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二、支分略摄)

第二支分略摄者。

支分略摄分三:一、依《集论》摄为四支;二、依《缘起心要》摄为三道;三、依《稻杆经》摄为四因。

一、依《集论》摄为四支分六:一、摄为四支;二、别别宣说;三、断除疑惑;四、引之道理;五、生之道理;六、成办之义。

一、摄为四支

如《集论》云:“云何支分略摄谓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

第二支分略摄,如同《集论》所说:十二种缘起支怎么作略摄呢即是摄略在所谓的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当中。

二、别别宣说

“能引支者,谓无明、行、识;所引支者,谓名色、六处、触、受;能生支者,谓爱、取、有;所生支者,谓生、老死。”

无明、行、识摄归为能引支;名色、六处、触、受摄归为所引支;爱、取、有三支摄为能生支;生、老死两支摄为所生支。这样就把十二支摄成了四支。

三、断除疑惑

若尔,引生两重因果,为显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耶抑显两重耶若如初者,则已生起果位之识,乃至于受,后生爱等不应道理。若如第二,则后重因果中缺无明、行及因位识,前因果中缺爱、取、有。

如果是这样,那么引和生这样两重因果是为了显示有情一重受生因果,还是显示两重受生因果呢如果是显示一重受生因果,那么由于前面的两支已经生了果位识,以及名色、六处、触、受,这样一重受生因果就已经讲述完了,后面又说生爱、取、有等就有累赘和次序紊乱的过失。

如果是第二显示两重受生因果,那么前后的两重因果都不完整。也就是在后重因果当中因只说了爱、取,缺少无明、行和因位识的前位状况,而前面的一重因果里就只有无明、行、因位识,缺少后位滋润成熟状况的爱、取、有三支,因此如果说是显示两重因果又有每一重都不完整的过失。

答:无过。谓能引因所引之法,即能生因之所生起。所引已生,即于此立生、老死故。

回答:没有过失。这就是在说一重受生因果,也就是开头讲了能引,而能引的因所引的法其实就是能生的因所生起的法,当所引已经生起来了,就对于它立生和老死,所以没有重复的过失。

也就是说所引是具体地讲名色、六处、触、受发展、发生的内涵,而能生因所生起的就讲了阶段的内涵——生和老死,其实两个是一个意思,不过是表达的角度不同。

若尔,何为说两重因果耶

对方又问:既然只是表达一重受生因果,讲到了一个因如何生果的问题,那为什么又要介绍成引和生两重因果,有什么必要

答:为显引果苦谛与生果苦谛相各异故。前者于所引位惟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后者已生苦位,现法即苦。又为说明果之受生有二种因,谓能引因及此所引生起之因,故说二重因果。

回答:有两个必要:一、是要显示引果苦谛和生果苦谛的行相不同;二、是要显示能引因和能生因不同,所以要作引和生两重因果的说明。这样就对于一种受生因果怎么完成讲得非常完备,而且缘起上的阶段差别也揭示出来了。

也就是说,为了显示引果苦谛和生果苦谛行相不同的缘故,要说这样两重因果。在前一重因果里,以无明为缘发起了行,在识中熏下了种子,这样的能引完成以后,在所引位说的只有种子,它引出了能出现后有蕴的种子,但还没成就自体,这是属于未来苦,也就是种子位,苦的种子立为苦谛。而后者就是生的因果出现的生和老死是已经成就的苦位、异熟果位,现法即苦,就是在当前的状况就是苦,已经起现行了。

二、为了说明果的受生有两种因——能引因和能生因,所以要说两重因果。也就是前面无明缘行之后已经有了能引的因,光是这个状况还不行,还需要经过滋润使它所引的种子成熟让它能生起,就是前面实际已经出现种子了,它有待中间作润发,这个润发就是能生因。这样一区分就知道,因有两层,一是引出种子,二是生出后面的果,对于这两个状况都要安立因,而且两个合在一起才会出现受生。

如《本地分》云:“问:识等至受及生、老死,若是杂相,何故说为二种相耶”

就像《本地分》所说:有人提问: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五支和后面的生和老死如果是一种混杂的情况,那为什么要这样讲两种相呢

因为典都是高度智慧的安立,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呢

“答:为显苦相异故,及显引生二差别故。”

