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次第广论,广论,宗喀巴大师

 

菩提道次第广论-15年

 

宗喀巴大师.造

益西彭措法师.讲授

 

 

 

绮语。事者,谓能引发无利之义。

意乐中三:想者,虽仅说为于彼彼想,然于此中,是即于其所欲说义彼想而说,此中不须能解境故;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宣说无属乱语。

绮语的事就是所说话语能引发无利益的事或结果。

意乐中分三:

想,虽然仅仅说到是于彼彼起无误想,然而这里是指对自己想说的意思按那样想来说,不必有能了解语义的对境。总而言之,造绮语业不必要对方了解意思。

烦恼,指贪嗔痴任何一种。比如,以贪心说绮语,是贪著这种说绮语的快乐,然后整天天南海北地闲聊。这上没什么意义,只是一种消遣,这是以一种贪安逸、快乐、随心所欲等等的心发起绮语。以嗔恚而说绮语,比如发了很大脾气,说各种各样没意义的话。以痴心而说绮语,比如认为“有嘴就是要说的嘛”!可以随便说。

等起,是指喜欢说没有利益、没有关系等的杂乱的话。

加行者,谓发勤勇宣说绮语。

加行,是指很起劲地去说绮语,说得特别有劲头,有的人三、四个小时一直不停地说,其实全都是在造恶业。因为说的都是些世间的王论、臣论、竞争论、斗争论、享乐论、欺骗论,全部都属于不能发生利益的话。

究竟者,谓才说绮语。

究竟,是指口里一说,就已经成就了绮语的究竟罪。

此复七事相应,谓若宣说斗讼竞诤,若于外论或梵志以爱乐心受持讽颂,若苦逼语如伤叹等,若戏笑游乐受欲等语,若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若说醉语及颠狂语,若邪命语。

下面说到绮语有七类业的内容

第一类,是宣说斗讼竞争的话题。譬如各大公司、各大集团之间的竞争,各个单位之间的竞争,乃至个人之间的竞争、斗争等等

第二对外的论典或者婆罗门咒语以爱乐心受持很多人喜欢看一些世间书籍,并且以爱乐心受持读诵就常常会犯绮语的罪。凡是不能发生实际利益的论坛、小说、广告、报刊、杂志世间种宣邪论的说教学术自己认为很时尚、文辞,感觉特新,或者有什么品味,然后以爱乐心不断地诵,这里有大量的绮语。很多人喜欢说广告词,都是一些商家为了赢利而编造的有意欺骗的语言,以爱乐心口里不断地受持去念它,都属于绮语或者对于世间各种没有义利的书籍、纯娱乐遣的书籍等很喜欢受持读诵,也是绮语。这里包括种的享乐论、性解论、实现自我论、唯物论、竞争论等。世间的很多图书都是作不利益,只会害人的,让人起各种贪嗔痴,在很深的迷惑、邪见当中加重人的愚痴之心、享乐之心、颠倒狂心这些内容以爱乐的心受持读诵,都属于绮语。

第三,由于痛苦迫而发出伤叹的声音,“哎唷哎唷”地叫或者皱着眉头说一些发泄的话诸如此类都是绮语,没有意义的。

第四类就是玩笑,就是在笑、游乐、享受五欲等的时候说出的各种话

第五类就是喜欢在大众中,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现在这个时代,和人在一起很少谈正法,连下至下士道的一分断恶行善也少有谈论。都是在谈论这个总统怎么样,首相怎么样,哪个国家发生什么事,又出现了盗窃、凶杀、黑社会案件,战争、经济上发生了什么事等,讲得眉飞色舞、特别过瘾,全都是绮语今天信息爆炸时代,人们处在信息的海洋里,整天熏染各种新闻,无论属不属实都成了人们的谈资。美其名曰国际大事世界趋势国家大事、特大新闻等等,又有什么重大话题、重大思想、特别的观点等等,其实几乎都是这里所说的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享乐论、竞争论,统统属于绮语

