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上师言教·业因果

讲记第三十五


嘉维尼固尊者 讲授
华智仁波切 记录
益西彭措堪布 译讲


■ 五、四部退心法的轨则与利益 分二:(一) 轨则;(二) 利益

■ (一) 轨则 分三:1.醒时;2.睡时;3.常时

1.醒时

早晨起床之际,莫像牛羊在圈栏中起身那般,突然站起便行,而是要在床上心松松地放开,向内反省身心,若昨晚梦中出现造罪,当即作追悔与忏除;若发生善行,修习欢喜,并回向在有情的义利上。再按这样想而发心:“今天,为了让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得到果位,我要尽力修白品善业,尽力断黑品恶业。”

刚起床时,不要像牛羊从圈栏中起身那样,突然站起就走,而是要作个反省。也就是心很安稳,在床上松松地放开自己的心,然后好好地回顾昨晚的梦中造业情形。有两种情况:如果梦中有造罪,就要作追悔与忏除;如果梦里有善行,就修习欢喜,而且把这份很好的善根回向在众生的义利上。接着,就要展望今天,这时要作一个发心,也就是要这样想:“为了让无边无际的众生成佛,我今天要好好地按自己的力量来修白品善业,来断黑品恶业。”那么,一个启动将会影响全程,早晨的这一个发心将影响全天,因此要这样发心,作为一天修行的前驱。


2.睡时

夜晚睡眠之际,不要无忆念中躺下便睡,而是安详地坐在床榻上,如前一样反省,观察:“我在今天的时间里,摄取了什么实义完成了怎样的善业”若有修善业,则修习欢喜,为了一切有情得佛果位而作回向;若有造恶,则想“我太卑鄙,我在今天这天中毁坏了自己”,要这样发生追悔,至心地忏除,而且发起“今后再不这样做”的断心。


临睡之时,不要不做回顾或忆念,就躺下去睡,而是坐在床上很安详地反省一天的作为,其中对于善恶二业要做相应的处理。如果一天中有修积很多的善业,就要作自随喜,应当修欢喜心:“今天这一天没有白过,摄取了很多实义,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那么,这份善根还要记得回向于一切众生同成佛上面,也就是不是为了自身得什么利益,更不是不作回向。这样以修欢喜和回向的两个方便,来使善根增长。其次,要做悔、忏、断三件事,这是开合不同,如果说“二”,就是悔和断,如果说“三”,就是悔、忏、断,这样是为了阻止恶业增长,截断相续,这样就是对于恶业做的处理。

3.常时

一切时处由不离忆念与正知的门径,对内外器情的一切现分不作愚痴的实执,当于无实假幻的游戏上善习慧心,恒常时中,总将自相续安置于善与正道中,久久之后心得堪能,当如是行。


这里说到一切时处修心的普遍轨则,总的有两个要点:一、具足无缘殊胜;二、恒时行善、行正道。一个目标,即是要如此使此心修成堪能性。一个普遍的门径,就是恒时不离忆念与正知。


一、一个门径

首先,不离忆念与正知,这个要求要贯彻在二六时中所有的行为当中,不可或缺。也就是,无论行住坐卧、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上座修法等等当中,都要由念和正知来把持。由念的力量,清晰地记得所缘的法义,以正知恒时觉察当下的状态,这样不会由失念和不正知转在其他方面。