回答:没有错误,这是深有意趣的。这样的安立就是为了显示苦相有差异的缘故,以及显示引和生两种缘起状况差别的缘故。

也就是识到受之间的几支显示引果苦谛,就是出现苦的种子,后面生和老死是要显示生果苦谛就是出现了苦的现行,以及要显示引和生在缘起上有前位、后位的差别。

又云:“问:诸支中几苦谛摄,及现法为苦答:二,谓生及老死。问:几苦谛摄当来为苦答:识乃至受诸种子性。”

《本地分》中又说:有人问:在诸支当中有几支是苦谛所摄,以及现法为苦答:有两支是苦谛所摄并且现法为苦,就是生和老死。它是已经到了异熟位才出现的苦谛,无论三界哪里的果报,异熟体已经形成之后在它上面的生和老死就都是苦谛,而且现法就是苦性。

又问:哪几支是苦谛所摄、当来为苦呢答:识、名色、六处、触、受这几支的种子性是苦谛所摄,当来为苦。也就是它是在将来引出苦报的种子,所以判为苦谛所摄,然而只是种子还没有结果,所以是将来为苦。这样立所引和所生能够看出苦谛的相状的差别。

是故,能生之爱与发爱之受二者非是一重缘起。发爱之受,乃是余重缘起果位。

所以,能生后有蕴的爱和发爱的受这两者不是一重缘起,发爱的受是另外一重缘起的果位。

四、引之道理

四相当知能引所引。一何为所引,谓果位识乃至其受,共四支半。二以何而引,谓依无明之行。三如何而引,谓于因位识中熏业习气之理。四所引之义,谓若遇爱等能生,堪能转成如是诸果。

要由四相来认识能引所引的涵义。

一、所引的内容:什么是所引指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共四支半。二、以什么来引指以无明而起的行。三、如何而引指造业后随即在因位识中熏业习气,这样就引出所引。四、所引的意思指这样在因位识中熏了业习气,就已经有变现所引四支半的种子或功能,如果遇到爱、取、有这三个能生支来滋润,就能转成这样的诸果。

五、生之道理

三相当知能生所生。一以何而生,谓以爱缘取。二何为所生,谓生老死。三如何而生,谓由行于识所熏业习润此堪能,令有大力之理。

又要由三相来认识能生所生的涵义:一、以什么生指以爱为缘发起的取,就是数数地取著、求取或追求。二、什么是所生指来世蕴的生和老死,也就是形成整个来世。三、如何而生呢指过去由行在识中所熏的业习现在经过滋润,使它堪能而有大力,这样就能生出后有。

《缘起经释》中,以生一支为所生支,老死则为彼等过患。

在《缘起经释》里,以生一支作为所生,老死作为它的过患,也就是所生只说为一支。

六、成办之义分二:一、以恶业如何引生恶趣;二、以善业如何引生善趣。

这是指造业后是怎么引生善趣、恶趣,又以善业当造下以后如何来引和生善趣。主要配合四支来认识业怎么来成办三界的果报,这样就能够把握住它的机制、整个缘起的进程。

一、以恶业如何引生恶趣

由是由愚业果无明起不善行,于识熏建恶业习气,令其堪成三恶趣中果时之识乃至于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彼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恶趣之中感生老死。

首先要看到,是由于对业果愚蒙的无明,以为这种乐通过不守因果律、肆意妄为就能得到,由这样一种颠倒愚痴加上对于乐的错认,就发起不善行。

那么这个恶业是怎么引生恶趣的呢在前位是一造业就在识中熏建了恶业习气,当即就有功能可以造成恶趣果位的识、名色、六处、触、受这四支半,也就是引出了能感恶趣的种子。接着就想要再次得到这种乐,然后数数地去求取,这样数数滋润先前熏染的业习,使它逐渐变得有势力。这个恶业已经受到了滋润变得非常大、成熟,以此就必然在来世受生到恶趣中,感得从生到老死之间的果报。这个完整的缘起的法则如果配合四支来观察就是先以恶业熏种子,然后以爱、取滋润,成熟以后就感果,是这样引和生的。

二、以善业如何引生善趣

又由愚无我真实义无明,起欲界摄戒等福行,及上界摄奢摩他等诸不动行,于识熏习妙业习气,令其堪成欲界善趣及上界天果位之识,乃至其受。次以爱取数数润发,令其业习渐有势力,于当来世诸善趣中生起生等。

这一段说明善业是怎么引和生善趣的,它包含了引欲界善趣和上界善趣两种情况,我们分开来了解。这里的关键是要知道善业引的环节就是熏种,善业生的环节就是当它受滋润有力后就生出果报,总而言之就是要配合四支来理解。

