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广论,宗喀巴大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沃所传来者分二:

一、修七种因果教授 

二、依寂天子著述所出而修

修习菩提心的次第,从阿底峡尊者传来的有这样两种教授:一、修七种因果的教授;二、按照寂天菩萨的著述所出的教授。

今初(修七种因果教授)

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

所谓的七种因果就是:一、正等觉从菩提心生;二、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三、意乐从悲心生;四、大悲从大慈生;五、大慈从报恩生;六、报恩从念恩生;七、念恩从知母生。

此中分二: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 二、如次正修

这里有两个部分:首先对于次第发生定解,其次按照次第正式修习。

初中分二: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 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为了对菩提心的次第发生胜解,又分了两部分引入:一、开示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二、指示其余的因果都是此因果的道理。

初中有三。

所谓大乘道的根本是大悲又有初中后的三分道理。

初重要者。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故荷尽度众生重担,赖此悲故,不荷此担便不能入大乘数故。

首先大悲在初位重要的道理是这样的:如果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海的缘故,就会发起决定的誓愿;如果悲心下劣,就不能起这样的誓愿。荷负度尽一切有情的重担完全依赖此大悲心,没有这个就不能荷负此担,也就不能入于大乘数,或者不入大乘范畴的缘故,悲在最初极其重要,它是入大乘道的根本。

悲初重要,如《无尽慧经》云:“大德舍利弗,又诸菩萨大悲无尽,所以者何是前导故。大德舍利弗,如息出入是人命根之所前导,如是诸菩萨所有大悲亦是成办大乘前导。”

悲初重要这一点依教证来证成。就像《无尽慧经》里所说:大德舍利弗,菩萨们大悲无尽,为什么呢因为大悲是前导的缘故。大德舍利弗,就像出息入息是人命根的前导,诸菩萨的大悲也是成办大乘的前导。因此这个大悲是首要因素。

耶经》云:“曼殊室利,诸菩萨行,云何发起何为依处曼殊室利告曰:天子,诸菩萨行,大悲发起,有情为依。”

《伽耶经》里说:曼殊室利,诸菩萨行怎样发起呢什么是它的依处呢曼殊室利回答说:天子,诸菩萨行是由大悲发起的,它以有情为依处。

也就是说,所有的菩萨万行都是以大悲为前导而发起的,或者说是以大悲为源动力,也都是依着有情来实行的,都是要依有情才能运作、才会有菩萨行。

若不修学至极广大二种资粮,终不能满如是誓愿,观见是已,转趣难行广大资粮,故为转入诸行所依。

如果不修学极其广大的福慧两种资粮,终究不能成满这样的誓愿,也就是得不到能普利一切有情的无上佛果。看见了这一点以后,就转趣难行的广大资粮,所以它是转入诸行的所依。

也就是,以大悲欲求利益一切众生,荷负度尽众生的重担,但如何才能实现所求的这一点呢没有本钱是不行的,一定要修到极其广大的二种资粮,到了最终才能办有情事。这样以大悲发起修无尽资粮的心,由此就会转入诸行,因此成为转入诸行的所依。

中重要者。如是一次发如是心趣入正行,然因有情数量众多、行为恶暴,学处难行、多无边际,经劫无量,见已怯畏,退堕小乘。非惟一次发起大悲,应恒修习,渐令增长。于自苦乐全不顾虑,于利他事毫无厌舍,故圆满一切资粮。

大悲中为重要的意义,从正反两方面来显示。

假使只是一次发心而后面没有恒常地修习,就会出现这样的过患,也就是虽然一次也发了悲心,趣入正行,但是因为有情数量特别多,行为又恶暴,菩萨的学处很难行持,数量多得没有边际,又要经过无量劫那么长的时间,见了以后心里会怯弱、畏惧而退堕到小乘当中。所以,不只是一次发起大悲,而且应当恒常修习,逐渐使大悲增长,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对于自己的苦乐完全不顾虑,对于利他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厌舍。这样以大悲的大心力支持不退,就容易圆满一切资粮。因此在行大乘道的过程中,作为支点或者动力根源的悲心是极其重要的,所以中间也以修大悲为重要。

