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若能如是观相续者,诸先觉云:此因果时,校对正法,全不符顺,于此乃是我等错误,全无解脱。校对业果,是观顺否。若以法校自相续时,全无符顺,而能至心了知如是,是为智者。《集法句》云:“若愚自知愚,是名为智者。”若校法时,与法乖反,犹如负尸,自妄希为法者、智者、净者极顶,是为下愚。《集法句》云:“若愚思为智,说彼为愚痴。”故其极下,亦莫思为于法已解。

如果我们能够像这样非常细致地观察业果,诸先觉说:这个因果在校对正法的时候发现根本就不符顺,这是我们的错误,根本没有解脱。校对业果是观察我的心行和正道相符还是不相符,是我自己的一套东西在起作用,听从自己的颠倒心在做,还是符合因果的正道来做最低的就是要看能不能符合人天的正道,身口意的任何造作都要看一看跟正道相合吗比如我说话是跟语的善业相合吗是断了语恶吗我是在造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的业,还是在说真实语、柔顺语、和合语、具义语呢我一天当中有很多的语业,那么我的语业和业果相合吗该做的是不是励力的做了该断的是不是努力在断这么一观察,发现根本什么都没做,完全不符合法道。或者我的心里已经明白了贪欲、嗔恚、邪见的各种圆满、不圆满等细分的相,那我是按照这样在断这些吗是不是照旧对他人的财产、名誉、地位等等起贪婪心,或者起报复心,乃至于心中生起各种的邪见呢就像这样,要对着业果的学处去观察,我是已经是在相应法道还是在违背法道真正能这样检查就会发现,浑身是过失,一无是处。各种观念、心态、行为、做法,不用业果的明镜去照的时候,自以为非常了不起,什么都懂,或者自认为这都无关紧要,我还是按我这一套来。这都是由于过去的习性特别强,所以处处都顺从于自己的习性,而不愿意遵循法道。用法去对照自相续,发现根本就不符合,这样有了至心的了解,就叫智者的开端。

什么叫智者呢就是能真正看清自己的人。所以《集法句经》上说:愚人自己知道愚,这就叫智者。如果是对照法的时候,身口意三门的行为跟法道完全相反,就好像藏人背尸体那样,脸和脸是背向的,这样法是往东边,你的心是往西边,完全是逆着法道而行,还妄想自己能做一个修法者、具慧者、清净者的顶严,那的确是下等愚夫。《集法句经》上说:一个愚人他认为自己是智者这是很愚痴的,愚不可及。所以,最下你也不要认为自己对法已经了解了。

又博朵瓦则引此《本生论》文观察相续,如云:“虚空与地中隔远,大海彼此岸亦远,东西二山中尤远,凡与正法远于彼。”此说我等凡庸与法二者中间如彼诸喻,极相隔远。此颂是月菩萨从持善说婆罗门前,供千两金,所受之法。朵垅巴亦云:“若有观慧而正观察,如于险坡放掷线团,与法渐远。”

再者,博朵瓦则引用《本生论》的经文观察自相续,就像说:虚空和大地之间相隔遥远,大海的东岸和西岸也是相隔遥远,东山和西山中间也是距离遥远,而凡庸和正法之间的距离比这还要远。这是说我们这些凡庸之人与法之间的距离就像譬喻所说的一样相差极远。这一颂是月菩萨供养了千两黄金才从持善说婆罗门面前得到的。朵垅巴也说:如果有观察慧正确地观察,会发现,就像放在险坡上的毛线圈越滚越远一样,越观察越发现自己的相续跟法的距离很遥远。

我们粗心大意的时候,看不出自己有多少违法的地方,只有以法作为正量向内观察的时候,才能发现这里也违背正法,那里也是颠倒而行。再往细了观察的时候就发现,昼夜六时无数的心念、行为都是违背正法的。比如断除对现世的贪著,这是入道最基本的要求,但是连这一条都做不到。心中有无数对现世的名利、五欲、地位、权势等的贪执,所作所为全都是恶业,甚至不如一个外道。外道修行人还能苦行修道,得到梵天等的果报,但是自己却是一个五欲贪著炽盛之人,这又怎么谈得上修道呢

