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讨论到一个季羡林老持续关注了几十年的课题

 

北大叶少勇老师看到“什么是石蜜”一文后告诉我,季羡林季老曾研究过这个问题,还写过一本专著《糖史》,并发来资料。顺便说一句,叶老师就在当年季老的办公室办公,我去看后无限感慨!我搜了一下,这竟然是季老持续关注了几十年的课题,并写出了一生最长一部学术著作。以下资料来自网络,有编辑。

 

人生七十古来稀”,但已是耄耋之年的季老,在大多数人颐养天年之时,依然行走在学术探索的路上。在退休后的十多年间撰写出一生中最长的一部长达八十万字的辉煌著作--《糖史》。


“糖”的文化现象

早在1930年,季羡林先生在德国学梵文的时候,便开始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表示“糖”这个字,英文是sugar,德文是Zucker,法文是sucre,俄文是caxap,这些字都是外来语,根源就是梵文的?arkara。它们是否是由同一个词演变而来


根据语言流变规律,一个国家没有的东西,从外国输入,常常连名字也带了进来。比如:咖啡、可可、啤、苹果派等,举不胜举。“糖”借用外来语,就说明欧洲原来没有糖,而印度则有。印度制作石蜜的技术传入中国,而中国以印度的制糖术为基础创造发明了白砂糖的制糖术传入印度。这个发现在他脑海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意识到“糖”这个名词的演变实际反映的是文化交流的历史,由此萌生了写一部《糖史》的念头。

 

敦煌残卷中的秘密


1981年,一张敦煌残卷,辗转送到了时年70岁的季老手中,季老一看,像是一张有关制糖术的残卷,惊喜之至。内行人都知道,在敦煌卷子中,记录的大部分是抄写的经,而有关科技方面的资料,则如凤毛麟角,因此这类卷子被学者们视为瑰宝。

这张敦煌残卷原写佛经背面。因为当时纸张极为珍贵,所以就一纸两用了。这张残卷字数不过几百,字迹基本清楚,但有错别字,也漏写了一些字,不能通读其意。季老决心啃一下这个硬核桃,可是最初怎么也没啃动。他昼思夜想,逐渐认识到:整张卷子的关键就在“煞割令”一词上。此词若能解决,则通篇皆活,否则仍是一座迷宫。

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一天,他忽然顿悟:“煞割令”就是梵文的?arkara(石蜜,即现在所说的片糖)。通过这次顿悟,季老揭开了这张敦煌残卷的神秘面纱,从卷中这些字的翻译、变化、传播中,寻找到人类文化交流的轨迹。

《新唐书》记载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明朝发明白糖加工技术后,随着白砂糖的出口,中国的白糖加工技术也通过孟加拉地区传播到了印度。据考证,孟加拉语和其他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cīnī  sakara,意为“中国糖”,这是中国白砂糖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糖史》的诞生

季老对“糖”的传播伴随的文化交流现象产生了浓厚兴趣,感到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题目。退休后的季老决定一定要完成《糖史》。他在自传中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状态:

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我每天跑一趟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

未名湖的涟漪,博雅塔的倒影,被外人视为奇观的盛景,也未能逃过我的漠然,懵然,无动于衷。我心中想到的只是大图书馆中的盈室满架的图书,鼻子里闻到的只有那里的书

“我拼搏了将近两年,我没做过详细统计,不知道自己究竟翻了多少书,但估计恐怕要有几十万页。”

“几十万页”是什么概念呢一本四十万字的书大约五百页左右,仅以二十万页计算,也读了四十万字一本的著作四百本以上。而实际阅读量只会超过这个数字

为了求真,季老在浩如烟海的中外书籍中兢兢求索,潜心研究,十年如一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查阅了包括正史、辞书、科技书、炼糖专著、僧传及音义在内的佛典、敦煌卷子、梵文、巴利文及英德等西文著作后,季羡林先生陆续写了很多关于“糖史”的文章,如《蔗糖制造在中国始于何时》(1981年)、《古代印度砂糖的制造和使用》(1983年)、《欧、美、非三洲甘蔗种植和砂糖制造》(l987年)、《cīnī 问题──中印文化交流的一个例证》(1987年)、《唐太宗与摩揭陀──唐代印度制糖术传入中国的问题》(1987年)、《再谈cīnī 》(l994年)等。历经时间和汗水的雕琢,七十多万字的巨著《糖史》终于完成。

《糖史》就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诞生了。耄耋之年的季老对于学术的倾心投入,让他在晚年回忆时写道:“在冲刺开始以后,颇有一些值得纪念的甜蜜的回忆。”

 

《糖史》的意义

世界上,真正从文化交流的角度上来写的《糖史》,季老是“始作俑者”,是前无古人的。

《糖史》用大量事实证明:糖和制糖术一千多年来,一直在中国与印度、东亚、南洋、伊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在欧、非、美三大洲交流。

《糖史》还勾勒出了这些交流的路线,考证出了交流的年代,集散的口岸,以及由于交流,制糖术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糖的种类、品质也随之大大提高,逐渐形成我们今天常见的白沙糖、冰糖的整个历史过程。

《糖史》还使我们了解到过去很少有人知道的有关甘蔗和食糖的种种知识,如:甘蔗的种类、名称、种植技术及其传播;糖的名称及其演变,糖的典故传说,它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糖的产地分布和贩运、制造工艺等等。

《糖史》还证明了印度最早制造出了砂糖(?arkara),传到中国,也传到埃及西方。 因此糖字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 zucker, 俄文caxap,都源自梵文?arkara。后来中国提高了制糖术,将紫砂糖净化为白糖,“色味愈西域远甚”。这样,白糖又输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语中称白糖为cīnī(意思为“中国的”)。中国在制造白沙糖方面居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到了明末,中国人发明了“黄泥水淋法”,用这种方法制出来的糖,颜色接近纯白,是当时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糖。明末清初,中国向外国输出的白糖,就是用这种方法制成的。

  

感悟

季羡林先生的很多作品备受广大读者追捧,一方面是仰慕季老的学问,另一方面是折服于季老孜孜不倦、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垂垂老矣之际,季老依然保持着一颗安静平和的心,用“板凳甘做十年冷”的吃苦精神,潜心研究学问,不骄不躁。反观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多少人都在急躁中失去自我、碌碌无为,令人惋惜。愿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季老的身上汲取到精神养分,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以安然平和的内心审视自己。


相关文章

2、佛经中的美食,什么是石蜜(有图有真相)

1、什么是石蜜


长按以下二维码,关注本 号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一不留神,讨论到一个季羡林老持续关注了几十年的课题发布于2021-08-07 12:23:3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