而且上网的时候转发一些新闻等的页面,让尽量多的人都看到,这种虽然口里没有发出声音,但是实际就成了绮语业的大扩散,这些就是无声的大绮语在网络上有各种人气很旺的论坛,自己也加入其中,成百上千的人在一起海,不断地说这说那,这些全部是绮语。

第六是说话或者颠狂的话

第七是说邪命的话,为了得到恭敬利养等而说邪命的语言

这里很多人都无知造绮语业,原因是心里还没认识或承认这是恶业,其实真正仔细地抉择观察,就会知道整天都在说绮语,造的业无量无数。

语无系属、无法相应、非义相应者,谓前后语无所连续,若说杂染,若歌笑等,若观舞时而发言词。

语无系属、无法相应、非义相应这三句话的意思分别是:一、语无系属,指前相关意思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随便乱说一会儿说东,一会儿又说西,串习惯了就成强的习气,说什么都毫不考虑,忽然间说这个,又说说那个,这是很颠倒的业行在语言上就表现出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心没有任何控制力,总之已经乱说成性了,这就是很多人有的说绮语语无系属的恶业相。

二、无法相应,就是不具法义,说的是各种杂染或者很乱的有染污的比如爱情娱乐斗争、享乐到哪里,怎么打网络游戏,或者哪部影片小说讲些什么,哪个明星有什么绯闻等等,都是增加自他内心染污的话题,这些是绮语的恶业所以要严禁绮语,绮语说多了心就乱了,表现出染污清净的心里状况。

三、非义相应,就是引发无义利的语言。在这些的时候心就相应不具比如唱歌、笑或者看舞蹈、影视,或者上时发出的各种语言,不具义利那就都是绮语。

前三语过,是否绮语,虽有二家,然此所说顺于前家。

前面三者妄语离间语粗恶语是否属于绮语有两家观点,有的说是绮语,有的说不是绮语,这里顺从前者的观点,即都是绮语。

贪欲。事者,谓属他财产。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彼事作彼事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欲令属我。

行者,谓于所思义,正发进趣。

究竟者,说于彼事定期属己,谓念“其财等愿成我有”。

贪欲中,事是指为他人所有的财产。

意乐分想、烦恼、等起三者:

想,是说对于那个事物就作那个事物想,没有错误。

烦恼,就是当时起了贪嗔痴随便哪一种。比如由于贪心想占有对方的财物,或者以嗔恚想霸占对方的财物,或者以痴心妄想这份财物属于我。

等起,就是想让这个财物归我所有。

加行,就是对于自己所想的事真正发起进趣,就是发生要取到的行动了。

究竟,就是对那个事物已经决定地期待要拿到手,就是想 “愿他的这些财物等归我所有”。

此中贪心圆满,须具五相:一、有耽著心,谓于自财所;二、有贪婪心,谓乐积财物;三、有饕餮心,谓于属他资财等事,计为华好深生爱味;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凡彼所有何当属我”;五、有覆蔽心,谓由贪欲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若此五心,随缺一种,贪欲心相即非圆满。

这里贪心圆满要有五种行相,也就是心里有这五种状况:一、有耽著心,对于自身的财物很耽著;二、有贪婪心,不满足,特别喜欢多多地积财物;三、有饕餮心,就是对于别人的资财等垂涎三尺,想“那么好的财物、那么好的车子、房子、电器、手机”等等,有爱味之心,就像狗看着肉骨头不由的口水就流出来了,特别想吃到它,这叫饕餮心;四、有谋略心,就是有想谋求到手的心,心里想“他的那些东西如何归属于我呢什么时候能拿到手呢”五、有覆蔽心,就是在贪欲起后不觉得羞耻,不知道贪欲的过患以及要从中出离或脱离。