再检查自己距离出离心有多远,离解脱道的意乐和行为有多远,你会发现自己的意乐与这些完全是相违的。本来说轮回是苦,但是自己就是觉得有乐,本来说你要像对待罗刹洲、对待火坑一样赶紧出离,自己却迫不及待地跳进来。就像这样,法是要我们往正面走,而自己拼命地往邪的方向走,法上是要求你战战兢兢一念一行取舍因果,而自己是随心所欲任性而为。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有了一个想法,想当然的马上就要实行,这就是一种业果愚蒙的表现。心里没有一个正见来作指引,看不清楚这是妄心。观察的时候才发现,无始以来建立的这个颠倒系统实在是太坚固了!里面一点正法的气氛也没有,这上面相应正法的东西根本无处立足。原本自以为是个大成就者,隔两步就能了,现在从上一路观察下来,观察到最基本的层面,不但是最基础的法,连基础法的支分都没有。所以要有大惭愧心,这个法道要整个渗透到你身心的一切处,要让它从最开始就垫定坚实的基础才行。

一个真正的行法者是一心顺着法道的,意乐和行为一步一步都跟随正法而转,但是我们现在却用口头高调来粉饰自己,冒充修法的极顶者、智慧的极顶者、持净戒的极顶者,这相当可笑。就像前面宗喀巴大师所说的,愚还不自知愚,有一种特别大的高慢,非常颠狂,这叫愚中下愚。所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对法已经非常了解,真正去检查的时候发现,那的确就像天空和大地之间的距离一样,非常遥远,看不到边的,哪里能量得出有多远但是我们的心跟法的距离比这还要远。又像大海的东西两岸一样,你从东岸看不到西岸的,你说距离有多远像我们现在观察自己的心,看不到任何法的样子。

从最初的暇满上来看,你有几念心想得到今天的人身很难得,我一定要好好修法你能想到的是今天还有很多享受,我要好好地享受一下,或者想该怎么按照自己的心情、按照自己的感觉、欲望来做。又有几个念头能想到人身难得,或者想到人身义大我要珍惜很难啊!再看,业果的学处周遍于我们身口意的任何作为,但是我们下至连一个口业都防范不住,连一点行为都把持不住,完全是处于失控的状态,因为从来都没有习惯用业果正见来把持自己的心行、谨慎地取舍、按照法道来做。自己就像一个旁生从圈栏里起来一样,没有任何想法,直接就干,那当然这是非常颠倒。如果这股恶业势力止不住,它就不断地以业果愚蒙蔽自心肆意妄为,这样是免不了恶趣的苦的。

所以在十二缘起流转链上,要遮掉下层恶趣的流转缘起,必须要破掉业果愚。业果愚破掉了,起了因果正见,这个正见有了力量就明行道了,就入了最粗浅的、最下层的明行道。以明来把持身心,之后发起的各种人天以上的善行,都是善的行,之后才熏善种得善果报,否则善趣怎么出现

如是思已,遮止恶行之理者。如《谛者品》云:“大王汝莫为杀生,一切众生极爱命,由是欲护长寿命,意中永莫思杀生。”谓十不善及如前说诸余罪恶,发起意乐亦莫现行,应修应习、应多修习静息之心。若未如是遮止恶行,虽非所欲,然须受苦,任赴何处,不能脱故。

像这样思惟以后,正式遮止恶行的轨理,按照《谛者品》所说,先以杀生为例,这里是说:大王!你千万不要杀生,一切众生都极爱护自己的生命,因此你应当发起欲乐,护持众生的性命,心里永远不要去想杀生的事。这就是说十不善业以及前面说到的各种罪恶,乃至微细到发起的意乐也不要让它现行。就是要严密地控制一切恶行,连最初的等起都要防住。

