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前面讲到了异熟八德的效用,下面我们看看获得这样的八种异熟功德,需要积集什么样的因和缘。一旦了解了,主动地去修集这些因缘,在未来就一定能得到这样圆具德相的人身。以这样的人身修大乘道就非常迅速有效力。因此为了得到胜果,现在要修胜因。

异熟因分八。

初者,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

首先要获取寿量圆满就要修不伤害业。也就是平时非常注重修慈心,对有情,下至蚊虫、蚂蚁都不加伤害,而且端正自心,常时依止不害的意乐。这样以内心仁慈,没有伤杀业的缘故,将来会感得寿命绵长。这就是在因位上要断掉杀害或伤害的意乐及行为。

又云:“善放将杀生,如是利其命,遮止害众生,则当得长寿。承事诸病人,善施诸医药,不以块杖等,害众生无病。”

《赞偈》又说到:如果能把快要被杀的众生救出来,保全它的性命,能遮止杀害众生的心念和行为,就会得到长寿。再者,如果我们能承侍、照顾病人,普遍地给病人善施医药,不以石块、木杖等凶器伤害有情,那我们就会得到健康果报

第二者,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

其次要获得圆满的相好,应当供养灯等的光明、鲜净的衣服、用具等。比如在三宝境前供养妙好的花、灯,鲜净的衣服、妙好的物质,由于它的形色非常美好,将来所感得的身相就是形量具足、匀称,具足光泽、妙好。

又云:“由依止无嗔,施庄严妙色,说无嫉妒果,当感妙同分。”

《赞偈》又说:以内心依止无嗔的意乐,将来就会感得相貌很庄严,也就是内心一片柔和,不会起嗔恚的暴劣心态,这样心很美好、很善良,将来的相貌就很美好。其次,在缘起上能够向三宝等供养很庄严的资具,无论是形状、颜色都非常悦意,将来也会得妙好的身相。或者以心无嫉妒的善心将来也会感得与此相当的妙果,也就是能得到众生的恭敬、喜爱。

第三者,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

第三要得到族姓圆满或者种姓高贵,那就要修谦卑、恭敬的业。因果上是反着来的,如果你越是谦下、恭敬,就越能得到高贵、尊荣。具体地做法是,在任何事境当中都要摧伏傲慢,对于尊长等要精勤地修礼拜、合掌、赞叹等的恭敬行为,对于他人常常像奴仆一样地恭敬,这样将来就会得非常高贵的果。

第四者,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施惠,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

第四者要成就圆满的自在就要多去奉献,而且主动地奉献,想方设法地去奉献。这样做将来衣食受用等会源源不断地来,而且是不求自来,那就叫做自在圆满。具体的修法是如果有人来祈求衣服、饮食等的物具,全部都作施舍;假使别人没有来求乞,也想方设法地对他作利益。再者,对于苦恼田和功德田缺乏资具的时候,应当主动地去作供养和布施。这样由于心乐于施舍,非常主动地奉献,将来各种财物等的顺缘就自在获得,不必操心。

第五者,谓修远离语四不善。

要想得到信言具足,也就是语言非常有威力,为大众所信受,那就应当修持很妙好的口业。也就是要修远离四种不好的语业,远离妄语、离间语、粗恶语和绮语,说诚实语、和合语、柔和语、具义语。这样常常注意修正语业,那将来自己的语言非常威肃,说什么都堪为量则,得到人们特别地信赖。

第六者,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闻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

第六,要想得到大势力和名称的圆满,那就要修持各种能够感召大势力以及美好名誉的善行,这里是指发愿和供养。发很弘大的愿,在自身中摄持当来的各种功德,比如依照普贤行愿励力、勇猛地发愿,诚心诚意地想在未来做到这样的普贤行。以此之故,将来会具有大的名称、美誉、大的势力,为大众所供养。