二、两个要点
(一) 具足无缘殊胜
首先要认识,由不离念与正知的门径,使自心普遍具足无缘殊胜的办法。所谓“无缘”,就是一切法本来没有可缘、可分别之处,诸相本不可得之故。那么在这里,要由应遮、应行两点发生具体的认知。
应遮,就是对于一切内外情器所有的所见所闻的这些法,不要去作愚痴的实执。所谓“愚痴的实执”,“愚痴”指不明实相,从而发生计执这些是实有的执著。本来器情万象如梦中的人和事一样,现而不可得,也就是只是一个假相,既然什么不可得,那有什么必要还计执说“是这样、是那样”呢石女儿尚不可得,哪里有石女儿的美不美丽呢那么,就这样一个差别事上本不可得,因此,其上的各种差别,各种的认定、计较,都是一种愚痴的实执。从反面教导,不论在生活遭遇里面见闻接触任何的器情的现分,都不要起愚痴的实有的耽著。就像梦里,无论得到了多少金子,从一两到一千两、一万两、一亿两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假的、没有的,不必要一时欢喜一时忧的,患得患失的,计较来计较去的,所有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因此,没有一法值得去执著。
应行,就是要在无实假幻的游戏上练心,此练心即是练习慧心。“无实”,就是没有真的东西。好比渴鹿见到阳焰,以为真的有一条清清流淌的河,在那里能喝到清凉的水,这是一种幻觉,等到奔驱到了近前的时候,一无所有。那么,一切的器情万象都是如此,它是一个妄相。“假幻”,就像幻师加持小石头,以幻术迷惑了所有观众的眼识,只见虚空中呈现出大象、骏马等的妙相,这样就是假幻,如同幻术呈现的假相那样。“游戏”,即是一切的遭遇犹如戏剧般,或者在世间舞台的表演般。也就是,法界随着这些分别心缘起,它将投出一幕一幕的幻境,这也是识以各种的习气的力量,出现了器情的各种的幻戏。不要以为真的有幻戏,真的有就不叫“幻”了。就像幻师知道,他做的一切幻其实都是不可得的,那么这样子就叫“游戏”。就好比在舞台上,这边变一下,那边变一下,不断地轮换着在变,这些戏其实没有一个是真的。
所谓的日常所有的见闻觉知,或者一切生活的遭遇,就是无实假幻的游戏。在这上面有慧心和痴心两种,痴心就是攀缘,慧心就是无缘,练习就是由生转熟。自无始流转以来,对于这些相全部执为实有,而且念念不断,熏成了非常浓厚的实执的习性,那么从现在开始,每天、每时、每处,都要训练不著相。
正反两方面的状态应该明确。所谓的“痴心实执”,就是看著在什么上,迷在什么上,就在那上面不断地计较,痴人说梦。而反过来修一个慧心,就是修个无住,尽管见闻觉知,而不著见闻觉知,不管做什么,尽管做不往心里去,也就是心不停留在上面,不缘在上面,像这样子做过拉倒的就是慧心。假使现什么相就跟着转,时而喜时而忧,或者在一念妄动以后不断地流浪,几十分钟、几小时都沉浸在里面,那个是一种痴迷。那样子不断地分别,不断地喜怒哀乐,都是由于攀缘,迷失以后,发展出很粗的迷惑之流了,这样就丧失了第三殊胜。现在反过来练习,就是物境当前之时,总要是不著不迷,不为之所牵。也就是说,心不要结合上去,一切时尽管做,而心里是空的。
学者的无缘殊胜
初学者其他的修不到,可以先试着作梦幻观,见什么、做什么都是现而无自性。对此,首先要由中观正理抉择,来发生定解。
以离一多因为例,一个东西只要有分就不是一,不是一的缘故,所谓的“一”就是假立。比如一个桌子,只要它有体积,那上下左右肯定是有的,就可以分成上下左右等,而只要有分,这个粗的东西或者整体就是假立的。因为有分的都不是真东西,所以一直要到无分,当分到了无分微尘或者无分刹那,连这个也不成的话,那就一无所成了。
先看无分微尘。让东南西北上下六个尘围着中间的无分微尘,周围的六个尘和中尘之间有没有接触点如果有接触点,那六个接触点不一样,这就是有分。举出其中两个尘就很清楚,只有三种情况。如果中间不融,那外部就有接触点,这样上下左右就不一样了。如果融,是部分融还是全分融如果是部分融,有一部分融,一部分没融,那不还是可分如果说全部融,那两个就合成一个了。也就是这些尘放在一块儿的时候,它们总要合成一个,不可能不合成一个,不合成一个就成可分了,而合成一个,就没有什么大的体积,再多的极微积聚起来也只是一个尘。
无分刹那也是一样的。在一条时间流上,前后刹那可接触还是不可接触可接触的话,过、未、中有点接触,那就是有分,因为两点不同。如果说两点相同,过去跟现在或者未来跟现在的触点两个是相同的,那相同就成了中间没了,现在这一刹那就没有了,但这也不成立。如果说刹那跟刹那之间不接触,不接触的话中间就是空的,空的就没东西了,那就死掉了,这也不可能。