前面要你认识十业道,就是要了解这个心是怎么生起意乐,然后这个等起一出来的时候,它往什么跑道上走,最终的结果是什么样的,心的动向是什么。你要研究业相,看清它是怎么起的,一起来你能够立即辨别这是往恶趣走的,截断它,你才能断掉恶趣。如果连业都不认识,果也不清楚,它一起来的时候你就随着它走了,这就叫做随着业果愚不断地往恶趣上奔驰。

所以,我们已经思惟了整个业果的道理以后,就要开始禁止恶行,也就是时时观照自己的心,下至等起以上都要防住,不让它起十种恶业。这就叫防身如玉、防口如瓶、防心如城。护住自己的身就是要洁身自好,身体的行为要护住,就像一块玉,不能让它被玷污一样。同时防自己的口就是防口如瓶,不要从这里流出各种恶的语言;防心如城,就是防止盗贼侵入。就像这样,要多去修习进止的道理。

“应修应习、应多修习静息之心”,这是再三地劝导你要修、要串习、要多多地串习静息身口意恶行的心。“静息”就是把它止息掉。如果没有这样非常励力、严密地遮止恶行,那虽然你不想要苦,但是也需要受苦,无论到哪里都脱不出苦,因为你的苦因断不了。它的最初是业行上要断,更细的是在我执烦恼上断,那个是更困难的。所以首先要在粗分上严密地管住心,不断地修静息恶的心,这也需要千万次地修习才能坚固成性。

是故现前似少安乐,然果熟时,虽非所欲,泪流覆面而须忍受,如是之业是非应作。若受果时,能感受用无罪喜乐,如是之业是所应行。

在我们考虑的时候就应当想:现前似乎有一点安乐,但是果报成熟的时候,虽然不想要,也需要泪流满面地忍受的,这样的业就不应该做。如果在受果的时候,能够受用到无罪的喜乐,这样的业就应当去做。这就是给出了行为的原则。

我们也要想,现在享受一点点乐,像吃刀刃上的蜜一样,到了后面有割舌的大患,那我不能做。譬如现世的五欲、性爱,包括影视、网上的各种杂染业等等,暂时能满足自己欲望,得到一点快感,实际上已经埋下了恶趣的种子。将来爆发果报的时候是难以忍受的痛苦,那时即使不想要也必须泪流满面的承受,这样的业千万不能做。要想到,虽然眼前暂时吃一点苦,但是将来会出现无罪的清净喜乐,这样的业我一定要去做。这一切都要按照佛法的学处去衡量自心,发出决定,之后依这个决定的心去行持,这样就是真正顺着业果的道在走了,成了真正有理性的人。

过去完全是跟随自己习性转,根本不是一个具有业果个性的人,因此下士的行者也称不上。看起来好像在学高高大大的法,实际上里面是一个非法行者,它最坚固的内核就是业果愚,就是任性、自以为是。

《集法句》云:“若汝怖畏苦,汝不爱乐苦,于现或不现,莫作诸恶业。设已作恶业,或当作亦然,汝虽急起逃,然不能脱苦。任其居何处,无业不能至,非空非海内,亦非入山中。”

《集法句》里面说到:如果你害怕苦,你不喜欢苦,那无论是在公开处或者是隐藏处,都不要做恶业。假使你已经做了恶业,或者将来要做恶业,那么业报就会抓住你,你逃不出去的。虽然是非常快地起身奔逃,但是也脱不了苦。无论你住在哪里,没有业不能到达的地方,不是飞到空中能躲的,不是潜在海里能躲的,也不是在深山中能躲的。因为是自己心造的业,感报的时候也是在心上起的,无论到哪里,你不可能脱开自己的心相续,所以业果成熟的时候,苦当下就会降临在自身上。

有的人持外境实有的观点,以为逃到哪里都可以。但事实是,业感一成熟的时候,当下地狱就能现前。你不要以为现在是坐在人间的地面上,这不是地狱。目前你作为人的习性成熟时这是人间的地面,当地狱业一成熟的时候,这立即就现为地狱。