对此再引教证证成:

如《修次初篇》云:“如是菩萨大悲所动,全不自顾,极欲希求利益他故,而能趣入至极难行,长夜疲劳集聚资粮。如《圣发生信力经》说,其大悲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全无苦生是所不受,全无乐生是所不舍。若趣如是极大难行,不久即能圆满资粮,决定当得一切智位。是故一切佛法根本惟是大悲。”

如同《修次初篇》里所说:如是菩萨为大悲心所策动,全然不顾及自身的苦乐,极其希欲利益众生的缘故,而能够趣入极其难行的诸菩萨行中,在极长的时间里辛劳地积聚资粮。这都是由于依靠那种大善根发起大悲的力量,可以不顾自己,再怎么难行他都甘愿去做,只为利益众生的缘故。就像母亲孩子因为她有真正的悲怜之心,所以再大的苦她都能忍受,不论多长的时间她都不会厌舍,这就是由大善心的力量所致。

如《圣发生信力经》中所说:这个大悲就是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根本没有一种苦是不想受的,根本没有一种乐是不想舍的。也就是为了利益有情什么都可以,什么样的苦都可以受,什么样的乐都可以舍给有情。为了利益有情,什么样的享受都可以不要,都可以放下的。就像这样,他是最为重视利他、是以利他为第一的。如果能够趣入这样的极大难行,也就是以悲的力量不顾虑自身,再怎么苦,再怎么长,再怎么有情多、有情行为恶劣,都能够以极坚固的悲心而趣入,这样很快就能够圆满福慧二种资粮,决定将获得一切种智的果位。所以一切佛法的根本唯是大悲,而具足大悲就能够真正地为利有情而完成二种资粮,圆满佛果。

后重要者。诸佛获得果位之时,不如小乘而住寂灭,尽虚空住义利众生,亦是由于大悲威力,此若无者,同声闻故。

大悲后为重要的道理是:诸佛如来获得果位的时候,不像小乘罗汉住在寂灭当中,而是尽虚空际之间长住世间利益有情,也是由于大悲的威力。

在最后成佛的时候,由于大悲力自在而转,所以在尽虚空界、尽众生界之间长期不断地利益有情,这是果位大悲发生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悲,那就像声闻阿罗汉将住在灭尽定中无法起利益有情、不能让一切众生都得到安乐

如《修次第中篇》云:“由大悲心所摄持故,诸佛世尊虽得圆满一切自利,尽有情界究竟边际而善安住。”又云:“佛薄伽梵无住大涅槃,因即大悲。”

就像《修次中篇》所说:由于大悲所摄持的缘故,诸佛世尊虽然圆满了一切自利,然而在尽有情界边际之间善为安住。也就是在众生界里不断地利益有情的意思。

又说:佛世尊无住大涅槃,其因就是大悲。佛的大涅槃不住三有边也不住寂灭边,称为无住。它的因即是大悲,因此不像小乘住在寂灭中,不起利生大用。

譬如稼禾初以种子,中以雨泽,后以成熟而为最要。佛之稼禾,初中后三,悲为最要。祥月称云:“以许悲为佛胜苗,初如种子增如水,长时受用如成熟,是故我先赞大悲。”

就像庄稼最初以种子为最重要,中间以雨水为最重要,最后以成熟为最重要。而佛的稼禾为了出生佛果,初中后三位都以悲为最重要。就像月称菩萨所说:由于承许悲是在出生殊胜佛果上面,最初像种子一样,中间增长像雨水一样,最后尽未来际给予众生受用像成熟一样,由于悲心在成就佛道有初中后三位的最重要的特点,所以我首先赞叹大悲,以其为根本的缘故。所以,月称菩萨特别以极深的用意先礼敬大悲,是根本的缘故。