首先看善业怎样引生欲界。

以对无我真实义愚蒙的无明为因,根本不知道没有我,又以为欲界善趣有真实的安乐,之后为了我而求取这种乐,就发起了欲界所摄的持戒布施等的福行,随即就在识中熏建了妙业习气,当时就已经有功能可以造成欲界善趣果位上的识、名色、六处、触、受这些支,也就是已经由这个善业熏习成了善趣的种子。接着再以爱、取数数滋润,也就是对于这方面的事特别喜爱,要得到它而与之不离。然后又数数地去取著或者追求等,这样就使得前面熏入的业习逐渐地有势力或者成熟。善业成熟了以后来世就会在欲界善趣里生起生和老死这样的果报。

第二、善业怎样引生上界。

同样是由于对无我真实义愚蒙的无明,根本不知道没有我,为了我想求取自以为真实的安乐及上界的果位,以这种因缘当然就会发起上界所摄的奢摩他等各种不动行。这样造了不动业以后随即在识中熏了妙业习气,也就有了功能可以造成上界天果位的识乃至受这四支半,也就是已经具有感得上界诸果的种子。这就是引的意思,在造了不动业之后就引了上界的种子。接着就又由于这方面的爱和取数数滋润,使得先前所熏的业习逐渐地发展为有势力,到已经非常成熟,这样这个业就已经受到滋润、成熟了,它就必然在来世受生在上界出现生乃至老死的果报,这样就是以善业来引和生善趣的整个过程或者机制。

二、依《缘起心要》摄为三道

如是十二有支,复于烦恼业苦三道,悉皆摄尽。如菩萨云:“初八九烦恼,二及十为业,余七者是苦。”

十二有支又按照最简要的方式惑业苦来归摄。也就是所谓轮回的流转律无非是起惑、造业、感苦这三大环节,十二有支也不超出其外,也就是无明、爱、取三支是烦恼,行、有是业,识、名色、六处、触、受、生、老死是苦。其中烦恼中又分二,无明是发业之惑,也就是以无明业果愚、真实义愚两大愚蒙为因缘,就会发起各种为自身求乐的业行。比如,由业果愚误以为可以通过非法手段为自己赢取现世法,于是就会去做非福业,这就是以这种无明来发业的,它叫发业之惑。二是润生之惑,也就是当造了这种业以后,后来他再再地想求取到这个乐不离开,以这种爱驱使,不段地逐取、追求,使得过去种的业习、因种进一步滋润、成熟,将会发生将来的受生,所以它是润生之惑。

以这两大惑当然就发起行和有,结果就会发生果报,这叫苦。一切三有中的蕴身全是苦的体性,从中发生各种苦苦、坏苦和行苦。从阶段来说,有从生到老死之间各种变现的相。从果报如何出现来说,由名色到六处就会成就身的自体和差别,于是就开始出现境界受用的触和异熟受用的受,这些全是苦谛所摄。

总而言之,十二有支就摄在惑业苦三道当中,简单的说就是惑业苦的循环。

三、依《稻杆经》摄为四因

《稻秆经》说:“十二有支摄为四因,谓无明种者,于业田中下识种子,润以爱水,遂于母胎生名色芽。”

《稻秆经》里把十二有支归摄成感果的四因——种者、田地、种子和水。无明就像是一个种田的农夫,他一直在业田里耕耘,种下了识的种子。这比喻以无明驱使运行,当即就出现了因位识,已经植下了种子。种子种好了以后又用水来灌溉,这表示用爱水来滋润。这里爱只是一个代表,包含了爱、取、有。这样的四个方面一旦完成了,就会在母胎里生出名色的芽。

总而言之,借助农夫种田的外的譬喻来表达内的感果的缘起。就像种田肯定要有一个耕种者,要有个田,还要下个种,再有个灌溉,之后就会发芽。同样,无明是运行的作者,它去做工作就是行,由于它的做工就下了种子,这就有了引出来世果报的功能。之后还不能感果,需要进一步滋润,使种子的势力增长成熟,到这个时候就开始发芽,就有了后世的名色,那个时候就代表芽的状态。从这个芽里一路开始长出根茎枝叶等,那就表示从名色的芽开始新的一期相续已经有了,从此果报逐步地呈现出来。这样就可以看到的确与外缘起相仿,在内的缘起上也是这样的道理。

 

  

思维心中的法道

十二缘起依《集论》摄为四支,思维为什么这样归摄有什么必要

 

 

菩提道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19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20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21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22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 23

 

 

延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士道24发布于2021-12-05 22: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