普贤行愿品》里说到,持诵《行愿品》将来会得到五种果报,其中也有会受众人恭敬供养等等。再者,就是要对无上的三宝福田常常兴起供养,在世间要供养父母,在出世间要供养声闻、独觉以及亲教师、轨范师和各类尊长等,这样做了以后,就会得到大的名称和美誉。

第七者,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厌妇女身,深见过患,乐女身者,遮止欲乐,将失男根,令得脱免。

第七,要成就丈夫性圆满这一条德相,应当修持下面的因行。也就是内心非常乐欲丈夫身所具的功德,厌患妇女身,深深地见到女身的过失。对于那些乐求女身者,遮止她求女身的欲乐,若有男子将失去男根,就以方便慑伏他,使他得以脱免。

第八者,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

第八,要成就大力具足,就应当常常发出力量来行持利他,以及施设饮食。也就是说当别人没有能力做的时候,自己要代他做,如果是共同能成办的事情就给他当助伴,以及供养一些油盐米等的饮食。因为饮食会使人的身心具有力量,以这个缘起,将来自己会感得很大的力量。

经常能够使出自己的力量来助别人一臂之力,或者与别人谐手完成,那是增长力量的因,是发展力量的因,所以将来会得到大力具足。

如是八因,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

修持这八种异熟因时如果还能具足三种缘,就会感得最殊胜的异熟果。

所谓的三缘就是指心清净加行清净和田清净。其实就是心和加行两者,具有这两者,使得任何的境缘都成了殊胜的良田,因此我们要关注的是心清净和加行清净两种缘。

于其三缘,心清净中,待自有二,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回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待他有二,谓见同法者上中下座,远离嫉妒、比较、轻毁;勤修随喜。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

心清净,有对待自身和对待他人两个方面,也就是对待自己应当如何做到心清净,以及对待他人又如何做到心清净。这两者都把握好了,那在行善的时候会一直维持在非常好的清净状态。

对于自身而言,要做到两点:一是欲乐上的清净,其次就是心意上的清净。意乐上的清净就是修以上不杀生等的各种善根,都用来回向无上菩提,而不希求现前的回报和将来的人天等的异熟果,唯一地用于实现无上菩提,这就是意乐清净。也就是自身上没有对世间的希求心,这样心就很清净。他不望报、不望异熟,就是无私地行持,唯一求的是无上菩提,回归法界

其次是心意上的清净,在做的时候,心意非常纯净、非常厚重的修习各种的善业,使得势力非常猛利。也就是当他在行善的时候,一心沉浸在里面,用的是最厚的心、最殷重的心、最纯粹的心,那就使得这个善非常大,感的异熟果也非常强。以上是自身方面要做到的两点。

在行善的时候,又有与同法者相处的问题。所谓的不清净就是我们同样在行持某件法事的时候,由于产生了比较、竞争等的心,使得心相续被染污了。也就是对于上等者生嫉妒心、对于平辈者会生比较、竞争心、对于下等者会生轻毁心,所以在面对同法者的时候要修远离嫉妒、比较和轻毁,这使得内心保持在清净状态中。

总而言之,自己单个独修的时候就是不求异熟,而且修的时候一门心思,用最深厚的心,在大众共同修持的时候就要避免刚才的三种心态。从正面来说,就要勤修随喜,无论是上、中、下哪一种同法者,都要修持随喜功德。这样会使内心住在欢喜清净的状态,由它滋润相续,能够感得殊胜的异熟果,同时又不会破坏自己的善根。假使这些没办法全部做到,也应当每天多次地观察:我应该做到哪些,我能做到哪些。能做的就尽量去做,自己做不到的,就要精勤的积资净障,发愿将来尽快能做。像这样一直维持在一个清净的心态里。

加行清净中,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美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

所谓加行就是加功用行,在修善上面特别地勤苦用功。如果人们对世间技艺很有希求,他都会从早到晚的勤学苦练,而我们现在修练的功夫是善行,它是需要加功用行的,也就是要一次一次地做功夫才能练成的,这就叫加行。

