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讲记·方便品第二(第三次修订版)

印广门清法师主讲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三称)


是故舍利弗,我为设方便,说诸尽苦,示之以涅槃:「诸」解释为「于」,于苦集灭道这些方便法引导,苦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贪著名闻利养啊……等等等等。那么现在怎么办呢佛讲,你不要贪心,要布施,要持戒等等等等,能证涅槃。但其实修这样的法只能够得到人天福报,但不能成佛,不能了生死。这是假涅槃。


我虽说涅槃,是亦非真灭。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现在讲真话了!以前说的那种「涅槃」,不是「真涅槃」,它是「偏真涅槃」,或者叫「方便涅槃」,不要把它当真。虽然证到了人我空,但是法执全在。所以罗汉的这种涅槃呢,他可以解脱肉团身这种分段生死,证得一个灵体自在。真正的大涅槃,是证得一切的万法,树木华草、泥巴瓦块跟自己同呼吸,共命运,都是一个本体。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一切法从根本上说来,注意,真心本来面目没有来去,来即是去,去即是来,当下就是一。比如印广法师从山西来到扬州,山西有没有少一个印广法师扬州有没有多一个印广法师啊「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不动道场,无所不至」。


常自寂灭相:这里的「常」是指时时、事事、处处,没有哪一法不是「我」;「自」是「法尔如是」;「寂灭」就是「阿」,「相」就是「弥陀」;诸法法尔如是,都是「阿弥陀」。怎么叫「寂灭相」呢我在这里讲「一二三四五」,这是不是「相」啊有声音的振动、文字的形相、文字的义理,这是「相」。那么我在嘴巴没有讲出来,头脑没有想出来之前,「一二三四五」在不在在。虽然在,它没有任何的形相,这就是「寂灭」,一切万法无非「寂灭相」。那么「一二三四五」虽然是「相」,它当下是不是就是「寂灭」的那个东西啊在相见性,这就是智慧。那么在那个「一二三四五」没有发出形相的时候,那个「寂灭」当下是不是就是有形有相的「一二三四五」「寂灭」当下就是「相」,「寂灭」就是「真空」,「真空」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相」,「妙有」当下就是那个「寂灭」之性。


那我是这样,一切的天人畜是不是都是这样我的那个寂灭、你的那个寂灭、牛马猪羊的那个寂灭,既然都是无形无相,能不能分张三、李四、王五啊所以「寂灭」是「一」,叫「第一寂灭场地」。「相」呢,是无量,这无量的相都是一个寂灭。既然无量的相都是一个寂灭,那么无量的相有没有哪一个相不是哪一个相啊没有啊!


常自寂灭相:没有哪一法不是「常」,没有哪一法不是「常自寂灭相」,在四种涅槃里叫「自性清净涅槃」,没有哪一法不在「清净涅槃」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都是一个「阿弥陀佛」,你都是「自性清净涅槃」;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你当下就是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就是观世音菩萨,你去拜谁,去求谁啊不管怎么样,你当下就是八戒、白骨精、乌龟王八蛋,你去轻慢谁,去看不起谁,去恨谁谁不是谁啊是非好坏皆是一个人一个念。


佛子行道已:明心见性的菩萨已经是分真即佛,这才是真正的行道,你已经行于佛道。来世得作佛:那是成究竟圆满之佛。

 

我有方便力,开示三乘法,一切诸世尊,皆说一乘道。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

 

先说「开示三乘法」中有没有大乘法呀有。但那种大乘法叫「不了义大乘」,是「权教大乘」。所以讲来讲去,佛强调了一切诸佛「皆说一乘道」,都是为了最后归宗于「一乘道」。这个「一乘道」也叫大乘,但是叫「实教大乘」,也叫「了义大乘」。一般地,《法华经》《楞严经》《涅槃经》《无量义经》被说为圆教一乘大法——《无量义经》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大涅槃经》是《法华经》的后方便;《楞严经》呢,是为《法华经》鸣锣开道,投石问路。


「一乘」就是一大事因缘,万法归于「一」。后面讲「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这个「一」啊,在佛法里举足轻重;还有「大、元、正、如、性」等字,都是最关键的名相,绝对不能以世间凡夫的心态来依文解字——它都是表真、表实、表「我」,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启发我们观照真心本来面目。只有真正明白了万法为一念所现,我们对于佛的种种的说法才能圆融。就是佛没有说,你也能圆融。