由见此义,《正摄法经》云:“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多法。世尊,菩萨若能善受、善达一法,一切佛法皆在其手。一法云何所谓大悲。世尊,由大悲故,一切佛法皆能自来菩萨手中。世尊,譬如转轮圣王轮宝所至,一切军众皆至其处。世尊,如是菩萨大悲所至,一切佛法咸至其所。世尊,譬如命根若在,余根亦在。世尊,如是大悲若在,菩提余法亦当生起。”

正是由于大悲在佛道的初中后一切位中皆是根本的缘故,而有根本就必然有其支分的缘故,《正摄法经》里说到:世尊,菩萨不须学习很多法。世尊,菩萨如果能够善加受持、善能通达一个法,那么一切佛法就都在他手中了。这一个法是什么呢就是大悲。世尊,由于大悲的缘故,一切佛法都能自然来到菩萨手中。世尊,这就像转轮圣王的轮宝到了哪里,一切军众就会跟到那里。世尊,像这样,菩萨大悲到哪里,一切佛法就会在那里。世尊,就像人的命根如果在,其它的眼耳等根也就在了。世尊,像这样,大悲如果在的话,其它菩提道的法也就都会生起,或者伴随而在的。

若于如是胜道扼要无边教理之所成立,获得定解,于菩提心根本大悲所有法类,何故不执为胜教授故如响那穷敦巴说:“于觉沃所虽请教授,终惟教云舍世间心,修菩提心。”善知识敦巴讥笑告曰:“此是掘出觉沃所有教授中心。”知法扼要。

如果对这样的胜道扼要,由无边的圣教和正理所成立之处得到了定解,那为什么对于菩提心根本的大悲的所有法类不执为殊胜教授呢应当执为殊胜教授。所以就像响那穷敦巴所说:在阿底峡尊者那里虽请教授,终究唯一的教导说“舍弃世间心,修习菩提心”。尊者是就心要处、根本处而说。善知识敦巴对此开玩笑说:这是挖掘出了觉沃所有教授的中心啊!也就是挖出了阿底峡教授当中的核心或者心要义。

应当像这样了解法和成就大乘的扼要,得到了扼要就是“但得本,不愁末”,一切法都会来到自己手中,所以特别重要。由此会知道,修习菩提心的因中悲心为最要。

获决定解,惟此最难,故应数数集聚净治,阅《华严》等诸大经论,求坚定解。如吉祥敬母云:“尊心宝即是,正等菩提种,惟尊知坚实,余凡莫能晓。”

在诸种法类获得定解上唯一以此为最难,所以应当数数地集聚资粮,净治罪障,阅读《华严经》等诸大乘经论,来求得坚定的定解。就像吉祥敬母所说:世尊,您的心宝即是正等觉菩提的种子——殊胜的菩提心,唯有世尊才知道这是坚实处,其余凡庸不知晓这个道理。因此这是深密的佛道缘起上的道理,应当依据佛所说来明了,以求获得定解,再在这上面着力修持,这样才是深知道要之人,是抓到了大乘核心扼要的人。

(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道理)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

其余的因果是此因果的道理分二:一、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悲心之因;二、增上意乐、发菩提心是悲心之果。

下面我们依次来认识。

一、知母、念恩、报恩、悦意慈是悲心之因

初从知母乃至于慈为因之理者。

总欲离苦,数数思惟其有情苦即能生起,然令此心易生猛利及坚固者,则彼有情先须悦意、爱惜之相。如亲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亲怨中庸若有痛苦多生舍置。

总的要发起欲拔有情苦的悲心,数数思惟有情苦就能发起,然而要让这个心容易产生而且猛利坚固的话,对于有情先要生起悦意、爱惜的相。这个道理就像亲人有苦不能安忍,怨敌有苦心生欢喜,非亲非怨的中庸者如果有苦多数是心生舍置,因此先要观有情为悦意相。