对自身来说,做这些善都要长时、无间、殷重。长时就是有恒心,长时无间就是这个修行能一直做,坚持不间断的做。就像练拳的人每天早晨都要去练习,风雨无阻,二三十年、一辈子都不间断,这叫长时无间。由于长时加上无间,这个善就有了持续发展的力量,它会使得业行的力量越来越强。殷重是讲他做的深厚度,就是特别认真的意思,每一次都是认认真真的尽最大的努力把它做好,这叫殷重。不是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不就表面应付,点到为止,不肯花费全部的心力。譬如我要照顾一个病人、要供养,或者修恭敬心、发普贤大愿等等,这每一项善行的确都是全力以赴,用百分之百的心力来做,这就是殷重。

对待他人方面,就是应当把众生都安置在这样恒常、无间、励力行善的行为当中。如果他人没有受行这项善法,那就尽量赞扬这个善法的功德,使他开始受持。如果已经受持了这样的善法,还是要赞美,使他增上欢喜,能够恒时不间断地去做,锲而不舍地做,以此就修好了加行清净。

也就是自身上加行达到了清净,不是间断、短促、轻浮、敷衍,行为就非常清净。对待他人也不是漠不关心,听之任之,而是尽自己的力量以身做责,把他安置在善的加行里,推动他、扶持他、坚固他,像这样就是加行清净。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此等是如《菩萨地》说,以释补满而为宣说。

做到了心清净和加行清净,无论碰到什么境缘都成了田清净,都可以给予你很多微妙的果。也就是这样一个行善的智者见解上他对因果律有胜解,在修行上他是真正地按照异熟八因来行持,在缘上做到了心清净、加行清净。对于这种人来说,到处都是修行的道场,随便碰到什么事都能出生很多很好的果,所以处处都成了田清净。以上是按照《菩萨地》所说以解释补充圆满而宣说的。

第三,思已进止道理中分二:一、总示 二、特以四力净修道

在思维总业果和别业果以后就要了解如何进止的道理,也就是在思惟后转入实修。思惟是要了解总业果和别业果的各分道理、业和果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由善生乐、如何由不善感果,方方面面都了解以后,就开始放在自心上作实修。

“进止”二字的意思是说,在积极的方面要进取,在消极的方面要遮止。也就是在白业果上要修“进”字,在黑业果上要修“止”字,这又包括总的指示和特别以四力净修的道理。

首先总的指示有八大内容:一是昼夜都要恒时观修业果的道理;二是观修业果唯一必须要按照佛语来获得决定;三是要知道从空性显现业果的道理;四是说不思惟业果、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的了解没有利益;五是指要返观自心认识过失;第六要在思惟以后遮止恶行;第七就是要知道什么该止,什么该做;第八是引用古德的教授说明修习业果的合理性。

总的这八段内容是在业果实修上的指示。

今初(总示)

如《入行论》云:“苦从不善生,如何定脱此我昼夜恒时,理应思惟此。”

这是寂天菩萨按照《涅槃经》、《正法念住经》等经论的内容摄集成指导实修的一个偈颂。就是要一直放在自心上昼夜不懈地观察:苦既然是从不善出生的,那么我怎么能脱离这个苦呢那当然是要脱离苦因,所以我应当昼夜恒时思惟,怎么才能够从恶业解脱,这样做是很合理的。就像吃了毒药,毒素在身体里蔓延,我一定会受很大的痛苦,所以我必须要解决这个切身的问题。同样,我心中如果有恶业,那决定会出现恶趣的大苦,所以我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在心中断除恶业,昼夜恒时都要思维,我怎么能从恶业中解脱。

智者了达了因果以后,他很明白要想不受苦果就必须遮止苦因,所以他会在因上下手。因上如果去掉了苦因,绝不会有苦果,如果不在因上去纠正、断除,那未来极大的苦患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总的指示。

又云:“能仁说胜解,一切善品本,又此之根本,恒修异熟果。”