就像这样,就会发现无分刹那是成立不了的,极微也是成立不了的。连极微尚且都是个假立的,那么由极微所组成的更是假立之假。无分刹那也如此,连无分刹那都不能成立的话,由它合起来的也不成立。
小乘人抉择到无分刹那组成的东西是假合的,没真东西,无分微尘组合的也是假的,但是他认为真实层面里是有这么两种东西,它是实法,那么这种东西就叫真实当中有个事,所以是“实事宗”。现在这个都不成立的话,那就完全没有了,没有了之后,就知道事不是有自体的,这个非常关键。如果事有自体,那就有这个法那个法了,这样就允许你去分别,允许去执著,因为那都合理嘛,反正都是有的。但是实际没有,你还分别,就是错认;没有你还去执著,也都是错认。它本来是个没有实体的东西,你却以为它有,实际它是空的,寻找的时候得不到。比如你说有个瓶子,一看全部都是一堆点阵,哪有瓶子所谓整体的瓶子肯定是错的。那么这个点阵里的每一个,一看又是一堆更小的点阵,那也没有它,一直找到底也找不到。心虽然安立了很多,也那么说那么想,实际找的时候找不到。
虽然找不到,但是在这个虚幻的里面,它还是可以出相的。也就是这个因跟那个缘和合起来,依着这个因缘,一和合就会出果。这就是缘起的一个势力,或者缘起它有一种掌控律,能现这现那的。那么这里面只有两种,一种是有事,一种是无事。有事是依着其他法而生,无事是依有事而立,都是依他。也就是观待他缘才有他,不观待就没他,可见没有独立自体。
虽然不观察时,你执著这个那个,但是详观细察的时候,就会发现不对了,它成了无基离根一样的,也就是没有体,空空的、虚虚的。没有体的话,你就发现是无而现的,它没有还现了。就像看绳上有蛇,非常清楚地好像一条蛇在那儿,但是一看,没有!没有还现,是错觉,是妄觉。那么好多事情上你就发现,抉择来抉择去,房子没有,没有还现了房子。不但现了房子,还现了火车,现了动车,还现了飞机。人也是没有的,还现人,还现树,还现超市里那么多的东西。超市里每个东西都是无而现,得不到是“无”,眼前看到有这有那的是“现”。
那么这种状况跟什么一样呢就跟梦、幻、水月、谷响、寻城、阳焰一模一样。要知道,识有妄现的能量,有妄现的作用,它是一个幻觉大师。如果通了唯识,就知道这些全部都是幻觉。原来我们认为这一切全是真的,只有梦、幻、水月、阳焰等一点点的相,可能是眼睛有毛病或者意识有毛病,就出现一点,但实际不是,所有的相全部都是没有的。所谓“正现时空,正空时现”。一般人认为,前面是没有的,后面现了,也就是空后现;但实际就是正空时现。或者认为刚刚那个现了,过了以后它没了,这叫“空”;实际不是这样,正现的时候就是空。
这就跟幻境一样的,没有的时候现了幻境,正现的时候它就是空的。梦也是这样的,正现梦的时候一无所有,这是空,虽然空但还是有梦相,所以正空的时候在现。水月也是如此,正现的时候正空,找不到水月,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还是出一个水月的相。阳焰也一样,正现的时候没阳焰,没阳焰还在现阳焰。那么这样就发现,你不能够把它脱开来看,而是现即是空,空即是现,一切法都是这种情形。
总之,前面先举了离一多因的理,然后说到了所有的有事无事的状况、情形。不观察的时候,你执著这个那个,详观细察的时候发现没体、没事,再转过来的话,它是没有就现的,就跟幻、梦等一样,这样就知道是正现时空、正空时现,或者现即是空、空即是现,“现空”就是一种幻的状况。像这样去修习、去串习,就会发生分别的觉慧的定解。也就是分别上会认识到一切都是这样的现而空、空而现,心里有个解,这就是分别的觉慧,决定地知道就是这样。然而,由于有执取的所缘没有离开,能取的行相也没有坏,并没有从分别上渡越过去的缘故,不是见到离戏的法性,因此不是真实的无缘殊胜,只是正行无缘的随顺品。以这种定解作梦幻观,可以充当初学者的无缘殊胜。
(二) 恒时行善、行正道
外前行修心的重点,就是恒时将自相续安置在善与正道之中。也就是,一切时处都是把握这两个字:一、善;二、正。“善”是指心或者行为的体性,在善、恶两处当中,要唯一地将身心相续安置在善当中。“正”是指行路,道路一定是走正路,也就是不落在那些邪迷、庸俗的道当中。
这里标出了修心的宗旨,也就是由不离忆念、正知的门径,在日常的一切时、一切处,都要用念和正知把持,总要把身心放在行善上面,而不要放在恶当中,不管做什么,都是要发好心、说好话、行好事,这个就是永恒的功课。之后,也是由念与正知来把持,恒时都要行正道。前者是体性,后者是路线。“正”就是不弯曲、不邪僻,一切时都是行正道。所谓“正道”,就是与真理相应的道,与圣教相应的道。那么从现在开始,逐步地走下去,都是一个归依法,以法为道,这个就是正道。