对此再详细地辨明缘起上的道理。

其中初者,因有可爱,此复随其几许亲爱,便生尔许不忍其苦。中下品爱,下品不忍;若极亲爱,虽于微苦,亦能生起广大不忍。

第一种情况,因为有可爱的相,随着有多少亲爱,当此亲爱者有苦时,就有多少不忍其苦。再就程度来说,如果是中下品的爱,那就有中下品的不忍;如果是至极的亲爱,即使很小的苦也会生起广大的不忍。

见敌有苦,非但不生欲拔之心,反愿更大愿不离苦,是不悦意相之所致。此亦由其不悦大小,于苦欢喜而成大小。

第二种情况,见到怨敌有苦,不但不生拔苦的心,反而愿他的苦更大,愿他不离苦。这就是由于不悦意相所导致的,也就是把他看成是不喜欢的,就会产生愿他受苦不离的心态。而且由对他的不悦意有多大,对于他受苦的欢喜也就有多大。

亲怨中庸所有痛苦,既无不忍,亦无欢喜,是由俱无悦非悦意相之所致。

如果是看待成非亲非怨者,那对这中庸者的所有痛苦,就既没有不忍,也没有欢喜,这也是由于对他既没有悦意相也没有非悦意相所导致的。

以上说明了看到有情受苦是否发生不忍之心,就在于内心建立了什么样的看法或者说有什么样的相。起了悦意相就会生不忍,如果能在此悦意相的基础上观成至亲的母亲,那就会生起极其不忍的悲愍心。因此要修出欲离苦的悲心需要先修出有情的悦意之相。

如是应知,修诸有情为亲属者,是为令起悦意之相。亲之究竟是为慈母,故修知母、忆念母恩及报恩三,是为引发悦意可爱,爱执有情犹如一子。此悦意慈是前三果,由此即能引发悲心。

按照这样就应当了解,观修诸有情为亲属,就是为了使心里发起有情悦意的相。而亲的究竟、极点是慈母,所以先修知母、念恩和报恩这三相,就是为了引发悦意、可爱、如同独子般的爱执有情的心。如果有这样的心、这样去看待,那对于有情受苦必定会极其不忍,很容易能引起猛利、坚固的悲心,这就是修的要诀所在。这样就知道,悦意慈是前三者——知母、念恩、报恩的结果,而由悦意慈就能引发悲心,这样就确认了前四者是生悲心的因。

欲与乐慈及拔苦悲,因果无定。故知母等三种所缘,即是与乐慈及拔苦悲二者根本,故于此中当勤修学。

与乐慈和拔苦悲,谁是因谁是果并不确定,既可以由与乐慈发生拔苦悲,也可以由拔苦悲发生与乐慈。也就是说,当发生了与乐的慈心,分享与转发到众生受苦的时候,自然会生起想拔除其苦的欲而出生悲心。或者反过来,如果已经有了拔苦欲的悲心,见到众生缺少安乐时,也会自然想给予他安乐而出生慈心。这里要知道悦意慈和与乐慈有所差别。因此,知母、念恩、报恩这三种修法是与乐慈和拔苦悲生起的根本,所以要在这上面精勤修学。

又发心因,修诸有情皆为亲者,是月称论师及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之所宣说。

在修发心之因上,要把有情全部观修为亲人,这是月称论师和大德月、莲花戒论师等宣说的。

二、增上意乐、发菩提心为悲心之果

增上意乐及以发心为果之理者。

由其如是渐修其心,悲心若起,便能引发为利有情,希得成佛,即此便足,何故于此添增上心

增上意乐和发菩提心为悲心之果的道理。

首先提一个问题:由这样渐修其心,如果生起悲心,就能引发为利有情愿成佛的菩提心,这样已经足够了,为什么在这中间还要添上增上意乐呢

欲令有情得乐离苦慈悲无量,声闻独觉亦皆有之,若自荷负一切有情与乐拔苦,则除大乘决定非有。故须发此心力强胜增上意乐。

回答:由于欲令有情得乐离苦的慈悲两种无量心,声闻独觉也都有,而自己担荷起一切有情与乐拔苦的重担,这只有大乘具有,其它二乘决定没有。所以要发起这个大乘不共的心力强胜的增上意乐,才能出现大菩提心,因此需要有增上意乐的修习。