接着寂天菩萨又讲到,怎么能真正在自心上出离恶业、趣入善法呢必须要有胜解。因为能仁说一切善法的根本,就是对善法的胜解。如果对善法生起了胜解,就有心力去断恶修善,发起一切善品。如果没有胜解,由于观念的力量没达到,自心就不会去励力地行持。所以胜解它是万法的根本,一切善的根本,也就是在修善上对于善起了胜解,他就有了信心,有了欲,然后会发起精进心。如果没有胜解就没有欲,也就不可能精进地去做,所以发起善法的根本是胜解。

要得到胜解就要恒时观修善恶业的异熟果,要修业果,不断地思惟业果,修习对业果的信解。这个信解加深到量就有了胜解,有了胜解这个心已经不会再被其它违品所转,他就一心地趣入正道的修轨里了。

谓既了知黑白业果,非惟了知即便止住,应数修习,以此是为极不现事,极难获得决定解故。

通过前面的学习基本已经了解了黑白业果,但不是了解就停住,而是应当数数地修习。光是了解是不够的,因为业果是极不现事,极难获得定解的缘故。

“极不现事”是说业果不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它属于极隐密的事,不是现在你的眼耳鼻舌身五识的境前,也不是现在你的意识的境前。这个贯穿一切的业果律只有佛眼才能看到,它是极其隐密的,比空性更隐密。不要以为学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已经通达了因果,这是极其困难的事,这就是宗大师强调要数数地修习的原因,否则确实是不生实效的。所以我们要在目前了知的 基础上,再加上几十倍、上百倍的量,这样才会有效果。否则它怎么会在心中起胜解呢怎么会一直摄持着心在身口意的一切言行上依照正法来行呢如果没有这样的力量,那怎么持戒怎么在一切时处纠治颠倒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凡夫完全处在业果愚的状态,任性而为,行为的取舍都是跟随自己好恶,一贯如此,所以要意识到业果取舍在实际行持时十分艰难,必须要刻苦,否则难得实效。

总的来说,这是最切身的事,一切求解脱者要对业果生起胜解,毕竟自己是希求安乐不想痛苦。而要离苦得乐,它的根本因素就是对于业果生胜解。只有已经胜解一切乐从善生、一切苦从不善生,在自心上才能励力地断恶修善,否则就没有办法发起白净的道。但是你要想引起对业果的胜解,必须对它数数思惟。不可能坐在这里就出现这个胜解,它是极隐密的事,不经过数数思惟也是不可能得到的。比如农夫种田要数数地观察,商主入海也要对得失一再的衡量。同样,业果是决定一切利害的关键,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业果,你要想得到利益就必须去行善,要想避免损害必须断恶。也因此,业果的取舍应该贯穿在一切身口意的行为上,任何时、任何处都要以业果的正见来摄持,这样才走上了缘起的正道,也因此这个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

那么你要修业果,由于它是极不现事,必须按照佛所说的来得到决定。佛是一切智人,他亲自见到了一切业因果报。如果你对佛语不起深忍信,那就毕竟无法对于业果律发起胜解,所以学业果的关键,就是依止佛所宣说的因果经典

此复如《三摩地王经》云:“设月星处皆堕落,具山聚落地坏散,虚空界可变余相,然尊不说非谛语。”于如来语,应修深忍,若未于此获得真实决定信解,任于何法悉不能得胜者所爱决定信解。

这又像《三摩地王经》所说:天上的星星、月亮会坠落,具有山峦、聚落的地面会崩裂,虚空界可以变成其它的相,而世尊绝对不说非真实之语(意思是佛绝对不会说虚诳的话)。

佛经中一再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这就说明世尊所说的都是谛实语,对于佛语应当修习深忍信。如果对佛所说的业果没有得到真实决定的信解,那无论你修什么法,都不可能得到佛所喜爱的决定解。

以上说到的修业果的方法,就是对佛语修深忍信。这里的理趣要这样理解:业果必须要依靠佛语引生信解、护持信解,因为业果是极隐密的事。就好像病人对于饮食、行动、医药等方面的取舍要完全依照医王的嘱咐,因为病理、病况是很隐密的事,病人自己没有办法了解,而医王是彻底了解的,所以要一心对于医王的叮嘱生深忍信,这个就是要依止佛语的道理。