如果这五种心其中缺少一种,贪欲心的状况就还不属圆满。如果五相具足,那就是一种圆满的贪心。

师地论》中,于十不善俱说加行。

瑜伽师地论但身业语业连意业也说了加行。这里也是以这个观点来说的

又非圆满贪欲之理者,谓作是念:云何当能令其家主,成我仆使,如我所欲又于其妻子等及饮食等诸资身具,亦如是思。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他知我少欲远离、勇猛精进、具足多闻、成施性等又作是念:云何当能令诸国王及诸商主、四众弟子,供事于我,得衣食等又作是念、起如是欲:云何令我当生天上,天妙五欲以为游戏,当生猛利、遍入世界乃至愿生他化自在。又于父母、妻子、仆等、同梵行者所有资具,发欲得者,亦是贪欲。

再者,非圆满贪欲的情况有哪些呢对此要辨认各个方面的贪欲,从而断除。

有这样几种情况:一种是想,怎么能让他家的主人作我的奴仆而满我所欲或者想,他的妻子、儿女或者他的饮食等资身之具是非常好的,什么时候能霸占到手呢或者觉得他的妻子很好,什么时候能得到她他的儿子很好,什么时候能占有或者他家的饮食很好,我什么时候能得到他的衣服很好,住宅、小车很好,我什么时候能拿到手等等。

又这样想:怎么才能让他知道我是一个少欲知足的人,长期远离世俗、安住静处修行,我是勇猛精进,具足多闻的,我已经成就了布施的品性,我是个慷慨布施的人,等等,我怎么才能让他知道我有这些功德,之后他就会来供养我、尊敬我、侍奉我等等这就是有贪心想贪取名闻利养。

或者又这样想:我怎么能让总统、高官、富豪或者四众弟子供养我,来让我得到衣服、饮食、手机、电脑、小车乃至房子豪宅等等这样子在一些权贵面前、富豪面前或者具信的四众弟子面前,想“什么时候能得到他们的供养呢”起这样的心就是贪欲。

还有打的妄想更大、欲望更大,他想“我怎么能生到天上,享受天界那么好的五欲来作娱乐”,或者“我怎么生到猛利天、遍入天、乃至他化自在天”,这些也是贪欲。

再者对于父母、妻子、儿女、仆人以及同梵行者,拥有什么好的资具,自己发了想获得的心,也是贪欲。

总而言之,对于他人拥有的财物有贪婪、想取到的心,都是贪欲。不光是财产,还包括名誉、利养,他人的妻儿、地位,天界的富乐,种种高级的资具,有想得到的心,想拿到对方所有物的心,全都属于贪欲。

嗔恚心中,事、想、烦恼如粗恶语。

等起者,乐打等欲,云何令其遭杀、遭缚,若由他缘或自任运耗失财产。

嗔恚业当中的事、想、烦恼这三者,粗恶语中讲的那样。

就是那些能引起嗔恚恼乱的有情如果是植物人,就不会结成这一条业或者起心的时候对方不会恚恼,不属于这里的事这里说的是能引恚恼的有情。

指无误想

烦恼,随贪嗔痴任何一种而起。

等起,是指有一种喜欢打人或者损害人等的恶劣的欲比如心想怎么让他遭杀、遭捆缚,把他五花大绑,把毒死枪杀或者挖眼挖耳,或者让他受各种刑罚,或者由其它因缘来损害他,或者幸灾乐祸的心愿自己任运地丧失财产,愿他倒霉倾家荡产等等,样的活动,叫做嗔恚的等起。

加行者,即于所思而起加行。

加行就是按自己所想发起了行动。

究竟者,谓于打等,期心决定或已断决。

究竟,就是对于我要打他整他、杀他、绑架他等等,心已经定了。

此亦有五,全则圆满,缺则非圆。

这里嗔恚也有五相或者五种嗔恚的心理状况,具全了就称为圆满的嗔恚业不具全缺少某几相就是非圆满的嗔恚业。

具体指这样五种心理:

谓具五心: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

一、有憎恶心,就是缘着对方损害我的种种相随着这些法的相而分别,发生憎恶的心。

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

二、有不堪耐心,就是对对方那些不饶益我的态度、语言、行为等等无法忍受。

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数非理思惟随念故。

有怨恨心就是对对方作的不饶益的事数数地作非理思维和随念,忆念他的不好。

四、有谋略心,谓作是念“何当捶挞何当杀害”。

四、有谋略心,就是进一步起了谋略,我怎么打他、害他、杀他已经发起了设法要整他的心。

五、有覆蔽心,谓于嗔恚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

五、有覆蔽心,指对于自己起嗔恚不觉得羞耻,不知道嗔恚的过患以及要从嗔恚心中脱离。也就是起了这一系列的嗔恚心态后,覆蔽了内心,没有惭愧,不知改悔。

仅成损害心者,谓作是念,彼于我所,已作正作诸无义事,故我于彼当作无义。尽其所有几许思惟,尔许一切皆损害心。如是愿他现法丧失亲属、资财及善法等,及愿后法往恶趣中,亦是损心。

仅成损害心就是起了这样的念头过去对我做过这样的伤害,现在正在作这样的损害,他这些无义利的事,所以我也要对他作无义利的事这样起以牙还牙的心就是有损害心的嗔恚,而不是圆满的嗔恚。

像这样,有多少思惟的量就有那么多都是损害之心。同样,愿他现在就丧失亲属,比如愿他妻离子散,愿他父母死亡,或者愿他破产、倒霉、遭水火灾难,以及愿他失坏善法等,愿他来世堕恶趣,也都是损害之心。

邪见,事者,谓实有义。

意乐分三,想者,谓于所谤义,作谛实想;烦恼者,谓三毒随一;等起者,谓乐诽谤欲。

邪见中,是指事实上有这样的义理

意乐分成想、烦恼、等起三者

就是对所谤的义理作实想,无有错乱。比要毁谤前后世因果想的就是要破前后世和因果。

烦恼,意一种。由于心中起了烦恼而造邪见的业。譬如以痴烦恼造邪见业,为哪有什么地狱什么我们眼睛根本没看到,哪里有由此毁谤有六道的立论。以嗔恚邪见比如曾遭到某个教徒打骂等,谤说:他们这些佛教的法全是假的,哪有什么佛菩萨三宝以贪欲起邪见,譬如想得到世间名利作一些批判佛教的论文,大肆驳斥佛教说的因果论是谬论等

等起,指内心有喜欢诽谤真实义理的欲乐

加行者,即于所思策发加行。此复有四,谓谤因、果、作用、有事。诽谤因者,谓云无有妙、恶行等。

加行,指自己所想的发邪见的加行,包括内心诽谤的各种状况、行动按照内容来分,又有诽谤因、果、作用有事四类。诽谤因是否定说没有善行恶行等的因的差别认为没有业行上的种种感果的差别

诽谤果者,谓云无有彼二异熟。

诽谤果,指否定说没有善行恶行这两者所感的果报,既无善行所感的界果等,没有恶行所感的地狱果等

诽谤作用分三:诽谤殖种持种作用者,谓云无有若父若母;诽谤往来作用者,谓云无有前世后世;诽谤受生作用者,谓云无有化生有情。

诽谤作用大的方面有三个:一、诽谤殖种持种的作用,说没有父亲殖种的作用,母亲持种的作用;二、诽谤往来作用,说没有随业从前世而来今生、从今生而往后世等;三、诽谤受生作用,说没有化生有情等等比如没有中阴身。

谤实有事者,谓云无罗汉等。

诽谤事实上有的事相或现相,比如说没有阿罗汉、佛菩萨或佛国净土等。

究竟者,谓诽谤决定。

究竟,指诽谤已经断地做出来了。比如,肯定是没有前后世绝对没有菩萨、净土心里已经定,造成了颠倒见。

此亦由于五相圆满,谓具五心:一、有愚昧心,谓不如实了所知故。二、有暴酷心,谓乐作恶故。三、有越流行心,谓于诸法不如正理善观察故。四、有失坏心,谓谤无布施、爱养、祠祀、妙行等故。五、有覆蔽心,谓由邪见不觉羞耻,不知过患及与出离故。此五若缺,则不圆满。

邪见也是由具足五种内心行相而致使圆满,也就是具备这样五种心:

一、有愚昧心,即没有按事实了解诸法的体相,对万法的真相愚昧不知。

二、有暴酷心,指乐意作恶。

三、有越流行心。心行可分两种,善流流转和不善流流转。对于诸法如正理而善观察,从而往善的方面运行,是诸善行的流转方式。对于诸法不如正理而善为观察,反而往不善的方面运行,是诸不善行的运行方式。这里起邪见业的运行时,内心有一种违越善流运行方式的心的相状,这样就是有越流行心。

这就是指,对诸法的体性拒绝依正理善作观察,就是违越了善流的运行机制,而入了不善流的运行机制里去了。依从邪的禀性,不肯如理一一推求,有顽固违逆善运行的状态。

四、有失坏心:诽谤没有布施、供养、火供、妙行等,由此失正见,出现了断定的邪执。

五、有覆蔽心:即自起邪见不觉羞耻,不知道邪见的过患和从邪见出离。

具有以上五种心就是圆满的邪见,不具足则属于不圆满的邪见。

只把这类情况称为邪见的原因

虽其邪见复有所余,然惟说此名邪见者,由此能断一切善根,随顺诸恶随意所行,是为一切邪见之中极重者故。

问道:一切颠倒见都叫邪见,为什么佛在业道中只把以上情况称为邪见呢

回答:虽然邪见还有很多其他粗细种类,这里只把诽谤因、果、作业和有事这四种称为邪见,原因是这四种邪见是在一切邪见中极重的,因为以这种拨无因果等的大邪见能断掉一切善根,它随顺各种肆意而行的恶行。当还持着这类邪见时,心就会对各种恶随意地放纵而行,所以是发起无数恶行的根本。在对治上,先要就邪见中最重的下手,所以在基础的十善业的教授中,只把这一类命名为邪见。

也就是说,一旦人们诽谤了因果、作用等,那就不会生起行善得安乐、造恶得痛苦的观念,也就不去努力行善和断恶。又认为造恶也没什么果报,而且大家都这么做的,不做会吃亏或者成了傻瓜,自由是很好的,就应当随心所欲。这样就会肆意造恶。可见以这类邪见会完全断掉善根,让人肆无忌惮地造恶,从而堕到深不见底的恶趣,所以首先要拿出它来破掉。

十恶业的发起和究竟的差别

其中杀生、粗语、嗔心,由三毒起,由嗔究竟;不与而取、邪行、贪欲,由三毒起,惟贪究竟;妄言、离间及诸绮语,发起究竟,俱由三毒;邪见由其三毒发起,惟痴究竟。

十恶业中杀生、粗恶语和嗔心由贪嗔痴发起,由嗔恚而究竟;偷盗、邪淫、贪欲由三毒发起,以贪欲究竟;妄语、离间语和绮语,由三毒发起,由三毒究竟;邪见由三毒发起,仅仅以痴而究竟。

十恶如何判属业和业道

此等之中,思惟是业而非业道,身、语所有七支是业,亦是业道,思行处故。贪欲等三,业道非业。

十黑业中,思是业而不是业道。因为种种造作都是随着思的势力而运转,所以是业。思不可能再作为另一个思运行处,如果可以只有两种情况,或者是同刹那的思,然而不可能同类的两个心所同时生起;或者不同刹那的思,一者有时另一者没有,无从安立为所行之处。

身语七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是业也是业道,因为这些是思行处的缘。即等起思托身语业为境而运转,所以身语业是思的行处,因此说身语七支也是业道

贪欲、嗔恚、邪见是业道而不是业。因为按小乘观点,烦恼和业是别别的体性,所以这三者不是业,它是等起思所行的地方,所以是业道

 

思维心中的法道

1、明确十黑业道中,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四者的事、意乐、加行、究竟四相,并牢记此四相。

2、绮语、贪欲、嗔恚、邪见四黑业,分别须要具足哪些相才成为圆满的业请一一辨别,并牢记在心。

 

 

延伸阅读
欢迎访问mlbaikew.com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拨打网站电话或发送邮件至1330763388@qq.com 反馈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文章标题: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105发布于2021-12-05 23:26:30