是故仅念一切有情云何得乐、云何离苦,非为满足,须自至诚荷此重担,故当分辨此等差别。

所以只是缘念一切有情怎样得乐、怎样离苦还不足够,必须自己至诚地担荷起令一切有情得乐离苦的重担,所以应当分辨此中慈无量、悲无量和增上意乐的差别。

《海慧问经》云:“海慧,如有商主或有长者,惟有一子,可悦可爱可惜可意见无违逆。然此童子因其幼稚而作舞娱,堕不净坑。次其童子若母若亲,见彼童子堕不净坑,见已虽发号哭忧叹,然终不能入不净坑拔出其子。次童子父来至其所,彼见一子堕不净坑,见已急急举止慌措,欲出其子心甚爱顾,全无呕吐,跳不净坑取出其子。” 此说三界为不净坑,独爱一子谓诸有情。若母若亲者,谓声闻、独觉,见诸有情堕生死中,忧戚叹嗟然不能出。商主、长者,谓诸菩萨。法譬合说。又说独一爱子落不净坑,如母之悲,声闻独觉亦皆共有。故依悲愍,当发荷负度众生担增上意乐。

《海慧问经》里说:海慧,就像有一位商主或者长者,他只有一个孩子,非常地悦意可爱,然而这个孩子因为幼稚跳舞娱乐堕在了粪坑里。这个童子的母亲或亲人见到童子堕在不净坑里,虽然也号哭、忧叹,但终究不能跳进粪坑拔济他。接着童子的父亲来了,见到独子堕在不净坑里非常心急,举止慌措,想要救出孩子,由于他的心非常顾恋孩子,全然没有呕吐感,跳到不净坑里取出孩子。这说到了三界好比是不净坑,最疼爱的独子好比有情,母亲或亲人指声闻、独觉,见到有情堕在生死里,忧戚哀叹却不能拔出,这是比喻声闻、独觉虽然有慈悲心,但是不能亲自拔济有情出生死苦,安置于无上佛果。商主长者指菩萨,用法和譬喻结合起来宣说。再者说到独一的爱子落在不净坑里,如母亲那样的悲,声闻独觉也都具有。所以,要依悲愍进一步发起荷负度脱一切众生重担的增上意乐。

如是若发度有情心,然我现时不能圆满利一有情;又非止此,即使证得二罗汉位,亦仅利益少数有情,利亦惟能引发解脱,不能立于一切种智。故当思惟“无边有情,谁能圆满此诸有情现前、究竟一切利义”,则知惟佛方有此能,故能引发为利有情,欲得成佛。

进一步要了解由增上意乐发起菩提心的道理。

像这样已经发起了要亲自度脱一切众生的增上意乐,然而为成办此点需要考虑,我现在连圆满地利益一个有情也没有能力,不但是我现在的状况没有能力,即使我证到了声闻缘觉两种罗汉果位也只能利益少数有情,所作的利益也只能达到解脱,而不能安立一切种智。这样再进一步思惟:那谁能圆满这无边有情现前究竟的一切义利呢随着这个思惟去寻找,知道只有佛果才有这个能力,因此就能引发为利有情欲求成佛的菩提心。也就是起了增上意乐以后,那当然是要取一个果位,具此能力才能达到,其他的人天不能达到,声闻缘觉的罗汉果不能达到。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任务,要让一切有情全数地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而且安立在无上佛果中,这样唯一成佛才有可能,因此基于这种目的为利有情誓愿取证佛果,这就是由增上意乐发起菩提心的道理。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3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32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 0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 02

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 03

 

延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04发布于2021-12-05 2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