再从反面来看,如果你对于佛所说的业果没有得到决定的信解,那么无论你修什么法,也都得不到真实的信解。因为一切都是在缘起上建立的,如果业果上得不到信解,那佛法里面更深、更广、更细的法类、修道的指示,你都没有办法趣入。所以,业果是一切白法的根本,也是一切内佛弟子必须具有的信解。

接着就要知道,从空性中显现业果的道理。

如有一类,说于空性已获决定,然于业果无决定信,不慎重者,是乃颠倒了解空性。解空性者,谓即见为缘起之义,是于业果发生定解为助伴故。

有一类人说自己对空性已经得了决定,但是对业果却没有决定的信心,做什么都不慎重,这就是颠倒理解空性的错乱之相。这就是一个极坏现相。没学空性以前,他还比较谨慎,学了以后反而更加放荡,这就说明他已经学出偏差了。假使真正了达了空性,也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你就会知道以诸法无自性故,依各自的因缘能现起各种果,这就是缘起。如果因缘有自性,它无法生果,正是由于它无自性故,毫厘不爽地会出现果报。因此真正解了空性、见到缘起义的人,修空会让你更加深信业果。如果修空不信因果,那就是大颠倒的相。

即彼经云:“一切诸法如水月,等于幻泡阳焰电,虽诸死已往他世,有情意生不可得。然作诸业终不失,如其黑白成熟果,如此理趣门贤妙,微细难见佛行境。”

《三摩地王经》里说:一切诸法都是像水月、幻事、水泡、阳焰、电影一般现而无自性(也就是无我的意思)。譬如水月看似有,寻找的时候不可得,所以叫做现而无有。其它的幻事也是,念加持木块就出现了大象、骏马等,但寻找的时候什么没有,所以这也是无我的、空的。其它的阳焰、水泡、电影也是这样,你去寻找什么也得不到,这就说明诸法无我。

虽然死了以后趣往他世,但去寻找有情的实体是得不到的,然而他先前所造的业终究不失亡,就按照黑白业怎么造作的来成熟相应的果报。这就是以空故名言上因缘和合历历不爽地会现前果报,连一丝毫的错乱也没有,造什么样的业,就出什么样的果,这个就叫做性空缘起。由于遍解一切法都是无我,也就遍解了一切法因缘聚合都有无欺的缘起。

这样空性与缘起互助不二的道理非常贤妙,不落断常两边,它既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总而言之,一切世俗万法都是无自性的缘故,因缘缘起毫厘不爽。像这样只有佛能够周遍照见一切万法的缘起,因为佛远离了一切障碍。所以说性空缘起是很微细难见的,唯一是佛智慧现量的行境。

是故应于缘起二业及诸因果发生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断截恶趣。若不先善因果差别,纵少知法,然将三门放逸转者,惟是开启诸恶趣门。

所以先要对缘起黑白两业以及各种因果的规则发生定解,而且这个定解加深到具有力量的时候,就能摄持心在一切处按照所定解的义来实行,由此就在一切昼夜都观察三门。也就是只要我们有这个心识在,就会有业果,业果就是在自己的身口意三门里出来的,所以要昼夜地在三门上观察。为断恶趣故要断恶趣因,也就是要断掉身口意的恶业。如果首先对因果的差别没有很好地了解,纵然稍微知道一点法,尤其是听了一点高法以后,就更容发生问题。虽然你有一点知识上的了解,但是自己的三门却没有遵循取舍之道来做,日常在境缘里三门不断地放逸而转。凡夫的劣性很大,一遇到境界的时候,多数都是起恶趣的因,因此说唯一开启诸恶趣门。