善是总的宗旨,一以贯之而言,就是修个善,行正道是路线具体的走法、次第等等。那么这上面,由初步的暇满一直到成就之间,一步一步都是有各方面的道的主体和支分,反正全数都是一个与真理相应、与圣教相应的方面。道路的标准就是这样,在此之外,无论是世间哪种迷惑人、有吸引力的论调,这些所涉及的各种的方法等等,都不是应行的正道,只要它跟真理相违、跟圣教相违。纵然受到无数人的嘲讽,或者有各种的威逼的力量,也不改变操守,这就是恒行正道,任何时处都是按照佛法的教导来做。


三、一个目标
如此久久行之,最终会出现心得堪能的结局,也就是常提念与正知,常常住在无缘当中,常修善、常走正道。那么这样的话,最初是不堪能、非常地不适应。也就是无始以来的颠倒习性都是与此相违而转的,也不会去坚持、常提念与正知;碰到什么就执著什么,都是起愚痴的计执;也不会时时处处励力地使自心住于善当中,和住于行正道当中。这样子就是所谓的无始的颠倒习性,有非常多的违品,像各种的杂质那样,要往善、往正、往无缘的方向上走,充满了阻力,不能够如欲而转,或者才刚刚有一点,三分钟就没有了,这些就是叫“不堪能”。由于行者有求道的大决心,即使有所谓的“江山改,禀性难移”之说,也终究能移掉这难移的禀性,而成了纯粹的法的性格、法的行为、法的作风,达成法的人格化,到此时就叫“心得堪能”。
“久久”,就是需要靠积累、靠时间,百千万次地练习、修正,就能逐渐地孕育出来,像十月怀胎那样。到最后就将彻底地变掉一个人的身心的系统,不管软件、硬件,全部都换了一套,将恶人转成了善人,将俗人转成了道人,从而造成修道的殊胜根器。“心得堪能”,就是到此时已经具有如欲而转的状况,由生变熟了,完全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想修什么善能修什么善,想怎么做能怎么做,这些全部都是正面上的任运而行了。


以上为上述四部退心法实修要义的总摄。

上面分为醒时、睡时、常时三大部分所开示的修心要点,实际上就是上面所讲的四部退心法所有修要的总摄或者归纳。总的来说,其中含摄了三殊胜的修法,以及常修善心、常行正道的要点。外前行四部退心法的法门要点,或者精华或者心要,完全摄在里面了。

具体而言,早起、晚睡的两个点上,把握住发心与回向两大殊胜。再者,早晨已经心中作意了:“这一天为了完成无上佛道,要发心尽量地断恶修善”,这样就是珍惜人身、实修暇满。也是贯彻四正断、贯彻无常观,心里念着:“生命无多,可能今天就要死去,其他都无利益,因此唯一要修法”,此处修法的关键就是修善、修正道。平时一切时处练习不住相行善,这就是在贯彻无缘殊胜,或者般若摄持而修万善。初步当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样子,虽然一切皆如梦幻,仍然炽然行善;虽然行善,也不落于痴迷、实执。就像这样,实际就成了离相行善、无缘修法。
四部退心法,即是从根上退掉现世心和来世心。如果这两大颠倒心的系统退下去了以后,那自然就转向解脱与成佛的法道。由暇满和无常退掉现世心,就不再在现世求名求利的心行之路上狂奔了,也就是这些心逐渐地缩减,逐渐地缩减,最终缩到心丝毫不往这个方向走,那么就退掉了现世心。又按照轮回苦难和业因果的两分去思惟的时候,就将来世心也退得一干二净。因为来世想在轮回里求前途,这上面丝毫的真实的乐得不到,丝毫的实义得不到,即使生天,仍是以堕落为结局;那么这样子,唯一地现前就只有修一个法道,而这个法道初步地来看,一切处都要断恶修善,这样才有所谓的前途。
这样看来,从前的心不是现世心就是来世心,除了这两种心之外,没有什么别的所谓的往世间方向上走的心。那么这两种心都真正地退掉了以后,心的那种狂乱的能量就控制住了,而转为清净的能量,他就一直地往道上走,往解脱、成佛的路上走,落实在为一切有情普皆成佛来办道。这样子的话,心就调整好了,而且日日在相续不断地修。
四部退心法落到法道上,就是第四个——“断恶修善”。又由于很善巧地将三殊胜配于其中,这一切都成为大乘佛道。这样子日益行之,越来越堪能了,也就是心越来越往法上随欲而转了,像这样子就是成就了堪能性。

那么,由以上的解释会明白,的确这一段的要诀的指示,实际是整部四退心法的心要总集。



思考题
1.每天早晨起床时应如何修心
2.每天夜晚临睡时应如何修心

3.常时修心轨则:

(1) 在面对外内器情的一切现分时,如何具足无缘殊胜从应遮、应行两分思惟。

(2) 初学者应如何修习,来发生无缘殊胜的随顺品

(3) 如何恒时行善、行正道

(4) 如此修心的目标是什么


  “ ”免费获取音频及文本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Empire CMS,phome.net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普贤上师言教·业因果35l讲记发布于2021-12-05 20:13: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