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宝塔品第十一 -13

见宝塔品第十一 -14

见宝塔品第十一 -15


法华讲记·见宝塔品第十一(第三次修订版)


虽然末法时代社会风气确实很坏,但现代科技发展,它会一步一步地与法相吻合,证实佛法的真理性,帮助我们明心见性、开智慧

 

释迦牟尼佛为诸佛当来坐故,复于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皆令清净,无有地狱饿、畜生及阿修罗,又移诸天人置于他土。所化之国,亦以琉璃为地,宝树庄严,树高五百由旬,枝叶华果次第庄严,树下皆有宝师子座高五由旬,亦以大宝而校饰之,亦无大海江河及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须弥山等诸山王,通为一佛国土,宝地平正,宝交露幔,遍覆其上,悬诸幡盖,烧大宝,诸天宝华遍布其地。

 

这一段经文是讲三变佛土,在二变的基础之上,又在外围再变化出二百万亿那由他国。越变越大,这与我们修行的次第相一致。所以这三变娑婆国土呢,祖师大德把它说为是比喻破除无明微细烦恼


下面我们打个比喻来把通常讲的「粗烦恼、细烦恼、微细烦恼」观照一下。比如我们平时贪心、好发脾气,喜欢吃肉喝等等,这叫「粗烦恼」。如果不吃肉喝酒、不发脾气、不贪名利,做到八解脱,你就证罗汉果位,永远超越六轮回。什么叫「细烦恼」呢细烦恼也叫「尘沙烦恼」,也就是说这些「粗烦恼」虽然破除了,但是有时候闻到肉了,心里还感到一种香味;虽然有香味,他不吃他没有关系的,他不会落六道轮回,但是你不能明心见性。怎么叫「微细烦恼」呢它也叫「无明微细烦恼」。当我们闻到肉味生起了这个好感以后,你再观照:我心里怎么有这个念怎么好好觉得这个味道很好呢你想它从哪里来的,没有感觉到这个肉味的时候,这个感觉在不在在。虽然在,在没有感觉之前,它有没有形相虽然没有形相,它在不在呀再观照:这就是在我的阿赖耶识里还仍然有这种微细的烦恼种子,它随着外面闻到肉味的缘分而显现出来。这是比喻,可不要当真。这让我们对万法的观察更加细致,久而久之,心越来越细,最后做到如如不动。

 

尔时东方释迦牟尼所分之身,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国土中诸佛,各各说法,来集于此,如是次第,十方诸佛皆悉来集,坐于八方。尔时,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诸佛如来,遍满其中。


是时,诸佛各在宝树下坐师子座,皆遣侍者问讯释迦牟尼佛,各赍宝华满掬,而告之言:善男子,汝往诣耆阇崛山释迦牟尼佛所,如我辞曰:少病少恼,气力安乐,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以此宝华散佛供养,而作是言: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诸佛遣使,亦复如是。


赍:送礼,送莲华。满掬: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抱住了。这段经文一目了然,这里起画点睛的是「各赍宝华」。《妙法莲华经》从头到尾是不是在讲「宝华」《法华经》就叫「妙莲华」。诸佛菩萨脚踩莲华台,身坐莲华座,都是表「妙莲华」,十方佛土皆有「妙莲华」。「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就是「妙莲华」。


下面好玩。无量诸佛每一尊佛都是用同样的话告诉自己的侍者,去送同样的礼,去问同样的安,去提出同样的要求。表什么法呀万法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念呐!其实完全可以各人讲各人的话,这里变成千篇一律,你认为是佛故意地来装模作样吗这是表法的。而且佛对侍者交代,表佛和众生是一个心,是一体。我们再看这段经文。


「少病少恼」就是问:身体好吗为什么要问呐因为佛就是多病多恼,明白吗佛最大的病就是贪、嗔、痴、慢、疑。谁也没有他贪心,这就是病,这就是恼。「气力安乐」,既不安也不乐。为什么众生烦恼佛就烦恼,他道交感应嘛,「一恼一切恼」嘛!就是《楞严经》讲的「一真一切真」。「及菩萨声闻众悉安隐不」就是不安隐,是不是啊在十方佛土,娑婆世界的众生最刁钻古怪、顽固不化。这是师父讲的,还是《法华经》写的你看其它佛土,有的国土四恶道都没有啊!人寿百千万亿阿僧祇劫,身高几万里、几千万里。就我们像个小爬虫,都是些短命鬼,明白吗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成就人,这是因祸得福。对于修行人来讲,在这样的佛土修行比在其它的佛土修行要殊胜无量倍。佛讲,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胜过极乐世界修行一百年,极乐世界一天等于我们这里一个大劫。有智慧的菩萨都愿意到娑婆世界来下海——下海来捞钱呐!这个「钱」是「法财」,是我们成佛资粮


