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课音频及讲记文本,请文章底部的“ ”。


弥陀经初机导引


智圆法师 讲述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曾说:诸悯念群迷,随顺机宜而施设教化。虽然归于本元并没有两种,但却有很多方便门径。在一切方便门中,要求至为直捷圆顿的,不如念佛求生净土;而在一切念佛法门中,要求至为简稳当的,不如信愿专持名号。所以,虽然净土三经同时流行于世间,而古人独以《阿弥陀径》立为日课。这难不是见到持名这一法普被上中下三种根机,圆满含摄事理,统摄宗门教下而没有剩余,尤其不可思议吗因此,我们要开始了解《佛说阿弥陀经》甚深广大的涵义,不可思议的力用,极为方便、直捷、要妙之处。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佛说阿弥陀经》。

按照传统方法,以五重玄义来讲述本经:一、释名;二、辨体;三、明宗;四、论用;五、教相。

一、释名

释迦牟尼佛怀着一个目的来到这世上,即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当时根利众生能得解脱,然而后世大量众生处在五浊恶世,单凭自力难以超出。如果能引到极乐世界,必定完成“一切众生皆成佛”的愿望。因此,佛在因缘成熟时无问自说(“说”通“悦”),畅悦度众成佛的本怀,称为“悦”。所要说的就是阿弥陀佛法门

“阿弥陀”是梵语,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以光、寿两种德代表一切皆无量。光横遍十方,寿竖穷三际。从法身如来解释,指本体没有生灭,故为“无量寿”;本体周遍一切处,故为“无量光”。并非暗昧、冥顽不灵,因此是灵光妙明,这是法身如来。从色身而言,阿弥陀佛因地发愿,此光遍照无量无边阿僧衹世界,自身的色身住世时间以及国土人民寿命都是无量无边阿僧衹劫,这称为“无量光寿”。

本经所宣说的,是以阿弥陀佛为主体的极乐依正无边清净境界。不像此方,由烦恼业力所成,有无数不清净现相和作用,众生陷在里面难以超出,一生到彼方就得不退转,水鸟花林、教主徒众都是清净的。国中时时宣演法音,使得人心于道增进,速得菩提。而且,弥陀悲愿以名号利益众生,至为方便直捷,能使广大众生即生超出苦轮,由此圆证三不退,直成佛果。因此,本师释迦牟尼佛为了众生的缘故,无人请问而直接宣说。不但释迦导师,十方诸佛也同声赞叹。为了摄引无边众生速疾超出苦轮,需要修弥陀大法,以极度方便、简要的捷径来达成解脱成佛。这是本法的大义。

二、辨体

其次辨明本经的体性。要知道,一切大乘经都以实相为体,净土也不例外。一切净土的依报正报、因行果德,全数从实相中流出,以本心为体。阿弥陀佛实证了无为智慧法身本体,由此现出极乐世界的清净妙严。往生者也是由于自身有清净本心,随着念佛的清净缘就显出自心本具的庄严。也就是,极乐世界的一叶一花、一水一树,全数是从实相本体里应缘显现的。就像“以金作器,器器皆金”,“以水现波,波波皆水”那样,无不从此实相本心而流现。

结合本经的持名念佛法门来说,要知道这也是从本心流出。也就是我们的心随着清净缘,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殊胜名号后,就从自己的本心里念出这一声佛来,就像如意珠放光一样,这叫“从性起修”。我们按照这个缘,心就逐渐转染成净,之后就出现净土的佛、圣众、莲花、宝林、金地、池水、妙音等,这一切都是从自心出来的,最终彻证到的也是本心。也就是和实相越来越相应,最终一切虚妄分别出现的染相都没有了,彻证到本心的无量光寿。所以,一切净土的因果、事理全部从本心流出,皆以实相为体。

实相可以说是无相无不相。它没有任何时间、方所的相,也不是青黄赤白,也没有长短方圆,也不是男女老少,也不见过现未的分际相,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这叫“无相”,没有任何妄相。然而“无不相”,并非断灭,可以说它是万法的自性,一切皆是它,然而又没有相可得,这称为“实相”。正是以这个为本体而流现出一切净土境界。就像蕅益大师所说,举此体作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作佛的法身报身,作自作他,乃至能说的释迦佛、所说的净土经法,能度的弥陀力、所度的九法界众生,以及行者自身的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以及能赞者六方诸佛、所赞的事等,这一切都是从实相出来的。所以它叫“一实相印”,印在一切法上,一切法无不是此实相所印。以上说明了本部经法以实相为体。

