,即欲得起死回生之效,虽菩萨大慈,非不肯救济,但以彼心不真切,决难感通。(《印光法师文钞》复周伯遒居士书十四
 观世音菩萨,誓愿宏深,寻声救苦。若遇刀兵,水火,饥馑,虫蝗,瘟疫,旱涝,贼匪,怨家,恶兽,毒蛇,恶鬼,妖魅,怨业病,小人陷害等患难者。能发改过迁善,自利利人之心,至诚恳切念观世音,念念无间,决定得蒙慈护,不致有何危险。倘仍存不善之心,虽能称念,不过略种未来善根,不得现时感应。以佛菩萨,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绝不成就人之恶念。若不发心改过迁善,妄欲以念佛菩萨名号,冀己之恶事成就者,决无感应,切勿发此颠倒之心也。(《印光法师文钞》《一函遍复》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校。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若念弥陀求生西方,又念药师求生东方,则不可。弥陀,观音,同是一事。而观音悲深愿重,故当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印光法师文钞》复念佛居士书
 念佛念观音,均能消灾免难,平时宜多念佛,少念观音。遇患难,宜专念观音。以观音悲心甚切,与此方众生宿缘深故。不可见作此说,便谓佛之慈悲,不及观音。须知观音乃代佛垂慈救苦者。即释迦佛在世时,亦尝令苦难众生念观音,况吾辈凡夫乎。(《印光法师文钞》复宁德晋居士书十五
 若病苦至剧,不能忍受者,当于朝暮念佛回向外,专心致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观音现身尘刹,寻声救苦。人当危急之际,若能持诵礼拜,无不随感而应,即垂慈佑,令脱苦恼而获安乐也。(《印光法师文钞》复邓伯诚居士书一
 凡极难医之病,均以念观音为治。果虔诚,必有奇效。(《印光法师文钞》复卓智立居士书七
 既有宿业婴恶疾,当吃素念佛,为宿世怨家作超度事。所言超度,亦不必请僧做佛事,但自己认真恳切至诚念佛,及念观音耳。且勿谓只念一佛一菩萨,便可愈病乎。须知念佛,为佛法中最圆顿直捷之法,其利益超过一切法门。但以心之诚不诚为差等,非法有或灵或不灵也。(《印光法师文钞》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女人临产,必须出声朗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决定不会难产。即难产将死,令彼念,则即刻便可安然而生。此话要与一切人说,使其悉知。则世间便无难产,及因难产而母子俱死之事。切不可谓裸露不净,念之恐有罪过。且此时乃母子性命相关,出于无奈,不得与平常能致恭敬致洁净者比。(《印光法师文钞》复杨宗慎居士书

标题或图片,查看往期精彩




 心中有慈悲,处处见观音

 观音菩萨成道日:难过的时候,就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吧!


往生净土神咒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极乐净土宗净土法天台宗天台教法天台教理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及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防采集机制启动,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慈悲的观世音菩萨,祝您生日快乐!发布于2021-06-27 12:47: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