今此诸大众,皆应除疑惑:法会大众没有一个不「除疑惑」。「应」就是道交感应,即使我现在还是疑惑重重,你已经除掉了。怎么除掉了因为里面的真人已经成就了,他没有疑惑了。《法华经·弘传序》讲了「俱崇密化之迹」,他已经瞒六识之天,出轮回苦海。


诸佛语无异,唯一无二乘:三番五次讲「唯一无二乘」。诸佛出世就是为了讲「妙法莲华」,没有第二个法门。所以你看看诸佛是不是脚踩莲华台,身坐莲华座就是坐了什么大象、麒麟,下面必然还有莲华,这就是示现「唯一无二乘」。


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

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

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

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

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诸大圣主,仍然是佛的一个代名。异方便:无非是「三乘法」,圆教前七方便,所以这里特指「异」于圆教正法——以「异」来入「同」;等入了「同」以后「异」当下就是「同」。


若有众生类,值诸过去佛,若闻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进智等,种种修福慧。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

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櫁并余材,砖瓦泥土等,

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像,

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或以七宝成,鍮石赤白铜,

白镴及铅锡,铁木及与泥。或以胶漆布,严饰作佛像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

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笔,

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

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

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华幡盖,敬心而供养。

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华,

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

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

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于诸过去佛,在世或灭后,若有闻是法,皆已成佛道。


从这里往下是总讲,乃至举手投足,皆已成佛道。

若闻法布施:闻必有慧。或持戒忍辱,精进禅智等:在明心见性的前提之下,布施、持戒也好,修忍辱也好,修精进也好,修禅定也好,修种种世智辩聪也好;「等」是表无量。种种修福慧:这里特别画点睛,修福的时候,当下就是智慧。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也就是说已见佛者就已成佛,今见佛者就今成佛。「见」不是眼睛见。你若不懂「如来藏」,佛就是把你抱在手里,你都没有见佛。


诸佛灭度后,若人善软心,如是诸众生,皆已成佛道:「善软心」,特指见真。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玛瑙,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栴檀及沉水,木樒并余材,砖瓦泥土等。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楞严经》云,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所以这里就是讲,就随你怎么样修,小孩子玩游戏都成佛了,但贵在「见道」。这里的「金银、玻璃、砗磲、玛瑙」,在前面已作解释。「玫瑰」,此华在佛法里是表富贵庄严。


栴檀沉水:根据记载,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我国台湾亦有栽培。种种说法不一,旃檀木价格昂贵,药用价值很高。「沉水」呢,也叫沉香。与檀香不同,沉香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一类特殊的香树结出的,混合了油脂(树脂)成分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脂膏凝结为块,入水能沉,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木樒,也是一种特种的香木。「余材」就是那些不值钱的材料。


这里从金银至贵到泥巴瓦块至贱,就是在讲平等法。你修哪一个法门都能成就。因为你明白了「如来藏」,是「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怎么样修都成就。不修是不是也是一种修行



法华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梦中佛事。

梦中的你我他,天地万法,皆系梦人一念变现,梦中的一切,没有哪个不是哪个, 所谓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哉!在梦而不见梦人,无形无相之梦人,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万千境界,不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一切,皆系梦人一念变现,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三个如来藏皆为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故诸佛出世行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第二法宝,拿手好戏。

舒拳变掌,眼见手掌而不见拳,手掌者,不空如来藏者是; 拳者,空如来藏者是; 变者,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拳头手掌是一不是二,是为不二法门; 三个如来藏皆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第三法宝,手套大法。

空空之气表真心,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表万法,不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为空空之气变现而来,是为不空空如来藏; 一只气球手套说尽宇宙人生真理,三个如来藏皆一心之所变现,是为“一心三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号。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法华经,楞严经,小视频专用 号。



  • 推荐更多精彩文集:(即可观看)


  • 《法华经》讲记·全集(分段小视频)

  • 印度大型佛教电视连续剧佛陀国语普通话版(全集54集)

  •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4-6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7-9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0-12

  • 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15(圆满)




审核:当悟 

制作:当觉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72.《法华经》第22讲上(音频+文字)发布于2021-12-05 01:01: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