由于不「安隐」,这固然是个毛病,同时也有利于我们通过对比开智慧,通过对比奋发图强,要懂得什么是福报。《华严经》讲「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宁可在地狱,也能听到佛名;那么在那些佛土的众生啊,有的虽然闻到佛法,但他很安乐,反正睡下来也自在,站起来也自在,他没有苦。早晚成佛无所谓,他有这种懈怠心。


彼某甲佛:这是泛泛而谈。与欲开此宝塔:这是与多宝如来演双簧:我们是满多宝如来的愿,也满法会大众的愿,大家一起来。就是说亲近多宝如来。


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


在关键时候,佛也示现通,让那下等根机的众生心服口服。即从座起,住虚空中:表我们的身业随智慧行。「空」表智慧,住入空智;那么出假呢,是比喻我们的法力、道力。


从这段经文往下瞻前顾后。前面在〈方便品〉讲,「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示众生佛知佛见,令其悟入佛知佛见,这里就是「开示悟入」。先讲「开」。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右手是表方便智慧、权智,左手表真实智慧,户就是门。为什么要「开」呀因为多宝如来就在里面,他不开就不能「显」,这就是表我们心里有没有多宝如来呀有。众生本来就是佛,当下就是佛,仅仅是现在迷失了;虽然迷失,他「失」了没有啊没有。只要佛开示真实义,我们当下就得到。众生本来是佛,你不「开」他是不是佛啊他不从「开」得;但是不「开」能不能得啊你不能自在妙用。所以成佛不从「开」得,不「开」不得;不从修得,不修也不得。


出大音声:表佛的「方便权智」之力量;如却关钥:过去的大城门那个铁锁很重,开门声音是不是很大呀这是表以大音声力当下除去我们的迷惑颠倒,与下面「即开、即悟、即入」相一致,解除了我们的邪知邪见,就除去了障碍。


这个「开大城门」是对上面这段经文的概括,表示智慧之门已打开。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多宝佛已经灭度无量百千万亿万亿年,所以这个「全身不散」是指全身舍利,是表我们的法身。在迷惑颠倒中,这个法身以你的眼睛能不能看到啊看不到。这里看到是比喻「见性」,真心本来面目显现。皆见:无一不见,这是表法华大众「闻」者得度。《法华经》在前面讲,无不成佛道,师父前几天讲「如是我闻」是不是给你们开「宝塔户」啊师父每天在这里讲经,是不是在给你们开「宝塔户」啊这就叫〈见宝塔品〉。这段经文与「开示悟入」的「示」相对照,见到了性,见到我们真心本来面目。看拿手好戏:拳头变成手掌,我们眼见手掌、心能不能看到拳这叫〈见宝塔品〉,你见到了多宝如来。


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



法华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梦中佛事。

梦中的你我他,天地万法,皆系梦人一念变现,梦中的一切,没有哪个不是哪个, 所谓大光明藏中谁不是谁哉!在梦而不见梦人,无形无相之梦人,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万千境界,不空如来藏者是; 梦中之一切,皆系梦人一念变现,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三个如来藏皆为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故诸佛出世行梦中佛事,水月道场


第二法宝,拿手好戏。

舒拳变掌,眼见手掌而不见拳,手掌者,不空如来藏者是; 拳者,空如来藏者是; 变者,不空空如来藏者是; 拳头手掌是一不是二,是为不二法门; 三个如来藏皆一心变现,是为“一心三藏”。


第三法宝,手套大法。

空空之气表真心,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表万法,不空如来藏者是; 不空之手指为空空之气变现而来,是为不空空如来藏; 一只气球手套说尽宇宙人生真理,三个如来藏皆一心之所变现,是为“一心三藏”。顶礼大乘妙法莲华经!??????



号。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楞严经小视频专用 号。



推荐更多精彩文集:(即可观看)

1.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

2.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4-6

3.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7-9

4.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0-12

5.楞严经卷五-180字偈诵讲解13-15(圆满)

《过五关度六将证菩提



楞严经全集-持续更新中(观看即可)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持续更新中, 。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160.《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13-15(分段小视频)发布于2021-12-05 10:35: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