又云:“诸少慧愚稚,于自如怨敌,现行诸恶业,能感辛楚果。作何能逼恼,泪覆面泣哭,别别受异熟,莫作此业善。作何无逼恼,欢喜意欣悦,别别受异熟,作此业善哉。自欲安乐故,掉举作恶业,此恶业异熟,当哭泣领受。”

《集法句经》又说:那些没有智慧、很幼稚的愚人,对于自己就像怨敌一样的毁坏,他现行各种的恶业,能够感辛酸苦楚的果。做什么能够逼恼你的心,使得你泪流满面嚎哭着去接受各种不同类的异熟,你千万不要作它的因,这是不好的。做什么没有身心的逼恼,你内心非常地快乐、安详、欣悦,能够受各种不同种类的安乐的异熟果,做这个业是好的。你自己是想求安乐的缘故,然而却心识妄动作各种恶业,这个恶业的异熟是要哭着去领受的。

又云:“恶业虽现前,非定如刀割,然众生恶业,于他世现起。由其诸恶业,各受辛异熟,是故诸众生,于他世了知。如从铁起锈,锈起食其铁,如是未观作,自业感恶趣。”

又说到:恶业虽然在现前造作的时位,不一定像刀割一样的剧痛,但是要知道,众生造了恶业,它熏下的种子会在未来世现起巨大的苦果。当业力成熟的时候,就是由过去做的各种恶业力要受各种非常辛酸难受的果报,所以这些众生在未来世感果的时候会知道它的情形。

就好比你吃一个带毒的食物,目前还没有什么大的状况,但是毒素积聚多了、蔓延多了,将来生病的时候会看到你的状况。又好比现在有的人得意洋洋的贪污、受贿、吸毒、嫖娼等等,暂时看不出他有什么苦,但是到他最终受刑的时候,看到他那时的那个模样才知道是非常沉痛的大苦。同样,我们这样毫无取舍地肆意妄为,做这个做那个,以为没果报,但是将来在地狱的火海里受报的时候,或者在饿界被饥饿、干渴逼恼的时候,那样的绝望,那时就会知道业的状况了。

这就像从铁生了锈,锈逐渐逐渐地腐蚀,最终这个锈就把铁都吃掉了,整个铁器都坏掉了。同样,从我们心里开始起一点锈,也就是造下了恶业,但是没有净除,它会逐渐地蔓延,最后把你整个的身心都腐蚀掉,让你陷在恶趣不可思议的痛苦当中,心识连安稳地住一秒钟的机会也没有,这有多么可怕!也就是这个业力在内心当中不断地发展,逐渐地侵蚀你的相续,当它蔓延到一定量的时候,你已经整个沉陷下去了。

就像这样,一切众生都是没有观察自身作这样的业、感生恶趣的情形,因为对整个业果的动向一点都不清楚,自己心上这样的业它将走向哪里根本不清楚,也因此他是肆意妄为,什么也不怕,什么都敢做,这实在是一切愚蒙当中最大的愚蒙,一切悲剧当中最大的悲剧!

康垅巴谓朴穷瓦云:“善知识说惟有业果是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念惟此极难修持。”朴穷瓦亦云:“实尔。”

噶当古德有这样的语录。有一次康垅巴对朴穷瓦说:“善知识说到了只有业果是极其紧要的,但是现在无论是讲说、听闻和修习都不看重它,我是想唯独这个业果是极难修持的。”朴穷瓦也说:“真的是这样。”他们二人是有同感的。

意思是业果极其紧要,但是却被人们极度地忽视,以为这个因果法门只是下士道、人天道,看不起它,认为修空性非常地殊胜。但实际上对于我们凡夫现前来说,业果是极其重要的。比如你开着车行驶在人流密集、车流如织的街道上,这时对你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交通规则,遵守规则来行,而不是在空性里开车,你也做不到。就像这样,对我们现前来说,业果是极其重要的。

又敦巴云:“觉沃瓦心莫宽大,此缘起微细。”朴穷瓦云:“我至老时,依附贤愚。”霞惹瓦云:“随有何过,佛不报怨,是方所恶、宅舍所感,皆说是由作如此业,于此中生。”

