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当下


阿知仁波切  著 



(接前)


   第四章   次第     


═ 有相寂止的相关开示

假如看到我嗔恨对境,比如说不择手段来伤害我的人,我看到的第一刹那不是烦恼,是一个念头,我只是看到了。但是第二刹那的时候我就分别,他就是我的敌人,他不择手段地来伤害我。这么想的时候,我的嗔恨心马上就生起了。如果我的觉知一直修练、串习得很好,觉知很敏锐的话,我是看到了我的敌人,但我没有让这个分别念来连接,也可以说结合,这时就不会生起嗔恨心。

再比如我贪心的对境。什么叫贪心举例来说,贪心就是自己喜欢穿的衣服,我想穿,特别喜欢穿,如果我把它送出去,我就会舍不得,这样又喜欢又舍不得的心就是贪心。我喜欢吃的饭也好、喜欢穿的衣服也好、喜欢骑的马也好、喜欢开的车也好,等等都是贪心。贪心的对境示现在我的眼前,第一刹那是念头生起,第二刹那我就开始分别它多么好,然后我的贪心就生起来了,没完没了地迷恋下去,完全离不开它。这个贪心折磨自己,自己也会痛苦,任何烦恼都是这样。(22)

(未完待续)


   往期回顾  TO REVIEW                     


 念头与妄念的区别21

 如何保持安住、提高觉知力?20

          觉知敏锐,工作效率会特别高19
          如果觉知清晰,念头纷飞也是禅修18
          觉知比安住还重要17
          安住的窍诀16
          什么是有相寂止15
          禅修的次第14
          对治昏沉与散乱的方法3“自解”13
          对治昏沉与散乱的方法2“离戏瑜伽”12
          对治昏沉与散乱的方法1——专注瑜伽11
          禅修是灭掉烦恼最根本的方法10
          禅修的五个阶段09
          要适度,不要走极端08
          提高毅力,每天不间断地修07
          一定要坚持06
          禅修的概念05
          前期准备04
          前期准备03
          三主要02

          阿知仁波切著《觉知当下》——前言01





文章来源:阿知仁波切  |《觉知当下》







智慧

——  第十三世阿知.仁增坚赞仁波切利众之路  ——


   



般若智慧树大乘藏传佛教密宗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当嗔心与贪心的对境现起时,如何区别念头与妄念?发布于2021-12-04 1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