我们平常就能看到,就是从这身口意的三个门不断地出各种恶业,如果不明业果,不知道这就是恶趣的因,还颠倒妄为,自以为是,再加上由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原因,熏了各种断灭见、个人主义、享乐论、无过患论、随心所欲论,心就自然随着贪嗔痴邪见转。实际上我们一整套行为逻辑都是由观念指使的,这个观念的根本就是业果愚,再加上很大的我执,再受到现代邪见的污染,就以为这上面有乐、有意义。然后这样去求取,或者认为完全可以根据我的喜好来做,这个过程里有非常多的邪见。所以首先要了解因果差别,破掉业果愚,生了定解以后,才能发现自己观念上的错误。譬如说,以前以为我身体做什么、口里说什么、心里想什么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要听从内心欲望声音,没有人教给我们业果取舍的道理。当业果的正见没有深植在心里的时候,唯一是随着习性而转,愿意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多数是在开启恶趣的大门

《海问经》云:“王,诸菩萨由一种法,能断生诸险恶恶趣,颠倒堕落。一法云何谓于诸善法观察思择,作如是念‘我今若何度诸昼夜’。”

所以,世尊在《海龙王请问经》里面对龙王告诫说:菩萨有一个法,能够断掉生各种险恶恶趣,而不至于颠倒堕落。要知道恶趣就是从我们的心里发生的,要断掉恶趣就要在心上断恶,能够严密地取舍因果,励力地防范,乃至于身口意三门,下至于细微的等起都能止恶,这样就真正地断掉了恶趣。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外在的断恶趣之处。所谓的颠倒堕落,最初的情形就是我们的业果愚,它是胡乱而为,就像开车一样,本来明明告诉你一定要按照这个规则来做,但是由于自己的任性,不服从规则,以一种很颠倒的习气,硬要违背正道来干,这样就导致颠倒堕落。

现在只有一个法能够让你从恶趣里面出来,什么法呢就是对于善法观察思择。心里一直想:我要怎么来度过昼夜一直要考虑,我这一天要怎么度过,行为应该怎么做这样就是开始有了业果的思惟。这个思惟是结合在自心上,就是如何进止的思惟,我该怎么进止什么样的行为该做,什么不该做,我怎么来掌控自己的心,怎么好好地度过这一昼一夜意思是从早上一睁开眼睛,一直到晚上闭上眼睛,整个白天和黑夜里都要想,我这一念一行应该怎么做只有在每一念上截断恶业,下至于等起都要遮掉,不让这个心的车子往恶趣上走,才能截断恶趣的果报。不但醒觉位是这样,甚至延伸到梦里面,也就是在任何境界当中都不能造恶业。只有自己的心已经发起了这样励力断恶的欲,之后严密地在自己的身心上去观察、去抉择、去决定,我们才能养成取舍业果的性格,之后你才堪能持戒,才能成为真正的行法者。没有达到这个量之前,纵然你少许了知一点法,但是实际上你的内核不是业果正见的系统,没有把持力,所以就会发现自己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其实身口意三门不断地缘着境界放逸而转,从这里面出生各种的贪嗔邪见,以及以它支配的各种行为,像这些都是颠倒的,往恶趣里走的。

所以,内心业流的泛滥多么可怕!它有各种支分的相,比如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断灭主义、任性主义或者叛逆主义,这都是基于一种业果愚的邪见。而这种习气力量是无始以来在无数劫里熏成的习性,所以真正要扭转过来谈何容易!必须努力地在业果上数数思惟。首先要取得胜解,要让观念越来越深,越来越强,最终替代掉心里的业果愚,这时才有了一个彻底的改变。在这个方面必须要励力精进。

 

 

 

思维心中的法道

1、思维八种异熟功德的殊胜效用,再观察以什么因缘才能得到这些功德呢修持这八种异熟因时,能感得最殊胜异熟果的三种缘是什么请一一思维这些因缘具体的行相,并且在实际行持的时候主动修集这些因缘。

2、思维我们为什么要昼夜恒时观修业果

3、思维观修业果唯一、必须 要按照佛语来获得决定的道理。

4、“从空性显现业果”是什么意思结合教理思维其中的道理。

 

 

延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110发布于2021-12-05 23: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