又像敦巴仁波切说:“觉沃瓦,你的心不要宽大,缘起是很微细的。”你不要原谅自己、放任自己,总以为这是没关系的,这是不要紧的,此缘起极为微细,哪一点做错了就是往恶趣走,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大,所以在这上面不能大意,不能纵容自己。

朴穷瓦说:“我到老的时候,依附《贤愚经》。”也就是他到阅历很深的时候就知道业果是极其紧要的,他老的时候就按照《贤愚经》来取舍业果,在自己身心上一点一滴地遵行法道来做。

霞惹瓦说:“无论有什么过失,佛不会说这是外在的怨敌造成的,是方所的恶或者舍宅所感,都说是因为你过去造了这样的业,才在这里生。”总而言之,世上的一切事都是业力所感,无论什么苦都是造恶来的,无论什么乐都是行善来的。去观望未来世的状况,我们现在造恶,将来绝对是堕恶趣,我们行善才可能往善趣上走,没有丝毫侥幸,所以一切都是由业决定的。而世俗中的一切行为法则,都是顺着业果律在自己心上如理地取舍,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踏上了离苦得乐的正道。只有这个业果的正见已经在相续中坚固建立了,我们才脱离了恶趣。

(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

第二,特以四力净修道理者。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盛等增上力故,设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置,须励力修大悲大师所说还出方便。此复堕罪还出之理,应如三种律仪别说。

第二、特别以四力净修的道理,也就是像上面这样努力地行持,虽然想让恶行不染相续,但是由放逸以及烦恼增盛等的作用力,有时候假使有所触犯,也决定不可以不思惟而放置,需要努力修大悲大师所说的还出方便。意思是说,假如有触犯戒律等而造罪,不能放在一边不管,应当修使罪染还出的方便。

堕罪还出的道理,应当分别按照三乘的律仪中别别讲说那样来进行。

诸恶还出者,应由四力。《开示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覆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作已增长业者是顺定受,若能映此,况不定业

诸罪恶还出应当凭借四种力。《开示四法经》里说:“慈氏!如果菩萨摩诃萨成就了四种法,就能映蔽、胜伏作已增长的诸恶业。哪四种法呢就是能破现行力、对治现行力、遮止罪恶力和依止力这样四种法。”

这里说的作已增长业是指顺定受业,如果以四力能映蔽或者胜伏顺定受恶业的话,不定受业就不必说了。

以下解释四种力。

此中初力者,谓于往昔无始所作诸不善业,多起追悔。欲生此者,须多修习感异熟等三果道理。修持之时,应由《胜金光明忏》及《三十五佛忏》二种悔除。

其中第一种力破坏现行力,是指对于往昔无始以来所作的各种不善业多次起追悔心。要生起这一力,必须多修习黑业感得异熟、等流、增上等三种果的道理。而修持时,应当按照《胜金光明忏》和《三十五佛忏》这两种来悔除。

第二力中分六。

这是指对治现行力有依止甚深经典等的六种修法。

依止甚深经者,谓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等契经文句。胜解空性者,谓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深极忍可本来清净。

依止甚深经是指受持、读诵般若经等的契经文句。

胜解空性是指自心趣入无我光明法性,极为甚深地忍可本来清净。

念诵者,谓如仪轨念诵百字等诸殊胜陀罗尼。

依句念诵就是指按照仪轨念诵百字明等的殊胜陀罗尼。

《妙臂请问经》云:“如春林火猛焰炽,无励遍烧诸草木,戒风吹燃念诵火,大精进焰烧诸恶。犹如日光炙雪山,不耐赫炽而消溶,若以戒日念诵光,炙照恶雪亦当尽。如黑暗中燃灯光,能遣黑暗罄无余,千生增长诸恶暗,以念诵灯能速除。”

就像《妙臂请问经》所说:就像春天森林里大火炽燃,不必励力就能够遍烧草木,以戒风吹燃念诵之火,大精进焰能烧除恶业。又像被日光炙照着,雪山经不起光照而消融那样,如果以戒日发出的念诵之光炙照,恶业之雪也当消尽。又像黑暗中点燃灯光,能够无余遣除黑暗,千生增长的恶业之暗以念诵之灯能快速遣除。