三、明宗

已经了解本经以实相为体,那么如何才能契会此本体,或者显发本心呢这就是修行宗趣的问题。言之所尚为“宗”,宗之所向为“趣”,教法的言词有它的崇尚之处,这里所崇尚处为信愿持名,这是净土道路的三大要点,称为“会体之枢机,万行之纲领”。

也就是,要契会这个体,关键处在哪里以净土法来说,是从信愿行的路进去的。当自身对于以阿弥陀佛为根源的大法生了信心,对极乐世界的殊胜利益生了愿欲,对持名法门起了切实修行,以这样的信愿行就开始和阿弥陀佛相应,得阿弥陀佛的加被,也开始和本心相应。最终会彻底显现自性弥陀,证入唯心净土,由此契会实相之体而还归法界,因此称为“修行宗要”。这样的修行之宗所趣向处就是殊胜的净土,或者说最终要证入常寂光,显现自性弥陀,因此称为“宗”。

如果我们身上发生了这样的宗要,那我们就开始进入直证菩提的捷径。由于本法是以不可思议的阿弥陀佛威神力作为增上缘,它使得成佛缩短到一生,而且变成了一种顿教果法,也就是以佛的果海作为因地下手之处,所谓“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此,必须在心中出现净土大道的纲宗。为此,释迦本师在经中首先给我们陈述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来启发信心;接着劝我们发愿来导出净土妙行;最后指示持名,让我们直登不退转地,因此,本经的宗要依《要解》判为“信愿持名”。

圆满的纲宗发展包括六信、两愿、一行。“六信”指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两愿”指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一行”指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具体来说,“信自”就是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只不过被客尘遮了,就像被浮云遮蔽的日轮。此本性佛的状况如何呢就是本来成佛,它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清净本然的圆满之体。现在虽然被无明遮蔽了,就像做梦一样暂时现不出来,但相信只要一心念阿弥陀佛,得佛力加被,决定会现出自性佛土、自性弥陀。这是由于佛力作加被的缘故,一旦无明壳迸裂,自性就会显出。一旦见性就能扫除妄念,各种执著都会去掉,最终能圆显本心。以这个道理,我们从现前到究竟都应该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本心。也就是,由于本心具有这个本体的缘故,它横遍十方,极乐就在心中;竖穷三际,一定会达到无量寿的本体。我只要回心归投阿弥陀佛,愿意往还归的路上走,决定开显本心,决定生到自性本具的净土,决定现见唯心所现的弥陀,决定最终彻证自性本有的无量光寿。像这样,深信净土为成佛的大道。

“信他”就是相信他佛。相信释迦牟尼佛绝对没有诳语,阿弥陀佛绝对没有虚愿,六方诸佛以广长舌相证成绝对真实不虚,因此一心依从诸佛教诲,决志求生。这里主要讲净土是不可思议的法门,只要相信,愿意去,愿意跟佛相应,就能得无上利益。而这种事连十地菩萨也无法知其全分,唯有佛彻知彻见,因此要从信心进入。如果我们信得过释迦的教量,信得过弥陀的诚愿,信得过诸佛的劝赞,之后发猛利的求生心,一心走这条路,这就叫“信他”。

“信因、信果”一对,指深信净土法门不可思议的缘起,这又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因”,从本法而言指持名念佛。无论散心念、定心念,都不可思议,散心尚且成为佛种,不乱当然必定往生西方。再者,从这样不可思议的因,会出现净土解脱、不退、成佛的殊胜果利。以弥陀愿海为增上缘,行人的善根为因,和合起来必定是这样的因、这样的果。而且,它超出通途的道路,超出一般单凭自力的法门,决定能这样收效,这叫“信因、信果”。

总之,本经说到以持名念佛为因,“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为因中胜因;往生后皆得三不退,由此成就无量无数的一生补处果位,速疾成佛,这是果。特别相信在一般的善因、善果之中,有殊胜的善因、善果;在殊胜的善因、善果之中,有顿超直捷的善因、善果;在顿超直捷的善因、善果之中,有极其简易直捷的善因、善果。像这样,一旦信受了这个因果,将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也就是原本要经历漫长时劫才能完成的菩萨地道,往生后一生可办,要像这样相信净土因果。

“信事”,指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确有清净的极乐世界,那里的依报、正报都不是骗人的,一往生决定这样实现,而不是寓言、神话

“信理”,指相信我的心没有边际的缘故,极乐世界就在心中。而且,一切都不是心外的缘故,极乐世界确实是我自心本具,随着缘就能造出来。再者,到了极乐世界,的确是事事无碍的境界。因为一切都是弥陀本心所现,也是我的本性所现。这样随着不可思议的因缘,完全不同于此方由执著力所现的有障碍境界,那里无论数量上的一多、时间上的长短,现相上的自他、依正、广狭等,都一切无碍。也就是一尘中出无数刹,一刹那中出无数劫,依报中出正报,正报里现依报,一个法具无边妙用等等,决定如此实现,这就是信理。由于理体不可思议的缘故,所出现的境界不可思议。

