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 

 

弟子师父,您说“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要怎么样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呢
师:久坐必有禅,坐得久了,自然而然能感觉到,但具体要多长时间,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一下子就能进入状态,有些人很长时间都进入不了状态。但不管怎么样,久坐必有禅,坐得久了,自然而然就有禅定
什么叫“禅”呢止观双运就是“禅”。“止”就是刚才说的寂止,“观”就是胜观,双运就是寂止和胜观融为一体、合二为一了。胜观和寂止本来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但是对初学教授的方便来说,需要暂时把两者分开。介绍的时候,寂止是寂止,胜观是胜观。我们修的时候也是先修寂止,后修胜观,然后再修止观合一。这样的话,不会混淆。
假如说今天我认识你了,但还不是很熟悉。过了一段时间,我见到的是你弟弟,但你弟弟和你长得很像,由于不熟悉的缘故,我有可能会混淆你们兄弟俩。有什么办法不混淆呢就是我先认识你、熟悉你,然后再认识你弟弟、熟悉你弟弟,最后再说你们是兄弟的关系,这样我就不会混淆了。你是你,你弟弟是你弟弟,不会弄错了。
直接说止观双运的话,由于这时候我们还不知什么叫止、什么叫观,也不熟悉止和观,所以就容混淆。如果先认识寂止、熟悉寂止,然后再认识胜观、熟悉胜观,最后知道它们两个是合二为一,融为一体的。这样的话,我完全能清楚,完全不会混淆。这样说能不能理解呢
我们散乱时观察一下自己的心,百分之六十到七十都是在追忆过去——过去遇到什么人,他跟我说什么,他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怎么沟通等等。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是妄想未来——未来是怎么样的,有什么计划等等。当下只占了百分之十,百分之九十都被过去和未来给占了。如果我们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只有当下的时候,就会单纯多了。如果当下也不思维了,就更单纯了。这个单纯是什么样的呢就像很小的孩子看东西一般,但我们看东西的时候不会像小孩子那么单纯。我们看到什么,马上就会分析判断——这值不值钱啊这个是怎样的啊对我有没有作用啊可不可怕啊有很多很复杂的想法。几个月大的小孩子看东西的时候就是看着,不会想那么多,甚至什么都没有想,就是单纯地这么看着目标物。然后,小孩子看这个的时候,完全就忘记了那个,他的执着不是很深。我们看东西的时候,就会看着这个,又放不下那个,就是这么复杂、这么执着。是不是这样的呢就是这么个情况。
弟子:师父,要是像您说的那样,百分之百,完全能够活在当下是不是明心见性了呢
师:也可以这样理解。你不追忆过去,不妄想未来,不思维当下的状态中很单纯地能安住——这个也不叫明心见性,这是寂止修得比较扎实了。你让这个心停,它就能停;让它想,它就能想;完全是在你的控制之下。我们现在控制不了心,现在是情绪在控制我们——心里高兴了、心里不高兴了、生起贪心了、生起嗔恨了、心里嫉妒了等等,完全是情绪在控制我们,我们完全控制不了心。如果我让它停,它就完全能停,不管谁都动摇不了它;我让它想,它就能想得特别详细周全,这是寂止修好了。但是,这跟明心见性没有关系,明心见性是用胜观修出来的。
寂止不是教特有的,佛教修寂止,外道也修寂止,但是修的目的不同。外道是为了什么而修寂止呢他们是为了禅悦,或者为了通而修寂止的。
如果心完全自由了,也能生出神通的,任何的神通都需要修寂止。但这能不能解脱呢完全解脱不了。他在天上飞、地上转,或者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觉受到什么,都不能让他解脱。
密勒日巴尊者的心子冈波巴大师,他看到了很多清净刹土、很多的佛菩萨,这些他都看到了。然后他汇报给密勒日巴尊者的时候,密勒日巴尊者是怎么说的呢密勒日巴说,这些不是善也不是恶,不是好也不是坏,你追求这些干嘛呢你修你的法,这些跟你的修法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话,冈波巴大师就继续自己修,后来他就修成就了。如果我追求这些不究竟的成就,这跟其它世俗的追求执着有什么区别呢是这么个情况。
胜观要思维修和无思维修交替进行。要思维一切的事物是因缘和合的现相,还是单一独立的实相,或者分析我的心是从哪里来的用各种办法去观察、去寻找心有没有一个来处,最后完全找不到一个来处。然后再分析我的心存在吗存在的话,它住在哪儿呢它住在外面还是里面如果住在外面,是住在手上、脚上、还是皮肤上如果住在里面的话,住在哪个器官上最后发现心没有一个确切的住处,也完全找不到心的来处。然后心消失了,那它去哪儿了就找这个去处,发现它没有来处、没有住处、没有去处,只是我们的分别而已。任何事物都是没有来处、去处、住处的。
这样的话,完全确信一切都没有来处和去处,然后在这个状态中安住,这时候已经不像寂止那么单纯了。修胜观的时候,完全分析后会知道一切都是空性,在空性的状态中又能安住。这样慢慢练习久了,熟能生巧,如实照见了自己心的本来面目,如实经验到,才叫明心见性。但这个明心见性还是最初步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也有初步的明心见性、相对深入的明心见性和绝对深入的明心见性,程度不同,彼此之间也是有区别的。可以这样来描述。
我们就这么思维,思维到极点的时候,在这个状态中安住。思维的时候就是思维修,在这种状态中安住的时候就是无思维修。这样交替修的话,慢慢就熟能生巧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同时思维、同时安住,这完全是可以的。
其它密乘修法也是如此,比如修仪轨,我们本来应该要一边观想一边念诵,但是现在我们观想的时候念不出来,念的时候又观想不出来。但是,慢慢慢慢熟悉之后,一边念一边观想,这两个可以同时完成,完全能做到。
我们藏地有一个笑话,一个人说我会念经,我能这么念、那么念。然后有一个人就说,我想听一听,你能不能念一下我们念经文的时候,必须得拿着铃和鼓,边念边摇铃边敲鼓,这三个动作要同时进行,很协调的。但是他念的时候,就不能摇铃、敲鼓,然后能摇铃、敲鼓的时候,就念不了经文,完全不协调,大家马上就知道他是骗人的。如果真的熟能生巧,怎么会做不到呢一切就是要熟悉,打坐也是如此。


  相关阅读
  ▼


以心观心

关于心性开示

心、执着

禅修


讲法者:阿知·仁增坚赞仁波切

?  ?     ?

文字:达瓦拉姆  校对:希热措

     ? ? 

朗读:根朗措   图片:网络


END



看到什么东西

不分别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好看还是不好看,单纯地安住在这个东西上

听到什么声音

不分别是大还是小、是高还是低、好听还是不好听,单纯地安住在这个声音上

闻到什么气味
不分别是香还是臭、好闻还是不好闻,单纯地安住在这个气味上

吃到什么东西
不分别是酸还是甜、是苦还是辣、好吃还是不好吃,单纯地安住在这个味道上

触到什么东西
不分析是粗糙还是光滑、触感舒服还是不舒服,单纯地安住在这个触觉上

行住坐卧,保持觉知觉知当下

般若智慧大乘佛法藏传佛教密宗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禅修发布于2021-12-03 21:28:2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