此复乃至见净罪相,应当念诵。相者,《准提陀罗尼》说:“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乳等及吐酪等,见出日月,游行虚空,见火炽然及诸水牛,制伏黑人,见苾刍僧、苾刍尼僧,见出乳树、象及牛王、山、狮子座及微妙宫,听闻说法。”

此复乃至没有见到净罪之相应当念诵。所谓的净罪之相,在《准提陀罗尼》中说到:如果在梦中梦到了吐恶食,饮酪乳等以及吐酪等,见到出了太阳月亮,在虚空中游行,见到大火炽燃以及水牛,制伏黑人,见到比丘僧、比丘尼僧,见到出乳树、见到象和牛王,见到山、见到狮子座以及微妙宫,听闻说法等,这些都是净罪相。

依形象者,谓于佛所获得信心,造立形像。

依形象就是对佛生了信心,由此造立佛的形像。

依供养者,谓于佛所及佛塔庙,供养种种微妙供养。

依供养就是指对佛以及佛的塔庙供养各种的微妙供养。

依名号者,谓听闻受持诸佛名号、诸大佛子所有名号。

依名号就是指听闻受持诸佛的名号、诸大菩萨的名号。

此等惟是《集学论》中已宣说者,余尚众多。

这些是《集学论》中已经说到的,其余还有很多对治的方便。

第三力者,谓正静息十种不善。《日藏经》说:由此能摧所作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杀生等门三门业障,诸烦恼障及正法障。《毗奈耶广释》中说:若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惟有空言。阿笈摩中是故于此密意问云:“后防护否”故防护心后不更作,至为切要。能生此心,复赖初力。

第三力遮止罪恶力,是指真正止息了十种不善业。《日藏经》说:由此能够摧灭所作的一切自作、教他、见作随喜杀生等门所作的三门业障、诸烦恼障和正法障。《毗奈耶广释》里说:如果在忏悔时没有发起诚意防护的心,那所作的忏悔只是空话。阿笈摩中在这个密意上会问:“以后防护吗”所以防护自心以后不再犯是至为切要的。然而能生此心又依赖于第一力破坏现行力。

第四力者,谓修归依及菩提心。此中总之,胜者为初发业虽说种种净恶之门,然具四力,即是圆满一切对治。

第四力指的是修皈依和菩提心。总而言之,佛为初发业者虽宣说了各种净治罪恶之门,然而其中总的关键就是指具足四力,即是圆满一切对治。

恶净之理者,谓诸能感于恶趣中极大苦因,或令变为感微苦因,或生恶趣然不领受诸恶趣苦,或于现身稍受头痛即得清净。如是诸应长时受者,或为短期,或全不受。此复是由净修之人力之大小、四力对治圆不圆具、势猛不猛及时相续恒促等门,故无定准。

恶业清净的情形是指那些能感召在恶趣里极大苦受的业因,或者使它变为感得小苦的业因、因素,或者虽生恶趣但不必领受诸恶趣苦,或者在现生中稍微受一点头痛等苦就得以清净。像这样,很多本来应当长期受苦的变成短期受或者根本不受。再者,还要观待修持的人力量的大小、四力的对治圆不圆具、势力猛不猛以及时间的相续上是恒常还是短促等门径,所以没有定准。也就是依着自身修持忏罪因缘的差别,会有净罪之相的各种差别。

 

 

 

思维心中的法道

1、博朵瓦则引用《本生论》的经文观察自相续,这应该怎么观察呢这样观察是必须的吗为什么

2、结合圣教正理思维遮止恶行的方法,并贯彻到日常的行持中。

3、以四种力还出诸罪恶是,以四种力能净除哪些罪业,说明四力净除罪恶的情形。

4、四种力分别指什么思维如何能在心中具足四力

5、请依四力还出诸罪恶。

 

 

 

延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111发布于2021-12-05 23: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