再看“愿”的内涵,根本上是欲心,它决定着缘起的方向。好比在大火聚中希求入于清凉池,又像在秽粪土中想达到洁处,又像在饥饿困顿中想入于帝王宫殿,又像在牢狱处想返回故土。像这样,这种舍秽土求净土的心就叫做“愿”。从更深层来理解,我们由于一念无明,虚假地执著一个“我”,然后起惑造业,感得娑婆世界无量无数的苦相,陷在里面很难出来。由于多生累劫没跟净土法门相应,导致迟迟耽留在轮回里,受尽苦恼。现在就像漂泊的游子,一旦接到弥陀慈父的信,自己就想:“我要返回极乐故土,面见弥陀慈父,回到本有家乡。”由此就想:“我要远离自心的污秽,求取自心的清净。而且污秽要舍到究竟,连一点点错乱梦都没有;清净要取到究竟,让本来的常寂光、自性佛全部现前,达到常乐我净的地步。”像这样有一种愿欲,叫做“愿”。当它发展到深度时,就成为不可逆转的方向,以此如离弦之箭般趣向净土,这称为“愿”。

所谓“行”,就是在已经建立信愿之后决定行门。我如何才能生净土,达到解脱成佛的目的呢应当想:“我处在五浊恶世,烦恼深重,见解混乱,寿命短促,时代浊恶,要凭一个最简易直捷的方法趣入净土,那就是持名念佛。它最简单,不必靠其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就踏上了修的路。念来念去,不必假借其他,自心就转成了无量光,寿命转成了无量寿,污秽的身心假合变成莲花化生,时代的浊恶状况转成清净海会。”像这样,发现它非常简单容易,一上手就能修。只要念念不离佛,不久决定现出佛来,生到净土,决定以此消业障增福慧、开本性。因此一心执持名号,这就叫“行”。

四、论用

如果按照净土宗要,满足了信愿持名的条件,就会得到往生不退的果。“往生”就是即生超出苦轮,生到界外净土;“不退”指念念不退转于无上菩提。

净土法属于顿超法门。按照通常的方式来解脱轮回、登不退转地非常困难。如果没断尽三界粗细烦恼,临终一刻就不免随业受生,有漏蕴的相续极难截断。然而,由于修持与佛力配合的净土法门,以佛力不可思议的缘故,自身具有信愿念佛与佛相合的缘故,在临终一刻必然为佛力摄持生到界外净土,顿时转成了清净蕴的相续。由此,自身上的一切轮回苦因苦果全部截断,得到顿时往生、转凡成圣的大果利。

再者,一生到西方,由于佛力恒时摄持,境缘纯粹清净,没有任何退缘的缘故,得到不退转。也就是一往生西方,心中再也没有计我和我所的念头,不再以我执起惑造业,由此息灭了集谛。由于在自身上不会出现任何有漏界生老病死等苦,由此息灭了生死苦。再者,由于阿弥陀佛一乘大悲誓愿力的缘故,念念都引导着往生者的心跟大乘道相应,因此不再落二乘地。再者,一到西方,花开见佛无生,直接开发本性的缘故,念念流入萨婆若海,不再往虚妄的方面退落。

本经也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即不退转)。”又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这表明毕竟成佛而后已。因此,说到此经的力用,实际是即生解脱,高登净土,得不退转地,在净土一生成佛。

五、教相

佛的教法分声闻藏和菩萨藏,本经属于菩萨藏,在十二部经里属于无问自说。这是佛彻底大慈加持的法,能使末法多障诸有情依靠本法直登不退转地,所以,当来经法灭尽时,特别留存本经住世一百年,广度众生。这是圆顿之法。蕅益大师赞叹道: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的心要,菩萨万行的司南,都不超出于此。假使要广大地赞叹演述,穷尽劫数也说不完。智者自然能认识这一点。




思考题

1、解释经题并简述本经大义。

2、本经的体性是什么

3、何为“宗趣”本经的宗趣是什么如何在自心中发展出此宗要

4、按本经如理修学能得到怎样的殊胜果利

5、对于本经应如何判其教相



小提示

回复 弥陀经初级导引  可查看所有堪布益西彭措弥陀经初级导引》讲记




@     @


“ ”收听堪布录音




延伸资源下载(千G中华传统经典古籍|儒释道古本民间术数大全超强版持续更新中......)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弥陀经初机导引01发布于2021-12-05 22: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